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dows对双核和多路的支持!

windows对双核和多路的支持!,第1张

简单地说,双核就是将两个计算内核集成在一个硅晶元上,从而提高计算能力;多核就是将多个计算内核集成到一个硅晶元上。事实上,双核和多核处理器并不是什么新概念。IBM、惠普公司早在上个世纪末就提出了双核处理器概念,并推出了相应的产品。比如IBM的 Power 处理器、惠普的PA - 8800 处理器。去年底,Sun还推出了8内核的Sparc UltraSPARC T1处理器。目前,双核技术已被普遍运用于X86处理器中,比如英特尔和AMD最新推出的处理器均采用了双核。与此同时,众多OEM厂商也先后推出了基于双核X86处理器的服务器、台式机和笔记本产品。2006年,基于双核的产品成为市场主流已成为事实。
而多路对称(英文缩写为 SMP)则是采用两颗相同型号并且能够支持SMP技术的CPU组成的一套系统。SMP的全称是“对称多处理 ” (Symmetrical Multi-Processing)技术,是指在一个计算机上汇集了一组处理器(多CPU),各CPU之间共享内存子系统以及总线结构。它是相对非对称多处理技术而言的、应用十分广泛的并行技术。在这种架构中,同时由多个处理器运行 *** 作系统的单一复本,并共享内存和一台计算机的其他资源,系统将任务队列对称地分布于多个CPU之上,从而极大地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所有的处理器都可以平等地访问内存、I/O和外部中断。在对称多处理系统中,系统资源被系统中所有CPU共享,工作负载能够均匀地分配到所有可用处理器之上。我们平时所说的双路CPU系统,实际上是对称多处理系统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常用于主流的X86服务器和图形工作站领域。
最简单的说法,双核=1颗CPU两个核心,双路=两个对称的CPU(这颗CPU也可以是双核的CPU),但是使用一颗双核的CPU并不能就认为已经构成双路系统,这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些差异。
而大部分用户所面对的疑惑就是:假如我购买了一套双核的服务器系统或者双路的服务器系统,那么我要安装什么 *** 作系统才是支持这种服务器的呢
双核多路服务器与 *** 作系统
首先,双核虽然是近2年才热起来的一项技术,但是 *** 作系统对于双核的支持却非常容易解决,因为双核不同于64位,它和 *** 作系统没什么联系,大家平时一边下载东西,一边聊天,一边听音乐就是一种多任务处理,而双核就可以理解为对于同时做多个任务有优化,当然更好的解释是,只要 *** 作系统支持多任务 *** 作,那么双核就能发挥作用,我们日常用的 *** 作系统是都支持多任务的,从经典的 Windows 98 到 现在主流的 Windows XP 都可以,用户甚至不需要安装服务器版的 *** 作系统就能够良好的支持双核处理器,只有 DOS 这种比较古典的单任务 *** 作系统不能支持双核。所以,与其说双核需要什么 *** 作系统来支持,倒不如多关心一下什么主板支持双核处理器更有实际意义。
那么,为什么网上有不少报道说XX软件开发商推出支持 Intel、AMD 双核处理器的 *** 作系统,其实这种说法带点歧义,因为 AMD 和 Intel 的双核处理器都是64位的,在以前的 *** 作系统上无法以64位模式运行,只能跑32位兼容模式,因此软件开发商推出新的 *** 作系统是为了对64位的处理器提供支持,当然,也不排除开发商会对多任务的执行效率进行改进,从而更好的支持双核技术。
接下来就是多路的问题了。要支持双路以及多路的服务器,必须安装相应的 *** 作系统才行。例如用户如果安装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那么将无法获得双路SMP的支持,必须选择Windows 2000 Server,当然选择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也可以,但是价钱比较昂贵。
如果从文字上表述会比较复杂,大家查看下表就非常清楚了:
*** 作系统 2 路 4 路 8 路 32 路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 × × ×
Windows 2000 Server √ × × ×
Windows 2000 Advanced Server √ √ × ×
Windows 2000 Datacenter Server √ √ √ √
Windows XP Home Edition × × × ×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Edition √ × × ×
Windows Server 2003 Web Edition √ × × ×
Windows Server 2003 Standard Edition √ √ × ×
Windows Server 2003 Enterprise Edition √ √ √ ×
Windows Server 2003 Datacenter Edition √ √ √ √
如果是Linux做 *** 作系统,那么情况就比较复杂,因为Linux是开源的,被不同的软件开发商改制出若干个版本,因此不同开发商的不同版本能够支持的 SMP数量也不同,具体情况可以在购买时咨询销售人员,另外需要特别指出的是,Linux在购买服务器版的时候有一个单独的类似于License(认证)的东西,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处理器数量选择购买相应的License,一般是以物理CPU为标准,不过双核推出之后,License的计算方式也有些争议,一些软件开发商就坚持要把双核处理器按照两个CPU的价格收费。
虽然双核不像SMP系统那样需要 *** 作系统的良好支持,但是,选择高效的 OS 还是能够更好的发挥服务器的性能,因此,不管您是打算购买双核服务器还是双路服务器,对 *** 作系统的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至强e3 1230v2 LGA1155接口的CPU没有四路主板的,连双路都没有
并不是性价比的问题,而是至强e3 1230v2 根本不支持,它的接口就是1155,连双路都没有。
建议的组合就是 X79 + 3930K + 4条8G 内存。 一旦用上E5 ,价格不是一般的高。

