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1084年~1155年)号易安居士,山东济南人。宋代女词人,婉约词派重要代表, 与蔡文姬、卓文君、上官婉儿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后人有《漱玉词》辑本,收词61首。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1995年09月08日逝于美国加州。与吕碧城、萧红、石评梅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著作非常丰富。惊世之作《倾城之恋》(1943)、《金锁记》(1943)。
均为名门之后 。
1、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年)中进士,官至礼部员外郎。李格非曾师从苏轼,他才学深得苏轼的赏识,被称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李清照的母亲的身世十分显赫,据《宋史·文苑传》记载,李清照的母亲姓王,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王拱辰北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十七岁举进士第一,宋仁宗赐其名拱辰(韩愈24岁中进士,王安石20岁中进士,苏轼22岁中进士),有才子盛誉。王拱辰曾出使辽,契丹王在席中主动向王拱辰敬酒,并亲自d奏琵琶助兴,异常敬重王拱辰。
仁宗天圣八年(1030年)王拱辰到京城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皇上认真审阅了每一个考生的考卷,发现王拱辰的文章立论新颖,见解独到,文笔流畅,没有人比得上他,于是就把王拱辰定为状元。第三天,皇上把考中前三名的书生都召集到王宫的大殿上,在早朝上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宣布了他们的名单。其他两个书生都赶紧跪下磕头谢恩,王拱辰不但没有谢恩,反而说:“陛下,小生不配当状元,请您把状元判给别人。”金殿上的人都议论纷纷,科举考试已有四、五百年的历史了,从没听说哪个人把到手的状元往外推,这真是天下奇闻。
皇上听了也很纳闷,就询问原因。王拱辰说:“陛下,我也是十年寒窗苦读,做梦都想中状元。可是这次考试的题目不久前我刚好做过,所以被选上状元是侥幸。如果我默不做声当上了状元,我就是个不诚实的人。从小到大我都没有说过谎话。我不想为了当状元,就败坏自己的节 *** 。”皇上听了,非常受感动,特别赏识王拱辰的诚实,认定他将来一定会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于是皇上就说:“此前做过考题,是因为你勤奋,况且从你的文章里可以看出,你表达的是自己的真实想法,理应选为状元。再说,你敢于说真话,能够诚信做人,这才是一个堂堂状元应该具有的品质,你的诚实比你的才华更可贵。因此,朕一定要选你做状元,你就不要推辞了。”
就这样,王拱辰成为历史上有名的诚信状元。他在朝中做官五十五年,以自己诚信正直的品格和惊人的才华,得到百姓和官员们的尊敬。
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一生有过两人任妻子。李清照的母亲王氏是李格非的第二任妻子。李格非的第一任妻子也姓王,是宋神宗时期宰相王珪的侄女,与李格非结婚不久就去世了。这位王氏有一个侄女,就叫她小王氏吧,后来嫁给了秦桧,这样算来,李清照应该叫秦桧表姐夫了,当然,秦桧比李清照小6岁。
2、张爱玲的爷爷张佩纶,晚晴名臣、翰林院学士。曾率领福建水师抗击法国的入侵,主张设立南北洋水师。张爱玲的奶奶是大名鼎鼎的晚晴重臣李鸿章的女儿。
均经历了乱世,均为旷世才女,均有伟大作品传世,均有心向传统但又有反传统的双重人格思想等等。
张爱玲的《倾城之恋》是这样开头的:
胡琴咿咿呀呀拉着,
在万盏灯的夜晚,
拉过来啊
又拉过去,说不尽的沧凉的故事——
不问也罢!
……
胡琴上的故事应由光艳的伶人来扮演的,
长长的两片红胭脂夹注琼瑶鼻,
唱了,笑了,袖子挡住了嘴
……
然而,这里只有白四爷单身坐在黑沉沉的破阳台上,
拉着胡琴。
胡琴声苍凉而忧伤。白四爷单身坐在黑沉沉的破阳台上,拉着胡琴;我们也可以想象李清照单身坐在黑沉沉的破阳台上,拉着胡琴。但时光如果能够倒流,白四爷就不会单身坐在黑沉沉的破阳台上,拉着胡琴;当然时光如果能够倒流,李清照也不会单身坐在黑沉沉的破阳台上,拉着胡琴。我们假设时光能够倒流……
二、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
见客入来,袜戋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为什么“见客入来”“和羞走”,但是“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又不舍呢?
