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被ddos打死了怎么办,如何应对ddos攻击

服务器被ddos打死了怎么办,如何应对ddos攻击,第1张

1、外部来的DoS攻击会造成网络掉线,判别方法是从路由器的系统日志文件中可以看出,Qno侠诺的路由器会显示遭受攻击,而且路由器持续在工作。其它品牌的路由器,有些也有相关的功能,用户可以查看使用手册。DoS病毒攻击,如SYN攻击,因为发出大量数据包导致系统资源占用过多,使路由器损耗效能造成网络壅塞,达到瘫痪网吧网络对于广域网来的攻击,路由器能作的不多,也无法反击。此时,网吧管理者或网管应直接联系对应的运营商,请求更换WAN IP。


2、内网遭受DoS攻击时,也会造成掉线或壅塞。网吧管理者或网管可以从被激活的告警日志中,查找到内网攻击源头的中毒机器,第一时间先拔除PC机网络线,阻止DoS攻击影响扩大,并进行杀毒或重新安装系统。
3、内网遭受冲击波攻击是另一个原因,冲击波攻击,是针对网络特定服务端口(TCP/UDP 135~139,445)发出大量数据包导致系统资源占用过多,使路由器损耗效能造成网络壅塞,以达到瘫痪网吧网络的目的。同样网吧管理者或网管可以从Qno侠诺被激活的告警日志中,发现问题。 网吧管理者或网管可以针对特定服务端口(TCP/UDP 135~139,445)设置网络存取条例,并从被激活的防火墙日志中,查找到内网攻击源头的中毒机器,第一时间先拔除PC机网络线,阻止冲击波攻击影响扩大,并进行杀毒或重新安装系统。
4、内网遭受ARP攻击是最近常发生的原因,ARP病毒攻击以窜改内网PC机或路由器 IP或MAC地址,来达到用户账号/密码,进一步进行网络盗宝等犯罪行为,或是恶意瘫痪网吧网络。ARP病毒攻击会造成内网IP或MAC冲突,出现短时间内部份断线。网吧要确定网吧已做好Qno侠诺路由器及内网PC机端双向绑定IP/MAC地址的防制工作,内网所有的PC机与路由器IP/MAC地址对应关系都被保存到路由器的ARP缓存表中,不能被轻易更改。此时ARP攻击虽然并不会扩及其它PC机,但网吧管理者或网管还是必须立即查找出内网攻击源头的中毒机器,进行杀毒或重新安装系统。路由器内建ARP病毒来源自动检测工具,系统日志中可提供攻击源的IP或MAC地址,帮助网吧进行查找攻击源机器。有些高阶路由器也都有相仿的设计。
网络遭受攻击,可从路由器相关功能找出遭受攻击类型,网吧管理者或网管查找、直击攻击源加以隔离与排除,在攻击发起时即能迅速加以解决,无需等到客人反应受到影响。
另外网络的雍堵也可能造成掉线
1、短暂网络壅塞,有可能是网吧内突发的带宽高峰,网吧管理员或网管应关注路由器的带宽统计,可先持续关注状况。若是尖峰时段,网吧客人较多,带宽也会比较吃紧,或是有用户使用BT、P2P软件做大量上传,占用大量带宽,造成网络卡。网吧管理员或网管此时应设置QoS流量管理规范内网用户最大使用带宽,才能让网络联机恢复正常,解决壅塞情况。
2、尖峰时段持续性壅塞,是有用户使用BT、P2P 软件进行大量下载,或在线观看、视讯等占用大量带宽行为。若是用户观看人数很多,网吧应考虑于内网安装服务器供用户使用,才不致因观看影片人多占用对外带宽。对于大量下载,则应考虑建置内部私服加以改善。
3、若是长时间从路由器看到带宽占用率高,有可能表示网吧根本带宽不足,线路带宽过小,不足以提供目前在线众多人数使用,应考虑加大线路带宽。这时就可利用多WAN口特性进行带宽的升级,解决带宽不足的问题。
措施:基于路由器的防范方法
一.内部PC基于IP地址限速
现在网络应用众多,BT、电驴、迅雷、FTP、在线视频等,都是非常占用带宽,以一个200台规模的网吧为例,出口带宽为10M,每台内部PC的平均带宽为50K左右,如果有几个人在疯狂的下载,把带宽都占用了,就会影响其他人的网络速度了,另外,下载的都是大文件,IP报文最大可以达到1518个BYTE,也就是15k,下载应用都是大报文,在网络传输中,一般都是以数据包为单位进行传输,如果几个人在同时下载,占用大量带宽,如果这时有人在玩网络游戏,就可能会出现卡的现象。
一个基于IP地址限速的功能,可以给整个网吧内部的所有PC进行速度限制,可以分别限制上传和下载速度,既可以统一限制内部所有PC的速度,也可以分别设置内部某台指定PC的速度。速度限制在多少比较合适呢?和具体的出口带宽和网吧规模有关系,不过最低不要小于40K的带宽,可以设置在100-400K比较合适。
二:内部PC限制NAT的链接数量

