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双核就是2个核心
核心(Die)又称为内核,是CPU最重要的组成部分。CPU中心那块隆起的芯片就是核心,是由单晶硅以一定的生产工艺制造出来的,CPU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都由核心执行。各种CPU核心都具有固定的逻辑结构,一级缓存、二级缓存、执行单元、指令级单元和总线接口等逻辑单元都会有科学的布局。
从双核技术本身来看,到底什么是双内核?毫无疑问双内核应该具备两个物理上的运算内核,而这两个内核的设计应用方式却大有文章可作。据现有的资料显示,AMD Opteron 处理器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添加第二个内核,两个CPU内核使用相同的系统请求接口SRI、HyperTransport技术和内存控制器,兼容90纳米单内核处理器所使用的940引脚接口。而英特尔的双核心却仅仅是使用两个完整的CPU封装在一起,连接到同一个前端总线上。可以说,AMD的解决方案是真正的“双核”,而英特尔的解决方案则是“双芯”。可以设想,这样的两个核心必然会产生总线争抢,影响性能。不仅如此,还对于未来更多核心的集成埋下了隐患,因为会加剧处理器争用前端总线带宽,成为提升系统性能的瓶颈,而这是由架构决定的。因此可以说,AMD的技术架构为实现双核和多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MD直连架构(也就是通过超传输技术让CPU内核直接跟外部I/O相连,不通过前端总线)和集成内存控制器技术,使得每个内核都自己的高速缓存可资遣用,都有自己的专用车道直通I/O,没有资源争抢的问题,实现双核和多核更容易。而Intel是多个核心共享二级缓存、共同使用前端总线的,当内核增多,核心的处理能力增强时,就像现在北京郊区开发的大型社区一样,多个社区利用同一条城市快速路,肯定要遇到堵车的问题。
HT技术是超线程技术,是造就了PENTIUM 4的一个辉煌时代的武器,尽管它被评为失败的技术,但是却对P4起一定推广作用,双核心处理器是全新推出的处理器类别;HT技术是在处理器实现2个逻辑处理器,是充分利用处理器资源,双核心处理器是集成2个物理核心,是实际意义上的双核心处理器。其实引用《现代计算机》杂志所比喻的HT技术好比是一个能用双手同时炒菜的厨师,并且一次一次把一碟菜放到桌面;而双核心处理器好比2个厨师炒两个菜,并同时把两个菜送到桌面。很显然双核心处理器性能要更优越。按照技术角度PENTIUM D 8XX系列不是实际意义上的双核心处理器,只是两个处理器集成,但是PENTIUM D 9XX就是实际意义上双核心处理器,而K8从一开始就是实际意义上双核心处理器。
双核处理器(Dual Core Processor):
双核处理器是指在一个处理器上集成两个运算核心,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双核”的概念最早是由IBM、HP、Sun等支持RISC架构的高端服务器厂商提出的,不过由于RISC架构的服务器价格高、应用面窄,没有引起广泛的注意。
最近逐渐热起来的“双核”概念,主要是指基于X86开放架构的双核技术。在这方面,起领导地位的厂商主要有AMD和Intel两家。其中,两家的思路又有不同。AMD从一开始设计时就考虑到了对多核心的支持。所有组件都直接连接到CPU,消除系统架构方面的挑战和瓶颈。两个处理器核心直接连接到同一个内核上,核心之间以芯片速度通信,进一步降低了处理器之间的延迟。而Intel采用多个核心共享前端总线的方式。专家认为,AMD的架构对于更容易实现双核以至多核,Intel的架构会遇到多个内核争用总线资源的瓶颈问题。
双核与双芯(Dual Core Vs Dual CPU):
AMD和Intel的双核技术在物理结构上也有很大不同之处。AMD将两个内核做在一个Die(晶元)上,通过直连架构连接起来,集成度更高。Intel则是将放在不同Die(晶元)上的两个内核封装在一起,因此有人将Intel的方案称为“双芯”,认为AMD的方案才是真正的“双核”。从用户端的角度来看,AMD的方案能够使双核CPU的管脚、功耗等指标跟单核CPU保持一致,从单核升级到双核,不需要更换电源、芯片组、散热系统和主板,只需要刷新BIOS软件即可,这对于主板厂商、计算机厂商和最终用户的投资保护是非常有利的。客户可以利用其现有的90纳米基础设施,通过BIOS更改移植到基于双核心的系统。