在一个梅子将熟的初夏的早晨,太阳刚刚升起,花朵还没有完全绽开,花朵上的露珠依然浓重,而我们的女主角,豆蔻芳龄魅力四射的李清照已像只快乐自由的小鸟一样登场了。在自家的后花园里,打罢秋千,有点疲倦,有点放松。恰恰这时有个不速之客,男的,闯入李清照家后花园里,也闯入了花季李清照的目光里,李清照急忙含羞回避,“袜戋刬金钗溜”-------走得匆忙而狼狈,就这样,来不及穿鞋,仅穿着袜子,掉落了金钗,乱了头发。但是,就是那一眼,竟使得李清照像腊月里的萝卜冻(动)了心,所以“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不言而喻,她停步不为闻青梅,只是为来人,想看但又不好意思公开看,于是假托闻青梅而偷偷看来人。
题都城南庄·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 桃花依旧笑春风。
李清照家的后花园也许“桃花依旧笑春风”,但是东京的大相国寺就不一样了。大相国寺就是《水浒传》中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地方,也是一个经常举行庙会的繁华集市。在这里往往汇集了不少古今名人的金石碑刻字画,也算是个民间的文物市场。
大约十七岁时,元符三年(1100)夏秋之交的一天,李清照和父母还有侍女翠玉来到大相国寺游玩。赵明诚也和父母还有还有仆人来到大相国寺的文物市场淘宝。
赵明诚,字德甫,祖籍山东密州(今山东诸城县),后移居山东青州。自幼聪明,有神童之称。他博览群书,酷爱书画艺术,专心搜集、整理、研究金石文物。著有《金石录》30卷。
赵明诚的父亲赵挺之,当时任吏部侍郎。而此时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同在朝任礼部员外郎。同朝为官,也都是山东人,平时早有来往,关系也不错。
两家人相遇了,相互打了招呼,李清照这才正式认识了赵明诚,而这个赵明诚就是一年前闯入李家后花园的“客”。回家后,李清照再也忘不了英俊潇洒、才气四射的赵明诚了。赵明诚也同样忘不了甜美可人、才貌双全的李清照了。
赵明诚后以梦中诗“言与司合,安上以脱,芝芙草拔”(词女之夫)暗示自己的父母,使父母前往李家提亲。由于两情相悦也门当户对,所以一切都顺理成章。经过几个月的筹备,21岁的赵明诚和18岁的李清照终于在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三月下旬完成婚礼。有情人终成眷属。
李清照作品中有一首词《减字木兰花》,表现出婚后的幸福。
减字木兰花
卖花担上,买得一枝春欲放。泪染轻匀,犹带彤霞晓露痕。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
花儿含苞欲放,轻带露珠,妍如彤霞,楚楚动人;人儿花容月貌,飘散着鬓发,斜挽着发簪,气质高雅,也是楚楚动人。但是好景不长啊。
三、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浣溪沙
莫许杯深琥珀浓,未成沉醉意先融,疏钟已应晚来风。
瑞脑香消魂梦断,辟寒金小髻鬟松,醒时空对烛花红。
才刚有情人喜结良缘,但为什么此时却“空对烛花红”呢?
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蔡京升为宰相。蔡京支持王安石变法,属于新党,他即位宰相后,大力排除异己,打击旧党。宋徽宗的前任为宋哲宗,宋哲宗属于保守派,他的年号为元祐、绍圣、元符,于是把旧党称为元祐党人,共120人,两年后又增至309人,并且御书刻在石碑上,立于皇宫前。其中就有苏轼、秦观,还有李格非等人。此时的苏轼已经去世,李格非也被削去了礼部员外郎之职。在这之后的两年内,皇上接连下诏书:
诏党人子弟毋得擅到阙下。
诏责降人子弟毋得任在京及府界差遣。
诏宗室不得与元祐奸党子孙为婚姻。
赵挺之这时候可是一个大红人啊。在蔡京的大力推荐下,位至门下侍郞,即第一副宰相。李清照向公公赵挺之求助,赵挺之不予理睬,李清照很气愤,写下了“炙手可热心可寒”的诗句。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九月,李清照只得陪着自己的父母等家人,告别了赵明诚,离开了东京,回到了家乡山东济南明水镇。无奈又无奈,依依又依依啊。在李清照的词中出现了不少此次别离后的情意绵绵、满怀愁绪的作品。如《浣溪沙》,又如:
点绛唇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栏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天衰草,望断归来路。
四、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凤凰台上忆吹箫
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又添了一段怎样的“新愁”,为什么又添了一段“新愁”?
世事如棋,政治风云变幻莫测。当旧党人物已被驱逐殆尽之后,蔡京与赵挺之的矛盾就开始暴露出来。赵挺之最终败给了善于结党营私的蔡京。并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3月罢相,罢相几天后就病逝了,终年68岁。
赵挺之在相位的时候,赵明诚一路升迁,官居鸿胪少卿,正六品,大体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礼宾司司长。赵挺之死后三日,蔡京就开始了大规模的诬陷整治活动,甚至把赵挺之划归为元祐党人,赵家也不能呆在京城了,全家只得移居家乡山东青州(今山东省益都县)。由于家变,赵明诚失去了在京城飞黄腾达的机会,然而却能安居乡里,屏居青州十数年,与李清照团聚,并在李清照的支持和帮助下,专心收集整理骨器书画,以及写作《金石录》。
收藏整理的工作是枯燥繁琐的,但赵明诚、李清照却能从中获得最大的快乐。
