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麒麟芯片发展史,为了解麒麟990提前普及一下

华为麒麟芯片发展史,为了解麒麟990提前普及一下,第1张

我们在价值平衡上,即使做成功了,(芯片)暂时没有用,也还是要继续做下去。一旦公司出现战略性的漏洞,我们不是几百亿美金的损失,而是几千亿美金的损失。我们公司积累了这么多的财富,这些财富可能就是因为那一个点,让别人卡住,最后死掉。……这是公司的战略旗帜,不能动掉的。——任正非

说到华为的自研芯片,大家首先从脑海里想到的肯定是海思麒麟系列。没错,正是因为有了自主研发的手机芯片——海思麒麟,华为才能快速占据市场制高点,并且成为了中国手机行业的NO1。

海思麒麟芯片,是华为与苹果,三星平起平坐的底气所在。那么海思麒麟从何时开始发展,又有着怎样的经历?下面,笔者将简述华为海思麒麟芯片研发的坎坷之路。在探讨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芯片的制造过程。

01 芯片制造:一粒沙子的质变

一个芯片是怎样设计出来的?设计出来的芯片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你能有大概的了解。

硅(SiO2)——芯片的基础

一个看起来只有指甲盖那么大芯片,里面却包含着几千万甚至几亿的晶体管,想想就觉得不可思议,而在工程上这又是如何实现的呢?

芯片其主要成分就是硅。硅是地壳内第二丰富的元素,而脱氧后的沙子(尤其是石英)最多包含25%的硅元素,以二氧化硅(SiO2)的形式存在。

硅锭

硅(SiO2)一直被称为半导体制造产业的基础,就是因为它能够制成一个叫晶圆的物质,而首先我们需要把硅通过多步净化熔炼后变为硅锭(Ingot)。然后再用金刚石锯对硅锭进行切割,才会成为一片片厚薄均匀的晶圆。

光刻胶层透过掩模被曝光在紫外线(UV)之下,形成电路图案

接下来需要一样叫光刻胶的物质去铺满它的表面,光刻胶层随后透过掩模(Mask)被曝光在紫外线(UV)之下,变得可溶,期间发生的化学反应。掩模上印着预先设计好的电路图案,紫外线透过它照在光刻胶层上,就会形成微处理器的每一层电路图案。

晶体管形成

到了这一步还要继续往下走,我们还需要继续浇上光刻胶,然后光刻,并洗掉曝光的部分,剩下的光刻胶还是用来保护不会离子注入的那部分材料。

晶体管形成过程

然后就是重要的离子注入过程,在真空系统中,用经过加速的、要掺杂的原子的离子照射固体材料,从而在被注入的区域形成特殊的注入层,并改变这些区域的硅的导电性。

离子注入完成后,光刻胶也被清除,而注入区域(绿色部分)也已掺杂了不同的原子。到了这一步,晶体管已经基本完成。

晶圆切片与封装

然后我们就可以开始对它进行电镀了, *** 作方法是在晶圆上电镀一层硫酸铜,将铜离子沉淀到晶体管上。铜离子会从正极(阳极)走向负极(阴极)。电镀完成后,铜离子沉积在晶圆表面,形成一个薄薄的铜层。

其中多余的铜需要先抛光掉,磨光晶圆表面。然后就可以开始搭建金属层了。晶体管级别,六个晶体管的组合,大约为500nm。在不同晶体管之间形成复合互连金属层,具体布局取决于相应处理器的功能设计。

晶圆

芯片表面看起来异常平滑,但事实上放大之后可以看到极其复杂的电路网络,打个比方,就像复杂的高速公路系统网。

接下来对晶圆进行功能性测试,完成后就开始晶圆切片(Slicing)。完好的切片就是一个处理器的内核(Die),测试过程中有瑕疵的内核将被抛弃。

说明

最后就是经封装,等级测试,再经过打包后,就是我们见到的芯片了。

图解处理器的制造过程

简单地说,处理器的制造过程可以大致分为沙子原料(石英)、硅锭、晶圆、光刻、蚀刻、离子注入、金属沉积、金属层、互连、晶圆测试与切割、核心封装、等级测试、包装上市等诸多步骤,而且每一步里边又包含更多细致的过程。

