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需要服务器呢?

为什么互联网公司需要服务器呢?,第1张

我们每次输入的网址其实是一个域名,每个域名都对应一个ip地址,这个ip地址就是你需要的的服务器的地址,有邮件服务器,web网页服务器,域名解析服务器,等等,你在互联上所实现的功能,都是通过服务器来完成的。

333 互联网应用的两种工作模式:客户/服务器模式与P2P模式
从互联网应用系统的工作模式角度看,互联网应用可以分为两类:客户/服务器(C/S)模式与对等(P2P)模式。
1客户/服务器模式的基本概念
从应用层的应用程序工作模型的角度看,应用程序分为客户端程序与服务器程序。以Email应用程序为例,Email应用程序分为服务器端的邮局程序与客户端的邮箱程序。用户在自己的计算机中安装并运行客户端的邮箱程序,就能够成为电子邮件系统的客户端,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而安装邮局应用程序的计算机就成为了电子邮件服务器,它为客户提供电子邮件服务。
互联网应用系统采用客户/服务器模式的主要原因是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表现在硬件、软件和数据三个方面。
1)网络中计算机系统的类型、硬件结构、功能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它可以是一台大型计算机、高档服务器,它也可以是一台个人计算机,甚至是一个PDA或家用电器。它们在运算能力、存储能力和外部设备的配备等方面存在着很大差异。
2)从软件的角度来看,很多大型应用软件都是安装在一台专用的服务器中,用户需要通过互联网去访问服务器,成为合法用户之后才能够使用网络的软件资源。
3)从信息资源的角度来看,某一类型的数据、文本、图像、视频或音乐资源存放在一台或几台大型服务器中,合法的用户可以通过互联网访问这些信息资源。这样做对保证信息资源使用的合法性与安全性,以及保证数据的完整性与一致性是非常必要的。
网络资源分布的不均匀性是网络应用系统设计者的设计思想的体现。网络组建的目的就是要实现资源的共享,“资源共享”表现出网络中结点在硬件配置、运算能力、存储能力,以及数据分布等方面存在差异与分布的不均匀性。能力强、资源丰富的计算机充当服务器,能力弱或需要某种资源的计算机作为客户。客户使用服务器的服务,服务器向客户提供网络服务。因此,客户/服务器反映这种网络服务提供者与网络服务使用者的关系。在客户/服务器模式中,客户与服务器在网络服务中的地位不平等,服务器在网络服务中处于中心地位。在这种情况下,“客户”可以理解为“客户端计算机”,“服务器”可以理解为“服务器端计算机”。
2对等P2P模式的基本概念
P2P是网络结点之间采取对等的方式,通过直接交换信息达到共享计算机资源和服务的工作模式。有时,人们也将这种技术称为“对等计算”技术,将能提供对等通信功能的网络称为“P2P网络”。目前,P2P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实时通信、协同工作、内容分发与分布式计算等领域。统计数据表明,目前的互联网流量中P2P流量超过60%,已经成为当前互联网应用的新的重要形式,也是当前网络技术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图3-11给出了客户/服务器模式与P2P工作模式的区别。在传统的互联网中,信息资源的共享是以服务器为中心的客户/服务器模式工作模式。以Web服务器为例,Web服务器是运行Web服务器程序、计算能力与存储能力强的计算机,所有Web页都存储在Web服务器中。服务器可以为很多Web浏览器客户提供服务。但是,Web浏览器之间不能直接通信。显然,在传统互联网的信息资源的共享关系中,服务提供者与服务使用者之间的界限是清晰的。
P2P网络则是淡化服务提供者与服务使用者的界限,所有结点同时身兼服务提供者与服务使用者的双重身份,以达到“进一步扩大网络资源共享范围和深度,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使信息共享达到最大化”的目的。在P2P网络环境中,成千上万台计算机之间处于一种对等的地位,整个网络通常不依赖于专用的集中式服务器。P2P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的使用者,也可以向其他提出服务请求的客户提供资源和服务。这些资源可以是数据资源、存储资源或计算资源等。
对于P2P技术发展的必然性可以从三个方面去认识:
1)从事物发展的“螺旋式上升”规律的角度去认识P2P技术的发展。如果从网络 *** 作系统设计思路的变化来看“P2P”技术,我们会发现,早期对等结构网络 *** 作系统采取 “我共享你,你共享我”的设计思想,非对等结构网络 *** 作系统采取 “能力强者为能力弱者服务”的设计思想,而P2P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采取 “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设计思想。这个过程正好体现出“螺旋式上升”的事物发展规律。导致这种演变的内在因素主要是:计算机硬件资源、计算机软件资源、计算机信息资源的丰富,以及网络用户对方便访问和利用信息资源与服务需求的提高。在这些因素中,个人计算机信息资源的丰富,以及用户对网络服务需求的提高是主要因素。
图3-11 客户/服务器模式与P2P工作模式的区别
2)从信息资源存储格局变化的角度去认识P2P技术的发展。
在所有联网的个人计算机硬件能力都很弱的初始阶段,采取对等结构是很自然的一件事。当计算机硬件能力增强,人们可以将一些高性能、高配置的计算机作为服务器,来为配置较低的个人计算机提供网络服务时,人们自然会采取“客户/服务器”的非对等结构。当网络应用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作为客户的个人计算机硬件能力已经很强,网络用户自身的信息资源(如文档、音乐、语音、视频)积累已经比较丰富,很多有用的和个性化的信息都存储在客户上,甚至某些方面的信息积累已经超过服务器可以提供的服务。随着这种信息资源存储格局的变化,人们自然希望寻求一种方式以最快的速度、最灵活的方式获取这些信息,在这样的背景下,开展P2P技术的研究也就是很自然的了。
3)在不同技术发展阶段,人们对网络应用关注的重点也不同。初期阶段重点是在共享网络硬件上。中期阶段重点是在共享软件和数据上。到成熟阶段,重点应该转移到共享信息资源上。这正反映了用户希望自己在互联网中扮演角色的转变。用户开始不满足只作为信息资源的享受者,希望能同时扮演信息享受者和信息提供者的双重身份,这也正反映了用户网络应用水平的提高和网络作用的深化。
从以上三个方面可以看出,在计算机硬件配置提高,网络应用水平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积累与存储格局的变化的基础上,必将导致网络资源共享模式的变化,在这样的技术发展背景下出现的P2P网络的发展也就显得很自然。

