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通推10nm服务器芯片,能威胁到Intel吗

高通推10nm服务器芯片,能威胁到Intel吗,第1张

估计很难,AMD都够不上格,这里存在一个最基本的差别就是高通的10nm服务器芯片是ARM芯片,这和intel的服务器芯片是有很大差别的,我认为以ARM处理器替代Intel处理器可不是这么简单的,这不是换个处理器就能办到的事情,intel处理器的服务器已经相当成熟了,就像安卓系统上的arm处理器成熟度一样,安卓系统支持ARM、Intel和MIPSintel三种芯片,但唯独ARM是运用最广泛的,intel的手机芯片不是输在性能上,是输在兼容上,同样的道理,服务器上用的最广泛的芯片就是intel的,现在一颗ARM的服务器芯片,你说能好用吗,各种优化,走的路还很长

先说一下计算机内存频率机制:同一台计算机上,若存在频率不同的内存,实际运作时将统一把最低频率的内存的频率作为所有内存的运作频率。举个例子:假如同时插有800和1066的内存,运作时1066的内存会自动降频到800;假如同时插有1066和1333的内存,运作时1333的内存会自动降频到1066
第一、我的猜想是:服务器也是计算机,这个机制应该也适用。
技嘉GS-R12T4H-RH服务器也兼容DDR3-800的内存,会不会在1333的堆里混杂着800的影子?
若以上猜想正确,解决办法应该只有全部换成同一频率的内存。
第二、在BIOS里是可以手动调节内存频率的,你应该去看一下。特别是技嘉的东西许多都能手动微调。
第三、DDR内存实际工作频率是要除以内存代数来计算的。如DDR2-800,实际工作频率其实是800/2=400那么1333的DDR3内存,在CPU-Z里看到的实际工作频率应该只有400多一点。这么说你的内存此时已经超频到2400了。不过这可能性很小很小。
希望能帮到你。



自从美国加紧对华为的制裁之后,华为就很难再取得手机芯片,所以华为的手机业务的的确确是处在一个艰难的困境当中,在这种情况之下,大家都开始了各种各样的奇思妙想,总想着是不是有什么办法能够使华为度过这样的一个难关呢?

最近,华为云计算部门就做了云端计算的东西,华为的一个业务板块就发布了一个虚拟的云手机,发布之后,很多朋友就觉得云手机好像挺神奇的,好像在云端,不需要我们在手上拿着一个手机了, 其实随便提一个问题,大家都就搞不清楚了,比如说你云手机,你怎么拍照呢

你总归需要个手机硬件,但又有朋友说了,我只需要个很普通的硬件就可以了,我不需要CPU了,我只需要有5G的网络模块连接到云端,大量的数据计算在云端服务器计算完成返回,所有的 游戏 、应用APP、全部在云端的 *** 作系统里面去完成就可以了,所以我本地不需要那么高的CPU的配置。

这听起来是很不错,那么到底什么情况呢?我们今天就来好好的分享一下华为的云手机。

关于华为云手机发布之后,其实各种各样的说法都有,但是今天是要针对那些把云手机说的天花乱坠,好像高级非常高 科技 的,然后可以解决现在面临的很多问题,甚至还有人说光刻机以后不需要了等等,我觉得有点说过头了,因为现在还远远没有到达那个程度。

当然,你说华为云手机是不是一个新的概念,未来会不会是某一个应用场景里面会得到一些用户的喜欢,那么这一点我是认可的,我觉得是有可能性的,但是现在就说可以对现有的这个智能手机的产业格局产生多大的冲击,多大的影响,解决现在所面临的这种困境,我认为是有点说过头了。

基于这样的一个情况我们就跟大家来聊聊什么是云手机?到底是什么概念?首先要把华为云手机的概念和它的实际用途先弄清楚。

就是说未来的云手机它的应用到底会在哪些领域?是不是会越来越广泛,长久的看是不是对现有的手机的这个产业格局的产生一些替代性的影响,我个人认为如果放在更远的未来,不排除有这种可能性,但是这个所谓百家争鸣对吧,你绝对很难说未来就是云手机的世界。