芯片设计

这里讲到的芯片制造就如此复杂,更不要说工程师最开始的芯片功能设计了。由此我们也可以联想到,华为海思麒麟发展至今着实不容易,下面就让我们来简谈一下它的发展史吧。

02 海思麒麟发展史

开端:主攻消费电子芯片

说到麒麟就离不开说到海思半导体公司,它成立于2004年10月,前身是创建于1991年的华为集成电路设计中心,也就是这一刻,拉开了华为对于自主芯片的征战序幕。自那时开始的十几年间,该公司一直致力于设计生产ASIC。

任正非高瞻远瞩,大手一挥,华为要做自己的手机芯片。现在想想,这真的是个伟大的决定。如今华为所获得的成功,说有海思一半的功劳也不为过。

正式成立后的海思团队主要专注三部分业务:系统设备业务,手机终端业务和对外销售业务。由于常年与通讯巨头合作,海思的3G芯片在全球范围内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通讯领域的积累,也为后来华为海思的成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老兵戴辉曾讲述,PSST委员会(Products and Solutions Scheme Team,管产品方向)主任是徐直军,他从战略层面对海思进行管理。后来的很多年里,他都是海思的Sponsor和幕后老大。

已赴任欧洲片区总裁的徐文伟还兼任了海思总裁一职,参与战略决策,并从市场角度提需求。海思的具体工作由何庭波和艾伟负责,何庭波后来成为了海思的负责人,艾伟则分管Marketing。

2004年成立时主要是做一些行业用芯片,用于配套网络和视频应用。并没有进入智能手机市场。

发展与成熟

当然,芯片的研发,不是三天两头就能拿出作品的事情,虽然2004年10月正式成立,直到2009年,时隔五年华为才拿出第一款手机芯片,命名K3V1,但由于第一款产品在很多方面依然不够成熟,迫于自身研发实力和市场原因都以失败告终。

2012年,华为发布了K3V2,号称是全球最小的四核ARM A9架构处理器。集成GC4000的GPU,40nm制程工艺, 这款芯片得到了华为手机部门的高度重视,直接商用搭载在了华为P6和华为Mate1等产品上面,可谓寄予厚望,要知道当初华为P6是作为旗舰产品定位。

但由于其芯片发热过于严重且GPU兼容性太差等,使得该芯片被各大网友所诟病。但华为顶着压力坚持数款手机采用该芯片,当时华为芯片被众人耻笑,接下来华为开始了自己的刻苦钻研。

经过两年的技术沉淀,到了2014年初,海思发布麒麟910,也从这里开始改变了芯片命名方式,作为全球首款4核手机处理器,改用了Mali-450MP4 的GPU。

麒麟910

值得一提的是,麒麟910首次集成华为自研的巴龙Balong710基带,制程升级到28nm,把GPU换成Mali。麒麟910的推出放在了华为P6升级版P6s首发。这是海思平台转向的 历史 性标志,也是日后产品获得成功的基础。

2014年6月,随着荣耀6的发布,华为给我们带来了麒麟920,这款新品又是一个大的进步,又是一个新的里程碑。

麒麟920

作为一颗28nm的八核心soc,还集成了音频芯片、视频芯片、ISP,集成自研第一款LTE Cat6的Balong720基带,使得荣耀6成为全球第一款支持LTE Cat6的手机。也是从麒麟920开始,麒麟芯片受到如此多的肯定,而当年搭载该芯片的荣耀6可谓是大火,其销量已经证明。

同年,海思还带来了小幅度升级的麒麟925与麒麟928,主要在于主频的提升,开始集成协处理器。925这款芯片用在华为Mate 7上,创造了华为Mate 7在国产3000价位上高端旗舰的 历史 ,全球销量超750万,此时此刻,麒麟芯片终于赶上了华为手机的发展步伐!

