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数据库的asp网页在服务器上是如何运行的

带数据库的asp网页在服务器上是如何运行的,第1张

然后在odbc上建立了数据
那么,数据源就成了你电脑上的一个服务或者说是组件!
可想而知,你仅仅是在你自己的电脑上建立的数据源而已,而在服务器上是没有这个数据源的,而且,数据源是有针对性的,开始你建立的时候,是什么数据库名称,数据库路径在哪里,那这个数据源对应的这些信息就是在哪里!
那么,要在服务器上使用数据源连接数据库,那同理,服务器上得有相应的数据源才行!而数据源既然是成了一个组件,那么单单什么上传数据库是显然不行的!
那就需要在服务器上建立相应的数据源,建立方法和你在自己电脑上建立的方法基本都差不多!
但是有一个问题,如果你所谓的服务器,只是个虚拟主机的话,那恭喜你,你的程序可以直接扔到垃圾桶了!
你能在你电脑上建立数据源,那是因为你等登陆你自己的电脑,能 *** 作你自己电脑的任何一个功能或者 *** 作!
而服务器上要像 *** 作你自己的电脑一样,那么就必须有远程桌面连接的权限,而这个虚拟主机是做不到的!
如果你使用的是vps、独立主机等拥有远程桌面权限的服务器,那就恭喜你,你的程序是可以使用的!
只不过,vps、独立主机等,价格不菲!
vps最便宜的都在几十块到几百块一个月左右,当然也有四五十块的,不过一分钱一分货,这种vps几乎本身就是垃圾!
换句话说,如果你非想用数据源连接数据库,那么注定你的程序网站运行成本就不低了!
其实,真正成熟的asp程序,或者说在真正发布在互联网上的asp网站程序,几乎是没有人会用什么数据源来连接数据库的!那个只是初学者才用的方法!限制性太大!

(一)设计开发基本思想和原则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研究工作涉及大量的空间地理数据和属性数据以及其他基础数据,为保证农用地分等数据质量和成果的可靠性,提高工作效率和节约工作成本,设计开发相关的系列信息系统

1基本思路

设计和开发需求不断完善,既要保证软硬件的可靠性,又要兼顾未来系统的升级扩展和继承性;既要考虑数据源的多样性和兼容性,更要保证其适时更新;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继承性、可重复性、可扩充性、易 *** 作性和易维护性。

2设计开发原则

(1)遵循规程与技术创新兼顾的原则。既要遵循国家颁布的相关技术规程,又要跟踪当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合理应用各种先进技术成果和相关理论方法,在思路上、方法上有所创新,提高系统开发的技术水平和先进性。

(2)面向对象的原则。面向对象方法通过对具有相同或类似属性的实体进行抽象,对实体和实体 *** 作进行封装而形成类。利用类的封装性、继承性、多态性进行模块设计。

(3)模块化设计原则。采用软件工程开发中的结构化和模块化相结合的方法,根据工作要求,自上而下,对系统进行功能解析与模块划分,在调查用户需求的基础上,明晰系统模块,建立最底层次的“积木块”,通过连接形成面向应用的“上层模块”。

(4)一致性原则。以现有的技术规程为基础,力求标准化、规范化和统一化,阶段实施与整体规划相一致。组织风格、界面风格、 *** 作模式和数据接口以及系统变量的设置、模块的调用、模块间的相互关系等应具有一致性。

(5)应用程序与数据分离的原则。通过系统程序代码与图形数据库、属性数据库分离,提高系统可移植性和可维护性。

(6)安全性原则。保证系统运行的结果数据和系统设计的相应数据备份等的安全性功能。

(二)系列信息系统概述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系列信息系统(简称为“系列信息系统”)是项目组基于SuperMap 平台,采用一体化的国土资源空间数据库管理、多层体系 C/S 架构,运用 GIS 组件式设计开发出来的。系统在应用上具有功能强大、简单易用、全业务一体化、全网络运行模式、支持远程业务处理等特点,在管理和维护上具有高度可扩展性和可伸缩性。系列信息系统包括《海南省农用地分等系统》、《海南省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系统》、《土壤数字软件》、《外业调查图打印图件软件》、《外业调查资料录入软件》、《外业调查样点资料核实软件》、《分幅线处理软件》、《样地设置系统软件》、《样地设置定位系统软件》、《制图工具软件》、《土地适应性评价系统》和《占补平衡专家系统》12 个信息系统,系列信息系统的界面见图 3-59 ~图 3-70。

