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总是相对的,再安全的服务器也有可能遭受到攻击。作为一个安全运维人员,要把握的原则是:尽量做好系统安全防护,修复所有已知的危险行为,同时,在系统遭受攻击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攻击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攻击对系统产生的影响。
一、处理服务器遭受攻击的一般思路
系统遭受攻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攻击束手无策,下面就详细介绍下在服务器遭受攻击后的一般处理思路。
1切断网络
所有的攻击都来自于网络,因此,在得知系统正遭受黑客的攻击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断开服务器的网络连接,这样除了能切断攻击源之外,也能保护服务器所在网络的其他主机。
2查找攻击源
可以通过分析系统日志或登录日志文件,查看可疑信息,同时也要查看系统都打开了哪些端口,运行哪些进程,并通过这些进程分析哪些是可疑的程序。这个过程要根据经验和综合判断能力进行追查和分析。下面的章节会详细介绍这个过程的处理思路。
3分析入侵原因和途径
既然系统遭到入侵,那么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系统漏洞,也可能是程序漏洞,一定要查清楚是哪个原因导致的,并且还要查清楚遭到攻击的途径,找到攻击源,因为只有知道了遭受攻击的原因和途径,才能删除攻击源同时进行漏洞的修复。
4备份用户数据
在服务器遭受攻击后,需要立刻备份服务器上的用户数据,同时也要查看这些数据中是否隐藏着攻击源。如果攻击源在用户数据中,一定要彻底删除,然后将用户数据备份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5重新安装系统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能彻底清除攻击源,因为没有人能比黑客更了解攻击程序,在服务器遭到攻击后,最安全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新安装系统,因为大部分攻击程序都会依附在系统文件或者内核中,所以重新安装系统才能彻底清除攻击源。
6修复程序或系统漏洞
在发现系统漏洞或者应用程序漏洞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复系统漏洞或者更改程序bug,因为只有将程序的漏洞修复完毕才能正式在服务器上运行。
7恢复数据和连接网络
将备份的数据重新复制到新安装的服务器上,然后开启服务,最后将服务器开启网络连接,对外提供服务。
二、检查并锁定可疑用户
当发现服务器遭受攻击后,首先要切断网络连接,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比如无法马上切断网络连接时,就必须登录系统查看是否有可疑用户,如果有可疑用户登录了系统,那么需要马上将这个用户锁定,然后中断此用户的远程连接。
1登录系统查看可疑用户
通过root用户登录,然后执行“w”命令即可列出所有登录过系统的用户,如下图所示。
通过这个输出可以检查是否有可疑或者不熟悉的用户登录,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名以及用户登录的源地址和它们正在运行的进程来判断他们是否为非法用户。
2锁定可疑用户
一旦发现可疑用户,就要马上将其锁定,例如上面执行“w”命令后发现nobody用户应该是个可疑用户(因为nobody默认情况下是没有登录权限的),于是首先锁定此用户,执行如下 *** 作:
[root@server ~]# passwd -l nobody
锁定之后,有可能此用户还处于登录状态,于是还要将此用户踢下线,根据上面“w”命令的输出,即可获得此用户登录进行的pid值, *** 作如下:
[root@server ~]# ps -ef|grep @pts/3
531 6051 6049 0 19:23 00:00:00 sshd: nobody@pts/3
[root@server ~]# kill -9 6051
这样就将可疑用户nobody从线上踢下去了。如果此用户再次试图登录它已经无法登录了。
3通过last命令查看用户登录事件
