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ps软件是什么(vps可以做什么)

vps软件是什么(vps可以做什么),第1张

VPS

ParallelsVirtuozzoContainers是业界领先的虚拟化解决方案。ParallelsVirtuozzo在单台物理服务器及单个 *** 作系统实例上创建多个相互隔离的虚拟环境。与其他的虚拟化技术对比,ParallelsVirtuozzoContainers为您提供最佳的密度、性能和易管理性。

ParallelsVirtuozzoContainers新特性:

3x密度-与其他的虚拟化技术相比,ParallelsVirtuozzo在单台物理服务器(硬件节点)上可获得超过3倍的虚拟服务器数量。

最佳的易管理特性-全球唯一的在增加虚拟服务器数量同时降低 *** 作系统复杂增长(OSsprawl)的虚拟化解决方案。

原始服务器性能-虚拟服务器接近原始物理服务器性能,整合性能敏感负载后不会有性能损失困扰。

高可靠性-优化整体虚拟IT基础架构的在线时间以确保业务连续性。

成熟的技术-ParallelsVirtuozzo已经成功部署在超过10,000台物理服务器上,始终如一地为客户提供超水平的隔离、安全和稳定性等性能。

易管理性:

ParallelsVirtuozzoContainers拥有最低的管理维护成本。

管理高性能虚拟化解决方案而无须学习新的 *** 作系统。

快速开通功能允许管理员可以瞬间创建并部属虚拟环境。

动态资源管理允许实时更改核心系统资源,如CPU,内存,网络,磁盘及I/O。

消除OS复杂增长相关问题,支持跨服务器及多虚拟环境统一部署补丁和更新。

ParallelsTransporter允许您轻松、可靠地将物理服务器或其他虚拟机服务器迁移到ParallelsVirtuozzo虚拟环境。

简易的自动化任务并与已有工具整合

原始服务器性能:

ParallelsVirtuozzoContainers可在单台物理服务器上创建更多虚拟服务器,提供最佳的投资回报。

多达1000个虚拟环境,每个标准物理服务器上可以创建多达1000个虚拟环境。

高级模版技术极大提升有限资源的效率。

高密度分区技术有效地将单个服务器分割为多个相互隔离的虚拟环境并最大化服务器资源利用率

高可靠性:

确保企业应用运行在其最佳状态。

完全原始服务器性能架构确保企业应用所有性能优化且运行在其最佳状态。

可管理高I/O流量且不会降低I/O性能。

链接及缓存技术支持更快的应用及反应时间。

单个虚拟环境可以扩展使用整个物理服务器资源。

精细的资源控制允许将每个虚拟环境都调至最佳状态。

有效管理ParallelsVirtuozzoContainers虚拟化技术架构:

确保优化服务器、虚拟环境及企业应用在线时间。

服务器及虚拟环境集群(基于MicrosoftClusterService(MSCS)和RedHatClusterServices)确保业务连续性。

网络冗余和网络资源的高效利用更容易实现(基于MicrosoftNetworkLoadBalancing服务)。

保护关键任务数据及虚拟IT基础架构不受损失,通过内置的备份增强功能

了解Parallels客户如何使用Virtuozzo:

Parallels基础架构管理工具(PIM)是一个可选的基于Web界面的管理工具,允许管理员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轻松管理整个虚拟IT基础架构。无须任何客户端软件,只需任一台连接至互联网或局域网的计算机,PIM允许管理人员管理所有的虚拟环境及Virtuozzo服务器。了解更多

Parallels管理控制台(PMC)是内置的基于客户端界面的管理工具,为管理员提供通个单一界面对多个Virtuozzo服务器及虚拟环境的远程和系统管理功能。了解更多