Server
Client
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作为网络的节点,存储、处理网络上80%的数据、信息,因此也被称为网络的灵魂。做一个形象的比喻:服务器就像是邮局的交换机,而微机、笔记本、PDA、手机等固定或移动的网络终端,就如散落在家庭、各种办公场所、公共场所等处的电话机。我们与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电话交流、沟通,必须经过交换机,才能到达目标电话;同样如此,网络终端设备如家庭、企业中的微机上网,获取资讯,与外界沟通、娱乐等,也必须经过服务器,因此也可以说是服务器在“组织”和“领导”这些设备。
服务器的构成与微机基本相似,有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它们是针对具体的网络应用特别制定的,因而服务器与微机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存在差异很大。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网络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对自己信息系统的数据处理能力、安全性等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您在进行电子商务的过程中被黑客窃走密码、损失关键商业数据;如果您在自动取款机上不能正常的存取,您应该考虑在这些设备系统的幕后指挥者————服务器,而不是埋怨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其他客观条件的限制。
Server
Client

什么是服务器?服务器是一种高性能计算机,当然,一般家里计算机也可以用作服务器,但可能很容易就会死机。服务器实际上就是提供站点服务,站别的客户瑞的电脑来访问,比如我们在网上访问的所有网站都是服务器上动行的程序。
服务器的起源,最早在互联网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
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

就像火车站售票厅有售票窗口、退票窗口、中转签证窗口一样,同一台服务器可能提供多个服务(网页服务、FTP服务、邮件服务),作为访问者你得高诉服务器你要请求什么服务。如何区分?就是靠端口号。80端口号代表网页服务,21代表FTP服务等等。这是规定的几个常用服务端口号,当然也可以自定义端口号。

客户机:连接服务器的计算机。客户机使用服务器共享的文件、打印机和其他资源。
这是网络软件运行的一种形式。通常,采用客户机/服务器结构的系统,有一台或多台服务器以及大量的客户机。服务器配备大容量存储器并安装数据库系统,用于数据的存放和数据检索;客户端安装专用的软件,负责数据的输入、运算和输出。
客户机和服务器都是独立的计算机。当一台连入网络的计算机向其他计算机提供各种网络服务(如数据、文件的共享等)时,它就被叫做服务器。而那些用于访问服务器资料的计算则被叫做客户机。严格说来,客户机/服务器模型并不是从物理分布的角度来定义,它所体现的是一种网络数据访问的实现方式。采用这种结构的系统目前应用非常广泛。如宾馆、酒店的客房登记、结算系统,超市的POS系统,银行、邮电的网络系统等。服务器定义
从广义上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一个PC对外提供 ftp服务,也可以叫服务器)。从狭义上来讲,服务器是专指某些高性能计算机,能够通过网络,对外提供服务。相对于普通PC来说,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 最简单的说法,服务器是有成千上万的客户机组成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83813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