last命令记录着所有用户登录系统的日志,可以用来查找非授权用户的登录事件,而last命令的输出结果来源于/var/log/wtmp文件,稍有经验的入侵者都会删掉/var/log/wtmp以清除自己行踪,但是还是会露出蛛丝马迹在此文件中的。
三、查看系统日志
查看系统日志是查找攻击源最好的方法,可查的系统日志有/var/log/messages、/var/log/secure等,这两个日志文件可以记录软件的运行状态以及远程用户的登录状态,还可以查看每个用户目录下的bash_history文件,特别是/root目录下的bash_history文件,这个文件中记录着用户执行的所有历史命令。
四、检查并关闭系统可疑进程
检查可疑进程的命令很多,例如ps、top等,但是有时候只知道进程的名称无法得知路径,此时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看:
首先通过pidof命令可以查找正在运行的进程PID,例如要查找sshd进程的PID,执行如下命令:
然后进入内存目录,查看对应PID目录下exe文件的信息:
这样就找到了进程对应的完整执行路径。如果还有查看文件的句柄,可以查看如下目录:
[root@server ~]# ls -al /proc/13276/fd
通过这种方式基本可以找到任何进程的完整执行信息,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命令可以帮助系统运维人员查找可疑进程。例如,可以通过指定端口或者tcp、udp协议找到进程PID,进而找到相关进程:
在有些时候,攻击者的程序隐藏很深,例如rootkits后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ps、top、netstat等命令也可能已经被替换,如果再通过系统自身的命令去检查可疑进程就变得毫不可信,此时,就需要借助于第三方工具来检查系统可疑程序,例如前面介绍过的chkrootkit、RKHunter等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很方便的发现系统被替换或篡改的程序。
五、检查文件系统的完好性
检查文件属性是否发生变化是验证文件系统完好性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例如可以检查被入侵服务器上/bin/ls文件的大小是否与正常系统上此文件的大小相同,以验证文件是否被替换,但是这种方法比较低级。此时可以借助于Linux下rpm这个工具来完成验证, *** 作如下:
对于输出中每个标记的含义介绍如下:
S 表示文件长度发生了变化M 表示文件的访问权限或文件类型发生了变化5 表示MD5校验和发生了变化D 表示设备节点的属性发生了变化L 表示文件的符号链接发生了变化U 表示文件/子目录/设备节点的owner发生了变化G 表示文件/子目录/设备节点的group发生了变化T 表示文件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发生了变化
如果在输出结果中有“M”标记出现,那么对应的文件可能已经遭到篡改或替换,此时可以通过卸载这个rpm包重新安装来清除受攻击的文件。
不过这个命令有个局限性,那就是只能检查通过rpm包方式安装的所有文件,对于通过非rpm包方式安装的文件就无能为力了。同时,如果rpm工具也遭到替换,就不能通过这个方法了,此时可以从正常的系统上复制一个rpm工具进行检测。
对文件系统的检查也可以通过chkrootkit、RKHunter这两个工具来完成,关于chkrootkit、RKHunter工具的使用,下次将展开介绍。
你好,我来解答下你的问题导致服务器重启的原因有多方面的有可能是系统故障程序故障或者是病毒木马造成的从你的截图来看有可能是受到了ARP攻击建议让服务商帮你绑定MAC或者是换IP试下另外安全狗设置不当也会造成服务器不能连接的现象不推荐使用
海腾数据杨闯为你解答
服务器遭受攻击后的处理流程
安全总是相对的,再安全的服务器也有可能遭受到攻击。作为一个安全运维人员,要把握的原则是:尽量做好系统安全防护,修复所有已知的危险行为,同时,在系统遭受攻击后能够迅速有效地处理攻击行为,最大限度地降低攻击对系统产生的影响。下面是我整理的服务器遭受攻击后的处理流程:
一、处理服务器遭受攻击的一般思路
系统遭受攻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面对攻击束手无策,下面就详细介绍下在服务器遭受攻击后的一般处理思路。
1 切断网络
所有的攻击都来自于网络,因此,在得知系统正遭受黑客的攻击后,首先要做的就是断开服务器的网络连接,这样除了能切断攻击源之外,也能保护服务器所在网络的其他主机。