华为Mate 7

华为Mate 7和苹果和三星的新机型都在同月发布。当时华为对贸然进入高端市场并没有太大的信心,没想到苹果和三星在关键时候都掉了链子。

最为著名的就是,苹果是因为好莱坞艳照门事件以及未在中国境内设服务器,谁也不知道信息传到哪里去了,因此被质疑有安全隐忧,当然现在在贵州设了服务器。

当然除了9系处理器,在2014年12月,海思给我们带来了一个中端6系,发布麒麟620芯片。它是海思旗下首款64位芯片,集成自研Balong基带、音视频解码等组件。

这款芯片陆续用在荣耀4X、荣耀4C等产品上,其中荣耀4X成为华为旗下第一款销量破千万的手机。海思在试着向公众证明,海思除了能做出飙性能的高端芯片,也能驾驭功耗平衡的中端芯片。

麒麟930

2015年3月,发布麒麟930和935芯片,这系列芯片没有过多亮点,依然是28nm工艺,但是海思巧妙避开发热不成熟的A57架构,转而使用提升主频的能耗比高的A53架构,借着功耗优势,借着高通810的发热翻车,麒麟930系列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

同年5月,发布麒麟620升级版麒麟650 ,全球第一款采用16nm 工艺的中端芯片。海思旗下第一款集成了CDMA的全网通基带SoC芯片,这款芯片首发于荣耀5C,在后来,我们也看到了小幅度升级的麒麟650,以及打磨了一款又一款手机的麒麟659。

2015年11月,发布麒麟950首发于华为Mate8。与之前不同的是,这次海思采用了16nm工艺,集成自研Balong720基带,首次集成自研双核14-bit ISP,集成i5协处理器,集成自研的音视频解码芯片,是一款集成度非常高的SoC。

麒麟950

它也是全球首款A72架构和Mali-T880 GPU的SoC,凭借着工艺优势,麒麟950的成绩优秀,除了GPU体验,其它各方面收到消费者众多的好评。

2016年10月19日,华为麒麟麒麟960芯片在上海举行秋季媒体沟通会上正式亮相。麒麟960首次配备ARM Cortex-A73 CPU核心,小核心为A53,GPU为Mali G71 MP8。存储方面,支持UFS21,稍微遗憾的是依然采用的16nm制程工艺。

麒麟960

但是麒麟960开始,麒麟9系列解决了GPU性能短板,大幅度提升了华为/荣耀手机的GPU性能,在 游戏 性能方面,不再是麒麟芯片的大短板。麒麟960在华为Mate9系列首发,后续还用在了荣耀V9等产品上。

2017年9月2日,在德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上,华为发布人工智能芯片麒麟970,它首次采用台积电10nm工艺,与高通最新的骁龙835芯片是一个工艺。

麒麟970

但集成55亿个晶体管远比高通的31亿颗、苹果A10的33亿颗的多,带来的是功耗降低20%。AI是此次麒麟970的“大脑”,AI技术的核心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该款芯片的发布使得华为步入了顶级芯片厂商行列。

在2018年上半年,搭载麒麟970的华为P20pro由于出色的拍照性能,受到外界一致好评。当时P20与P20 Pro,已经一跃成为手机拍照界翘楚,长期霸榜专业相机评测网站DXO。

视角来到现在,麒麟980处理器,全球首款7nm处理器赚足了噱头。最高主频高达26Ghz,全面升级的CPU、GPU、新的双核NPU,再有GPU Turbo加持,这也让华为Mate 20大放异彩。

当然文中还有一些海思麒麟的芯片没有提到,这里主要说了一下麒麟9系列的旗舰芯片。新的麒麟710、810大家或许也都有所了解。总之,华为海思麒麟芯片自研这条路还有很长,但在可以预见,未来华为也将会继续披荆斩棘,向前迈近。

最后来说一下最新消息对于所有关注华为的花粉来说,下半年的重头戏有两场,一场是麒麟990首发,另一场就是紧接着的华为Mate 30系列新旗舰发布了。如今,华为官方消息称,9月6日IFA 2019大展将揭晓重磅新品,不出意外就是麒麟990了。

华为终端官方截图

据此前消息,麒麟990将又发台积电的7nm EUV工艺,同时有极大可能首次集成5G基带。不出意外,除了工艺升级之外,麒麟990将在麒麟980基础上继续性能拔高,同时还有望采用自主研发的达芬奇架构NPU,此前麒麟810已经采用。

写在最后

一路走来,海思手机芯片从零开始,从备受骂声到现在跻身行业前列,不惜代价的重金投入搞研发,有过荣誉也有过挫折,希望会有更多的中国企业也能像海思麒麟一样,坚持不懈,厚积薄发,早日让关键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上。

在即将到来的麒麟990上面,华为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亮点,我们还不得而知,这要等到发布会才能揭晓。面对未知,我们不妨期待一下。