“每饭罢,坐归来堂烹茶,指堆积书史,言某事在某书某卷第几页第几行,以中否角胜负,为饮茶先后。中即举杯大笑,至茶倾覆怀中,反不得饮而起。甘心老是乡矣!故虽处忧患困穷,而志不屈。”
在政治风云变幻的两宋之交,李清照、赵明诚共患难、同祸福。在他们屏居青州的十二年中,蔡京等人陆续退出政治舞台,赵明诚也重新返回仕途之路,宋徽宗宣和元年(1119年),出任莱州知州。李赵又要天各一方了。于是有了“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凤凰台上忆吹箫》),有了“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咸愁”(《一剪梅》),有了“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
一剪梅
红藕香残玉藫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醉花阴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五、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孤雁儿
藤床纸帐朝眠起,说不尽、无佳思。沉香断续玉炉寒,伴我情怀如水。笛声三弄,梅心惊破,多少游春意。
小风疏雨萧萧地,又催下、千行泪。吹箫人去玉楼空,肠断与谁同倚?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
唱诗作赋,填词作对,是李赵生活中的一部分,但为什么现在“一枝折得,人间天上,没个人堪寄。”呢?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十月,金兵大举南下,直取北宋国都开封。宋徽宗在极度惊慌中将皇位让给太子,宋钦宗即位,改元靖康。在靖康元年(1126)十一月,金兵攻陷开封。在靖康二年(1127)年三月,掳走宋徽宗和宋钦宗,押往金国,北宋灭亡,这就是历史上所谓的“靖康之难”。五月,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宣布继承帝位,是为宋高宗,改元建炎,史称南宋。不久逃至杭州。
1127年三月,赵明诚接到正在金陵(今南京)任职的长兄存诚的家书,告之母亲去世。赵明诚南下奔丧,随带十五辆车子的古器书画,另将余下的十多间屋子的古器书画交由李清照看守。“期明年春再具舟载之。”(《金石录》后序)
1127年秋,金兵逼近山东。一天旁晚,李清照和管家带着部分行李以及几件珍贵的文物奔金陵而去。时年十二月,金兵攻陷青州,十余间屋子的金石文物化为灰烬。历经周折,李清照于1128年春到了金陵,总算逃离了战火与赵明诚团聚了。
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九月,赵明诚服丧未满,即被任以建康府知府。结果在第二年三月由于镇压王亦在金陵的叛乱不力而被罢官。
建炎戊申秋九月,侯起复,知建康府。己酉春三月罢,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夏五月,至池阳, 被旨知湖州 ,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六月十三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去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 遂驰马去 。途中奔驰,冒大暑,感疾。至行在,病痁。七月末,书报卧病。余惊怛,念侯性素急,奈何病痁?或热,必服寒药,疾可忧。遂解舟下,一日夜行三百里。比至,果 大服柴胡、黄芩药 ,疟且痢,病危在膏肓。余悲泣,仓皇不忍问后事。八月十八日,遂不起,取笔作诗,绝笔而终,殊无分香卖履之意。
悲痛之中,李清照为赵明诚写下了一篇祭文,全文现已散失,只剩下中间的一对残句:
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
这对残句中用了两个典故。白日正中,是说唐代著名的禅门居士庞蕴坐化之前,令其女灵照出门观看日头,灵照回报说,太阳已至中天,但是略有侵蚀。庞居士出门观看,灵照趁这个当口,坐到庞蕴的座位上,合掌化灭。庞蕴看到后,夸奖女儿对禅机的领悟高超,达到了很高的境界。李清照运用这个典故的意思是:赵明诚在自己之前亡故,总要好过亡与自己之后,免得更加痛苦。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赵明诚的死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这当然是李清照宽慰自己的话。
坚城自堕,指的是春秋时期,齐国攻打莒国,齐国大夫杞梁战死,他的夫人听说后放声大哭,听到的人都哀伤不已,莒城因此而崩塌。这个故事后来演变为孟姜女哭倒长城的传说。但无论是杞夫人的悲痛还是孟姜女的悲痛,李清照的丧夫之痛一定有过之而无不及。
此后李清照又经历了文物再失、颁金之诬、被骗再嫁、被判入狱之悲,但再大再多的伤痛也难掩失夫之痛。如《孤雁儿》,又如:
声声慢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武陵春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赵翼·清)
予闻世谓诗人少达而多穷,夫岂然哉?盖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凡士之蕴其所有,而不得施于世者,多喜自放于山巅水涯之外,见虫鱼草木风云鸟兽之状类,往往探其奇怪,内有忧思感愤之郁积,其兴于怨刺,以道羁臣寡妇之所叹,而写人情之难言。盖愈穷则愈工。然则非诗之能穷人,殆穷者而后工也。(《〈梅圣俞诗集〉序》)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