是否真的像我们刚刚提到的结合,到了5G之后,它的硬件在终端就开始降级,只需要用到服务器的计算,不需要很好的手机芯片了呢?我个人的看法是有这种机会的,但是云手机的本地也一定是需要CPU的,因为你有很多东西是需要在本地化处理的,还有朋友说以后都是全息投影的时代了,其实呢?我们还有很多的路要走,那么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回到一个科学的观点上,有些头脑风暴的东西并不能代表当今的产业格局。

可以想象有很多不同的做法,不同的玩法,但当今的产业格局你是不是马上就能够替代,所以我们必须做到用科学的观点来看待一些产业发展的方向、速度、节奏,这些东西都很重要,就比如美国的5G,他就是想搞毫米波,想一步跨到6G时代去,结果也做不成,所以导致美国5G技术的落后,其实坦白来讲美国的研发能力是很强的,无论是硬件芯片设计,还是他的理论研究基础,都很强大的,但是他们就想一口吃个胖子,总觉得我美国人对吧我这么牛,我就不相信了,我就要干一个跟你们都不一样的,我要惊艳世界,当然这种精神是很牛的对吧结果他的5G就是搞不出来。所以你看欧洲和中国的从4G、5G各方面的发展其实一直越发展越好。

回过头来,说华为搞的这个云手机,我们就来好好的梳理,给大家讲清楚什么是云手机?能干什么等等之类的?对未来可能产生的影响。

那么首先云手机这个概念,它也不是是个什么新鲜玩意,他也不是华为第一个提出来的概念,它这个概念其实已经是很长时间了,那么云手机就是将云计算技术,适用于网络终端的服务,那么通过云服务器实现了云服务的手机,就是这么简单一个东西,就是一个云端计算的服务,那么这个当然要求你的网络速度要够好。

其实就是这么个概念,没有什么特别深奥的东西,那么这样一个虚拟的手机很多朋友就想了,这该怎么用?好像有点奇怪,因为通常情况下手机我们揣在口袋里面对吧想拍照拿出来,想听歌打出来听听,先打电话直接拨号码打电话,那么云端手机虚拟的一个东西,你怎么用其实通常情况下就是你有一个它的云端服务器的账号密码,然后你需要用你的终端去登陆,讲白了登录完之后一个虚拟的这个手机的画面就会在你面前出现,你就可以去使用了。

这个就是说他完全就是一个云端的虚拟的一个这个手机,虚拟的一个这个计算的服务,云端手机的另外一个就是说,因为现在被提出来比较多还是因为5G的来临,主要是5G能够带来比较快速的网络连接,否则我们想一想,比如说打 游戏 ,或者是传输一些对网速要求比较高的一些APP的话,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你实际使用过程中的体验不一定多好。

2020年的4月14号当时百度的官方也发布了一个百度云手机的线上发布会,当时是2020年的4月15号,下午3点,他当时发布的是基于自主研发的arm的服务器的百度云手机,这个概念一听上去也是觉得深不可测,但其实也没那么神秘,就是不需要下载云端应用程序,那么云手机最核心的两个字就是网络,那么手机用户终端的他就不需要去特别强大,最重要的就是联网就行。

那么你的终端的手机你还是需要有比较强的这种图像处理能力,拍照的算法能力对吧,你拍完之后的整个它的对的处理还是需要的,你不能说都没了对吧,还有一个就是手机它本身的 娱乐 性的功能是极强的,比如说你刷抖音对吧,或者是你刷其他什么东西,当然你也可以说这个抖音安装在云端,这个当然没有问题,但是你传输到本地的时候你在本地播放的时候你的视频编解码的这些基本的计算单元还是要有的吧,那么这个声音也是要有的吧,你说有蓝牙连接的,,那么这里就需要这些硬件模块了吧,所以它的一个健全的手机终端的组成,基本上终端的还是需要的。

所以咱们结合以上的种种结论,可以得出以下三点:

第一个、 就是传统的技术加上云计算的帮助实现了整个虚拟化的手机,那么和我们传统的手机需要拍照、随身携带等等这些特征特性还是很不一样的,说华为目前的云手机替代我们的智能手机就当前来看,我觉得还是异想天开,华为也只是在 探索 和内测,我相信未来还是需要做大量的研发的工作,那么离我们生活中方便的使用,让消费者接受,我觉得还是有很远的距离。

第二点、 就是未来的云手机是华为云手机加上5G的服务,加上非常便宜的终端,这是不是一个可以替代现在手机的个解决的方案我个人的看法从技术来讲是可行的。

第三点、 就是华为云手机的推出是不是华为为未来去有计划地去绕过旗舰手机芯片,比如说台积电不给华为代工,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是不是意味着未来华为解决芯片困境的问题是全面是去推广它的云手机,我个人的看法是不可以或者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华为甚至是中国芯片产业落后的问题,芯片的问题还是要靠芯片的 科技 来解决,这里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否则你服务器大量的云计算的芯片又从哪里来呢?那么我还是需要自己的研发自己生产吗

不管怎样吧,今天我们聊的是华为云手机这样一个概念,那么在这方面的提供的服务和解决方案上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未来是不是意味着它能够更加长久,在这方面能够持续的去发展,能够替代现有的产业发展,我觉得这个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服务器的特点

1、可扩展性

服务器必须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这是因为企业网络不可能长久不变,特别是在当今信息时代。如果服务器没有一定的可扩展性,当用户一增多就不能胜任的话,一台价值几万,甚至几十万的服务器在短时间内就要遭到淘汰,这是任何企业都无法承受的。为了保持可扩展性,通常需要在服务器上具备一定的可扩展空间和冗余件(如磁盘阵列架位、PCI和内存条插槽位等)。

可扩展性具体体现在硬盘是否可扩充,CPU是否可升级或扩展,系统是否支持WindowsNT、Linux或UNIX等多种可选主流 *** 作系统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保持前期投资为后期充分利用。

2、易使用性

服务器的功能相对于PC机来说复杂许多,不仅指其硬件配置,更多的是指其软件系统配置。服务器要实现如此多的功能,没有全面的软件支持是无法想象的。但是软件系统一多,又可能造成服务器的使用性能下降,管理人员无法有效 *** 纵。所以许多服务器厂商在进行服务器的设计时,除了在服务器的可用性、稳定性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外,还必须在服务器的易使用性方面下足功夫。

服务器的易使用性主要体现在服务器是不是容易 *** 作,用户导航系统是不是完善,机箱设计是不是人性化,有没有关键恢复功能,是否有 *** 作系统备份,以及有没有足够的培训支持等方面。

3、可用性

对于一台服务器而言,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它的“可用性”,即所选服务器能满足长期稳定工作的要求,不能经常出问题。其实就等同于Sun所提出的可靠性(Reliability)。

因为服务器所面对的是整个网络的用户,而不是单个用户,在大中型企业中,通常要求服务器是永不中断的。在一些特殊应用领域,即使没有用户使用,有些服务器也得不间断地工作,因为它必须持续地为用户提供连接服务,而不管是在上班,还是下班,也不管是工作日,还是休息、节假日。这就是要求服务器必须具备极高的稳定性的根本原因。

一般来说专门的服务器都要7X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特别像一些大型的网络服务器,如大公司所用服务器、网站服务器,以及提供公众服务iqdeWEB服务器等更是如此。对于这些服务器来说,也许真正工作开机的次数只有一次,那就是它刚买回全面安装配置好后投入正式使用的那一次,此后,它不间断地工作,一直到彻底报废。如果动不动就出毛病,则网络不可能保持长久正常运作。为了确保服务器具有高得“可用性”,除了要求各配件质量过关外,还可采取必要的技术和配置措施,如硬件冗余、在线诊断等。

