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对自己的系统进行完全备份。例如,星期一用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星期二再用另一盘磁带对整个系统进行备份,依此类推。这种备份策略的好处是:当发生数据丢失的灾难时,只要用一盘磁带(即灾难发生前一天的备份磁带),就可以恢复丢失的数据。然而它亦有不足之处,首先,由于每天都对整个系统进行完全备份,造成备份的数据大量重复。这些重复的数据占用了大量的磁带空间,这对用户来说就意味着增加成本。其次,由于需要备份的数据量较大,因此备份所需的时间也就较长。对于那些业务繁忙、备份时间有限的单位来说,选择这种备份策略是不明智的。
2、增量备份(incremental backup)
星期天进行一次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六天里只对当天新的或被修改过的数据进行备份。这种备份策略的优点是节省了磁带空间,缩短了备份时间。但它的缺点在于,当灾难发生时,数据的恢复比较麻烦。例如,系统在星期三的早晨发生故障,丢失了大量的数据,那么现在就要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二晚上时的状态。这时系统管理员就要首先找出星期天的那盘完全备份磁带进行系统恢复,然后再找出星期一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一的数据,然后找出星期二的磁带来恢复星期二的数据。很明显,这种方式很繁琐。另外,这种备份的可靠性也很差。在这种备份方式下,各盘磁带间的关系就象链子一样,一环套一环,其中任何一盘磁带出了问题都会导致整条链子脱节。比如在上例中,若星期二的磁带出了故障,那么管理员最多只能将系统恢复到星期一晚上时的状态。
3、差分备份(differential backup)
管理员先在星期天进行一次系统完全备份,然后在接下来的几天里,管理员再将当天所有与星期天不同的数据(新的或修改过的)备份到磁带上。差分备份策略在避免了以上两种策略的缺陷的同时,又具有了它们的所有优点。首先,它无需每天都对系统做完全备份,因此备份所需时间短,并节省了磁带空间,其次,它的灾难恢复也很方便。系统管理员只需两盘磁带,即星期一磁带与灾难发生前一天的磁带,就可以将系统恢复。
在实际应用中,备份策略通常是以上三种的结合。例如每周一至周六进行一次增量备份或差分备份,每周日进行全备份,每月底进行一次全备份,每年底进行一次全备份。
4、日常维护有关问题
备份系统安装调试成功结束后,日常维护包含两方面工作,即硬件维护和软件维护。如果硬件设备具有很好的可靠性,系统正常运行后基本不需要经常维护。一般来说,磁带库的易损部件是磁带驱动器,当出现备份读写错误时应首先检查驱动器的工作状态。如果发生意外断电等情况,系统重新启动运行后,应检查设备与软件的联接是否正常。磁头自动清洗 *** 作一般可以由备份软件自动管理,一盘dlt清洗带可以使用20 次,一般一个月清洗一次磁头。软件系统工作过程检测到的软硬件错误和警告信息都有明显提示和日志,可以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管理员。管理员也可以利用远程管理的功能,全面监控备份系统的运行情况。
网络数据备份系统的建成,对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保障各种系统故障的及时排除和数据库系统的及时恢复起到关键作用。通过自动化带库及集中的运行管理,保证数据备份的质量,加强数据备份的安全管理。同时,近线磁带库技术的引进,无疑对数据的恢复和利用提供了更加方便的手段。希望更多的单位能够更快地引进这些技术,让系统管理员做到数据无忧。
5、存储数据备份恢复
随着各单位局域网和互联网络的深入应用,系统内的服务器担负着企业的关键应用,存储着重要的信息和数据,为领导及决策部门提供综合信息查询的服务,为网络环境下的大量客户机提供快速高效的信息查询、数据处理和internet等的各项服务。因此,建立可靠的网络数据备份系统,保护关键应用的数据安全是网络建设的重要任务,在发生人为或自然灾难的情况下,保证数据不丢失。