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狂轰滥炸,生死交关,牵绊了范柳原,流苏欣喜中不无悲哀,够了,如此患难,足以做十年夫妻。
《倾城之恋》是一个动听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出自中国现代作家张爱玲所作。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旧式大家庭是张爱玲本人最熟悉的场景。“深爱只是为了谋生”这种冷酷的婚恋观,跟她的父母婚姻阴影有关。幼年的父母离异、家族的败落都给她的心灵造成极大的创伤。她从父母亲族身上,看到了更多旧式婚姻的苍凉。
在《倾城之恋》中,张爱玲虽然以白流苏得到婚姻这样圆满的结局作为收笔,但丝毫没有削弱小说的悲剧性,反而让人感到更加浓重。
作品赏析
《倾城之恋》是一部比较集中表现张爱玲爱情观的作品。书中的白流苏是旧式大户人家的女子,出嫁应该是门当户对,以经济为基础的婚姻,但婚后受尽夫家的毒打和欺凌,奋而离婚,可见旧式婚姻是无爱情可言,它只是女性对男性经济的依附。
流苏只得回到娘家,但在资财被势力穷酸的兄嫂哄尽之后,失去了经济的保障,无一寸立足之地。这时候范柳原的出现,给了她一次下赌注的机会……在张爱玲眼里,爱情就是女性求得经济保障的一种手段,一种女性对男性经济依附的关系,在世俗的婚恋中是没有爱情可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倾城之恋
提到张爱玲,心中总是会泛起一种不一样的味道。她拥有 动感洒脱的韵致,拥有 旷世难寻的才气,拥有 气质高雅的气场。她的一生充满了mir传奇的色彩:当她有一个苍凉的童年,缺乏父亲的爱,遇见胡兰成,认识他,有赖雅这辈子等待的温暖;但是偶然,在那个兵慌马乱的时期发展起来的她一点也不开心。胡兰成风流成性,逃避责任,但碰巧她的人生道路最初最重要的阶段就处于这些刻薄、衰落、自私的人群中。张爱玲书中的人物就是在长满蚤子的生命中千辛万苦挣脱着,但终免不了一个悲剧的运势。张爱玲自身的感情也是,她爱上了一个中华民族卖国贼,那样的结果终归不可以极致。因而,她的文章内容设计风格也自始至终笼罩着在忧心忡忡息的笔风下,他的著作如《金锁记》、《花雕》都拥有 不可以爱情盛宴。但她却无私地授予《倾城之恋》一个爱情盛宴,这也许是她对自身感情的一种真心实意的寄予,又或者是对心里那份期盼爱与极致的情结的眷念与舍不得吧。
相逢便是一种缘份,这缘份好像是天生注定,没有回转的空间,如同张爱玲常说:“这缘份是于成千上万人群中遇到你所遇上的那一个人,没有早一步,没有晚一步,恰好遇上了。是的,就这样一种唯美意境的觉得。流苏,一个充斥着气质高雅气场的衰落的韩家小妹,一个老式大家族中的新型女性。她离婚了,想投靠娘家人找寻一个安身之所,可是真情冷淡众口铄金,她的可怜的生命承受着凡俗与阵营的拷打,她确实想不到老天爷会再赏赐那样的自身一份真正的感情。范柳原,一个没根飘浮、四处飘泊的留学生天涯浪子,一个现代风月场偶露真心的调情高手,他不敢相信女性,不敢相信会出现完美的爱情,因而围绕于社会发展的尘世中过着灯红酒绿的生活。
她们中间很重要的一个难题便是两个人中间究竟 是否有感情。白流苏原是一个离婚了的心灰意冷的人,但她从第一次见过范柳原以后事实上早已再次点燃了对生活的自信心,这从著作的一段描绘中能够看得出:“范柳原真心实意喜爱她吗?那倒也不一定。他不得不小心,她是个六亲无靠的人。她仅有她自身了。……她的眼睛里,泪水闪着光”。难道范柳原也是对对流苏一见钟情?很显而易见,从他想方设法把流苏招来香港使摆脱那一个令人心醉的老式家中便可看得出。
可是下面又碰到了至关重要的难题,柳原不可以明确流苏是不是确实喜爱自身,便仅仅揭穿她,而流苏对他既不以诚相待都不很信赖,她不容易很以诚相待的把自己的内心对范柳原的情感表现出来。因此2个大神便在分别的利欲促进下,曲折着,揭穿着,欲情故纵着,彼此不仅有爱的真义又有互相耍心眼的聪明。他们都处心积虑,用语言提心吊胆地剖白着自身的心里。本来挂念,本来思念,可是接受现实却又迫不得已一次又一次地擦身而过。
最终却没想到尘事大变,因此两个人存活之计为上,忽的爱惜起眼前难能可贵的抚慰。只在香港失守的一刹那,2个优秀人才得到真心实意相遇,许过地久天长的承诺。直至战事暴发后,两个人九死一生总算融合在一起的情况下,流苏也才意识到永恒的心是存有的,著作中那样写:“她好像作梦一样,又赶到墙脚下,迎头来啦柳原。她总算遇上了柳原。这与前边的一句话产生比照:“柳原看见她讲,这堵墙,不知道为什么使我想到地久天长那一类得话”,殊不知流苏却未予回应。
“……在这里动荡不安的全球里,金钱、房地产,地久天长的一切全不靠谱了。可以信赖的仅有她腔子里的这一口气,也有睡在他身旁的这个人。”“她们把彼此之间看得全透明通透,只是是一刹那的完全的原谅,殊不知这一刹那够她们在一起和睦的活个十年八年”。“死生契阔,与子成悦,与子偕老,白头偕老”就是,人的暮暮朝朝,这是一个多么的宏伟的难题,可是我们曾经说过的,我们要白头偕老,实际上这就是爱。香港的失守满足了这一段奋不顾身的感情,这般就是“倾城之恋”了。