NAT功能是在网吧中应用最广的功能,由于IP地址不足的原因,运营商提供给网吧的一般就是1个IP地址,而网吧内部有大量的PC,这么多的PC都要通过这唯一的一个IP地址进行上网,如何做到这点呢?
答案就是NAT(网络IP地址转换)。内部PC访问外网的时候,在路由器内部建立一个对应列表,列表中包含内部PCIP地址、访问的外部IP地址,内部的IP端口,访问目的IP端口等信息,所以每次的ping、QQ、下载、WEB访问,都有在路由器上建立对应关系列表,如果该列表对应的网络链接有数据通讯,这些列表会一直保留在路由器中,如果没有数据通讯了,也需要20-150秒才会消失掉。(对于RG-NBR系列路由器来说,这些时间都是可以设置的)
现在有几种网络病毒,会在很短时间内,发出数以万计连续的针对不同IP的链接请求,这样路由器内部便要为这台PC建立万个以上的NAT的链接。
由于路由器上的NAT的链接是有限的,如果都被这些病毒给占用了,其他人访问网络,由于没有NAT链接的资源了,就会无法访问网络了,造成断线的现象,其实这是被网络病毒把所有的NAT资源给占用了。
针对这种情况,不少网吧路由器提供了可以设置内部PC的最大的NAT链接数量的功能,可以统一的对内部的PC进行设置最大的NAT的链接数量设置,也可以给每台PC进行单独限制。
同时,这些路由器还可以查看所有的NAT链接的内容,看看到底哪台PC占用的NAT链接数量最多,同时网络病毒也有一些特殊的端口,可以通过查看NAT链接具体内容,把到底哪台PC中毒了给揪出来。
三:ACL防网络病毒
网络病毒层出不穷,但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所有的网络病毒都是通过网络传输的,网络病毒的数据报文也一定遵循TCP/IP协议,一定有源IP地址,目的IP地址,源TCP/IP端口,目的TCP/IP端口,同一种网络病毒,一般目的IP端口是相同的,比如冲击波病毒的端口是135,震荡波病毒的端口是445,只要把这些端口在路由器上给限制了,那么外部的病毒就无法通过路由器这个唯一的入口进入到内部网了,内部的网络病毒发起的报文,由于在路由器上作了限制,路由器不加以处理,则可以降低病毒报文占据大量的网络带宽。
优秀的网吧路由器应该提供功能强大的ACL功能,可以在内部网接口上限制网络报文,也可以在外部王接口上限制病毒网络报文,既可以现在出去的报文,也可以限制进来的网络报文。
四:WAN口防ping功能
以前有一个帖子,为了搞跨某个网站,只要有大量的人去ping这个网站,这个网站就会跨了,这个就是所谓的拒绝服务的攻击,用大量的无用的数据请求,让他无暇顾及正常的网络请求。
网络上的黑客在发起攻击前,都要对网络上的各个IP地址进行扫描,其中一个常见的扫描方法就是ping,如果有应答,则说明这个ip地址是活动的,就是可以攻击的,这样就会暴露了目标,同时如果在外部也有大量的报文对RG-NBR系列路由器发起Ping请求,也会把网吧的RG-NBR系列路由器拖跨掉。
现在多数网吧路由器都设计了一个WAN口防止ping的功能,可以简单方便的开启,所有外面过来的ping的数据报文请求,都装聋作哑,这样既不会暴露自己的目标,同时对于外部的ping攻击也是一个防范。
五:防ARP地址欺骗功能
大家都知道,内部PC要上网,则要设置PC的IP地址,还有网关地址,这里的网关地址就是NBR路由器的内部网接口IP地址,内部PC是如何访问外部网络呢?就是把访问外部网的报文发送给NBR的内部网,由NBR路由器进行NAT地址转发后,再把报文发送到外部网络上,同时又把外部回来的报文,去查询路由器内部的NAT链接,回送给相关的内部PC,完成一次网络的访问。
在网络上,存在两个地址,一个是IP地址,一个是MAC地址,MAC地址就是网络物理地址,内部PC要把报文发送到网关上,首先根据网关的IP地址,通过ARP去查询NBR的MAC地址,然后把报文发送到该MAC地址上,MAC地址是物理层的地址,所有报文要发送,最终都是发送到相关的MAC地址上的。
所以在每台PC上,都有ARP的对应关系,就是IP地址和MAC地址的对应表,这些对应关系就是通过ARP和RARP报文进行更新的。
目前在网络上有一种病毒,会发送假冒的ARP报文,比如发送网关IP地址的ARP报文,把网关的IP对应到自己的MAC上,或者一个不存在的MAC地址上去,同时把这假冒的ARP报文在网络中广播,所有的内部PC就会更新了这个IP和MAC的对应表,下次上网的时候,就会把本来发送给网关的MAC的报文,发送到一个不存在或者错误的MAC地址上去,这样就会造成断线了。
这就是ARM地址欺骗,这就是造成内部PC和外部网的断线,该病毒在前一段时间特别的猖獗。针对这种情况,防ARP地址欺骗的功能也相继出现在一些专业路由器产品上。
六:负载均衡和线路备份
举例来说,如锐捷RG-NBR系列路由器全部支持VRRP热备份协议,最多可以设定2-255台的NBR路由器,同时链接2-255条宽带线路,这些NBR和宽带线路之间,实现负载均衡和线路备份,万一线路断线或者网络设备损坏,可以自动实现的备份,在线路和网络设备都正常的情况下,便可以实现负载均衡。该功能在锐捷的所有的路由器上都支持。
而RG-NBR系列路由器中的RG-NBR1000E,更是提供了2个WAN口,如果有需要,还有一个模块扩展插槽,可以插上电口或者光接口模块,同时链接3条宽带线路,这3条宽带线路之间,可以实现负载均衡和线路备份,可以基于带宽的负载均衡,也可以对内部PC进行分组的负载均衡,还可以设置访问网通资源走网通线路,访问电信资源走电信线路的负载均衡。