华为松山湖工厂正常生产华为P30手机

美国封堵令下,华为手机工厂仍在正常正常运转。

5月20日,澎湃新闻记者来到位于广东东莞松山湖的华为南方工厂手机生产线,该工厂近40条手机生产线如常运转,正在生产市场需求极大的华为P30智能手机。

这座工厂是华为自家的工厂,华为高端手机主要由这里生产,其他华为手机也先从这里生产后,再转给第三方的代工厂。

这家工厂产线负责人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工厂高度自动化,每条产线只有17名工人,每条产线平均285秒可生产出一台手机。

“目前工厂生产正常,没有受到影响。”这位负责人表示。

5月20日,针对华为被美国政府列入“实体名单”,谷歌旗下的 *** 作系统供应商安卓表示,在遵守美国政府全部要求的前提下向用户保证,现有华为设备上,如谷歌应用商店(Google Play)、通过谷歌应用商店保护(Google Play Protect)提供的网络安全等服务将继续运行。

随后,华为方面向澎湃新闻发来回应称,安卓作为智能手机 *** 作系统,一直是开源的,华为作为重要的参与者,为安卓的发展和壮大做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华为有能力继续发展和使用安卓生态。

华为展厅展出自研芯片

华为在回应中强调,华为和荣耀品牌的产品,包括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产品和服务在中国市场不受影响,请广大消费者放心使用和购买。未来华为仍将持续打造安全、可持续发展的全场景智慧生态,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华为讲解人员展示华为服务器芯片鲲鹏920

关于“华为计划今年打入GPU服务器市场”的消息,在国内暂时不见有权威媒体报道。目前这个的消息,主要出现在各种自媒体上面。自媒体上面的文章显示的都“据韩国媒体The Elec报道,华为技术今年将在韩国设立云和AI事业群,希望进军目前由NVIDIA主导的GPU服务器市场。”如果这个消息是真正的,意味着NVIDIA将会增加一个强大的对手,意味着国内芯片产业,又有了新的进步。

不过,我估计这个消息,大概率是假消息、假新闻。所谓的“韩国媒体The Elec”到底是一个什么样存在,难以查证。不过韩国权威媒体,并没有这么一家。也可以换一个角度去考虑,华为作为国内的知名企业,打入GPU服务器市场这么重要的商业计划,为什么不首先在国内公布或者欧洲公布,而是在韩国公布?又或者,就算华为真的计划打入GPU市场,为什么是在韩国设立云和AI事业群?

不过,就算这个消息是假消息,也可以从某个侧面体现华为的强大。如果所国内真的有一家企业有能力打入GPU服务器市场,最有可能的还真是华为。因为华为有这个实力和相关的技术积累。华为已经在CPU服务市场深耕多年,有着广泛的客户基础。,目前,华为有自己的服务器CPU芯片,也有自己的服务器产品——泰山服务器系列。华为凭借自己在CPU市场和技术上的积累以及自己强大的实力,打入GPU市场,应该不是什么难事。

不过,我估计华为短时间内,应该不会进入GPU市场,因为华为现在面临巨大的压力,有更加重要的事情要做。华为目前面临的严峻形势,不宜进行扩张,开拓新的战场。华为现在面临美国越来越严酷的制裁,在芯片领域面临困境。华为在这个时候进入GPU服务器领域,不是最好的时机——芯片供应是个问题。不过,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还真有可能可以看到华为进入GPU服务器市场,大展宏图。

我个人觉得,首先,华为要实行战略性的收缩,保住核心业务。芯片断供,特别是高性能芯片断供,不是一时半会就能解决的,所以,华为在消费者业务这一块,要实行战略收缩。像7纳米、5纳米制程的芯片,目前只有台积电能造,而台积电受制于美国,不能为华为代工。中芯国际也因为使用到了美国的技术,也无法为华为代工,所以,华为在消费者业务方面,必需要放弃手机和平板这两块了。但好消息是上海微电子明年可以生产28纳米制程芯片光刻机,可以摆脱美国的限制。28纳米制程的芯片用在手机、平板电脑上当然不行,但用在台式电脑和手提电脑上没问题,用在智能电视上也可以,用在华为核心业务和基站设备、大型存储器、交换机上都没有问题。所以,我们要很遗憾的暂时跟华为平板电脑和手机说再见了。

第二,华为不能老是被动挨打,要主动出击。华为掌握着大量的专利技术,比方说5G技术,H265编码解码技术,蓝牙技术等等,这些技术有不少美国的政府、企业都在用,华为要向他们收取专利费。比方说H265编码解码技术,没有它大伙就无法在网上看视频。你美国不是整天嚷着要尊重知识产权吗?OK,交钱吧!