有人说张爱玲的小说除却《倾城之恋》以外,都是悲剧的尾巴。在我看来,《倾城之恋》虽是成全了白、柳的一段姻缘,但实则以世俗的表象虚掩了真正的悲凉,越发比悲剧更像悲剧。爱情总是发生在自私的男人和自私的女人之间。各自为了捍卫那一点自由或者追逐物质上的算计相互着不妥协。当终于有一天,精神上的追求再寻不到现实的依托时,两个人方始彼此亲近。但究竟与爱情不大相干了。这时候各自面对的人儿都成了种类物,可以替换的。若是换了些时候,换了个光景,他对面兴许是另一个女人,她对面也兴许是另一个男人。白流苏是一个离过婚的女人。在那样暧昧的时代和同样暧昧的旧上海,离婚恐怕还是要受道德谴责的。白公馆无疑是守旧的,他们“用的是老钟。他们的十点钟是人家的十一点。他们唱歌唱走了板,跟不上生命的胡琴。”“白公馆有这么一点像神仙的洞府:这里悠悠忽忽过了一天,世上已经过了一千年。可是这里过了一千年,也同一天差不多。”离了婚的白流苏,少不了受家人的指戳。一应钱财盘剥净尽之后,她在家里的存在无疑成了拖累和多余。她的出路,除了另一个男人的怀抱以外,再无其他。寂寞倒是其次。范柳原,一个海外归来的浪子,本是无根的浮萍,四处飘摇。加上生活的纸醉金迷,便把“女人看成他脚底下的泥”。爱情和婚姻原是他不相信,也不敢指望的。但他内心深处是渴望安稳的。这样的两个各怀鬼胎的人遇到一处,展开了一场相互试探的爱情攻防战。白流苏的目的显而易见,她希望他能承诺她一纸婚姻。一个男人若能以婚姻的形式接受一个女人,心里必定会沉潜下来很多东西,也就是白流苏期翼的那一点点“真”,或许仍是无关爱情的。这便是她为何一再矜持,不想经他的激将,“自动投到他的怀里去”的原因。在连续的试探之后,流苏没有寻到半点进展,索性有些气急败坏,遂恼了起来:“你干脆说不结婚,不完了!还绕得大弯子!什么做不了主?连我这样守旧的人家,也还说‘初嫁从亲,再嫁从身’哩!你这样无拘无束的人,你自己不能做主,谁替你做主?”接着更是赌气狠下心来从香港辗转回到上海。家里是早容不下她的,这次又加上了“荡”的恶名。可见她不惜为争取婚姻冒了极大的险。此时,心迹更是表露无疑,思忖再寻个职业,也怕自贬了身价,被柳原瞧不起,“否则他更有了借口。拒绝和她结婚了。”权衡的结果是:“无论如何得忍些时”。这是在和自己打赌。她并不见得有多大胜算的把握。如果柳原还再来找她,就算赢了一步,这是她此时的底线。果然,过了些时日,香港来了电报。她心里自然安定了许多,也将自己放开了些,同他上了床,虽然不见得是主动,但也并没有拒绝。然而,此时,“他们还是两个不相干的人,两个世界的人”。她决不会就此放弃,因想:“没有婚姻的保障而要长期抓住一个男人,是一件艰难的、痛苦的事,几乎是不可能的。”但此时柳原给了她房子和花费钱财,至少她可以真正地脱离了白公馆。物质上的满足,让她对婚姻的追逐暂时置后,且说“管它呢!”。到底她是不爱他的,她只承认“柳原是可爱的……她跟他的目的究竟是经济上的安全。”长久以来的疲于应付,也只是为了“取悦于柳原”。如今目的已经实现了大半,至少实现了曲线救国。范柳原早猜准了白的心思。开始就问“你爱我么?”流苏的回答他自是不肯相信。“有一天,我们的文明整个的毁掉了,什么都完了,--烧完了,炸完了,坍完了,也许还剩下这堵墙……如果我们那个时候在这墙根底下遇见了……也许你会对我有一点真心,也许我会对你有一点真心。”对生活,他比她看得通透。爱情原不是你我能做得了主的。虚伪的东西来得并不可靠。“我犯不着花了钱娶一个对我毫无感情的人来管束我”,这话听起来再直接不过。如此牺牲了自由和金钱换来的婚姻代价太大,对他来说“那太不公平”。在他看来,结果只能有一种,那就是要等到地老天荒的时候才能有分晓。然而流苏并不懂得他,因此他才说“我要你懂得我!”。也有人说,范柳原同白流苏调情不过是为了男人的征服欲,因为她善于低头,容易掌控。这种说法是立不住脚的。凭范柳原的经验,玩弄女人于掌骨之中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更何况他从来不缺少女人。萨黑荑妮就是一例。他并不满足于这些,他在长久的游戏中早将生活堪破。烟花虽然极尽绚烂,总是稍纵即逝的,随后是更广阔的岑寂。他渴望安稳,渴望实在的温暖。这是他的理想,尽管此时并不切近。因此,他可以不在乎流苏的过去,不在乎她是否完美,单只看到她“善于低头”。但是,这远远不够。终于,那场战事催化了结果的到来。“流苏拥被坐着,听着那悲凉的风。她确实知道浅水湾附近,灰砖砌的那一面墙,一定还屹然站在那里。风停了下来,像三条灰色的龙,蟠在墙头,月光中闪着银鳞。她仿佛做梦似的,又来到墙根下,迎面来了柳原。她终于遇见了柳原。”“在这动荡的世界里,钱财、地产、天长地久的一切,全不可靠了。靠得住的只有她腔子里的这口气,还有睡在她身边的这个人。”此时,她终于真正的靠近他,有些懂得他了。一瞬间,他们达到了某种契合。“他们把彼此看得透明透亮,仅仅是一刹那的彻底的谅解,然而这一刹那够他们在一起和谐地活个十年八年”,这种彼此妥协终究是短暂的,后面掩着的平淡、琐碎、粗鄙的生活留给观者的是一串省略号。“香港的陷落成全了她”,这里只强调了“她”,范柳原依然坚守着自己的生命哲学,这一场轰炸不过是炸毁了他心中的浮躁和他的烟花梦。生死契阔,在死亡边缘存活下来的人,也许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强烈地意识到,没有比一双手更实在的东西了。“他不过是一个自私的男子,她不过是一个自私的女人。在这兵荒马乱的时代,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可是总有地方容得下一对平凡的夫妻。”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原是这样无奈的选择。范柳原到最后一刻也还是清醒的,“现在你可该相信了:‘死生契阔’,我们自己哪做得了主?……”一个善于低头的女人,也许终会成为一个安分的妻。让他在劳累和放纵之余有一个去处。男人的归宿最终只是一个女人。初读《倾城之恋》时,总觉得悲剧是女人的。现在方觉得,悲剧是女人的,也是男人的。一、人物分析:1、白流苏
她有倾国倾城的美貌,"那娇脆的轮廓,眉与眼,美得不尽情理,美得渺茫。但最让范柳原动心的不是她的美貌,而是流苏有着东方女性那一低头的温柔。在白流苏身上,我们更多地看到的是她对范柳原的经济依附关系:她第一次到香港,就是为求得婚姻的位置,谨慎的不与范柳原发生关系,因为一旦发生关系,"除了做他的情妇之外没有第二条路。然而如果迁就了他,不但前功尽弃,以后更是万劫不复了。"所以她明知要承受家人的白眼和嘲讽,还是豁出去了,又回到上海,目的仍是为了"带了较优的议和条件"。回到娘家的流苏与家庭已是恩断义绝,受尽了气,但却不愿意寻找职业,为的是怕"失去了淑女的身份"。流苏第二次回到香港,已是她为谋生而谋爱的失败,所以她只有屈从,做了范柳原的情妇,但仍在思量怎样吊住范的心。流苏的再嫁,结果也无非是从一个男人走向另一个男人,从一个家庭走向另一个家庭。这与她第一次的婚姻没有实质的不同。