图 3-59 海南省农用地分等系统界面图

图 3-60 海南省农用地定级与估价系统界面图

图 3-61 土壤数字软件界面图

图 3-62 外业调查图打印图件软件界面图

图 3-63 外业资料录入软件界面图

图 3-64 外业调查资料核实软件界面图

图 3-65 分幅线处理软件界面图

图 3-66 样地设置系统软件界面图

图 3-67 样地设置定位系统软件界面图

图 3-68 制图工具软件界面图

图 3-69 土地适宜性评价系统界面图

图 3-70 占补平衡专家系统界面图

(三)系列信息系统结构

1系列信息系统总体结构

系列信息系统由系统构建平台、关系型数据库、系统运行平台、业务运行系列系统组成。如图 3-71 所示。

图 3-71 系列信息系统构建平台关系图

系列信息系统以关系型数据库为基础,将元数据、工作流数据、业务数据、空间数据、档案数据以及文件数据进行一体化存储;以信息网络为载体,通过元数据定义组件、地图应用定义组件和信息交换定义组件等组成的系统构建平台进行统一的系统维护,实现了系列信息系统的统一构建与维护,具有高度的可伸缩性和可扩展性。

由系列信息系统、电子档案组件、地图应用运行组件、信息交换运行组件以及各种业务运行组件等构成的系统运行平台为依托,以数据中心为枢纽,通过信息采集、分析和评估等手段,以土地基础信息、土壤基础信息、外业调查数据、地形图信息、基础地理信息及其他相关领域基础信息为数据源,以统一的信息化标准、相关政策法规与管理制度、专业化、信息化管理为保障,实现了融合 GIS、GPS、RS 等在内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系列信息系统。

2系统运行模式

(1)系统采用统一的运行模式,构成完全网络化的运行环境。

(2)统一的数据规范和编码标准,方便实现数据交换和共享,支持与省国土资源厅以及国土资源部的信息交换。

(3)数据格式支持共同的交换标准,支持 DXF、E00、VCT 等格式。

(4)软件及其开发工具支持空间数据库技术,支持 SuperMap SDX+、ArcSDE、ORACLE Spatial 等空间数据库。

(5)各级系统具备共同的数据交换接口定义、软件工具和交换方法。

(6)系统开发过程具有规范的各种技术参考文档。

3数据管理模式

数据管理方面,由于采用统一体系组织,所以是集中式数据管理模式。多级集散式数据管理模式突出分级、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对于不同业务部门,可以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统一管理所有管理区域内的空间数据。下级部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数据管理模式,建立自己的数据中心,统一管理所有管理区域内的农用地分等定级估价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并通过网络访问和交换数据。

4网络逻辑拓扑

系统的网络逻辑拓扑将采用“异地互备集群结构”,为系统运行模式和数据存储模式提供支撑 , 见图 3-72。

图 3-72 系统网络逻辑拓扑关系图

采用异地的两个机房和相应的服务器系统构成异地互备系统,异地之间通过专网进行服务器间数据同步,在正常情况下,两地局域网的数据库服务器同时运行,当其中一台服务器发生故障时,可以使用另外一台服务器继续工作。该结构具有以下特点:

(1)异地容灾:当某地发生灾难性事故时,另一地系统仍然能够保持运行,数据不会遭受毁灭性损失(包括县级系统数据的异地冗余存储)。

(2)高性能:实现了双机无冗余备份,处理能力被充分利用,从而有利于提高系统性能,由于大数据量的空间信息访问使用本地存储,大大加快了运行速度。

(3)低带宽:由于采用服务器的数据同步,避免网络流量在广域连接关键路由上的汇集,有效降低了跨子网访问的带宽需求。

(4)低成本:该结构在目前的网络条件下就能够实现软、硬件成本低,维护简单,运行成本较低。“异地互备集群结构”相对于集中化的“双机集群模式”而言,是一种松散型集群结构,不仅有利于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且可以大幅度提高系统的性能。

5开发部署结构

在软件的设计方面,按三层模型,即数据服务层、应用逻辑层和用户界面层构造系统进行设计,应用逻辑层主要承担各种应用组件完成系统的功能。组件具有较好的重用性,可以对部件独立升级,增加新的接口(属性与方法),而不影响原有系统。此外,使用重用组件可以构造新的应用子系统,在具体实现上,将按业务职能和机构组成划分应用子系统。其结构如图 3-73所示。