1、什么是服务器?
从广义上来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对其它用户主机提供互联网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对外提供FTP、WEB服务)。从狭义上来讲,服务器归根结底还是一台计算机,能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相对普通PC硬件,服务器硬件中包含着专门的服务器技术,这些专门的技术保证了服务器能够承担更高的负载,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扩展能力。
2、服务器的分类
基于结构可以分为塔式服务器、机架式服务器和刀片式服务器;
基于应用类别可以分为为工作组级、部门级和企业级服务器;
基于处理器个数可以分为为单路、双路和多路服务器。
3、什么是塔式服务器?
塔式服务器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最为常见的一种服务器。 外观上为一台体积比较大的PC,机箱做工一般比较扎实。
优点:成本低于机架、刀片服务器,由于机箱较大,具备良好的扩展能力和散热性能,可以配置多路处理器、多根内存、多块硬盘、多个冗余电源和散热风扇。
缺点:机器重量、空间占用率相对其他两种是最高。
编辑建议:推荐给服务器扩展、散热性能要求较高,且采购数量不多、且空间比较冗余的用户。
4、什么是机架式服务器?
机架式服务器顾名思义就是“安装在机架上的服务器”。可以统一的安装在按照国际标准设计的机柜当中,机柜的宽度为19英寸,机柜的高度以U为单位,1U=175英寸=4445mm,不同的规格在标准上面进行相乘,即:2U=89mm,4U=178mm。
优点:相对塔式服务器大大节省了空间占用,使布线、管理更为简洁,节省了机房的托管费用,并且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架式服务器有着不逊色于塔式服务器的性能,机架式服务器是一种平衡了性能和空间占用的解决方案。
缺点:由于机身的限制,在扩展能力和散热能力上不如塔式服务器,这就需要对机架式服务器的系统结构专门进行设计,如主板、接口、散热系统等,设计成本提高,所以价格一般也要高于塔式服务器。
编辑建议:推荐给资金较为充裕,针对性比较强的应用。如需要密集型部署的服务运营商、群集计算等等。
5、什么是刀片式服务器?
刀片式结构是一种比机架式更为紧凑整合的服务器结构,它是专门为特殊行业和高密度计算环境所设计的。刀片服务器在外形上比机架服务器更小,只有机架服务器的1/3至1/2,每个刀片就是一台独立的服务器,具有独立的CPU、内存、I/O总线,通过外置磁盘可以独立的安装 *** 作系统,可以提供不同的网络服务,相互之间并不影响,
优点:扩展方便,刀片可以进行热插拔,通过刀片架组成服务器集群,提供高速的网络服务,如需升级,在集群中插入新的刀片即可。每个刀片服务器不需要单独的电源等部件,共享服务器资源,这样可以有效降低供功耗,并且可以通过机柜统一的进行布线和集中管理,这样为连接管理提供了非常大的方便,可以有效节省企业总体拥有成本。
缺点:刀片服务器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刀片服务器的几大巨头如IBM、HP、Sun之间互不兼容,这样导致了刀片服务器用户选择的空间很狭窄。另外成本在前面两种来说也是最高。

System X系列服务器型号有四位数字:3xxx,
后两位是“00”的表示该服务器是塔式机箱,“50”表示,机架式设计,另外有一款特殊的X3610,是X3650的简化版,也是2U机架式的,但是精简掉了很多功能。
前两位大概代表了该服务器的性能指标,其中“31”和“32”是一路服务器,如3100、3250等,这类服务器只能安装一颗CPU。“34”“35”“36”如3400、3550、3650都是两路服务器,即可以安装2颗CPU,“38”和“39”是多路服务器,单机支持4路CPU,通过扩展组件可以实现16块CPU的密度,这是业界基于X86构架服务器的最高CPU密度。
另外还有一个不太常见的系列,就是结尾两位是“55”的服务器,如X3755等,这些服务器是基于AMD皓龙CPU的,国内很少出货。
一般31xx~32xx级别的System X都是用作简单的应用,如打印服务器,文件共享服务器等;34xx~36xx级别的可以用作部门级的应用,如边界应用服务器,小型ERP,CRM,域控服务器等;38xx和39xx可以算得上PC服务器里的“战斗机”了,性能可以和低端System p比肩,一般用作后端数据库服务器,大规模ERP应用,或者高CPU密度的计算任务等。