2、范柳原
范柳原是张爱玲作品中著名的风流浪子,然而在纵情声色的外表之下,他又是一个孤独地寻找真爱的人,有着更为宽广的思想深度,表面看似无情,实际上对于"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古典爱情故事心向往之,他的游戏人生的态度只不过是他面对荒唐、庸俗、市侩以及虚无人世的一种反抗和挑战。作为社会的叛逆者,他不为世俗所拘,仿佛是贾宝玉的借尸还魂,穿越了时光的隧道从晚清到达民国,然而却遭遇了更为无情的世情,他的滥情带有对世情和女性的讽刺和调侃,更像是故意为之的"恶作剧"。范柳原的浪子形象在"放浪"之外,另外增加了"流浪"的含义,从他出场开始,就不停地辗转于上海、香港、英国、新加坡、锡兰、马来亚等地,然而天下之大,却没有一个是他真正的家。
二、作品简介:
《倾城之恋》是著名作家张爱玲的代表作之一,讲述了一个动听的而又近人情的故事。小说里,从腐旧的家庭里走出来的流苏,香港之战的洗礼并不曾将她感化成为革命女性;香港之战影响范柳原,使他转向平实的生活,终于结婚了,但结婚并不使他变成圣人,完全放弃往日的生活习惯与作风。因之柳原与流苏的结局,虽然多少是健康的,仍旧是庸俗;就事论事,他们也只能如此。
三、内容简介: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最脍炙人口的短篇小说之一。是一篇探讨爱情、婚姻和人性在战乱及其前后,怎样生存和挣扎的作品。
故事发生在香港,上海来的白家白流苏,经历了一次失败的婚姻,身无分文,在亲戚间备受冷嘲热讽,看尽世态炎凉。偶然认识了多金潇洒的单身汉范柳原,便拿自己当做赌注,远赴香港,博取范柳原的爱情,要争取一个合法的婚姻地位。两个情场高手斗法的场地在浅水湾饭店,原本白流苏似是服输了,但在范柳原即将离开香港时,日军开始轰炸浅水湾,范柳原折回保护白流苏。狂轰滥炸,生死交关,牵绊了范柳原,流苏欣喜中不无悲哀,够了,如此患难,足以做十年夫妻。
四、作者简介:
张爱玲,中国现代作家,本名张煐。1920年09月30日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的麦根路313号的一幢建于清末的仿西式豪宅中。张爱玲的家世显赫,祖父张佩纶是清末名臣,祖母李菊耦是朝廷重臣李鸿章的长女。张爱玲一生创作大量文学作品,类型包括小说、散文、剧本以及文学论著,她的书信也被人们作为著作的一部分加以研究。1944年张爱玲结识作家胡兰成与之交往。1973年,张爱玲定居洛杉矶,1995年09月08日,张爱玲的房东发现她逝世于加州韦斯特伍德市罗彻斯特大道的公寓,终年75岁,死因为动脉硬化心血管病。1 求教一篇古文的出处,故事梗概大概是女子魂魄出窍之后与即将远行的情
《离魂记》:主要是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从小相爱,倩娘父张镒也常说将来当以倩娘嫁王宙。但二人成年后,张镒竟以倩娘另许他人。倩娘因此抑郁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长安,与倩娘诀别。不料倩娘半夜追来船上,乃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子。后倩娘思念父母,与王宙回家探望。王宙一人先至张镒家说明倩娘私奔事,始知倩娘一直卧病在家,出奔的是倩娘离魂。两个倩娘相会,即合为一体。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 倩娘,端妍绝伦。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
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后有宾寮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
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
倍道兼行,数月至蜀。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覆载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2 求教一篇古文的出处,故事梗概大概是女子魂魄出窍之后与即将远行的《离魂记》:主要是写张倩娘与表兄王宙从小相爱,倩娘父张镒也常说将来当以倩娘嫁王宙。
但二人成年后,张镒竟以倩娘另许他人。倩娘因此抑郁成病,王宙也托故赴长安,与倩娘诀别。
不料倩娘半夜追来船上,乃一起出走蜀地,同居五年,生有二子。后倩娘思念父母,与王宙回家探望。
王宙一人先至张镒家说明倩娘私奔事,始知倩娘一直卧病在家,出奔的是倩娘离魂。两个倩娘相会,即合为一体。
天授三年,清河张镒,因官家于衡州。性简静,寡知友。
无子,有女二人。其长早亡; 倩娘,端妍绝伦。
镒外甥太原王宙,幼聪悟,美容范。 镒常器重,每曰:“他时当以倩娘妻之。”
后各长成。宙与倩娘常私感想于寤寐,家人莫知其状。
后有宾寮之选者求之,镒许焉。女闻而郁抑;宙亦深恚恨。
托以当调,请赴京,止之不可,遂厚遣之。宙阴恨悲恸,决别上船。
日暮,至山郭数里。夜方半,宙不寐,忽闻岸上有一人,行声甚速,须臾至船。
问之,乃倩娘徒行跣足而至。宙惊喜发狂,执手问其从来。
泣曰:“君厚意如此,寝食相感。今将夺我此志,又知君深情不易,思将杀身奉报,是以亡命来奔。”
宙非意所望,欣跃特甚。遂匿倩娘于船,连夜遁去。
倍道兼行,数月至蜀。凡五年,生两子,与镒绝信。
其妻常思父母,涕泣言曰:“吾曩日不能相负,弃大义而来奔君。向今五年,恩慈间阻。
覆载之下,胡颜独存也?”宙哀之,曰:“将归,无苦。”遂俱归衡州。
既至,宙独身先镒家,首谢其事。镒曰:“倩娘病在闺中数年,何其诡说也!”宙曰:“见在舟中!”镒大惊,促使人验之。