服务器被DDOS攻击最佳解决方案是什么?报网警有用么?

目前,有效缓解DDoS攻击的解决方案可分为 3 大类:

架构优化

服务器加固

商用的DDoS防护服务

架构优化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建议您优先从自身架构的优化和服务器加固上下功夫,减缓DDoS攻击造成的影响。

部署DNS智能解析通过智能解析的方式优化DNS解析,有效避免DNS流量攻击产生的风险。同时,建议您托管多家DNS服务商。

屏蔽未经请求发送的DNS响应信息

典型的DNS交换信息是由请求信息组成的。DNS解析器会将用户的请求信息发送至DNS服务器中,在DNS服务器对查询请求进行处理之后,服务器会将响应信息返回给DNS解析器。

但值得注意的是,响应信息是不会主动发送的。服务器在没有接收到查询请求之前,就已经生成了对应的响应信息,这些回应就应被丢弃。

丢弃快速重传数据包

即便是在数据包丢失的情况下,任何合法的DNS客户端都不会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向同- -DNS服务器发送相同的DNS查询请求。如果从相同IP地址发送至同一目标地址的相同查询请求发送频率过高,这些请求数据包可被丢弃。

启用TTL

如果DNS服务器已经将响应信息成功发送了,应该禁 止服务器在较短的时间间隔内对相同的查询请求信息进行响应。

对于一个合法的DNS客户端,如果已经接收到了响应信息,就不会再次发送相同的查询请求。

每一个响应信息都应进行缓存处理直到TTL过期。当DNS服务器遭遇大查询请求时,可以屏蔽掉不需要的数据包。

丢弃未知来源的DNS查询请求和响应数据

通常情况下,攻击者会利用脚本对目标进行分布式拒绝服务攻击( DDoS攻击) , 而且这些脚本通常是有漏洞的。因此,在服务器中部署简单的匿名检测机制,在某种程度上可以限制传入服务器的数据包数量。

