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神记”

“搜神记”,第1张

搜神记》是一部记录中国古代汉族民间传说中神奇怪异的故事集,搜集了古代的神异故事共四百多篇,开创了中国古代神话的先河,作者是东晋史学家干宝。其中大部分故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古代人民的思想感情,集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之大成的著作。干宝,东晋新蔡人,初为著作郎,以平杜弢功,封关内侯,是一个有神论者,他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编传作者为东晋初年史学家干宝,全书共二十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作者在《自序》中称,“及其著述,亦足以发明神道之不诬也。”(《搜神记·自序》)。就是想通过搜集前人著述及传说故事,证明鬼神确实存在。故《搜神记》所叙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不少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主角有鬼,也有妖怪和神仙。文章设想奇幻,极富浪漫主义色彩。“鬼神信仰”在中国有悠久的传统,它与山川祭祀、祖先祭祀并列。自商周以来,历代帝王无不亲登祭坛祭祀,而记载神鬼传说的典籍。除《山海经》、《淮南子》外,《搜神记》称得上其中的集大成者。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本书为我们保留了不少珍贵的材料,是后人研究中国古代民间传说及神话不可多得的收藏珍本。
基本信息
中文名:《搜神记》
作者:干宝
类别:志怪小说集
语种:中文
装帧:平装
创作时代:东晋
卷 数:20卷
内容
《搜神记》原本已散,今本系后人缀辑增益而成,20卷,共有大小故事454个。所记多为神灵怪异之事,也有一部分属于民间传说。其中《干将莫邪》、《李寄》、《韩凭夫妇》、《吴王小女》、《董永》等,暴露统治阶级的残酷,歌颂反抗者的斗争,常为后人称引。
故事大多篇幅短小,情节简单,设想奇幻,极富于浪漫主义色彩。后有托名陶潜的《搜神后记》10卷和宋代章炳文的《搜神秘览》上下卷,都是《搜神记》的仿制品。《搜神记》对后世影响深远,如唐代传奇故事,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神话戏《天仙配》及后世的许多小说、戏曲,都和它有着密切的联系。
《搜神记》内容十分丰富,有神仙术士的变幻,有精灵物怪的神异,有妖祥卜梦的感应,还有人神、人鬼的交通恋爱,等等。其中保留了相当一部分西汉传下来的历史神话传说和魏晋时期的民间故事,优美动人,深受人们喜爱。神话,如卷十四的“盘瓠神话”,是关于古时蛮族始祖起源的猜测;“蚕马神话”是有关蚕丝生产的神话。历史传说,如卷十一“干将莫邪”讲述的复仇故事;卷十六紫玉传说,讲吴王小女的生死爱情。民间故事,如卷十一“东海孝妇”,讲孝妇周青蒙冤的故事;韩凭夫妇的传说则歌颂了忠贞不渝的爱情;卷一仙女下嫁董永的故事也是如此。这些故事是《搜神记》的精华所在,历代长传而不衰。
《晋书·干宝传》说他有感于生死之事,“遂撰集古今神祇灵异人物变化,名为《搜神记》。”
作者
干宝(~336年),字令升,祖籍河南新蔡。明天启《海盐县图经》云:“父莹,仕吴,任立节都尉,南迁定居海盐,干宝遂为海盐人”。又云:“干莹墓在澉浦青山房。”明董谷《碧里杂存》云:“干宝……海盐人也。按武原古志云,其墓在县西南四十里,今海宁灵泉乡。真如寺乃其宅基,载在县志,盖古地属海盐也。”据史料记载,自西晋永嘉元年(307年),干宝初仕盐官州别驾(刺史的从吏官),后因刘聪、石勒之乱,西晋亡,东晋立,南北对峙,干宝举家迁至灵泉乡(今海宁黄湾五丰村与海盐澉浦六忠村的交界处)。永嘉四年(310年),父卒,葬澉浦青山之阳,干宝为父守孝。至三世时,迁至梅园(今海盐通元),自此,海盐成为干氏子孙繁衍的居住地。
版本
干宝原撰《搜神记》有30卷,流传至今只有20卷,454篇故事。
坊间的《搜神记》并非原始的完整版本,原本多散佚,后人再从《北堂书钞》、《艺文类聚》、《太平御览》、《法苑珠林》等书辑录而成的,才成为今天所见的二十卷本《搜神记》。
干宝的《搜神记》名气太大,除了历代辗转传抄之外,连袭用书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同样叫做“搜神”的至少就有陶潜《搜神后记》、北魏昙永《搜神论》、唐代句道兴《搜神记》、宋代的《搜神总记》、元刊《新编连相搜神广记》、明代罗懋登六卷本《搜神记》、焦璐《搜神录》(即《穷神秘苑》),明代还有一个八卷本《搜神记》干宝的《搜神记》原书似乎在宋元间就已散佚了。
《隋书·经籍志》载(晋)陶潜撰《捜神后记》十卷,是后人伪托。
《密册汇函》刻本。
《搜神记》另有日文译本。
汪绍楹的《搜神记校注》。
近人李剑国辑校的《新辑搜神记》30卷及《新辑后搜神记》10卷。
白话本有三民书局的《新译搜神记》、台湾古籍出版社的《搜神记》。

