什么是网络负载均衡,在网络中有哪些应用

什么是网络负载均衡,在网络中有哪些应用,第1张

负载均衡是由多台服务器以对称的方式组成一个服务器集合,每台服务器都具有等价的地位,都可以单独对外提供服务而无须其他服务器的辅助。通过某种负载分担技术,将外部发送来的请求均匀分配到对称结构中的某一台服务器上,而接收到请求的服务器独立地回应客户的请求。均衡负载能够平均分配客户请求到服务器列阵,籍此提供快速获取重要数据,解决大量并发访问服务问题。
软件负载
基于特定服务器软件的负载均衡
---- 这种技术是利用网络协议的重定向功能来实现负载均衡的,例如在>一、什么是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其意思就是分摊到多个 *** 作单元上进行执行,例如Web服务器、FTP服务器、企业关键应用服务器和其它关键任务服务器等,从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单从字面上的意思来理解就可以解释N台服务器平均分担负载,不会因为某台服务器负载高宕机而某台服务器闲置的情况。那么负载均衡的前提就是要有多台服务器才能实现,也就是两台以上即可。
负载均衡建立在现有网络结构之上,它提供了一种廉价有效透明的方法扩展网络设备和服务器的带宽、增加吞吐量、加强网络数据处理能力、提高网络的灵活性和可用性。
二、负载均衡的优点
减少服务器的压力,将原本一台服务器索要承受的访问量分给多台,并提高项目的可用性,当一台服务器挂掉的时候不会导致项目瘫痪。
三、四层负载均衡和七层负载均衡

四层负载均衡工作在OSI模型的传输层,主要工作是转发,它在接收到客户端的流量以后通过修改数据包的地址信息将流量转发到应用服务器。
七层负载均衡工作在OSI模型的应用层,因为它需要解析应用层流量,所以七层负载均衡在接到客户端的流量以后,还需要一个完整的TCP/IP协议栈。七层负载均衡会与客户端建立一条完整的连接并将应用层的请求流量解析出来,再按照调度算法选择一个应用服务器,并与应用服务器建立另外一条连接将请求发送过去,因此七层负载均衡的主要工作就是代理。 七层负载均衡 也称为“内容交换”,也就是主要通过报文中的真正有意义的应用层内容,再加上负载均衡设备设置的服务器选择方式,决定最终选择的内部服务器。
七层负载均衡的优点:这种方式可以对客户端的请求和服务器的响应进行任意意义上的修改,极大的提升了应用系统在网络层的灵活性;安全性高。

不是。

SLB,服务器负载均衡(Server Load Balancing),可以看作HSRP(热备份路由器协议)的扩展,实现多个服务器之间的负载均衡。

Nginx (engine x) 为一个高性能的>

扩展资料

负载均衡算法有两种:

Weighted round robin(WRR)和Weighted least connections(WLC),WRR使用加权轮询算法分配连接,WLC通过一定的权值,将下一个连接分配给活动连接数少的服务器。

配置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使用slb serverfarm serverfarm_name命令定义SLB选项,包括指定真实服务器地址;第二部分使用ip slb vserver virtual_server-name来指定虚拟服务器地址。

Nginx可以在大多数UnixLinux OS上编译运行,并有Windows移植版。Nginx的140稳定版于2013年4月24日发布,一般情况下,对于新建站点,使用最新稳定版作为生产版本,已有站点的升级急迫性不高。

Nginx的源代码使用 2-clause BSD-like license。Nginx为一个很强大的高性能Web和反向代理服务,它具有很多非常优越的特性:

在连接高并发的情况下,Nginx为Apache的替代品:Nginx在美国为做虚拟主机生意的老板们经常选择的软件平台之一。能够支持高达50000个并发连接数的响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nginx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SLB

1、集群是什么?
① 集群(cluster)技术是一种较新的技术,通过集群技术,可以在付出较低成本的情况下获得在性能、可靠性、灵活性方面的相对较高的收益,其任务调度则是集群系统中的核心技术。
② 集群是一组相互独立的、通过高速网络互联的计算机,它们构成了一个组,并以单一系统的模式加以管理。一个客户与集群相互作用时,集群像是一个独立的服务器。
③ 集群组成后,可以利用多个计算机和组合进行海量请求处理( 负载均衡 ),从而获得很高的处理效率,也可以用多个计算机做备份(高可用),使得任何一个机器坏了整个系统还是能正常运行。集群在目前互联网公司是必备的技术,极大提高互联网业务的可用性和可缩放性。
2、负载均衡集群技术
①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负载均衡集群为企业需求提供了可解决容量问题的有效方案。负载均衡集群使负载可以在计算机集群中尽可能平均地分摊处理。
② 负载通常包括应用程序处理负载和网络流量负载。这样的系统非常适合向使用同一组应用程序的大量用户提供服务。每个节点都可以承担一定的处理负载,并且可以实现处理负载在节点之间的动态分配,以实现负载均衡。对于网络流量负载,当网络服务程序接受了高入网流量,以致无法迅速处理,这时,网络流量就会发送给在其它节点上运行的网络服务程序。也可根据服务器的承载能力,进行服务请求的分发,从而使用户的请求得到更快速的处理。
3、负载均衡集群技术的实现
负载均衡(Load Balance)
负载均衡技术类型:基于 4 层负载均衡技术和基于 7 层负载均衡技术
负载均衡实现方式:硬件负载均衡设备或者软件负载均衡
硬件负载均衡产品: F5 BIG-IP 、Citrix Netscaler  、深信服 、Array 、Radware
软件负载均衡产品: LVS (Linux Virtual Server)、 Haproxy、Nginx、Ats(apache traffic server)
4、实现效果如图