不少系统管理员在设计Windows备份策略时,经常不管任何情况,就选择使用系统默认的备份策略,但由于没有掌握问题的实质,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根据笔者的经验,Windows备份策略并非很难,只要好好把握技巧,就能找到通向成功的道路笔者认为只要系统管理员能够解决如下四个问题,那么备份策略就算是成功了的,具体情况如下文所述
一、如何备份
系统管理员在设计备份策略时,不仅仅需要考虑哪些数据需要备份,还需要判断如何来执行备份。这是一个比较核心的环节。因为采取的备份方式不同,会有不同的限制。在 *** 作方式上也会有所不同。具体的来说,需要注意以下内容。
一是需要备份的设备。备份的设备有磁盘与磁带两种。如果选择磁盘备份的话,那么可以通过ServerBackup组件来完成。如通过这个工具,可以将上面确定的数据定期备份到内部连接(挂载在服务器里的另外一块硬盘上 或者外部连接的磁盘上(异地备份)。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工具并不支持磁带备份。如果用户需要将数据备份到磁带设别上的话,就需要采用微软的另外一款工具“系统中心数据保护管理器”来完成。或者采用第三方的应用软件。显然,所采用的备份设备不同,其需要使用的技术也是不同的。这就是要确定如何备份的一个核心原因。
二是备份的方式,主要有完全备份和差异备份两种。完全备份就是不管数据有没有变化,到了数据备份的周期,就对数据进行全部备份。相反,差异备份则在备份之前需要判断一下数据有没有变化。只有对变化过的数据才进行备份。两种备份方式各有特点。从性能上来看,差异备份能够少占用系统资源、对网络的性能影响比较少。相反,如果采用完全备份的话,方便管理。但是对现有系统的性能产生的负面影响会比较大。通常情况下,笔者建议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差异备份与完全备份相结合的方式,各取所长。如一个星期完全备份一次,其余时间都是差异备份。
三是备份的周期。无论是完全备份还是差异备份,都有一个周期的问题。如执行差异备份的话,那么是一天备份一次还是8个小时备份一次如果采取的是定期备份的话,那么执行的是一天备份一次还是一个星期完全备份一次在确定这个备份周期时,主要看的是企业对于数据安全的考虑。备份的频率越高,数据越安全,相反消耗的系统资源也就越大。而备份的频率越低,性能开销就比较低。而系统的开销也就比较大。
二、备份哪些数据
在Windows2008服务器 *** 作系统中,有一个ServerBackup组件,能够帮助系统管理员对相关数据进行备份。现在用户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就是,需要对哪些数据进行备份其实数据基本上可以分为三类。一类是 *** 作系统的文件,二是应用程序的文件,三是用户文件。
对于服务器来说,一般需要对服务器 *** 作系统上的所有文件进行备份。而对于普通的客户端来说,则需要对 *** 作系统和应用程序的文件进行备份,而对于用户文件则进行有选择的备份。毕竟在客户端上有不少的文件(如歌曲、等等)是属于用户自己的文件,可能跟工作无关。从提高备份效率、节省备份空间的角度考虑,一般不需要对这些文件进行备份。这是一个基本的判断原则。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注意以下这些比较特殊的文件。
一是应用程序配置文件。如在Windows *** 作系统上实现了DHCP服务、或者Oracle数据库服务器。这些应用程序往往都有独立的配置文件。如Oracle数据库的监听文件、网络配置文件等等。对于这些第三方应用程序配置文件来说,在制作备份策略时需要特别的考虑。通常情况下,笔者的建议是将这些配置文件等同于 *** 作系统文件。有时候甚至比 *** 作系统文件本身更加重要。因为 *** 作系统如果出现故障的话,只需要重新安装 *** 作系统即可。而如果配置文件丢失的话,重新配置时工作量会比较大,而且风险也会比较高。
二是备份数据的多少需要根据不同的情况来对待。如以邮件应用为例。企业邮件的的存储可能会采取不同的策略。如用户可以选择邮件时保存在本地还是在服务器上。有些企业则规定,无论用户是否将邮件下载到本地,都会在服务器上保持副本。针对这两种不同的应用,其需要备份的数据是不同的。如前面一种,用户可以选择邮件保存在客户端上并删除服务器上的邮件,此时在选择客户端上的备份数据时,就需要将用户下载到本地的邮件也作为备份的对象。相反,如果邮件都是保存在服务器上,那么用户下载到本地上的邮件也就没有备份的必要。
