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商如何运用大数据转型升级

运营商如何运用大数据转型升级,第1张

首先是传统运营商所提供的服务类型已经从单一的话音结合少量的数据通讯,向多媒体、iptv等多业务叠加模式演变;其次,是价值链的改变,运营商不得不面对为数众多的、并且在逐步壮大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和应用提供商,想自己直接经营显然不太现实。但是,以腾讯、百度、新浪等为首的传统互联网巨头认为,三大电信运营商并不会对传统互联网公司以及新兴的移动互联网企业构成威胁,通过合作,互联网公司将与电信运营商实现共赢。如何处理与新兴互联网公司的关系?公司化运作、新的it技术的利用是否是其转型的救命稻草?云、管、端三线布局能否解决管道化的忧虑?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摆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大电信运营商面前的难题。
电信运营商必须深化战略转型,否则将难以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各项挑战
据赛迪顾问数据显示,2012年中国已有超过4亿用户尝试用手机访问互联网,微信用户突破3亿,手机用户上网的频率全面提高。随着未来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为代表的新式移动互联网终端的不断推出,人们对于移动互联网业务的需求将呈现爆炸式增长趋势。显而易见,移动互联网正在孕育着一个巨大的市场商机。移动互联网产业生态价值链还在重塑过程中,但机遇大于挑战,关键是如何调整商业模式、战略、策略、渠道。
然而,当电信运营商从被动转主动开始拥抱移动互联网所造就的数据时代时,其最强劲的竞争对手互联网巨头已经成为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灵活、并且创意无限的角色。当前,即便是世界优秀的电信运营商也面临着艰巨的业务转型需要和巨大的发展瓶颈。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运营商缺乏互联网运营经验、对终端掌控力度不足、业务创新能力落后、缺乏标准开发能力以及资源使用与管理运营支撑效率低已经成为了运营商全面增长的几个主要的劣势所在。从最新公布的中国移动、2013年一季度财报来看,利润增长几乎停滞,增长显现出疲态。运营商的转型之门若干年后又将重新打开,而不管是“流量经营”和“去电信化”等运营商转型思路,赛迪顾问认为,面临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庞大的数据挑战,电信运营商的转型之路必须要围绕海量数据所带来的商机作深度挖掘和分析。
海量数据的出现、数据结构变化给运营商的数据管理及分析带来高度挑战
尽管移动互联网时代给电信运营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然而正如硬币的两面,这个时代的到来同样也给电信运营商带来了无限的挑战,特别是大数据的挑战。这个挑战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其一、传统数据仓库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业务数据所带来的存储、计算需求。随着业务发展数据量的增加,应用复杂导致的数据量增加,这些数据量导致了数据存储和处理压力; 数据仓库无法线性扩容,管理难度加大,成本高扩容压力大,效率下降等。其二、传统数据仓库难以满足非结构化数据的处理要求。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业务带来的非结构化数据、半结构化数据(如网页、聊天记录)对分析系统提出了不同以往的处理要求,如自然语言处理、网页分类等。下图描述了运营商针对不同业务所应具备的大数据处理模型特征,是运营商急需提升的应用处理能力模型。
图1 电信运营商大数据处理应用模型
从上图看,准实时处理、非实时处理以及oltp/在线事务处理以及在线分析应用四个方向的能力将是电信运营商在主要大数据应用所应具备的能力,也是未来运营商大数据的重要竞争优势的角逐。
利用大数据转型,运营商在行动
其实,各大运营商在面向移动互联时代已经做好了部分准备,而且在应对大数据挑战上逐步提高了竞争意识。
中国电信很早就已经意识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并于2005年提出了战略转型的构想,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应对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挑战。而当前,中国电信已经提出了“智慧城市”发展战略,其中很重要的技术结合点就是物联网和大数据。基于以上战略,中国电信定位成为智能管道的主导者、综合平台的提供者、内容应用的参与者。而在“流量经营”方面,中国电信从“话务经营”向“流量经营”转型。结合大数据技术,中国电信也将深入idc服务以及智慧城市建设,并发掘移动互联与之结合的商机,重塑转型之路。
中国移动数据部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需要转型,要以开放的姿态获取更多的合作,而中国移动的阅读、游戏、动漫、音乐等业务都将通过开放合作的方式来寻求发展。通过开放合作平台,中国移动从“移动通信专家”到“移动信息专家”的策略转变,就是为顺应移动互联网时代潮流而做出的改变。这一战略的发展基础就是中国移动针对大数据和云计算研究所获得的应用发展方向。中国移动在大云15平台上部署了分析型paas产品,利用bc-hadoop构建大数据处理平台,同时建设了并行数据挖掘系统(bc-pdm&etl)以及商务智能平台(bi-paas)等大数据应用平台,为将来在大数据应用和服务市场做了充分准备。
中国联通对大数据的探索源自于2010年中国联通数据大集中策略的提出。2009年,中国联通3g业务正式商用,提出“统一品牌、统一业务、统一包装、统一资费、统一终端政策、统一服务标准”的“六个统一”策略。这意味着中国联通要走一条数据大集中的路线。2012年底,中国联通就已经成功将大数据和hadoop技术引入到移动通信用户上网记录集中查询与分析支撑系统。当前,中国联通已经新增100亿投资重庆大数据计划,显现了其发展大数据,转型自身业务的决心。
总体来看,运营商利用大数据来推动业务转型将是未来电信市场的一个重要方向。电信运营商如果能够通过技术的进步,不断释放其管道中庞大数据的潜在力量,将会成为未来移动互联时代中最大的赢家。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快速,就离不了网络服务器的支撑点,如今对IDC大数据中心主机房的需求也愈来愈多!网络服务器归类规范有很多,尤其是目前网络服务器类型愈来愈多,作用也更加强劲,无论是依照主要用途作用,或是依照构造都是有一定的种类规范。下边咱们来说一下网络服务器都有哪些归类。
1按运用层级区划为新手入门网络服务器、调研组级服务器、单位级服务器和公司级服务器四类。
(1)新手入门网络服务器
(2)调研组级服务器
(3)单位级服务器
(4)公司级服务器
2按网络服务器的处理器架构(也就是网络服务器CPU所运用的计算机指令)区划把网络服务器分成CISC构架网络服务器、RISC构架网络服务器和VLIW构架网络服务器三种。
(1)CISC构架网络服务器
(2)RISC构架网络服务器
(3)VLIW构架网络服务器
3按网络服务器按应用领域区划为通用性网络服务器和专用网络服务器两大类。
(1)通用性网络服务器
(2)专用网络服务器
4按网络服务器的主机箱构造来区划,能够把网络服务器区划为“台式一体机网络服务器”、“机架式网络服务器”、“服务器机柜式网络服务器”和“刀式网络服务器”四类。
(1)台式一体机网络服务器
(2)机架式网络服务器
(3)服务器机柜式网络服务器
(4)刀式网络服务器