2 查找攻击源
可以通过分析系统日志或登录日志文件,查看可疑信息,同时也要查看系统都打开了哪些端口,运行哪些进程,并通过这些进程分析哪些是可疑的程序。这个过程要根据经验和综合判断能力进行追查和分析。下面的章节会详细介绍这个过程的处理思路。
3 分析入侵原因和途径
既然系统遭到入侵,那么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是系统漏洞,也可能是程序漏洞,一定要查清楚是哪个原因导致的,并且还要查清楚遭到攻击的途径,找到攻击源,因为只有知道了遭受攻击的原因和途径,才能删除攻击源同时进行漏洞的修复。
4 备份用户数据
在服务器遭受攻击后,需要立刻备份服务器上的用户数据,同时也要查看这些数据中是否隐藏着攻击源。如果攻击源在用户数据中,一定要彻底删除,然后将用户数据备份到一个安全的地方。
5 重新安装系统
永远不要认为自己能彻底清除攻击源,因为没有人能比黑客更了解攻击程序,在服务器遭到攻击后,最安全也最简单的方法就是重新安装系统,因为大部分攻击程序都会依附在系统文件或者内核中,所以重新安装系统才能彻底清除攻击源。
6 修复程序或系统漏洞
在发现系统漏洞或者应用程序漏洞后,首先要做的就是修复系统漏洞或者更改程序bug,因为只有将程序的漏洞修复完毕才能正式在服务器上运行。
7 恢复数据和连接网络
将备份的数据重新复制到新安装的服务器上,然后开启服务,最后将服务器开启网络连接,对外提供服务。
二、检查并锁定可疑用户
当发现服务器遭受攻击后,首先要切断网络连接,但是在有些情况下,比如无法马上切断网络连接时,就必须登录系统查看是否有可疑用户,如果有可疑用户登录了系统,那么需要马上将这个用户锁定,然后中断此用户的远程连接。
1 登录系统查看可疑用户
通过root用户登录,然后执行“w”命令即可列出所有登录过系统的用户,如图1-11所示。
通过这个输出可以检查是否有可疑或者不熟悉的用户登录,同时还可以根据用户名以及用户登录的源地址和它们正在运行的进程来判断他们是否为非法用户。
2 锁定可疑用户
一旦发现可疑用户,就要马上将其锁定,例如上面执行“w”命令后发现nobody用户应该是个可疑用户(因为nobody默认情况下是没有登录权限的),于是首先锁定此用户,执行如下 *** 作:
[root@server ~]# passwd -l nobody
锁定之后,有可能此用户还处于登录状态,于是还要将此用户踢下线,根据上面“w”命令的输出,即可获得此用户登录进行的pid值, *** 作如下:
[root@server ~]# ps -ef|grep @pts/3
531 6051 6049 0 19:23 00:00:00 sshd: nobody@pts/3
[root@server ~]# kill -9 6051
这样就将可疑用户nobody从线上踢下去了。如果此用户再次试图登录它已经无法登录了。
3 通过last命令查看用户登录事件
last命令记录着所有用户登录系统的日志,可以用来查找非授权用户的登录事件,而last命令的输出结果来源于/var/log/wtmp文件,稍有经验的入侵者都会删掉/var/log/wtmp以清除自己行踪,但是还是会露出蛛丝马迹在此文件中的。
三、查看系统日志
查看系统日志是查找攻击源最好的方法,可查的'系统日志有/var/log/messages、/var/log/secure等,这两个日志文件可以记录软件的运行状态以及远程用户的登录状态,还可以查看每个用户目录下的bash_history文件,特别是/root目录下的bash_history文件,这个文件中记录着用户执行的所有历史命令。
四、检查并关闭系统可疑进程
检查可疑进程的命令很多,例如ps、top等,但是有时候只知道进程的名称无法得知路径,此时可以通过如下命令查看:
首先通过pidof命令可以查找正在运行的进程PID,例如要查找sshd进程的PID,执行如下命令:
[root@server ~]# pidof sshd
13276 12942 4284
然后进入内存目录,查看对应PID目录下exe文件的信息:
[root@server ~]# ls -al /proc/13276/exe
lrwxrwxrwx 1 root root 0 Oct 4 22:09 /proc/13276/exe -> /usr/sbin/sshd
这样就找到了进程对应的完整执行路径。如果还有查看文件的句柄,可以查看如下目录:
[root@server ~]# ls -al /proc/13276/fd
通过这种方式基本可以找到任何进程的完整执行信息,此外还有很多类似的命令可以帮助系统运维人员查找可疑进程。例如,可以通过指定端口或者tcp、udp协议找到进程PID,进而找到相关进程:
[root@server ~]# fuser -n tcp 111
111/tcp: 1579
[root@server ~]# fuser -n tcp 25
25/tcp: 2037
[root@server ~]# ps -ef|grep 2037
root 2037 1 0 Sep23 00:00:05 /usr/libexec/postfix/master
postfix 2046 2037 0 Sep23 00:00:01 qmgr -l -t fifo -u
postfix 9612 2037 0 20:34 00:00:00 pickup -l -t fifo -u
root 14927 12944 0 21:11 pts/1 00:00:00 grep 2037
在有些时候,攻击者的程序隐藏很深,例如rootkits后门程序,在这种情况下ps、top、netstat等命令也可能已经被替换,如果再通过系统自身的命令去检查可疑进程就变得毫不可信,此时,就需要借助于第三方工具来检查系统可疑程序,例如前面介绍过的chkrootkit、RKHunter等工具,通过这些工具可以很方便的发现系统被替换或篡改的程序。
五、检查文件系统的完好性
检查文件属性是否发生变化是验证文件系统完好性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例如可以检查被入侵服务器上/bin/ls文件的大小是否与正常系统上此文件的大小相同,以验证文件是否被替换,但是这种方法比较低级。此时可以借助于Linux下rpm这个工具来完成验证, *** 作如下:
[root@server ~]# rpm -Va
L c /etc/pamd/system-auth
S5 c /etc/security/limitsconf
S5T c /etc/sysctlconf
S5T /etc/sgml/docbook-simplecat
S5T c /etc/logindefs
S5 c /etc/openldap/ldapconf
S5T c /etc/sudoers
5T c /usr/lib64/security/classpathsecurity
L c /etc/pamd/system-auth
S5 c /etc/security/limitsconf
S5 c /etc/ldapconf
S5T c /etc/ssh/sshd_config
对于输出中每个标记的含义介绍如下:
S 表示文件长度发生了变化
M 表示文件的访问权限或文件类型发生了变化
5 表示MD5校验和发生了变化
D 表示设备节点的属性发生了变化
L 表示文件的符号链接发生了变化
U 表示文件/子目录/设备节点的owner发生了变化
G 表示文件/子目录/设备节点的group发生了变化
T 表示文件最后一次的修改时间发生了变化
如果在输出结果中有“M”标记出现,那么对应的文件可能已经遭到篡改或替换,此时可以通过卸载这个rpm包重新安装来清除受攻击的文件。
不过这个命令有个局限性,那就是只能检查通过rpm包方式安装的所有文件,对于通过非rpm包方式安装的文件就无能为力了。同时,如果rpm工具也遭到替换,就不能通过这个方法了,此时可以从正常的系统上复制一个rpm工具进行检测。
;腾讯云服务器一直显示重启中有以下几种原因:1、 CPU资源利用率过高;2、内存资源利用率过高;3、磁盘资源利用率过高;4、网络流量过大导致各项资源利用率过高;5、腾讯云服务器被攻击,感染病毒,恶意重启;6、第三方软件跟系统不兼容,导致蓝屏死机。针对目前各大传奇私服站长受到盛大或者某些卑鄙小人的无耻行为,我特地整理了防止DDOS的攻击资料!绝对可以防止针对传奇端口,或者WEB的大流量的DDOS承受大约40万个包的攻击量
设置保护80700071007200等你的传奇端口的。
然后按下面整理的注册表修改或者添加下面的数值。
请注意,以下的安全设置均通过注册表进行修改,该设置的性能取决于服务器的配置,尤其是CPU的处理能力。如按照如下进行安全设置,采用双路至强24G的服务器配置,经过测试,可承受大约1万个包的攻击量。
接下来你就可以高枕无忧了。
一部份DDOS我们可以通过DOS命令netstat -an|more或者网络综合分析软件:sniff等查到相关攻击手法、如攻击某个主要端口、或者对方主要来自哪个端口、对方IP等。这样我们可以利用w2k自带的远程访问与路由或者IP策略等本身自带的工具解决掉这些攻击。做为无法利用这些查到相关数据的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通过对服务器进行安全设置来防范DDOS攻击。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关闭无效网关的检查。当服务器设置了多个网关,这样在网络不通畅的时候系统会尝试连接