大概有如下几个工具:
android针对上面这些会影响到应用性能的情况提供了一些列的工具:
1 布局复杂度:
hierarchyviewer:检测布局复杂度,各视图的布局耗时情况:
Android开发者模式—GPU过渡绘制:
2 耗电量:Android开发者模式中的电量统计;
3 内存:
应用运行时内存使用情况查看:Android Studio—Memory/CPU/GPU;
内存泄露检测工具:DDMS—MAT;
4 网络:Android Studio—NetWork;
5 程序执行效率:
静态代码检查工具:Android studio—Analyze—Inspect Code/Code cleanup ,用于检测代码中潜在的问题、存在效率问题的代码段并提供改善方案;
DDMS—TraceView,用于查找程序运行时具体耗时在哪;
StrictMode:用于查找程序运行时具体耗时在哪,需要集成到代码中;
Andorid开发者模式—GPU呈现模式分析。
6 程序稳定性:monkey,通过monkey对程序在提交测试前做自测,可以检测出明显的导致程序不稳定的问题,执行monkey只需要一行命令,提交测试前跑一次可以避免应用刚提交就被打回的问题。
说明:
上面提到的这些工具可以进Android开发者官网性能工具介绍查看每个工具的介绍和使用说明;
Android开发者选项中有很多测试应用性能的工具,对应用性能的检测非常有帮助,具体可以查看:All about your phone's developer options和15个必知的Android开发者选项对Android开发者选项中每一项的介绍;
针对Android应用性能的优化,Google官方提供了一系列的性能优化视频教程,对应用性能优化具有非常好的指导作用,具体可以查看:优酷Google Developers或者Android Performance Patterns。
二 第三方性能优化工具介绍
除了android官方提供的一系列性能检测工具,还有很多优秀的第三方性能检测工具使用起来更方便,比如对内存泄露的检测,使用leakcanry比MAT更人性化,能够快速查到具体是哪存在内存泄露。
leakcanary:square/leakcanary · GitHub,通过集成到程序中的方式,在程序运行时检测应用中存在的内存泄露,并在页面中显示,在应用中集成leancanry后,程序运行时会存在卡顿的情况,这个是正常的,因为leancanry就是通过gc *** 作来检测内存泄露的,gc会知道应用卡顿,说明文档:LeakCanary 中文使用说明、LeakCanary: 让内存泄露无所遁形。
GT:GT Home,GT是腾讯开发的一款APP的随身调测平台,利用GT,可以对CPU、内存、流量、点亮、帧率/流畅度进行测试,还可以查看开发日志、crash日志、抓取网络数据包、APP内部参数调试、真机代码耗时统计等等,需要说明的是,应用需要集成GT的sdk后,GT这个apk才能在应用运行时对各个性能进行检测。