丢弃未经请求或突发的DNS请求

这类请求信息很可能是由伪造的代理服务器所发送的,或是由于客户端配置错误或者是攻击流量。无论是哪一种情况,都应该直接丢弃这类数据包。

非泛洪攻击(non-flood) 时段,可以创建一个白名单 ,添加允许服务器处理的合法请求信息。

白名单可以屏蔽掉非法的查询请求信息以及此前从未见过的数据包。

这种方法能够有效地保护服务器不受泛洪攻击的威胁,也能保证合法的域名服务器只对合法的DNS查询请求进行处理和响应。

启动DNS客户端验证

伪造是DNS攻击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如果设备可以启动客户端验证信任状,便可以用于从伪造泛洪数据中筛选出非泛洪数据包。

对响应信息进行缓存处理如果某- -查询请求对应的响应信息已经存在于服务器的DNS缓存之中,缓存可以直接对请求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服务器因过载而发生宕机。

使用ACL的权限

很多请求中包含了服务器不具有或不支持的信息,可以进行简单的阻断设置。例如,外部IP地址请求区域转换或碎片化数据包,直接将这类请求数据包丢弃。

利用ACL , BCP38及IP信营功能

托管DNS服务器的任何企业都有用户轨迹的限制,当攻击数据包被伪造,伪造请求来自世界各地的源地址。设置-个简单的过滤器可阻断不需 要的地理位置的IP地址请求或只允许在地理位置白名单内的IP请求。

同时,也存在某些伪造的数据包可能来自与内部网络地址的情况,可以利用BCP38通过硬件过滤清除异常来源地址的请求。

部署负载均衡通过部署负载均衡( SLB )服务器有效减缓CC攻击的影响。通过在SLB后端负载多台服务器的方式,对DDoS攻击中的CC攻击进行防护。

部署负载均衡方案后,不仅具有CC攻击防护的作用,也能将访问用户均衡分配到各个服务器上,减少单台服务器的负担,加快访问速度。

使用专有网络通过网络内部逻辑隔离,防止来自内网肉鸡的攻击。

提供余量带宽通过服务器性能测试,评估正常业务环境下能承受的带宽和请求数,确保流量通道

不止是日常的量,有-定的带宽余量可以有利于处理大规模攻击。

服务器加固

在服务器上进行安全加固,减少可被攻击的点,增大攻击方的攻击成本:

确保服务器的系统文件是最新的版本,并及时更新系统补丁。

对所有服务器主机进行检查,清楚访问者的来源。

过滤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例如, >DoS攻击是网络攻击最常见的一种。它故意攻击网络协议的缺陷或直接通过某种手段耗尽被攻击对象的资源,目的是让目标计算机或网络无法捉供正常的服务或资源访问,使目标系统服务停止响应甚至崩溃,而在此攻击中并不入侵目标服务器或目标网络设备。这些服务资源包括网络宽带、系统堆栈、开放的进程。或者允许的连接。这种攻击会导致资源耗尽,无论计算机的处理速度多快、内存容量多大、网络带宽的速度多快都无法避免这种攻击带来的后果。任何资源都有一个极限,所以总能找到一个方法使请求的值大于该极限值,导致所提供的服务资源耗尽。
DoS攻击有许多种类,主要有Land攻击、死亡之ping、泪滴、Smurf攻击及SYN洪水等。
据统计,在所有黑客攻击事件中,syn洪水攻击是最常见又最容易被利用的一种DoS攻击手法。
1攻击原理
要理解SYN洪水攻击,首先要理解TCP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Three-wayhandshake)。在TCP/IP协议中,TCP协议提供可靠的连接服务,采用三次握手建立一个连接。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发送SYN包((SYN=i)到服务器,并进入SYN SEND状态,等待服务器确认;
第二次握手:服务器收到SYN包,必须确认客户的SYN (ACK=i+1 ),同}Jj’自己也发送一个SYN包((SYN j)}即SYN+ACK包,此时服务器进入SYN_RECV状态;
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服务器的SYN十ACK包,向服务器发送确认包ACK(ACK=j+1),此包发送完毕,客户端和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完成三次握手,客户端与服务器开始传送数据。
在上述过程中,还有一些重要的概念:
半连接:收到SYN包而还未收到ACK包时的连接状态称为半连接,即尚未完全完成三次握手的TCP连接。
半连接队列:在三次握手协议中,服务器维护一个半连接队列,该队列为每个客户端的SYN包(SYN=i )开设一个条目,该条目表明服务器已收到SYN包,并向客户发出确认,正在等待客户的确认包。这些条目所标识的连接在服务器处于SYN_ RECV状态,当服务器收到客户的确认包时,删除该条目,服务器进入ESTABLISHED状态。
Backlog参数:表示半连接队列的最大容纳数目。
SYN-ACK重传次数:服务器发送完SYN-ACK包,如果未收到客户确认包,服务器进行首次重传,等待一段时间仍未收到客户确认包,进行第二次重传,如果重传次数超过系统规定的最大重传次数,系统将该连接信息、从半连接队列中删除。注意,每次重传等待的时间不一定相同。
半连接存活时间:是指半连接队列的条目存活的最长时间,也即服务从收到SYN包到确认这个报文无效的最长时间,该时间值是所有重传请求包的最长等待时间总和。有时也称半连接存活时间为Timeout时间、SYN_RECV存活时间。
上面三个参数对系统的TCP连接状况有很大影响。
SYN洪水攻击属于DoS攻击的一种,它利用TCP协议缺陷,通过发送大量的半连接请求,耗费CPU和内存资源。SYN攻击除了能影响主机外,还可以危害路由器、防火墙等网络系统,事实上SYN攻击并不管目标是什么系统,只要这些系统打开TCP服务就可以实施。从图4-3可看到,服务器接收到连接请求(SYN=i )将此信息加入未连接队列,并发送请求包给客户( SYN=j,ACK=i+1 ),此时进入SYN_RECV状态。当服务器未收到客户端的确认包时,重发请求包,一直到超时,才将此条目从未连接队列删除。配合IP欺骗,SYN攻击能达到很好的效果,通常,客户端在短时间内伪造大量不存在的IP地址,向服务器不断地发送SYN包,服务器回复确认包,并等待客户的确认,由于源地址是不存在的,服务器需要不断的重发直至超时,这些伪造的SYN包将长时间占用未连接队列,正常的SYN 请求
被丢弃,目标系统运行缓慢,严重者引起网络堵塞甚至系统瘫痪。过程如下:
攻击主机C(地址伪装后为C')-----大量SYN包---->彼攻击主机
C'<-------SYN/ACK包----被攻击主机
由于C’地址不可达,被攻击主机等待SYN包超时。攻击主机通过发人量SYN包填满未连接队列,导致正常SYN包被拒绝服务。另外,SYN洪水攻击还可以通过发大量ACK包进行DoS攻击。
2.传统算法
抵御SYN洪水攻击较常用的方法为网关防火墙法、中继防火墙法和SYNcookies。为便于叙述,将系统拓扑图简化为图4-4。图中,按网络在防火墙内侧还是外侧将其分为内网、外网(内网是受防火墙保护的)。其次,设置防火墙的SYN重传计时器。超时值必须足够小,避免backlog队列被填满;同时又要足够大保证用户的正常通讯。
(1) 网关防火墙法