4、易管理性

在服务器的主要特性中,还有一个重要特性,那就是服务器的“易管理性”。虽然我们说服务器需要不间断地持续工作,但再好的产品都有可能出现故障,拿人们常说的一句话来说就是:不

是不知道它可能坏,而是不知道它何时坏。服务器虽然在稳定性方面有足够保障,但也应有必要的避免出错的措施,以及时发现问题,而且出了故障也能及时得到维护。这不仅可减少服务器

出错的机会,同时还可大大提高服务器维护的效率。其实也就是Sun提出的可服务性(Serviceability)。

服务器的易管理性还体现在服务器有没有智能管理系统,有没有自动报警功能,是不是有独立与系统的管理系统,有没有液晶监视器等方面。只有这样,管理员才能轻松管理,高效工作。

服务器的分类

按照体系架构来区分,服务器主要分为两类:

非x86服务器

非x86服务器:包括大型机、小型机和UNIX服务器,它们是使用RISC(精简指令集)或EPIC(并行指令代码) 处理器,并且主要采用UNIX和其它专用 *** 作系统的服务器,精简指令集处理器主要有IBM公司的POWER和PowerPC处理器,SUN与富士通公司合作研发的SPARC处理器、EPIC处理器主要是Intel研发的安腾处理器等。这种服务器价格昂贵,体系封闭,但是稳定性好,性能强,主要用在金融、电信等大型企业的核心系统中。

x86服务器

x86服务器:又称CISC(复杂指令集)架构服务器,即通常所讲的PC服务器,它是基于PC机体系结构,使用Intel或其它兼容x86指令集的处理器芯片和Windows *** 作系统的服务器。价格便宜、兼容性好、稳定性较差、安全性不算太高,主要用在中小企业和非关键业务中。

按应用层次划分

按应用层次划分通常也称为“按服务器档次划分”或 “按网络规模”分,是服务器最为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它主要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应用的层次(或服务器的档次来)来划分的。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服务器档次并不是按服务器CPU主频高低来划分,而是依据整个服务器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所采用的一些服务器专用技术来衡量的。按这种划分方法,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1、入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最基础的一类服务器,也是最低档的服务器。随着PC技术的日益提高,许多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机的配置差不多,所以也有部分人认为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服务器”等同。这类服务器所包含的服务器特性并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备以下几方面特性:

1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余,如硬盘、电源、风扇等,但不是必须的;

2通常采用SCSI接口硬盘,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

3部分部件支持热插拔,如硬盘和内存等,这些也不是必须的;

4通常只有一个CPU,但不是绝对;

5内存容量最大支持16GB。

这类服务器主要采用Windows或者NetWare网络 *** 作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这种服务器与一般的PC机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干脆就用一台高性能的品牌PC机作为服务器,所以这种服务器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价格上都与一台高性能PC品牌机相差无几。

入门级服务器所连的终端比较有限(通常为20台左右),况且在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容错冗余性能较差,仅适用于没有大型数据库数据交换、日常工作网络流量不大,无需长期不间断开机的小型企业。不过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有的比较大型的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在后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中也划分出几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一个企业级服务器档次就是称之为"入门级企业级服务器",这里所讲的入门级并不是与我们上面所讲的"入门级"具有相同的含义,不过这种划分的还是比较少。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服务器一般采用Intel的专用服务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构(俗称"IA结构")的,当然这并不是一种硬性的标准规定,而是由于服务器的应用层次需要和价位的限制。

2、工作组服务器

工作组服务器是一个比入门级高一个层次的服务器,但仍属于低档服务器之类。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连接一个工作组(50台左右)那么多用户,网络规模较小,服务器的稳定性也不像下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那样高的应用环境,当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应要低一些。工作组服务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1通常仅支持单或双CPU结构的应用服务器(但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SUN的工作组服务器就有能支持多达4个处理器的工作组服务器,当然这类型的服务器价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2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内存和增强服务器管理功能的SM总线。

3功能较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

4采用Intel服务器CPU和Windows/NetWare网络 *** 作系统,但也有一部分是采用UNIX系列 *** 作系统的。

5可以满足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数据处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工作组服务器较入门级服务器来说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但容错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满足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但价格也比前者贵许多,一般相当于2~3台高性能的PC品牌机总价。