5、负载均衡分类
负载均衡根据所采用的设备对象( 软/硬件负载均衡 ),应用的OSI网络层次( 网络层次上的负载均衡 ),及应用的地理结构( 本地/全局负载均衡 )等来分类。本文着重介绍的是根据应用的 OSI 网络层次来分类的两个负载均衡类型。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相信很多同学对这张图都不陌生,这是一张网络模型图,包含了 OSI 模型及 TCP/IP 模型,两个模型虽然有一点点区别,但主要的目的是一样的,模型图描述了通信是怎么进行的。它解决了实现有效通信所需要的所有过程,并将这些过程划分为逻辑上的层。层可以简单地理解成数据通信需要的步骤。

根据负载均衡所作用在 OSI 模型的位置不同,负载均衡可以大概分为以下几类:
二层负载均衡(mac)
根据OSI模型分的二层负载,一般是用虚拟mac地址方式,外部对虚拟MAC地址请求,负载均衡接收后分配后端实际的MAC地址响应。
三层负载均衡(ip)
一般采用虚拟IP地址方式,外部对虚拟的ip地址请求,负载均衡接收后分配后端实际的IP地址响应。
四层负载均衡(tcp)
在三层负载均衡的基础上,用ip+port接收请求,再转发到对应的机器。
七层负载均衡(>百度词条里的解释是:负载均衡,英文叫Load Balance,意思就是将请求或者数据分摊到多个 *** 作单元上进行执行,共同完成工作任务。
它的目的就通过调度集群,达到最佳化资源使用,最大化吞吐率,最小化响应时间,避免单点过载的问题。

负载均衡可以根据网络协议的层数进行分类,我们这里以ISO模型为准,从下到上分为:
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层,表示层,应用层。
当客户端发起请求,会经过层层的封装,发给服务器,服务器收到请求后经过层层的解析,获取到对应的内容。

二层负债均衡是基于数据链路层的负债均衡,即让负债均衡服务器和业务服务器绑定同一个虚拟IP(即VIP),客户端直接通过这个VIP进行请求,那么如何区分相同IP下的不同机器呢?没错,通过MAC物理地址,每台机器的MAC物理地址都不一样,当负载均衡服务器接收到请求之后,通过改写>最常见的一种方法,是在同一个机房的同一机柜上面租用多台机器并把网站的数据库和页面分开把数据库放在单独的一台高配置服务器上面把网站前端页面复制成多份放在不同的其他几台机器上面然后用DNSPOD解析把一个域名解析指向多个不同服务器的IP这样就可以实现多台服务器负载均衡的功能而且相对比较简单
海腾数据杨闯为你解答个人建议希望对你有帮助

随着网站、应用访问量的增加,一台服务器租用已经不能满足应用的需求,而需要多台服务器集群,这时就会用到负载均衡,那么负载均衡优点有那些呢,壹基比小喻来说说
负载均衡设备优势
• 负载均衡优化了访问请求在服务器组之间的分配,消除了服务器之间的负载不平衡,从而提高了系统的反应速度与总体性能;
• 负载均衡可以对服务器的运行状况进行监控,及时发现运行异常的服务器,并将访问请求转移到其它可以正常工作的服务器上,从而提高服务器组的可靠性采用了负均衡器器以后,可以根据业务量的发展情况灵活增加服务器,系统的扩展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简化了管理。
负载均衡器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除了作为独立意义上的负载均衡器外,有些负载均衡器集成在交换设备中,置于服务器与Internet链接之间,有些则以两块网络适配器将这一功能集成到PC中,一块连接到Internet上,一块连接到后端服务器群的内部网络上。
一般而言,硬件负载均衡在功能、性能上优于软件方式,不过成本昂贵。当Web服务器为图像服务、SSL(安全套接层)会话或数据库事务而进行优化时,负载均衡器可以体现特别的价值。
当需要进行服务器升级或系统维护时,保证稳定的服务器退出服务以避免服务中断。当选定某台服务器要退出服务后,将不会将任何新的用户分配到该服务器。但是,它可以要该服务器完成对当前用户的服务。从而保证了无中断的优质服务,并且简化了服务器群的管理。
智能的服务器服务恢复
将重新启动的服务器应用到服务中时,避免新服务器因突然出现的流量冲击导致系统故障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将新服务器引入服务器群时,将逐渐地增加分配到该服务器的流量,直至达到其完全的处理能力。从而不仅保证用户在服务器退出服务时,同时还保证服务器在启动期间以及应用程序开始时,均能获得不间断服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7424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7
下一篇 2023-05-2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