'第二个网关,通过关闭它可以优化网络。
"EnableDeadGWDetect"=dword:00000000
'禁止响应ICMP重定向报文。此类报文有可能用以攻击,所以系统应该拒绝接受ICMP重定向报文。
"EnableICMPRedirects"=dword:00000000
'不允许释放NETBIOS名。当攻击者发出查询服务器NETBIOS名的请求时,可以使服务器禁止响应。
'注意系统必须安装SP2以上
"NonameReleaseOnDemand"=dword:00000001
'发送验证保持活动数据包。该选项决定TCP间隔多少时间来确定当前连接还处于连接状态,
'不设该值,则系统每隔2小时对TCP是否有闲置连接进行检查,这里设置时间为5分钟。
"KeepAliveTime"=dword:000493e0
'禁止进行最大包长度路径检测。该项值为1时,将自动检测出可以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
'可以用来提高传输效率,如出现故障或安全起见,设项值为0,表示使用固定MTU值576bytes。
"EnablePMTUDiscovery"=dword:00000000
'启动syn攻击保护。缺省项值为0,表示不开启攻击保护,项值为1和2表示启动syn攻击保护,设成2之后
'安全级别更高,对何种状况下认为是攻击,则需要根据下面的TcpMaxHalfOpen和TcpMaxHalfOpenRetried值
'设定的条件来触发启动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NT40必须设为1,设为2后在某种特殊数据包下会导致系统重启。
"SynAttackProtect"=dword:00000002
'同时允许打开的半连接数量。所谓半连接,表示未完整建立的TCP会话,用netstat命令可以看到呈SYN_RCVD状态
'的就是。这里使用微软建议值,服务器设为100,高级服务器设为500。建议可以设稍微小一点。
"TcpMaxHalfOpen"=dword:00000064
'判断是否存在攻击的触发点。这里使用微软建议值,服务器为80,高级服务器为400。
"TcpMaxHalfOpenRetried"=dword:00000050
'设置等待SYN-ACK时间。缺省项值为3,缺省这一过程消耗时间45秒。项值为2,消耗时间为21秒。
'项值为1,消耗时间为9秒。最低可以设为0,表示不等待,消耗时间为3秒。这个值可以根据遭受攻击规模修改。
'微软站点安全推荐为2。
"TcpMaxConnectResponseRetransmissions"=dword:00000001
'设置TCP重传单个数据段的次数。缺省项值为5,缺省这一过程消耗时间240秒。微软站点安全推荐为3。
"TcpMaxDataRetransmissions"=dword:00000003
'设置syn攻击保护的临界点。当可用的backlog变为0时,此参数用于控制syn攻击保护的开启,微软站点安全推荐为5。
"TCPMaxPortsExhausted"=dword:00000005
'禁止IP源路由。缺省项值为1,表示不转发源路由包,项值设为0,表示全部转发,设置为2,表示丢弃所有接受的
'源路由包,微软站点安全推荐为2。
"DisableIPSourceRouting"=dword:0000002
'限制处于TIME_WAIT状态的最长时间。缺省为240秒,最低为30秒,最高为300秒。建议设为30秒。
"TcpTimedWaitDelay"=dword:0000001e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NetBT\Parameters]
'增大NetBT的连接块增加幅度。缺省为3,范围1-20,数值越大在连接越多时提升性能。每个连接块消耗87个字节。
"BacklogIncrement"=dword:00000003
'最大NetBT的连接快的数目。范围1-40000,这里设置为1000,数值越大在连接越多时允许更多连接。
"MaxConnBackLog"=dword:000003e8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fd\Parameters]
'配置激活动态Backlog。对于网络繁忙或者易遭受SYN攻击的系统,建议设置为1,表示允许动态Backlog。