3、部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属于中档服务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双CPU以上的对称处理器结构,具备比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盘阵列、存储托架等。部门级服务器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组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点外,还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结合标准服务器管理软件,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能够满足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充分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它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的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一般为中型企业的首选,也可用于金融、邮电等行业。

部门级服务器一般采用IBM、SUN和HP各自开发的CPU芯片,这类芯片一般是RISC结构,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是UNIX系列 *** 作系统,LINUX也在部门级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部门级服务器可连接100个左右的计算机用户、适用于对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其硬件配置相对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组级服务器要高一些,当然其价格也较高(通常为5台左右高性能PC机价格总和)。由于这类服务器需要安装比较多的部件,所以机箱通常较大,采用机柜式的。

4、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是属于高档服务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产这种服务器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但同样因没有行业标准硬件规定企业级服务器需达到什么水平,所以也看到了许多本不具备开发、生产企业级服务器水平的企业声称自己有了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最起码是采用4个以上CPU的对称处理器结构,有的高达几十个。

另外一般还具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这种企业级服务器的机箱就更大了,一般为机柜式的,有的还由几个机柜来组成,像大型机一样。企业级服务器产品除了具有部门级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性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还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良的扩展性能、故障预报警功能、在线诊断和RAM、PCI、CPU等具有热插拔性能。有的企业级服务器还引入了大型计算机的许多优良特性。这类服务器所采用的芯片也都是几大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自己开发的独有CPU芯片,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

企业级服务器适合运行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或大型企业。企业级服务器用于联网计算机在数百台以上、对处理速度和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网络。企业级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统可靠性也最强。

服务器中配置固态硬盘已经是一个普遍的选择,特别是如果只有很小比例的服务器存在性能问题的话尤其如此。固态硬盘可以帮助用户解决服务器性能的瓶颈。固态硬盘也可以让高速存储更加的接近处理器并将共享存储网络这个潜在的瓶颈剔除掉。目前有三种固态硬盘的形式作为达标:即硬盘驱动型SSD,SSD DIMM和PCIs SSD。

5、典型服务器应用

办公OA服务器

ERP服务器

WEB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

财务服务器

邮件服务器

打印服务器

集群服务器

无盘办公系统

无盘网吧服务器

无盘教学系统

视频监控服务器

流媒体服务器

VOD视频点播服务器

网络下载

SP服务

网络教学服务器

IDC-主机出租

IDC-虚拟空间

IDC-网游

IDC-主机托管

游戏服务器

高性能计算(HPC)

桌面超算

论坛服务器

服务器的简介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但是由于需要提供高可靠的服务,因此在处理能力、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扩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要求较高。

在网络环境下,根据服务器提供的服务类型不同,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WEB服务器等。

服务器的安全问题

1、服务器所处运行环境不佳

对于计算机网络服务器来说,运行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其中所指的环境主要包括运行温度和空气湿度两个方面。网络服务器与电力的关系是非常紧密的,电力是保证其正常运行的能源支撑基础,电力设备对于运行环境的温度和湿度要求通常来说是比较严格的,在温度较高的情况下,网络服务器与其电源的整体温度也会不断升高,如果超出温度耐受临界值,设备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严重者甚至会引发火灾。如果环境中的湿度过高,网络服务器中会集结大量水汽,很容易引发漏电事故,严重威胁使用人员的人身安全。

2、缺乏正确的网络服务器安全维护意识

系统在运行期间,部分计算机用户由于缺乏基本的网络服务器安全维护意识,对于网络服务器的安全维护不能给予充分重视。计算机在长期使用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安全维护措施,最终导致网络服务器出现一系列运行故障。与此同时,某些用户由于没有选择正确的防火墙软件,系统不断出现各种漏洞,用户个人信息极易遭到泄露。