测试分类:
1、界面测试
1)给用户的整体感:舒适感;凭感觉能找到想要找的信息;设计风格是否一致
2)各控件的功能
2、功能测试
1)删除/增加某一项:是否对其他项造成影响,这些影响是否都正确
2)列表默认值检查
3)检查按钮功能是否正确:新建、编辑、删除、关闭、返回、保存、导入、上一页、下一页、页面跳转、重置(常见错误)
4)字符串长度检查:超出长度
5)字符类型检查
6)标点符号检查:空格、各种引号、Enter键
7)特殊字符:常见%、“、”
8)中文字符:是否乱码
9)检查信息完整:查看信息,查看所填信息是否完整更新;更新信息,更新信息与添加信息是否一致
10)信息重复:需唯一信息处,比如重复的名字或ID、重名是否区分大小写、加空格
11)检查删除功能:不选择任何信息,按Delete,看如何处理;选择一个或多个进行删除;多页选、翻页选删除;删除是否有提示
12)检查添加和修改是否一致:添加必填项,修改也该必填;添加为什么类型,修改也该什么类型
13)检查修改重名:修改时把不能重名的项改为已存在的内容
14)重复提交表单:一条已经成功提交的记录,返回后再提交
15)检查多次使用返回键:返回到原来页面,重复多次
16)搜索检查:存在或不存在内容,看搜索结果是否正确;多个搜索条件,同时输入合理和不合理条件;特殊字符
17)输入信息的位置
18)上传下载文件检查:功能是否实现,
上传:上传文件是否能打开、格式要求、系统是否有解释信息、将不能上传的文件格式修改后缀为可上传的文件格式;
下载:下载是否能打开、保存、格式要求
19)必填项检查:必填项未填写;是否有提示,如加;对必填项提示返回后,焦点是否自动定位到必填项
20)快捷键检查:是否支持快捷键Ctrl+C、Ctrl+V、backspace;对不允许做输入的字段(如:下拉选项),对快捷方式是否也做了限制
21)Enter键检查:输入结束后按Enter键,系统如何处理
22)刷新键检查:按浏览器刷新键如何处理
23)回退键检查:按浏览器回退键如何处理
24)空格检查:输入项输入一个或多个空格
25)输入法半角全角检查:比如,浮点型,输入全角小数点“。”或“ ”,如4 5;全角空格
26)密码检查:输入加密方式的极限字符;密码尽可能长
27)用户检查:不同种类管理员用户的不同权限,是否可以互相删除、管理、编辑;一般用户的权限;注销功能,老用户注销再注册,是否为新用户
28)系统数据检查:数据随业务过程、状态的变化保持正确,不能因为某个过程出现垃圾数据,也不能因为某个过程而丢失数据。
29)系统可恢复性检查:以各种方式把系统搞瘫,测试系统是否可以迅速恢复
30)确认提示检查:系统更新、删除 *** 作:是否有提示、取消 *** 作;提示是否准确;事前、事后提示
31)数据注入检查:对数据库注入,特殊字符,对SQL语句进行破坏
32)时间日期检查:时间、日期、时间验证:日期范围是否符合实际业务;对于不符合实际业务的日期是否有限制
33)多浏览器验证
3、性能测试
1)压力测试:实际破坏一个Web应用系统,测试系统的反应,测试系统的限制和故障恢复能力
2)负载测试:在某一负载级别上的性能,包括某个时刻同时访问Web的用户数量、在线数据处理的数量
3)强度测试:测试对象在性能行为异常或极端条件下(如资源减少或用户过多)的可接受性,以此验证系统软硬件水平
4)数据库容量测试:通过存储过程往数据库表中插入一定数量的数据,看是否能及时显示
5)预期指标的性能测试:在需求分析和设计阶段会提出一些性能指标,对于预先确定的性能要求要首先进行测试
6)独立业务性能测试:对核心业务模块做用户并发测试,包括同一时刻进行完全一样的 *** 作、同一时刻使用完全一样的功能
7)组合业务性能测试:模拟多用户的不同 *** 作,最接近实际用户使用情况,按用户实际的实际使用人数比例来模拟各个模块的组合并发情况
8)疲劳强度性能测试:系统稳定运行情况下,以一定负载压力来长时间运行系统的测试
9)网络性能测试:准确展示带宽、延迟、负载、端口的变化是如何影响用户的相应时间的
10)大数据量性能测试:实时大数据量,模拟用户工作时的实时大数据量;极限状态下的测试,系统使用一段时间,积累一段数据量时能否正常运行,以及对前面两种进行结合
11)服务器性能测试:在进行用户并发性能测试、疲劳强度、大数据量性能测试时,完成对服务器性能的监控,并进行评估
12)一些特殊的测试:配置测试、内存泄漏的一些特殊测试
4、可用性测试(接口测试)
1)整体界面测试
2)多媒体测试
3)导航测试
5、客户端兼容性
平台测试:windows;unix;macintosh;linux
浏览器测试:不同厂商的浏览器对Java、Javascript、ActiveX、plug-ins或不同的HTML的规格
不同的支持;框架和层次结构在不同浏览器也不同的显示
6、安全性
安全性测试要求:
1)能够对密码试探工具进行防范
2)能够防范对Cookie攻击的常用手段
3)敏感数据保证不用明文传输
4)能防范通过文件名猜测和查看html文件内容获取重要信息
5)能保证在网站收到工具后在给定时间内恢复,重要数据丢失不超过1小时
web 的性能测试工具:
随着Web 20技术的迅速发展,许多公司都开发了一些基于Web的网站服务,通常在设计开发Web应用系统的时候很难模拟出大量用户同时访问系统的实际情况。
因此,当Web网站遇到访问高峰时,容易发生服务器响应速度变慢甚至服务中断。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需要一种能够真实模拟大量用户访问Web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工具进行压力测试,来测试静态HTML页面的响应时间,甚至测试动态网页(包括ASP、PHP、JSP等)的响应时间,为服务器的性能优化和调整提供数据依据。
1、企业级自动化测试工具WinRunner
Mercury Interactive公司的WinRunner是一种企业级的功能测试工具,用于检测应用程序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及正常运行。
2、工业标准级负载测试工具Loadrunner
LoadRunner 是一种预测系统行为和性能的负载测试工具
3、全球测试管理系统testdirector
TestDirector 是业界第一个基于Web的测试管理系统,它可以在您公司内部或外部进行全球范围内测试的管理。
4、功能测试工具Rational Robot
IBM Rational Robot 是业界最顶尖的功能测试工具,它甚至可以在测试人员学习高级脚本技术之前帮助其进行成功的测试。
它集成在测试人员的桌面IBM Rational TestManager 上,在这里测试人员可以计划、组织、执行、管理和报告所有测试活动,包括手动测试报告。
这种测试和管理的双重功能是自动化测试的理想开始。
5、单元测试工具xUnit系列
目前的最流行的单元测试工具是xUnit系列框架,常用的根据语言不同分为JUnit(java),CppUnit(C++),DUnit (Delphi ),NUnit(net),PhpUnit(Php )等等。
该测试框架的第一个和最杰出的应用就是由Erich Gamma (《设计模式》的作者)和Kent Beck(XP(Extreme Programming)的创始人 )提供的开放源代码的JUnit
6、功能测试工具SilkTest
Borland SilkTest 2006属于软件功能测试工具,是Borland公司所提出软件质量管理解决方案的套件之一。
这个工具采用精灵设定与自动化执行测试,无论是程序设计新手或资深的专家都能快速建立功能测试,并分析功能错误。
7、性能测试工具WAS
Microsoft Web Application Stress Tool 是由微软的网站测试人员所开发,专门用来进行实际网站压力测试的一套工具。
透过这套功能强大的压力测试工具,您可以使用少量的Client端计算机仿真大量用户上线对网站服务所可能造成的影响。
8、自动化白盒测试工具Jtest
Jtest是parasoft公司推出的一款针对java语言的自动化白盒测试工具,它通过自动实现java的单元测试和代码标准校验,来提高代码的可靠性。
parasoft同时出品的还有C++ test,是一款C/C++白盒测试工具。
9、功能和性能测试的工具JMeter
JMeter是Apache组织的开放源代码项目,它是功能和性能测试的工具,100%的用java实现。
10、性能测试和分析工具WEBLOAD
webload是RadView公司推出的一个性能测试和分析工具,它让web应用程序开发者自动执行压力测试;webload通过模拟真实用户的 *** 作,生成压力负载来测试web的性能。

