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硬盘的技术指标?如何挑选服务器硬盘?

1、简述硬盘的技术指标?如何挑选服务器硬盘?,第1张

服务器硬盘其实就是和普通台式电脑电脑的硬盘作用是一样,不过服务器硬盘多数是SCSI接口的,所以人家也叫服务器硬盘啊。就是用来保存服务器上所有文件和资料信息的。

衡量硬盘性能的指标主要包括:

1、主轴转速:

主轴转速是一个在硬盘的所有指标中除了容量之外,最应该引人注目的性能参数,也是决定硬盘内部传输速度和持续传输速度的第一决定因素。如今硬盘的转速多为7200rpm、10000rpm和15000rpm。从目前的情况来看,10000rpm的SCSI硬盘具有性价比高的优势,是目前硬盘的主流,而7200rpm及其以下级别的硬盘在逐步淡出硬盘市场。15000rpm产品在高端领域采用。

2、内部传输率:

内部传输率的高低才是评价一个硬盘整体性能的决定性因素。硬盘数据传输率分为内外部传输率;通常称外部传输率也为突发数据传输率(Burstdata Transfer Rate)或接口传输率,指从硬盘的缓存中向外输出数据的速度,目前采用Ultra 320 SCSI技术的外部传输率已经达到了320MB/s;内部传输率也称最大或最小持续传输率(Sustained Transfer Rate),是指硬盘在盘片上读写数据的速度,现在的主流硬盘大多在30MB/s到60MB/s之间。由于硬盘的内部传输率要小于外部传输率,所以只有内部传输率才可以作为衡量硬盘性能的真正标准。

3、单碟容量:

除了对于容量增长的贡献之外,单碟容量的另一个重要意义在于提升硬盘的数据传输速度。单碟容量的提高得益于磁道数的增加和磁道内线性磁密度的增加。磁道数的增加对于减少磁头的寻道时间大有好处,因为磁片的半径是固定的,磁道数的增加意味着磁道间距离的缩短,而磁头从一个磁道转移到另一个磁道所需的就位时间就会缩短。这将有助于随机数据传输速度的提高。而磁道内线性磁密度的增长则和硬盘的持续数据传输速度有着直接的联系。磁道内线性密度的增加使得每个磁道内可以存储更多的数据,从而在碟片的每个圆周运动中有更多的数据被从磁头读至硬盘的缓冲区里。

1,SATA接口的硬盘最简单;
2,SAS接口向下兼容SATA,但SATA接口并不能直接使用SAS硬盘,需要转接卡,但转接卡会影响SAS硬盘的性能测试的准确性;
3,SCSI接口硬盘,这个也比较麻烦,也要购SCSI卡。当然市面上也有SCSI转SATA卡,但转接后同样性能大降。
所以用台式机来测试上述三种硬盘还得满足这些条件。
测试软可用HD Tune Pro、Adptec EZ SCSI 以及Hard Disk Sentinel 等对应的软件。

数数你的物理磁盘是几个计算下容量,然后进到磁盘管理里面看下里面是几块磁盘,有一个磁盘就做了一个RAID组,2个磁盘就做了2个RAID组,然后你看下容量和实际容量的对比,大致能知道RAID级别
最准确的方法是开机的时候按快捷键进到RAID卡的配置界面,里面会有准确显示那些磁盘做成RAID和RAID级别

看看是不是你的虚拟内存设置的不合适,如果是请重新设置,在看看磁盘空间是不是太小了,如果是将磁盘空间扩大些,如果还是不行,查杀一下木马,修复一下系统。1)设置虚拟内存方法:右击我的电脑/属性/高级/性能中的设置/高级/虚拟内存中的更改/选自定义大小,在初始大小和最大值,同时设为你的物理内存的两倍。 如果你的内存是1G,就将初始大小和最大值同时设为设为2048MB。设置后需按“设置”按钮,然后再按确定和应用,重新启动电脑设置生效(设置虚拟内存大小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大小可以调节。比如:你的物理内存小,虚拟内存可以设的大些“三倍”,物理内存大2G,虚拟内存可以设小点“一倍”,或者还可以不设置虚全部

是否在 *** 作系统里装了RAID管理软件。以IBM服务器为例,根据RAID控制器型号不同到RAID Manager或者MegaStorage Manager里查看。
没装管理软件而且也不能装的话,只能通过服务器硬件上的远程管理界面查看,仍以IBM服务器为例,你的服务器必须有远程管理卡并且卡上配置了单独的IP地址,用户名,密码。你用浏览器访问远程管理界面并检查其详细配置。
以上都没有,只能到现场重启服务器并在自检画面按热键进菜单看了。

对服务器来说,硬盘因为其机械结构,是最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但恰恰是这最容易出现故障的设备中,存储着对企业来说最至关重要的IT资源——数据。一旦硬盘出现故障,会给企业带来重大的损失。据统计,为了解决硬盘故障带来的损失,目前全球每年的数据恢复市场价值大约在千亿美元——而这仅仅是是企业损失的一小部分。近年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衍生出了大量的技术如:Raid、双机热备等。但这些技术都是在基于增加磁盘的数量的方式来尝试解决问题,降低了数据丢失的概率,但同时大大增加了运维成本,提高了管理的难度。
为此,蚁巡运维平台尝试引入一种新的方式,通过远程实时监控服务器硬盘的健康状态,达到在不增加硬件成本和管理成本的基础上保障数据安全的做法。通过蚁巡运维平台,可以自动发现安装了SMART标准技术的硬盘并远程监控其磁盘的健康指标。
SMART的全称为“Self-Monitoring Analysis and Reporting Technology”,即“自我监测、分析及报告技术”。支持SMART技术的硬盘可以通过硬盘上的监测指令和主机上的监测软件对磁头、盘片、马达、电路的运行情况、历史记录及预设的安全值进行分析、比较。当出现安全值范围以外的情况时,就会自动向用户发出警告。几乎所有主流的硬盘,包括固态硬盘都支持这一技术。但该技术只适用于单机环境,且必须手工获取数据,使用该技术防止硬盘故障的管理成本很高。而在蚁巡中,可以批量的、远程的、实时的监控使用了该技术的硬盘,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
同时,通过蚁巡还可以获得硬盘的使用时间、使用次数等基本指标数据。可以有效的评估硬盘的使用情况,从而进一步评估设备的使用率、寿命等信息。
据统计,通过这项技术,可以提前发现超过60%的硬盘故障,给企业带来的价值无可估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88923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