3、服务器系统漏洞过多

计算机网络本身具有开放自由的特性,这种属性既存在技术性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也会对计算机系统的安全造成威胁。一旦系统中出现很难修复的程序漏洞,某些不法人员很可能借助漏洞对缓冲区进行信息查找,然后攻击计算机系统,这样一来,不但用户信息面临泄露的风险,计算机运行系统也会遭到损坏。

服务器的维护保养

1、注重机房环境的建设

机房环境对服务器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因此,服务器维护和保养的首要环节就是做好机房环境建设。机房要保证充足的空间,用以安装和配置服务器的相关设备,机房的隔断,地板等要做好防静电等细节处理。机房的防火工作也很关键,要做好墙面和电缆等的防火处理。一旦遇到火情等,如何保障设备的安全,如何保障人员的有序撤离等都是机房建设中需要考虑的因素。机房的温度和湿度也应当 *** 持在一定的范围,温度和湿度对于电子产品的正常工作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作用。服务器是电子设备中对温度和湿度都较为敏感的设备。如果服务器所在的机房太过于干燥,那么人员在机房中与设备接触的过程中非常容易产生静电。这种静电一般都有几千伏乃至上万伏,这对服务器的正常运行时非常危险的,极易引起严重的事故。如何科学合理的做好机房布局和管理工作是机房建设的关键。目前我国的计算机服务器机房管理还存在着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机房的管理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很多监测和维护工作还单纯依靠人力完成,没有形成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管理机制。其实,电子检测系统不管是在设计上还是在实施上并没有多少难度,但由于我们重视程度的不够,机房建设的总体水平依然在低位徘徊。

服务器的硬件组成较为复杂,对于服务器硬件的维护应由专业人员进行。在维护和保养存储设备时,我们首先应当对其容量进行测试,看是否需要进行扩容等 *** 作。存储容量一定要能满足任务的需求,并留有一定的冗余量。在拆卸和更新服务器设备时,务必让设备处于断电状态并进行接地处理。即便是更换最简单的部件,这些环节也不能省略。对于一些不熟悉的部件,要反复仔细的阅读说明书和参照文件,在没有十足把握的前提下切忌盲目拆解。要定期对服务器进行除尘处理。灰尘对硬件的工作有着很强的影响,特别是服务器这种高温高速运行的设备,大量的积尘对设备造成的伤害往往是致命的。除尘工作要科学有序的进行,不能想当然,也不能蛮干。在除尘过程中特别注意对电源系统的保护。

3、维护好服务器软件

软件是服务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器的稳定高效运行离不开相应的软件。我们要定期对服务器的软件系统进行巡检,及时发现漏洞,及时安装官方给定的补丁程序。在扩展服务器数据库时,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对原有数据进行备份,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做好电力控制

做好电力控制。没有稳定的电力保证,服务器就没有办法正常工作。电子控制是一个非常关键,但又非常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在机房建设之初,我们就应当充分考虑到服务器的电力保障。要为机房设计和配置一套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系统。这套系统还要有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例如,不可预知的停电、雷电等。

5、密码管理

服务器的密码管理是服务器防御能力的最关键组成部分。密码的管理和更换应当形成一套长效机制。我们要定期对服务器的密码进行更换,密码应有专人管理。选用的密码要有一定的专业性,一定的复杂度,最好是将数字和字母等结合起来,大小写也要融合进去。在日常的检查中,我们要做好登统计,关闭一些不太使用的端口。

在主板上,靠近机箱一侧,类似于内存条一样的卡,如果是8k的话还应该有个电池,就固定在机箱侧壁上,很容易发现。
主板坏了理论上不会影响阵列,raid卡坏了也不影响,阵列信息存储在硬盘里的……当然这都是理论,不能说绝对,但是从维修经验来说,几乎没有坏了主板阵列挂掉的……
还有一点,工程师在更换主板时会对系统造成一定的风险,因为不同时期的主板的微码什么的也不同,Windows系统有崩溃的风险,IBM对客户数据是不负责的,这个风险客户承担。这个风险不大,但是本人在维修过程中遇见过一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87969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