计算机厂商可以轻松地提供同一硬件的单核心与双核心版本,使那些既想提高性能又想保持IT环境稳定性的客户能够在不中断业务的情况下升级到双核心。在一个机架密度较高的环境中,通过在保持电源与基础设施投资不变的情况下移植到双核心,客户的系统性能将得到巨大的提升。在同样的系统占地空间上,通过使用双核心处理器,客户将获得更高水平的计算能力和性能。
毫无疑问,是I7好,至强系列本来就是I7的阉割版。要说性价比,大多数人选择至强系列。以下是参数表:
如果说中端四核i7是E3系列单路服务器处理器的桌面马甲版的话,那么高端i7 处理器向来被认为是E5 1600系列单路型号的桌面版本。早年的E5- 1650 V2等性价比颇为突出,一度也传为佳话。不过自从Haswell时代以后,E5-1600 V3系列正式版的超频性能扑朔迷离,时灵时不灵,加上核心数量并无优势,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随之而来的,是大量普及的廉价E5 2600系列多核双路处理器。许多发烧友和工作室用户趋之若鹜,万能的淘宝让他们惊觉仅需正式渠道对应型号的几分之一就能实现梦寐以求的多线程并行能力。如果考虑到大量的ES工程样品存在,那么大家“捡便宜”的心态也会越来越严重。
E5 2683 V3 等低频多核型号受到非游戏用户追捧
当然,E5 2600系列处理器中,真正便宜的还是低频型号,许多型号入门到不敌桌面i5 的程度,大量八核心、十核心、十数核心的2600系列为很多不在意主频的用户提供了很好的诱惑选择。
服务器cpu有以下几种型号:1、CISC型CPU,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
2、RISC型CPU,主要有PowerPC处理器、SPARC处理器、PA-RISC处理器、MIPS处理器、Alpha处理器。
3、VLIW型处理器。
1、平时说的第几代CPU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区别?
我们平时说的Intel的CPU代数,一般是指Intel的酷睿系列代数。Intel在2008年推出的64位酷睿i3530、i5760、i7860算为第1代。2019年5月,Intel正式宣布了第十代酷睿处理器。
Intel第十代I9处理器
不同的代数,一般接口,架构,核心数,线程数,主频和性能等等都有所区别。所以它们很多时候都要和对应的主板配合使用,不同代数之间很多情况下是不能兼容同一个主板的。只有个别的情况下相隔的代数会有兼容性。
所以我们在选择CPU和主板、内存时,一定必须先要了解清楚。自己选择的或者是别人推荐的CPU,到底是属于哪一代的产品,具体型号,以免搞错。因为我们见过很多朋友发来配置求助,发现有部分不良商家拿2、3、4代的产品,甚者拿一些淘汰的洋垃圾服务器CPU来售卖。表面上字眼和核心数是挺吸引的,实际则是一个大坑。因为如果你买了这些东西,性能不够用还次要,日后出现故障更换配件才是头痛。所以,不要图便宜。
2、从赛扬奔腾,到I3、I5、I7,现在还有I9,它们的区别是什么?
要想完全把它们说明白,需要很大篇幅,再说,我也没有那么专业说得很详细。简单来说吧,以第10代系列来说,价格和性能从高到低基本是按如下排序:
I9<I7<I5<I3<奔腾<赛扬,大致信息看下图:
G5905和G5900为赛扬,G6400为奔腾,其它看前辍分别即可。
英特尔第十代系列CPU各个型号主要信息表
所以从上表可以大概看出,它们之间主要是核心数不同,线程数不同,基本频率也不同。除了这些,比如缓存也存在差别。这就决定了它们性能的巨大区别。
3、关于核心、线程和频率?
CPU核心,是CPU中间的核心芯片,由单晶硅制成,用来完成所有的计算、接受/存储命令、处理数据等,是数字处理核心,我们平时程序的运行,数据都是通过核心来处理的,它是整台机器的大脑。
通俗举例,有多少个核心,可以理解为有多少个人能干活,多少线程可以看成这些人同时能干多少件事!而频率,则可以理解为一个人干活的速度。
我们平时可以用CPU-Z去查看CPU的具体参数信息
一般来说,核心数越多,频率越高,线程数越多,CPU的处理速度就越好。但这些因素只是参考,单一因素不能决定CPU的实际速度(CPU的架构也很重要,但这里不细聊),有时我们需要综合的去考虑。比如在一些低端的笔记本或一体机上面,很多产品宣传的是4核心,表面上看是很不错,但实际它们用的CPU是移动端的赛扬系列,主频和性能是很一般的,使用起来体验很一般。所以我们平时购买计算机,在不了解CPU的性能时,一定要多留一个心眼。另一点,有一些笔记本产品,AMD和Intel的产品,在相同核心和线程数下,价格差别有时候是比较大的,这点也应该注意。
4、CPU型号后面的各种字母后缀代表什么意思?