网关防火墙抵御攻击的基本思想是:对于内网服务器所发的SYN/ACK包,防火墙立即发送ACK包响应。当内网服务器接到ACK包后,从backlog队列中移出此半连接,连接转为开连接,TCP连接建成。由于服务器处理开连接的能力比处理半连接大得多,这种方法能有效减轻对内网服务器的SYN攻击,能有效地让backlog队列处于未满状态,同时在重传一个未完成的连接之前可以等待更长时间。
以下为算法完整描述:
第一步,防火墙截获外网客户端发向内网服务器SYN数据包,允许其通过,抵达内网服务器。同时在连接跟踪表中记录此事件
第二步,防火墙截获服务器发向客户端的SYN/ACK响应包,用连接跟踪表中记录的相应SYN包匹配它
第三步,防火墙让截获的SYN/ACK继续进行(发向客户端)。同时,向内网服务器发送ACK包。这样,对服务器来说,TCP连接三次握手已经完成。系统在backlog队列中删掉此半连接
第四步,看此TCP连接是否有效,相应产生两种解决方法。如果客户端的连接尝试是有效的,那么防火墙将接到来自客户端的ACK包,然后防火墙将它转发到服务器。服务器会忽略这个冗余的ACK包,这在TCP协议中是允许的
如果客户端的IP地址并不存在,那么防火墙将收不到来自客户端的ACK包,重转计时器将超时。这时,防火墙重传此连接
(2) 中继防火墙法
中继防火墙抵御攻击的思想是:防火墙在向内网服务器发SYN包之前,首先完成与外网的三次握手连接,从而消除SYN洪水攻击的成立条件。
以下为算法完整描述:
第一步,防火墙截获外网客户端发向内网服务器SYN数据包
第二步,防火墙并不直接向内网发SYN数据包,而是代替内网服务器向外网发SYNIACK数据包
第三步,只有接到外网的ACK包,防火墙向内网发SYN包
第四步,服务器应答SYN/ACK包
第五步,防火墙应答ACK包
(3) 分析
首先分析算法的性能,可以看出:为了提高效率,上述算法使用了状态检测等机制(可通过本系统的基本模块层得以实现)
对于非SYN包(CSYN/ACK及ACK包),如果在连线跟踪信息表未查找到相应项,则还要匹配规则库,而匹配规则库需比较诸多项(如IP地址、端口号等),花费较大,这会降低防火墙的流量。另外,在中继防火墙算法中,由于使用了SYN包代理,增加了防火墙的负荷,也会降低防火墙的流量。
其次,当攻击主机发ACK包,而不是SYN包,算法将出现安全漏洞。一般地,TCP连接从SYN包开始,一旦 SYN包匹配规则库,此连接将被加到连接跟踪表中,并且系统给其60s延时。之后,当接到ACK包时,此连接延时突然加大到3600s。如果,TCP连接从ACK包开始,同时此连接未在连接跟踪表中注册,ACK包会匹配规则库。如匹配成功,此连接将被加到连接跟踪表中,同时其延时被设置为3600s。即使系统无响应,此连接也不会终止。如果攻击者发大量的ACK包,就会使半连接队列填满,导致无法建立其它TCP连接。此类攻击来自于内网。因为,来自于外网的ACK包攻击,服务器会很快发RST包终止此连接(SOs>。而对于内网的外发包,其限制规则的严格性要小的多。一旦攻击者在某时间段内从内网发大量ACK包,并且速度高于防火墙处理速度,很容易造成系统瘫痪。
(4) SYN cookies
Linux支持SYN cookies,它通过修改TCP协议的序列号生成方法来加强抵御SYN洪水攻击能力。在TCP协议中,当收到客户端的SYN请求时,服务器需要回复SYN-SACK包给客户端,客户端也要发送确认包给服务器。通常,服务器的初始序列号由服务器按照一定的规律计算得到或采用随机数,但在SYN cookies中,服务器的初始序列号是通过对客户端IP地址、客户端端口、服务器IP地址和服务器端口以及其他一些安全数值等要素进行hash运算,加密得到的,称之为cookie。当服务器遭受SYN攻击使得backlog队列满时,服务器并不拒绝新的SYN请求,而是回复cookie(回复包的SYN序列号)给客户端,如果收到客户端的ACK包,服务器将客户端的ACK序列号减去1得到。cookie比较值,并将上述要素进行一次hash运算,看看是否等于此cookie。如果相等,直接完成三次握手(注意:此时并不用查看此连接是否属于backlog队列)。

1、查看下是什么类型的攻击。检查下系统日志,看下攻击者都去了哪些地方。

2、关闭不必要的服务和端口。

3、整体扫描下服务器,看下存在什么问题,有漏洞及时打补丁;检查是否有影子账户,不是自己建立的账号;内容是否又被修改的痕迹等,如果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清理。

4、重新设置账户密码,密码设置的复杂些;以及设置账户权限。

5、对服务器上的安全软件进行升级,或者是对防护参数进行重新设置,使他符合当时的环境。如果服务器上没有安装防护软件,可以看下服务器安全狗和网站安全狗。还可以将服务器添加到安全狗服云平台上,这样当有攻击发生时,可以快速知道,并进行处理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8905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8
下一篇 2023-05-2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