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分享链接的页面上选择“点击修改权限”,可以针对分享的文件设置分享范围,过期时间,访问密码及上传下载的权限。Windows Server2008 服务器的文件共享权限设置功能十分强大,通过全面发挥Server
2008服务器的文件权限设置功能,可以很大程度上保护服务器共享文件的安全,保护单位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的安全。本文详细讲述了Server 2008
服务器文件夹权限设置、共享权限设置的相关技术方法,供广大网管员参考使用。同时,本文也结合第三方共享文件管理软件在管理Server
2008 共享文件方面的强大的功能,帮助企事业单位真正实现局域网共享文件管理的目的。
1资源访问的概述
在网络中资源共享和计算机相互通信是网络形成和发展到今天的主要动力。在现代公司的内部通过软盘或u盘实现资源共享是非常低效率的,通过网络共享资源已经成为每个公司的基本需求。学会搭建文件服务器是一项最基本的技能Windows
server 2008可以提供良好的网络资源共享的功能。
什么是共享文件夹? 将存储在本地计算机上的文件夹共享,以让网络中的其它用户能够访问,这种文件夹叫共享文件夹。 共享文件夹的优点是什么? 方便、快捷 和其它存储介质(软盘、光盘)相比,不受文件数量和大小限制 更新同步
2Windows Server 服务器共享文件夹的设置与管理
21 设置共享文件夹在Windows Server 2008网络中,并非所有用户都可以设置文件夹共享。
首先,具备文件夹共享的用户必须是Administrator等内置组的成员;
其次,如果该文件夹位于NTFS分区,该用户必须对被设置的文件夹具备“读取”的NTFS权限。
以下介绍几种设置共享文件夹的方法。方法1利用“共享文件夹向导”创建共享文件夹(1)打开“计算机管理”窗口,然后单击“共享文件夹 |
共享”子结点。(2)在窗口的右边显示出了计算机中所有共享文件夹的信息。如果要建立新的共享文件夹,可通过选择主菜单“ *** 作”中的“新建共享”子菜单,或者在左侧窗口鼠标右击“共享”子结点,选择“新建共享”,打开“共享文件夹向导”,单击“下一步”按钮,打开对话框输入要共享的文件夹路径。
(3)单击“下一步”按钮,输入共享名称、共享描述,在共享描述中输入对该资源的描述信息,方便用户了解其内容。
(4)单击“下一步”按钮,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设置网络用户的访问权限。或者选择“自定义”来定义网络用户的访问权限。单击“完成”按钮,即完成共享文件夹的设置。
方法2
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创建共享文件夹在“我的电脑”或“资源管理器”中,选择要设置为共享的文件夹,鼠标右键激活快捷菜单,将“共享”菜单项选中后,打开“文件共享”窗口,在该窗口进行相关的 *** 作。
文件夹共享设置完成后,该文件夹图标将被自动添加人形标志。
方法3
一个文件夹的多个共享当需要一个文件夹以多个共享文件夹的形式出现在网络中时,可以为共享文件夹添加共享。以鼠标右键单击一个共享文件夹,选择“属性”命令并在随后出现的对话框中单击“共享”标签,d出“共享”选项卡。
单击该选项卡中的“高级共享”按钮,将出现 “高级共享”对话框,单击“添加”
,除了可以设置新的共享名外还可以为其设置相应的描述、访问用户数量限制和共享权限。
方法4
隐藏共享文件夹有时一个文件夹需要共享于网络中,但是出于安全因素等方面的考虑,又不希望这个文件夹被人们从网络中看到,这就需要以隐藏方式共享文件夹。
Windows Server 2008中设置隐藏共享文件夹不同于Windows Server
2003及以前版本,它只能使用命令行形式实现,具体是实现方法是:(1)打开“开始”菜单,选择“运行”命令后,在d出的对话框中输入“cmd”命令,打开命令窗口。
(2)在窗口中键入:net share例如,需要共享驱动器D上路径\users\mytest中名为demo的文件夹,可以键入: net
share demo=d:\users\mytest
方法5通过公用文件夹共享文件在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中可以通过系统默认的“公用文件夹”来实现文件的共享。放入公用文件夹的任何文件或文件夹都将自动与具有访问公用文件夹权限的用户共享。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系统中只有一个公用文件夹,选择“计算机 | 公用”命令后,即可打开公用文件夹窗口。
访问共享文件夹
当用户知道网络中某台计算机上有需要的共享信息时,就可在自己的计算机上使用这些资源,与使用本地资源一样。方法1搜索文件或文件夹(1)打开“开始
| 网络”,可以看到该局域网中的计算机。(2)选择资源所在的计算机,并在“搜索”文本框中键入要搜索的关键字,进行搜索或“高级搜索”。