    服务器如何选择?服务器的选择大概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一、个人网站或者入门级网站,这类网站由于网站内容和访问量都相对比较低,所以对服务器的要求也较低,选择入门级的服务器即可,而且价格会比较便宜。

     二、如果是一般的企业网站,企业的产品数量有限,需要存储的内容也有限的话,一般1核、2G、1M的就够用。

     三、如果是做开发游戏、数据分析、在线商城等业务或者有高网络包收发需求的企业,这类网站对访问速度、访问量、存储量、稳定性等的要求都比较高,所以建议考虑计算型服务器。

     四、如果有大数据计算与存储分析需求,比如互联网行业、金融行业等,最好选择大数据型的服务器,这种服务器的优势是可以随意升降配置。在具体选择服务器的过程中,有几个重要参数是一定要慎重考虑的:

1、CPU:服务器的CPU代表了主机的运算能力,静态页面对CPU的消耗比较小,动态页面对CPU消耗比较大,所以如果是静态页面一般1核的CPU就够了,如果是动态页面则建议选择2核以上的CPU。

2、内存:服务器内存越大,网站打开速度越快。对有数据库运行需求的中小型网站来说最少选择1G以上内存,因为数据库运行也是比较消耗内存的。

  3、硬盘:硬盘需要根据程序体量以及数据库大小来定了,此外系统本身会占用一部分硬盘空间,所以开通以后看到硬盘已经被使用了一部分空间。

4、带宽:如果选择VPS或者云服务器,他们对流量是没限制的,重点要考虑带宽。带宽越大访问网站时速度越快。所以可根据访问量大小及未来的发展规划选择带宽。

     5、线路:大陆常用的线路一般是三大运营商的,移动、联通、电信;境外的有香港、美国的。可以根据业务面向用户市场区域选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95638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