"EnableDynamicBacklog"=dword:00000001
'配置最小动态Backlog。默认项值为0,表示动态Backlog分配的自由连接的最小数目。当自由连接数目
'低于此数目时,将自动的分配自由连接。默认值为0,对于网络繁忙或者易遭受SYN攻击的系统,建议设置为20。
"MinimumDynamicBacklog"=dword:00000014
'最大动态Backlog。表示定义最大"准"连接的数目,主要看内存大小,理论每32M内存最大可以
'增加5000个,这里设为20000。
"MaximumDynamicBacklog"=dword:00002e20
'每次增加的自由连接数据。默认项值为5,表示定义每次增加的自由连接数目。对于网络繁忙或者易遭受SYN攻击
'的系统,建议设置为10。
"DynamicBacklogGrowthDelta"=dword:0000000a
以下部分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手动修改
'-------------------------------------------------------------------------------------------------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启用网卡上的安全过滤
'"EnableSecurityFilters"=dword:00000001
'
'同时打开的TCP连接数,这里可以根据情况进行控制。
'"TcpNumConnections"=
'
'该参数控制 TCP 报头表的大小限制。在有大量 RAM 的机器上,增加该设置可以提高 SYN 攻击期间的响应性能。
'"TcpMaxSendFree"=
'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Interfaces\{自己的网卡接口}]
'禁止路由发现功能。ICMP路由通告报文可以被用来增加路由表纪录,可以导致攻击,所以禁止路由发现。
"PerformRouterDiscovery "=dword:00000000DDOS攻击的目的有两个:一个是消耗网络带宽资源,二是消耗服务器系统资源。
因此在遇到DDOS攻击的典型现象就是,带宽资源被耗尽,或者服务器系统资源被占满。
在遇到DDOS攻击,用户需要判断攻击的方式,进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但是,此时实际上已经给用户造成了影响了,因此建议用户使用专业的抗DDOS攻击,提前预防。
修改注册表防范DDos攻击:
Windows Registry Editor Version 5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Tcpip\Parameters]
'关闭无效网关的检查。当服务器设置了多个网关,这样在网络不通畅的时候系统会尝试连接
'第二个网关,通过关闭它可以优化网络。
"EnableDeadGWDetect"=dword:00000000
'禁止响应ICMP重定向报文。此类报文有可能用以攻击,所以系统应该拒绝接受ICMP重定向报文。
"EnableICMPRedirects"=dword:00000000
'不允许释放NETBIOS名。当攻击者发出查询服务器NETBIOS名的请求时,可以使服务器禁止响应。
'注意系统必须安装SP2以上
"NoNameReleaseOnDemand"=dword:00000001
'发送验证保持活动数据包。该选项决定TCP间隔多少时间来确定当前连接还处于连接状态,
'不设该值,则系统每隔2小时对TCP是否有闲置连接进行检查,这里设置时间为5分钟。
"KeepAliveTime"=dword:000493e0
'禁止进行最大包长度路径检测。该项值为1时,将自动检测出可以传输的数据包的大小,
'可以用来提高传输效率,如出现故障或安全起见,设项值为0,表示使用固定MTU值576bytes。
"EnablePMTUDiscovery"=dword:00000000
'启动syn攻击保护。缺省项值为0,表示不开启攻击保护,项值为1和2表示启动syn攻击保护,设成2之后
'安全级别更高,对何种状况下认为是攻击,则需要根据下面的TcpMaxHalfOpen和TcpMaxHalfOpenRetried值
'设定的条件来触发启动了。这里需要注意的是,NT40必须设为1,设为2后在某种特殊数据包下会导致系统重启。
"SynAttackProtect"=dword:00000002