三、如何存储备份文件
对于备份文件如何保存也是在备份策略设计中需要关注的一个内容。因为备份文件中有不少的机密信息(包括系统的配置信息与用户的数据)。如果这个备份文件一旦泄露出去,就有可能给企业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为此对于备份文件的存储管理可能需要考虑如下内容。
一是异地备份是否有必要。如系统管理员出于性能的考虑,会先将服务器的数据备份在本地的另外一块硬盘上。但是这存在一定的风险。如服务器被偷,那么也会将备份文件偷走。此时企业仍然无法通过备份文件来恢复数据。为了解决这一隐患,企业用户需要在适当的时候,将备份文件保存在异地上。或者直接进行异地备份。对于安全级别比较高的企业,这个异地备份是必要的。
二是需要对备份文件采取必要的加密措施。数据备份之后,就脱离了原有权限的控制。将业务数据(不包括系统配置数据)恢复之后,不相关的用户就可以看到相关的数据。这无疑会影响到企业的数据安全。为了安全考虑,最好对备份文件采取必要的加密措施。如将其放在Windows *** 作系统的NTFS文区上对备份文件进行加密等等。
三是需要定期的验证备份文件的可用性。有时候遇到一些突发的情况(如病毒或者突然断电)等情况,备份文件可能会失效。下次利用备份文件进行数据恢复时,会出现一些难以预料的情况。如Oracle数据库文件,如果表格中使用了中文字符,那么在备份时可以正常备份。但是在数据恢复式,中文字符命名的表格或者自段的名字将会无法恢复。所以用户并不是将数据备份就完成了。还需要不时的去验证这个备份文件的有效性。
四、谁来执行
以上三项工作完成后,接下去需要考虑的是有谁去执行这项工作。其实应该说是前期的与后期的工作。因为中间备份工作,只要用户设置了时间,系统会自动执行。故这个执行这主要完成的就是前期数据的确认工作与后期的管理方面的工作(包括备份文件有效性的验证)等等。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笔者建议采用两个用户。一个用来做具体的执行,另外一个是用来监督(包括对备份策略的执行情况以及备份文件的安全性验证等等)。如果两个职责集于一身的话,反而容易出问题。
D2T (Disk to Tape)方式是传统保存备份数据方式,基本数据流程为:备份服务器按照既定策略,在相应时间发出控制命令,将生产服务器主盘的数据通过LAN或SAN备份到磁带机或磁带库中。随着磁带机及磁带技术的发展,磁带机的读/写速度及磁带容量已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由于磁带机及磁带是机械设备,其固有的上载、定位、下载、顺序读/写等特性,决定了当用户数量大、备份主机数目较多时,备份或恢复速度仍然较慢,尤其对大数据量的恢复。2 D2D保存备份数据方式随着基于SATA磁盘技术的戍熟及价格的下降, D2D (Disk to Disk)方式正逐渐被越来越多的用户采用,基本数据流程为:备份服务器按照既定策略,在相应时间发出控制命令,将生产服务器主盘的数据通过LAN或SAN备份到相应的磁盘设备中。3 D2D2T保存备份数据方式D2D2T (Disk to Disk to Tape)方式结合了传统磁带的离线管理和磁盘高速备份恢复的特性,基本数据流程为:备份服务器按照既定策略,在相应时间发出控制命令,将生产服务器主盘的数据通过LAN或SAN备份到相应的磁盘设备中。由相应生产主机或备份服务器(依备份架构而定)在既定时间自动将保存在备份磁盘中的数据复制到磁带库中。同时,缩短磁盘中相应备份数据的保存备份数据周期,从而可以将其覆盖新的备份数据,释放了备份磁盘的空间。可以用一下ucache灾备云这种方式来进行数据实时备份、定时备份、自动备份、增量备份、永久增量备份、加密类型设置、多副本数据管理、CDP数据持续保护功能、多通道备份、支持LAN-Free和LAN-Base、数据重删功能、设置数据保留策略、对备份任务可以设置流量控制、任务告警、任务日志查看等。而且这些 *** 作就是在云控制台的管理账号下直接可以 *** 作。挺方便的。
服务器是Windows2003 *** 作系统和linux *** 作系统也都支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