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根服务器是谁设计的

互联网根服务器是谁设计的,第1张

互联网的主根服务器在美国,而设置在全球的13台根服务器中,从A至M编号,其中:美国10个(1个主根和9个辅根)、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弗吉尼亚州的杜勒斯,由美国VeriSign公司负责运营维护,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每天域名主根服务器列表会被复制到位于世界各地的其它12服务器上。过去,com、org、net等国际顶级域名的解析,都需要由设置在境外的域名服务器提供服务,那时对国外互联网的依赖性非常大。 所谓依赖性,从国际互联网的工作机理来体现的,就在于“根服务器”的问题。从理论上说,任何形式的标准域名要想被实现解析,按照技术流程,都必须经过全球“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的工作,才能完成。 “层级式”域名解析体系第一层就是根服务器,负责管理世界各国的域名信息,在根服务器下面是顶级域名服务器,即相关国家域名管理机构的数据库,如中国的CNNIC,然后是在下一级的域名数据库和ISP的缓存服务器。一个域名必须首先经过根数据库的解析后,才能转到顶级域名服务器进行解析。

中国不是没有根服务器,而是没有自己的管理权。
为了增加反应速度,网页访问的申请都是由一个数据包所完成的,而一个数据包的长度为256B字节,这就决定了一个数据包只能有13个块,这就从根本上限制了根域名服务器的数量,也就是说根域名服务器只能有13个。如果中国要拥有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只有两个办法,一是从现在有根域名服务器的国家移植,二是改变网页访问的申请由一个数据包完成的现状。
移植不可能,因为美国不会给,别的国家也不富裕。改变一个数据包的技术模式更不可能,因为牵扯范围和技术变动太大,不现实。
所以,现在中国不会有自己的根域名服务器,除非哪天互联网的底层支持技术发生彻底革命。IPV6只能解决中国码号资源问题,国家安全问题还要靠其他的附加技术实现。

原因有二:
一是,北京作为一个具有国际重要地位的首都,具有更好的政治环境,政府更能够保护根服务器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从而更能保证中国互联网的正常运营;
二是,北京互联网环境比较完善,网络覆盖范围更大,可以有效的缩短中国的网络传输距离,可以优化中国的网络结构,提高网络效率。

根服务器就是整个互联网世界的地址登记表,就像在现实世界中只有通过地址才能找到朋友的家,虚拟世界里必须通过根服务器才能访问入网的各类网站和设备。

根服务器主要用来管理互联网的主目录,所有根服务器均由美国政府授权的互联网域名与号码分配机构ICANN统一管理,负责全球互联网域名根服务器、域名体系和IP地址等的管理。

根服务器的地理分布

根服务器全世界只有13台。这13台根域名服务器中名字分别为“A”至“M”,1个为主根服务器,放置在美国。其余12个均为辅根服务器,其中9个放置在美国,欧洲2个,位于英国和瑞典,亚洲1个,位于日本。

这13台根服务器可以指挥Firefox或互联网 Explorer这样的Web浏览器和电子邮件程序控制互联网通信。由于根服务器中有经美国政府批准的260个左右的互联网后缀(如com、net等)和一些国家的指定符(如法国的fr、挪威的no等),美国政府对其管理拥有很大发言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8726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