制作网站可以分为以下几步:首页你要确定网站性质(网站的类型:品牌网站,还是活动网站,还是营销型网站,还是电子商务型网站)

然后,分析网站的主关键词,(主关键词二到三个就可)搬用关键词分析工具分析出,次关键词(十几个左右)与长尾关键词(上百甚至上千个)。当然,这些关键一定要根据百度指数或者同类型的工具进行数据分析,查关键词的搜索指数,以及竞争力度,来进行筛选。最终利用这些关键词组成一个金字塔型关键词数据库。

根据这些数据库制定网站结构。

在网页设计过程中,尽量少用js效果与flash动画效果,网站内链与外链,还有网站页面关键词定位都对seo推广有帮助。我推荐您去看一本书《SEO实战密码》这本书,我买了,写得挺详细。希望能帮到您

Exp调优

使用DIRECT和RECORDLENGTH选项

DIRECT参数定义了导出是使用直接路径方式(DIRECT=Y) 还是常规路径方式(DIRECT=N) 常规路径导出使用SQL SELECT语句从表中抽取数据 直接路径导出则是将数据直接从磁盘读到PGA再原样写入导出文件 从而避免了SQL命令处理层的数据转换过程 大大提高了导出效率 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 直接路径导出的效率优势更为明显 可比常规方法速度提高三倍之多

和DIRECT=Y配合使用的是RECORDLENGTH参数 它定义了Export I/O缓冲的大小 作用类似于常规路径导出使用的BUFFER参数 建议设置RECORDLENGTH参数为最大I/O缓冲 即 ( kb) 其用法如下

      exp userid=system/manager full=y direct=y recordlength= file=exp_full dmp log=exp_full log直接路径导出根据Oracle版本不同 有一些使用限制 比较重要的限制有 i及以下版本不支持导出客户端和数据库的字符集转换 因此导出前必须保证NLS_LANG设置正确; 及以下版本不支持导出含LOBs对象的表;不能使用QUERY参数等

使用管道技术

管道是从一个程序进程向另一个程序进程单向传送信息的技术 通常 管道把一个进程的输出传给另一进程作为输入 如果导出的数据量很大 可以利用管道直接生成最终的压缩文件 所耗费的时间和不压缩直接导出的时间相当 这样一来 不仅能够解决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 而且省去了单独压缩文件的时间;如果需要传输导出文件 还可以减少网络传输的时间 比如 一个 G的文件单独压缩可能需要半小时以上的时间 虽然管道技术不能够直接缩短Exp/Imp本身的时间 但节省出来的压缩时间非常可观 管道和Exp结合的具体使用方法如下

导出数据示例

     % mknod /tmp/exp_pipe p # Make the pipe

% press < /tmp/exp_pipe > export dmp Z & # Background press

% exp file=/tmp/exp_pipe # Export to the pipe

Imp调优

Oracle Import进程需要花比Export进程数倍的时间将数据导入数据库 某些关键时刻 导入是为了应对数据库的紧急故障恢复 为了减少宕机时间 加快导入速度显得至关重要 没有特效办法加速一个大数据量的导入 但我们可以做一些适当的设定以减少整个导入时间