桌面处理器和笔记本处理器有多种带字母的型号。笔记本处理器常用的有U、Y、H、M、Q等后缀,在这里不是我们讨论的目标。
我们平时在DIY过程中接触较多的是桌面CPU,桌面级CPU通常有X、K、F、S、T这五种后缀,而这几种后缀对应的含义分别什么呢?
“X”:至尊级CPU,极致性能,是微软同一时代性能最强的CPU,带该尾缀的CPU一般都是X299高端主板平台使用。
“K”:带K后缀的CPU都解锁倍频,可自由调节,带K后缀的CPU基本都可以超频,超频后可提升电脑的性能,压榨CPU的剩余价值,正是由于他的高度自由性而深受广大发烧友喜爱。
“F”:不带集成显卡,性能参数与对应的无后缀的型号保持一致,性价比较好。
“S”“T”:节能,S代表功耗降至65W,T代表功耗降至45W或更低,功耗的降低必然会导致频率缩水,功耗越低,频率缩水越严重,因此T后缀的CPU频率比S后缀的更低。此类CPU一般合适ITX或者一体机使用,可以有较的控制发热量。
“A”根据资料显示,只是特殊包装的版本,比如漫威包装版本i7-10700KA,又称英特尔i7-10700K复仇者联盟珍藏版
一般来说,我们在选择带字母后缀的CPU时,通常是比较容易作出决定的。例如你的配置配有独立显卡,那可以选择带F的CPU(例如I5-10400F),这样通常能比不带F的同型号(例如I5-10400)要省一点预算。当然,如果价格相关不大,带有集显也更方便日后灵活的处理故障。有一点需要注意的,这几种后缀字母有时候并不会单独的标注,例如i5-10600KF就是同时带有K和F两种后缀,而它的意思就是这个型号既不锁倍频又无集显的CPU。
5、我们装机该如何选择CPU呢?哪一个CPU好呢?
要说哪一个CPU好,我们肯定说是I9好的啊,不过好的东西它价格也高,整机下来是不小的开销。我们平时在选择CPU的时候,最重要还是根据自己的预算和用途作出选择,配合其它配件做到平衡搭配,够用就行了。那我们要怎样选择合适自己的CPU呢?我们把10代的常见CPU大概说说你基本就会有个思路了。
Intel10代系列CPU全家照
赛扬G5905、G5900和奔腾G6400,它们分别是双核2线程和双核4线程,频率在34G-40G。这个级别的CPU价格就在2XX-3XX,搭配H410的主板和其它配件,整体下来主机的价格也就1000多,经济实惠。十分适合普通家用,入门办公,日常轻量处理一下文档,对性能要求不高的用户。
I3-10100及I3-10100F,前者有集成显卡贵点,后者无集显便宜点。都是4核8线程,基本频率36G,最高睿频可达43G。这一代的I3,性能可以媲美4代的I7系列。我们认为,这两个CPU是10代系列当中,是性价比最高的,基本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使用。I3-10100有集成显卡,适合中高性能要求的用户,比如重度办公文档处理;家庭使用;编程学习,入门级;淘宝开店,日常处理小。I3-10100F没有集显,可以根据自己需求搭配显卡。比如一般的中小平面设计,修图,LOL及CF游戏,可以搭配GTX7302G、GTX10302G显卡。如果是渲染学习,3D入门设计,想玩一些主流游戏,比如CSGO和吃鸡游戏,则可以搭配目前性价比较好的GTX16504G显卡。
I5有好几个型号了,都是6核心12线程,适合对多线程有要求又要控制预算的用户。I5-10400和I5-10500、I5-10600K有集显,对显卡没有要求的编程用户可选。不过问心一句,能上到这个级别的,一般都是对性能有一定要求的了,基本都会预算加一个显卡。所以我们很多时候会选择10400F或者10600KF更经济一点。搭配GTX1030显卡适合平面设计和CAD画画平面图,小视频剪辑和编程用户。搭配GTX1650以上显卡适合大型游戏,中大视频剪辑,3D渲染,3D建模等。
I7同I5一样,型号数量基本对等,但核心数和线程数升级到8核16线程。能买I7的朋友,肯定是独立显卡的了,不上一个GTX16606G以上的显卡,我觉得你对不起它,哈哈,最好搭配者肯定是新出的30系列显卡。适合对性能有高要求,大型设计,3D渲染重度用户,大型游戏电玩用户和游戏直播使用。
I9是发烧级玩家的CPU了,全系10核心20线程。建议搭配3060TI8G及以上的显卡,适合对性能极致要求,有足够预算的专业玩家。比如游戏直播玩家,3D专业渲染,专业视频渲染制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