果见倩娘在船中,颜色怡畅,讯使者曰:“大人安否?”家人异之,疾走报镒。室中女闻,喜而起,饰妆更衣,笑而不语,出与相迎,翕然而合为一体,其衣裳皆重。
其家以事不正,秘之。惟亲戚间有潜知之者。
后四十年间,夫妻皆丧。二男并孝廉擢第,至丞、尉。
玄祐少常闻此说,而多异同,或谓其虚。大历末,遇莱芜县令张仲规,因备述其本末。
镒则仲规堂叔祖,而说极备悉,故记之。
3 经典的有描写"梦"的古文诗词文章记梦的诗词文诗歌: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
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谢公宿处今尚在,渌水荡漾清猿啼。
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
千岩万壑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
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失向来之烟霞。
杜甫《月夜》: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鬓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白居易《长恨歌》:夕殿萤飞思悄然,孤灯挑尽未成眠。迟迟钟鼓初长夜,耿耿星河欲曙天。
鸳鸯瓦冷霜华重,翡翠衾寒谁与共。悠悠生死别经年,魂魄不曾来入梦。
临邛道士鸿都客,能以精诚致魂魄。为感君王辗转思,遂教方士殷勤觅。
排空驭气奔如电,升天入地求之遍。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忽闻海上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楼阁玲珑五云起,其中绰约多仙子。
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金阙西厢叩玉扇,转教小玉报双成。
闻道汉家天子使,九华帐里梦魂惊。揽衣推枕起徘徊,珠箔银屏迤逦开。
云髻半偏新睡觉,花冠不整下堂来。风吹仙袂飘飘举,犹似霓裳羽衣舞。
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含情凝睇谢君王,一别音容两渺茫。
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日月长。回头下望人寰处,不见长安见尘雾。
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钗留一股合一扇,钗擘黄金合分钿。
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临别殷勤重寄词,词中有誓两心知。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琵琶行》: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
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夜深忽梦少年事,梦啼妆泪红阑干。
苏轼《记梦》:圆间有物物间空,岂有圆空入井中。不信天形真个样,故应眼力自先穷。
连环已解如神手,万窍犹号未济风。稽首问公公大笑,本来谁碍更求通。
词:粗略统计,温庭筠系梦之作30余首,李煜13首,晏几道40余首,苏轼则有55首之多,其他词人如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均有记梦之作。晏几道《鹧鸪天》:彩袖殷勤捧玉钟,当年拼却醉颜红。
舞低杨柳楼心月,歌尽桃花扇底风。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
今宵剩把银釭照,犹恐相逢是梦中。秦观《鹊桥仙》: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赏析本词是文学史上第一首悼亡词。这首词写作的时间是乙正月二十日夜。
当时苏轼知密州,不满自己的外迁,颇为失意。所居之地又距家千里的密州,他在这种情形下悼念亡妻,愈显悲凉。
词中抒发了作者对亡妻的深切怀念之情。用词写悼亡,是苏轼的首创。
这首悼亡词运用分合顿挫,虚实结合以及叙述白描等多种艺术方法,来表达怀念亡妻之间感情表达得深婉而执着。苏轼妻子王弗于英宗治平二年(1065)病逝于京师汴梁,次年归葬四川故里。
至此正是十年。作者在悼念亡妻的同时,也委婉地抒发了十年间仕途坎坷,命运多舛的慨叹。
全词以梦为线索分为三层。上片写梦前的思念,表现出对亡妻的一片深情。
“纵使”二句包含着仕途失意的感伤。下片前五句写梦中相逢。
用生活小细节抒发伉俪间的深情。“小轩窗,正梳妆”如特写境头,含蓄地写出亡妻的美貌与多情。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感情容量很大。全词语言质朴自然,感情沉挚,意境悲凉。
吴文英《夜游宫》:人去西楼雁杳,叙别梦、扬州一觉。云淡星疏楚山晓。
听啼乌,立河桥,话未了。雨外蛩声早,细织就霜丝多少?说与萧娘未知道。
向长安,对秋灯,几人老?陆游《夜游宫·记梦寄师伯浑》: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候在万里。
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周邦彦《夜游宫》:叶下斜阳照水,卷轻浪、沈沈千里。
桥上酸风射眸子。立多时,看黄昏,灯火市。
古屋寒窗底,听几片、井桐飞坠。不恋单衾再三起。
有谁知?为萧娘,书一纸。姜夔《江梅引》:(丙辰之冬,予留梁溪,将诣淮而不得,因梦思以述志。)
人间离别易多时。见梅枝。
忽相思。几度小窗,幽梦手同携。