'同时允许打开的半连接数量。所谓半连接,表示未完整建立的TCP会话,用netstat命令可以看到呈SYN_RCVD状态
'的就是。这里使用微软建议值,服务器设为100,高级服务器设为500。建议可以设稍微小一点。
"TcpMaxHalfOpen"=dword:00000064
'判断是否存在攻击的触发点。这里使用微软建议值,服务器为80,高级服务器为400。
"TcpMaxHalfOpenRetried"=dword:00000050
'设置等待SYN-ACK时间。缺省项值为3,缺省这一过程消耗时间45秒。项值为2,消耗时间为21秒。
'项值为1,消耗时间为9秒。最低可以设为0,表示不等待,消耗时间为3秒。这个值可以根据遭受攻击规模修改。
'微软站点安全推荐为2。
"TcpMaxConnectResponseRetransmissions"=dword:00000001
'设置TCP重传单个数据段的次数。缺省项值为5,缺省这一过程消耗时间240秒。微软站点安全推荐为3。
"TcpMaxDataRetransmissions"=dword:00000003
'设置syn攻击保护的临界点。当可用的backlog变为0时,此参数用于控制syn攻击保护的开启,微软站点安全推荐为5。
"TCPMaxPortsExhausted"=dword:00000005
'禁止IP源路由。缺省项值为1,表示不转发源路由包,项值设为0,表示全部转发,设置为2,表示丢弃所有接受的
'源路由包,微软站点安全推荐为2。
"DisableIPSourceRouting"=dword:0000002
'限制处于TIME_WAIT状态的最长时间。缺省为240秒,最低为30秒,最高为300秒。建议设为30秒。
"TcpTimedWaitDelay"=dword:0000001e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NetBT\Parameters]
'增大NetBT的连接块增加幅度。缺省为3,范围1-20,数值越大在连接越多时提升性能。每个连接块消耗87个字节。
"BacklogIncrement"=dword:00000003
'最大NetBT的连接快的数目。范围1-40000,这里设置为1000,数值越大在连接越多时允许更多连接。
"MaxConnBackLog"=dword:000003e8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Afd\Parameters]
'配置激活动态Backlog。对于网络繁忙或者易遭受SYN攻击的系统,建议设置为1,表示允许动态Backlog。
"EnableDynamicBacklog"=dword:00000001
'配置最小动态Backlog。默认项值为0,表示动态Backlog分配的自由连接的最小数目。当自由连接数目
'低于此数目时,将自动的分配自由连接。默认值为0,对于网络繁忙或者易遭受SYN攻击的系统,建议设置为20。
"MinimumDynamicBacklog"=dword:00000014
'最大动态Backlog。表示定义最大"准"连接的数目,主要看内存大小,理论每32M内存最大可以
'增加5000个,这里设为20000。
"MaximumDynamicBacklog"=dword:00002e20
'每次增加的自由连接数据。默认项值为5,表示定义每次增加的自由连接数目。对于网络繁忙或者易遭受SYN攻击
'的系统,建议设置为10。
"DynamicBacklogGrowthDelta"=dword:0000000a
====================================================
以上存为reg后即可直接导入
当然可以在里面相应的添加其他设置进行一次性修改注册表如:
'关闭445端口
"SMBDeviceEnabled"=dword:000000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lanmanserver\Parameters]
'禁止C$,D$一类的共享
"AutoShareServer"=dword:00000000
'禁止ADMIN$缺省共享
"AutoShareWks"=dword:00000000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Lsa]
'限制IPC$缺省共享
"restrictanonymous"=dword:0000000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