区别非常大,首先,搜神记可以说是中国最早的志怪小说之一,魏晋南北朝时期在中国文学史上可以看作是小说真正的萌芽,《聊斋志异》是由蒲松林搜集得来。两部作品的时代相距甚远。另外,《搜神记》只是书写神仙法术,反应的是当时民众迷信或是对生活的一种幻想,是对社会的一种描述,《聊斋志异》更多的是对社会的讽刺。

搜神传系由中国古代神话小说搜神记改编而成! 搜神记是中国晋朝人干宝撰写的志怪笔记。 这部书共分二十卷,主要是搜集各种民间关于鬼怪、奇迹、神异以及神仙方士的传说为主,也有采自正史中记载的祥瑞、异变等情况,其中不乏情节重复的故事,每个故事的叙述非常简短,文学水平也不是非常出色,但对中国后世的传奇小说发展影响很大,以后很多传奇小说如「唐人传奇」、《聊斋志异》等的写作方法和《搜神记》相似。 《搜神记》记载的部分志怪,有的被后来发扬、演变成戏剧、小说等的题材,如《三国演义》中的「左慈戏曹 *** 」、「孙策杀于吉」,部分「廿四孝」的故事,关于彭祖长寿,葛永成仙,南海鲛人,神农架野人,相思树的故事,成语「含沙射影」的由来,「黄粱一梦」的故事,皆源自于《搜神记》。鲁迅所写的《故事新编》中的眉间尺和嫦娥奔月基本上也受到《搜神记》的影响。黄梅戏《天仙配》的主要情节也是改编自《搜神记》。 干宝原撰《捜神记》有三十卷,流传至今只有二十卷,四百六十四篇故事。 坊间的《搜神记》并非原始的完整版本,它是经过流传散佚再辑录的状况,才成为今天所见的二十卷本《搜神记》。 干宝的《搜神记》名气太大,除了历代辗转传钞之外,连袭用书名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同样叫做「搜神」的至少就有陶潜《搜神后记》、北魏昙永《搜神论》、唐代句道兴《搜神记》、宋代的《搜神总记》、元刊《新编连相搜神广记》、明代罗懋登六卷本《搜神记》、焦璐《搜神录》(即《穷神秘苑》),明代还有一个八卷本《搜神记》干宝的《搜神记》原书似乎在宋元间就已散佚了。 2008-09-04 16:19:46 补充: 系播搜神传之前嘅攻剧策略入面都有讲过! 系官网宣传片入面有得睼返
个片名系攻剧策略之故事由来! 网址: drama/legendofthedemigods/promo/video/
系干宝的搜神记和其他志怪传说。
参考: 同学
d (遍)剧以几个神怪既傅说蓝本作丫~ 例如:干将莫邪铸剑传说 柳毅与龙女
应该 可能 系干宝的搜神记和其他志怪小说混合的
参考: 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8698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