方法2映射网络驱动器若用户在网上共享资源时,需要频繁访问网上的某个共享文件夹,可为它设置一个逻辑驱动器号——网络驱动器。(1)在“网络”窗口中找到需要映射网络驱器的文件夹。(2)鼠标右击需要经常访问的共享文件夹,从d出快捷菜单中选择“映射网络驱动器”选项。
方法3创建网络资源的快捷方式在使用个人计算机时,经常通过桌面创建快捷方式实现程序的快速打开和数据的快速访问。在使用网络资源时,用户也可为某一访问特别频繁的共享资源创建快捷方式,以便在桌面上快速访问该网络资源。注意:在“网络”窗口中,右击要创建快捷方式的文件夹,d出快捷菜单后,如果用户选择“创建快捷方式”命令,会出现一个“快捷方式”对话框,提示用户不能在当前位置创建快捷方式。是否把快捷方式放在桌面上,单击“确定”按钮也可完成网络资源快捷方式的创建。
方法4使用UNC路径使用\\服务器名使用\\服务器名\共享名使用\\ip地址\共享名也可以在资源管理器的地址栏中输入UNC路径访问
1、复制和移动对共享权限的影响当共享文件夹被复制到另一位置后,原文件夹的共享状态不会受到影响,复制产生的新文件夹不会具备原有的共享设置。当共享文件夹被移动到另一位置时,将出现如图所示的对话框,提示移动后的文件夹将失去原有的共享设置。
2、共享权限与NTFS权限
共享权限仅对网络访问有效,当用户从本机访问一个文件夹时,共享权限完全派不上用场。NTFS权限对于网络访问和本地访问都有效,但是要求文件或文件夹必须在NTFS分区上,否则无法设置NTFS权限。需要注意的是,FAT和FAT32分区上的文件夹不具备NTFS权限,也就是说,只能通过共享权限来控制该文件夹的远程访问权限,无法使用NTFS权限来控制其本机访问权限。在这种情况下,建议减少用户从本机登录的情形,尽量强制用户从网络上访问该文件夹。3通过第三方共享文件夹管理软件来实现Windows
Server 2008 服务器共享文件夹管理和共享文件访问权限设置。当前,国内有很多专门面向Windows Server
2008服务器共享文件管理的软件,可以很好地保护服务器共享文件的访问和使用。例如有一款“大势至共享文件夹权限设置软件”(百度搜索自己下载吧),通过在开启共享文件的服务器上安装之后(局域网其他电脑不需要安装客户端软件,也不需要调整网络结构),就可以实现局域网用户访问共享文件的控制,可以实现只让读取共享文件而禁止复制共享文件、只让修改共享文件而禁止删除共享文件、只让打开共享文件而禁止另存为本地磁盘,同时还可以阻止将共享文件拖拽到本地磁盘,从而极大地保护了共享文件的安全,防止通过U盘、移动硬盘、手机、邮件附件、网盘上传、FTP上传和QQ发文件等各种方式泄露出去的行为,从而极大地保护了服务器共享文件的安全。如下图所示:
图:共享文件夹权限设置软件、共享文件访问控制软件
如果您只需要监控共享文件访问日志,详细记录局域网用户对共享文件具体做了何种 *** 作,比如打开、复制、修改、删除、剪切和重命名等 *** 作行为,并且还想知道访问者的ip地址、mac地址和主机名等信息,则可以通过部署专门的共享文件审计软件——大势至共享文件审计系统(百度自己下载吧),通过在文件共享服务器上部署以后,就可以详细记录服务器共享文件的各种访问 *** 作行为,不需要调整网络结构,也不需要在客户端安装软件,是当前国内设置服务器共享文件访问权限最强大的共享文件监控软件,同时还可以形成详细的共享文件访问日志,并可以导出为网页或Excel格式,如下图所示:
图:共享文件审计系统、局域网共享管理软件
总之,对于Windows Server 2008
文件夹权限设置和管理,一方面要充分利用服务器文件权限设置的相关功能,另一方面也要结合第三方共享文件夹管理软件,只有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的管理服务器共享文件的安全,真正实现保护单位无形资产和商业机密的目的。打开“管理你的服务器”—选择“添加和删除角色”—下一步选择“文件服务器”—“磁盘配额”可以设置你允许用户在服务器上可以使用的硬盘容量大小,请自行设置或者默认不设—下一步选“不创建索引”—选择你想共享文件夹的位置一一路下一步到“指定此共享文件夹的权限”—如果你只希望别人只能看共享文件而不能修改和删除,就选择第二项,要是希望别人可以添加、修改和删除共享文件,就选择第三项。点击完成即可。 如果需要带密码访问,需要在“开始菜单管理工具”的“计算机管理”中找到“本地用户和组”,“用户”中添加新用户并设置密码即可。如果不需要密码则直接双击"guest"用户取消“账户已停用”即可。 最后就是给计算机设置一个名字,一般就叫"server”即可(在“我的电脑”“属性”“计算机名”里更改),然后就是进入服务器的方法(这里只说一种,即使不在同一工作组也可进入):打开IE(或者开始里的运行),输入\\server(即你的服务器计算机名),有密码访问则d出密码对话框,无密码访问则直接进入共享文件夹。 以上是最基础的共享方式。如果你需要有特殊要求请说明,我再给你解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