5300元起步 三款“经典”单路服务器导购
现今,中小企业用户是服务器市场上最大的用户群体,并且随着服务器性能的不断提升和个人用户的需求增多,服务器也逐渐开始进入到个人工作领域当中来。
但由于中小企业用户以及个人用户在资金上比起大型企业要紧张许多,因此服务器的价格成为了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在选购服务器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另一方面,服务器属于高端设备,价格的居高不下一直是服务器得不到很好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低端服务器的价格通常是较高配置台式机的2~3倍,显然大多数个人用户都无法接受这样的价格。即便是中小企业也要为紧张的采购资金预算而发愁。
近两年来,随着双路、四路甚至多路服务器的大量上市;服务器各个硬件部分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如:SCSI、SAS硬盘、全缓冲内存、多核处理器。这些配置高、性能高、价格高的三高产品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得低端服务器不断的冲破价格底线,越来越接近低端用户对服务器的价格要求。
低端服务器市场上的产品以单路服务器为主,单路服务器的性能和稳定性比一般台式机要高很多,价格差距也在逐渐缩小,一些个人用户出于工作需要购买服务器已经成为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中小企业对服务器的性能要求不算很高,购买低价格的单路服务器也是这部分用户很好的选择。
笔者今日就向读者介绍一下目前市场上主流品牌服务器中最廉价的几款单路服务器,供资金比较紧张的中小企业和个人用户选择购买。
价格优势明显 个人应用首选
浪潮英信NP110D2是一款采用服务器工业标准设计的入门级产品。其低廉的价格,合适的配置受到了广大低端消费者的喜爱。这款服务器也被广泛的应用在简单的文件共享和打印服务以及网吧管理应用之中。近日,笔者从经销商获悉,对浪潮英信NP110D2正在进行低价促销活动,售价仅为5300元,比市价低出1000余元。
浪潮 英信NP110D2(P4 30GHz/512MB/80GB)
浪潮英信NP110D2服务器采用了塔式结构,标配1颗奔腾4处理器,核心频率300GHz,前端总线533MHz,双核共享12M二级缓存,最多支持1颗CPU。配备了512MB DDR2内存,最大支持内存容量4GB。
存储上,标配了1块80GB SATA硬盘,最大支持6块SATA硬盘。集成了RAID 0、1、10,可以在阵列卡的支持下组成RAID 5、6模式,集成1个千兆网络控制器、采用PCI-E连接技术、支持网络唤醒功能,5个扩展插槽: 3个PCI-E、2个PCI。1个IDE接口支持DMA33/ATA66/ATA100、4个S-ATA接口。
浪潮英信NP110 D2 是一款在价格方面极具竞争力的服务器产品,合适够用是这款服务器最大的特点,同样适合小型企业构建FTP 服务器、WEB 服务器、邮件服务器或防火墙等应用。
更多内容请看我的参考资料。
>服务器可以按结构分:机架式(1U、2U、3U、4U、7U等)、塔式、刀片式等
服务器可以按应用分:OA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流媒体服务器、高性能计算服务器、游戏服务器等。
你可以去服务器厂商(正睿)的网上随便看看,几分钟就清楚了!

代表的是CPU的数量,也就是服务器主板上CPU插槽的数量。

1、单路:指服务器支持1个CPU ,整个电路中只有一个用电器的电路叫做单路电路在单路电路中用电器必须只有1个,且不可为电压表、电流表、导线。

2、双路(2路):指服务器支持2个CPU。

3、四路(4路):指服务器支持4个CPU。

4、八路(8路):指服务器支持8个CPU。

5、多路:指服务器支持多个CPU。

扩展资料:

CPU有强大的算术运算单元,可以在很少的时钟周期内完成算术计算。同时,有很大的缓存可以保存很多数据在里面。

此外,还有复杂的逻辑控制单元,当程序有多个分支的时候,通过提供分支预测的能力来降低延时。

GPU是基于大的吞吐量设计,有很多的算术运算单元和很少的缓存。同时GPU支持大量的线程同时运行。

如果他们需要访问同一个数据,缓存会合并这些访问,自然会带来延时的问题。尽管有延时,但是因为其算术运算单元的数量庞大,因此能够达到一个非常大的吞吐量的效果。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单路

百度百科-中央处理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79175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