图 3-73 软件三层模型图

系列信息系统是基于 GIS 模式软件体系结构创建的。最顶层是用户界面,中间层为应用服务层,主要由各种系统组件和应用服务系统构成,用以实现系统的功能并完成对数据库的访问。最底层为数据库层,主要为 SQL Server 等大型的管理数据库系统,数据库系统在 Windows 等 *** 作系统上运行。

(四)系列信息系统配置

1硬件配置

系列信息系统网络和硬件配置如图 3-74 所示。

图 3-74 网络与硬件配置图

2软件配置总结

详见表 3-90。

表 3-90 软件配置表

续表

(五)系列信息系统评价

系列信息系统是根据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和《农用地估价规程》等有关要求,结合本研究工作的实际需要,采用基于 SuperMap 组件式开发的面向数据处理、计算、制图、决策分析等应用的实用数据可视化信息系统。

1一般性能评价

(1)系统效率。系列信息系统采用可视化技术和 SuperMap 的 GIS 技术进行开发,运行于Windows 2000/XP 环境,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 *** 作方便,能及时准确地向用户提供空间信息和属性信息,查询功能完备,查询速度快;系统具有良好的容错性,能对捕获的各种错误进行妥善处理;系统在完成各个任务后,其线程会自动关闭,占用系统资源少,资源的使用效率高。

(2)系统可靠性。系统在运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系统提供了数据备份和灾难恢复功能,当用户数据发生错误或丢失时,系统可以及时恢复用户数据。

(3)可扩展性。系统采用 GIS 技术,在开发过程中,系统已经留取了建立决策支持系统和专家系统的接口,因此,当需要增加功能模块时,在现行系统上不做较大改动即可实现,具有良好的扩展性。

(4)可移植性。系统的空间数据库可以与 ArcInfo、MapInfo、AutoCAD 等交换数据;系统可以移植到任何安装有 Windows 2000/XP *** 作系统的计算机上使用。同时,系统能与其他大量的土地资源数据兼容。

2专业性能指标评价

(1)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系统开发主要采用国土资源部颁布的《农用地分等规程》、《农用地定级规程》和《农用地估价规程》中的方法、参数和代码以及相关的数学标准化模型,保证了数据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有利于国土资源数据共享和软件在全省乃至全国的推广应用。

(2)数据兼容性。系统采用组件式 GIS 软件 SuperMap 作为开发平台,能同时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两种空间数据输入。同时该系统能与 MapInfo、ArcInfo、ArcView 和 AutoCAD 等主要地理信息系统软件的数据格式通用;具有接受 bmp、grid、mrsid、tif 和 ecw 图像文件的功能,通过系统提供的屏幕数字化功能,实现栅格数据(如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貌图、地形图等)向矢量数据转化。同时,系统能将相关的数据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面图层,乡镇位置等点图层,乡镇界、县界等县图层)导出成 MapInfo、ArcInfo、ArcView、AutoCAD 和国际矢量交换格式等多种信息系统数据源。

(3)空间分析功能。该系统能将土壤图、土地利用现状图、地貌图等矢量化图层进行叠加,得到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的单元图,然后进行一系列的缓冲区分析、多边形合并、图层拷贝和复制等空间数据处理分析后,可获得用户需要的数据图层。

(4)地图输出。通过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单元、土地利用方式、乡镇名等图层和相关属性数据,系统提供单值专题图、分段专题图、等级符号专题图、点密度专题图、统计专题图、标题专题图和用户自定义专题图多种专题图制作向导用以制作专题地图,在地图制作过程中,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对地图进行填充颜色、线条等风格设置,可以根据需要对相关地图要素布局。通过以上设置,可以输出农用地等别、级别、基准地价等相关图件。

(5)经济社会效益分析。采用组件式 GIS 软件作为开发平台,系统开发成本较低,运行维护费用较少;该系统可为各级管理和政府部门提供实用的计算机管理工具,快速方便地进行农用地分等定级与估价,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劳动;可为全国建立土地资源信息数据库和数字国土、数字地球提供坚实基础和应用范例,促进中国土地的合理化管理,解决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

国土资源部对本研究的科技成果鉴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其中分幅线处理软件、土壤数字软件属国内首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92676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