今夜梦中无觅处,漫徘徊。寒侵被、尚未知。
湿红恨墨浅封题。宝筝空、无雁飞。
俊游巷陌,算空。
4 一头灵魂出窍的猪主要内容地震过后,一直没有关于黑旋风的消息。
能像马一样奔跑、能像鸟一样飞翔、常常在夜色中静静思考问题的黑旋风,究竟在哪里?在山脚下一座气派的公馆里,笑猫终于找到了黑旋风,他竟然在这里过上了朝九晚五的上班族生活。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纷纷慕名到公馆来参观这头“世界上最坚强的猪”,人们甚至准备为黑旋风举行一个盛大的颁奖仪式……黑旋风却出人意料地要我帮他尽快逃回山林。
就在我为此一筹莫展的时候,万年龟神秘地来到了我的身边。于是,一个个惊险、好玩儿而又温暖的故事,就在这个夏天接踵而至…。
5 用文言文写同桌700子左右逝者如斯,高中忙碌三年,而如同一日。
如今虽身处大学,然茶余饭后常忆起高中往事,细细品味,其中八位同桌,各具特色,为平淡生活,增添不少乐趣。其一:海涛,身高七尺,行伍出身,有阳刚之气,狂放不羁。
与之相比,无论身高体型,皆有硕大差异。与其同位纯属意外,起初与其素无来往,其身居后排,每日游手好闲,毫无建树。
后因吾停滞不前于学习而被贬其处与之相识。经多日相处,知其性烈如火,狂妄自大,如有不从便以拳脚相吓,周围邻里无不惧之。
然对吾却时常高接远迎,行以上宾敬之礼,未曾怠慢,令人费解。吾深感敬意,觉此人重情讲义可交之。
此地距黑板甚远,虽有一览众人,尽收眼底之妙,却因视力不佳,远眺而不能见。海涛见之曰:“吾虽不才,但视力极佳,若信得过吾,可课下借抄吾笔记。”
听罢,吾倍感欣慰,热泪盈眶,心中有万言而不能应,许久过后暗自曰:“此乃兄弟也!”其二:小玲,仪表较好,窈窕身材,虽有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倾城之相貌,然品行与长相极其不符,不过是庸脂俗粉而已。因其独特穿着,异常举止,离奇言语,且好招摇于市,人多称之为“非主流”,此名于全班乃至全校皆知。
与其同位纯属无奈,只因此座次为风水宝地,黑板景色,目之所及,于是乎,吾意决之。原以为洁身自好即可,然事并不随人意,吾每每专心学习,其先是无理搭讪,再是莫名挑逗,最后加以冷嘲热讽,干扰于吾。
在其面前,吾仿佛柔弱女子,堂堂男儿,怎能受此恶气,是可忍孰不可忍也!心中不忿,愈想愈悔,当初做此决定,致日日泣不成声,以泪洗面,可惜为时已晚。幸而天助之,此时吾前邻同窗刚好因疾辍学,空闲一位。
心中大喜,迫不及待而靠之。其三:鸿儒,人如其名,体型有山脉之鸿大,性情有儒家之中庸,逢人便笑,憨态可掬,属忠厚老实之辈。
吾主动与其同位,令其喜出望外,多次设宴款待。与之交往者皆知,其虽不是儒雅之士,却有独特之爱好,一为“吃”,二为“睡”。
且二者皆于教室进行,自始至终从不间断。每日早读,其便携包子于其座,细嚼之。
气味声音交杂,令人甚恶!众人齐啧之,然其从不为他人所动,坐怀不乱。每日课上一刻,其便有困意,稍睡之后,瞬间容光焕发,精力倍增,粗略扫视书后,时常发问于先生,使先生猝不及防,先生无语。
过后夸其为“好学之才”(同“十万个为什么”有异曲同工之妙)。此处虽有学习氛围,可影响也时而不断,深思后,不宜久留,吾不甘于平凡,发奋图强,日夜练习,等待时机,早日摆脱困境!其四:彭坤,富家纨绔子弟,简言之“富二代”,身体干瘦,常戴眼镜,略显秀气,却无法变其酷似日本小田之容貌。
自吾入学以来,同位变更无数,但与其相比,就职业道德而言,无出其右。坤素来少言寡语,每日看似心事重重,若有所思,于课上表现甚为明显。
当课时至半,其仿佛灵魂出窍,呆若木鸡,外界所有风吹草动皆与其无关,于先生之提问也置若罔闻。与其同位数月,未见其翻阅教科书,且课上从不睡觉,坐姿优美而纹丝不动,境界之高,自叹不如。
吾惑而不解问之,其坦然笑曰:“此为走神也”。听罢,方才恍然大悟,真乃神人也!每至放学,坤常曰,“汝要好好学习!将来定要报孝朝廷!”听此,吾尤为感动,嗟夫!生我者父母,知我者彭坤也!于彭坤勉励之下,信心倍增,成绩不断提升,有巨大改观。
其五:小丽,一双单凤三角眼,两弯柳叶吊梢眉,面如其人。顽劣低俗,刁钻任性,女夜叉是也。
与其同位,此乃吾噩梦也!吾学识浅薄,所学词汇有限,无法用语言描述其品行。其上课进食,下课打架,晚上上网,暂且不提。
插科打诨,抹墙溜号之事俯拾皆是,种种行迹非良家女子所为。吾不忍其堕落,常以良言相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试图感化,然其顽固不化,功败垂成。
一日无意间与同窗闲谈,得知丽家境贫寒,命途多舛,父母离异,自幼跟随姨母,受尽虐待,无法抵抗,便自甘堕落起来。哎!悲哉!幸福之家,不尽相同;不幸之家,大有不相同也!昔日,吾以为天下唯吾不幸,整日怨天尤人,然大错特错也。
当下,应将个人情绪置之度外,致力于学习,才能改变命运,光宗耀祖。苦心人天不负,年末考试中,吾拔得头筹,立下战功,为脱离苦海,赢得一线生机。
其六:小玉,目秀眉清,唇红齿白,发挽乌云,指排削玉,娇小身材,靓丽标致,秀外慧中,虽不能一笑倾城,却也是风情万种。当时班内多人竞追之。
吾自上次立功,令众人刮目相看,后得先生赏识,可谓平步青云,扶摇直上,被调至前排与之同位。班内瞬时喧声一片,其风华绝代早有所闻,相处几日,彼此相互了解,还算志同道合,吾未感其有何不同,与常人无异也。
吾素以小妹待之,课上彼此共同努力,备战高考;课下时常相互切磋,谈笑风生。然好景不长,平日吾虽以学习为主,无心儿女私情,从未懈怠,但却遭他人冷眼相识,为人所疾,后因小人谗言,遭人暗算,传出绯闻,吾与小玉便不得不分开,可怜我一世英名,竟落得如此下场。
想起分别那日,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天空死一般寂静,那刻“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哎!“多情自。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