使用管道技术

前面已经说明了Exp时如何使用管道 在导入时管道的作用是相同 不仅能够解决磁盘空间不足的问题 而且省去了单独解压缩文件的时间 在大数据量导入导出的时候 推荐一定要使用管道

导入数据示例

      % mknod /tmp/imp_pipe p # Make the pipe

% unpress < export dmp Z > /tmp/imp_pipe & # Background unpress

% imp file=/tmp/imp_pipe # Import from the pipe

22 避免I/O竞争

Import是一个I/O密集的 *** 作,避免I/O竞争可以加快导入速度。TwWiNGwIt如果可能,不要在系统高峰的时间导入数据,不要在导入数据时运行job等可能竞争系统资源的 *** 作。

23 增加排序区

Oracle Import进程先导入数据再创建索引,不论INDEXES值设为YES或者NO,主键的索引是一定会创建的。创建索引的时候需要用到排序区,在内存大小不足的时候,使用临时表空间进行磁盘排序,由于磁盘排序效率和内存排序效率相差好几个数量级。增加排序区可以大大提高创建索引的效率,从而加快导入速度。

8i及其以下版本:导入数据前增加数据库的sort_area_size大小,可设为正常值的5-10倍。但这个值设定会影响到所有会话,设的过高有可能导致内存不足出现paging, swapping现象。更为稳妥的方法是,对于大表和索引特别多的表,只导数据不导索引。导完数据后,创建一个会话,设定当前会话的sort_area_size一个足够大的值,再手工创建索引。

9i:在workarea_size_policy=AUTO的情况下,所有会话的UGA共用pga_aggregate_target定义的内存,不必单独设定sort_area_size。导入数据前增加pga_aggregate_target大小,如果机器内存够大,可从通常设定的500M提高到1-2G。pga_aggregate_target大小可以动态调整,导入完成后可在线调回原值。

24 调整BUFFER选项

Imp参数BUFFER定义了每一次读取导出文件的数据量,设的越大,就越减少Import进程读取数据的次数,从而提高导入效率。BUFFER的大小取决于系统应用、数据库规模,通常来说,设为百兆就足够了。其用法如下:

      imp user2/pwd fromuser=user1 touser=user2 file=/tmp/imp_db_pipe1 mit=y feedback=10000 buffer=1024000025 使用MIT=Y选项

MIT=Y表示每个数据缓冲满了之后提交一次,而不是导完一张表提交一次。这样会大大减少对系统回滚段等资源的消耗,对顺利完成导入是有益的。

26 使用INDEXES=N选项

前面谈到增加排序区时,说明Imp进程会先导入数据再创建索引。导入过程中建立用户定义的索引,特别是表上有多个索引或者数据表特别庞大时,需要耗费大量时间。某些情况下,需要以最快的时间导入数据,而索引允许后建,我们就可以使用INDEXES=N 只导入数据不创建索引,从而加快导入速度。

我们可以用INDEXFILE选项生成创建索引的DLL脚本,再手工创建索引。我们也可以用如下的方法导入两次,第一次导入数据,第二次导入索引。其用法如下:

      imp user2/pwd fromuser=user1 touser=user2 file=/tmp/imp_db_pipe1 mit=y feedback=10000 buffer=10240000 ignore=y rows=y indexes=n

imp user2/pwd fromuser=user1 touser=user2 file=/tmp/imp_index_pipe1 mit=y feedback=10000 buffer=10240000 ignore=y rows=n indexes=y

27 增加LARGE_POOL_SIZE

如果在initora中配置了MTS_SERVICE,MTS_DISPATCHERS等参数,tnsnamesora中又没有(SERVER=DEDICATED)的配置,那么数据库就使用了共享服务器模式。在MTS模式下,Exp/Imp *** 作会用到LARGE_POOL,建议调整LARGE_POOL_SIZE到150M。

检查数据库是否在MTS模式下:

SQL>select distinct server from v$session;

lishixinzhi/Article/program/Oracle/201311/18115

手游服务器测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要做:
负载测试
稳定性测试
接口测试
容量测试等
安利一款工具可以很好地进行服务器压力测试:WeTest腾讯质量开放平台

测试高并发,实时性能报表,专家级性能优化建议,你要做的仅仅是填下被测的URL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94264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