第三,经过美国政府的多轮绞杀,大家也看到了,美国今天能绞杀华为,明天也有可能绞杀小米、步步高、阿里巴巴、腾讯等其他企业。今天能绞杀中国企业,明天也有可能绞杀外国的企业,所以,我们与其等着将来被美国各个击破,不如现在就联合起来,开始打造去美国化的备胎。华为的南泥湾计划和塔山计划,正是奔着去美国化去的。另外,政府也发力,支持中国的半导体产业,打造独立完善的半导体产业链。华为只要挺过未来的两三年的艰苦时期,必将王者归来。

最后,美国绞杀华为,是一个超级大国动用除了军事以外的全部力量并联合了不少盟友一块干的,光靠华为自己肯定是很难抵抗的。所以,中国的各行各业,中国人民和中国政府必需要统一起来,行动起来,才能和美国及其走狗对抗。如今,国家迟迟没有对美国出手,一方面是因为美国正值大选期间,我们不想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另一方面是要团结更多的盟友,还有另一方面就是要充分做好各种准备,“不打无准备之仗,不打无把握之仗”,当美国欺人太甚,将我们逼到墙角,我们忍无可忍出手反击时,既能获得全国人民最大的支持,也能获得国际 社会 最大的理解。毕竟美国的举措也同样伤害到了国际 社会 的利益。

面对美国不断加码的对华为供应链的打击,华为自己已经给出了很多应对方案:

1、传闻的"塔山计划" ,自建芯片生产线,当然这需要时间。

2、与联发科合作 ,据传华为向联发科采购的订单规模超过12亿颗芯片,问题是联发科的芯片也是由台积电代工生产的,美国很可能也会出台措施限制联发科向华为供芯片。

3、华为向美国高通支付了高达18亿美元的专利授权费 ,高通向美国政府游说是否解除其向华为供应芯片的限制。

4、华为的麒麟芯片 生产遇到了麻烦,但华为会 继续加大投入研发 ,会和国内机构和厂家进行合作,以求早日解决生产问题。

我认为,华为已经做得很好了,和之前的中兴通讯对比,更显华为的真实力:

1、之前美国两次重罚中兴通讯 ,因为中兴通讯没有自主研发的芯片,立马停工,然后就是尽量达到美国的条件才复工的。现在美国对华为的打击力度可是远超对中兴通讯的手段,又扣人,又全球断华为芯片,华为还是屹立不倒,真乃国之栋梁企业!

2、美国对日本芯片等高 科技 领域就有过类似的打击先例 ,到是成全了韩国三星在世界芯片半导体领域的领先地位。三星与华为有竞争关系,三星对华为供芯片的可能不大,少量合作到是有可能,也解决不了大问题。

芯片问题不只是华为的问题:

1、美国断华为的芯片 ,是因为华为触及了美国的高 科技 实力,美国以美元、高 科技 、军事三大法宝在全球行霸权主义。华为在通讯领域做到了世界第一,5G的先进程度已经让美国很忌惮了,自研麒麟芯片,自研 *** 作系统。这让美国苹果、高通、英特尔、谷歌这些高 科技 企业很是心惊肉跳,美国不允许别的国家在核心技术上超过美国,才用国家力量来打压华为,其实质是打压中国崛起!

2、我国政府从外交、税收财政、市场、科研上全方面的支持华为 。全国人民也都用自己的方式在支持华为,比如买华为手机,华为的笔记本电脑销量在中国倍数增加,成为国人笔记本电脑的首选产品。

3、光刻机也好,芯片也好,不管是多高深的技术,只要是人研发出来的 ,我们国家也会搞出来,只是需要时间和决心。华为也在争取时间,我们国家的发展也在争取时间。

在美国在芯片问题上卡脖子、霸权打压下,华为不会倒下,而且在不久的将来我国自主可控的高端光刻机、高端芯片都会有的。美国还是应该好好管控一下自己国内的疫情,管一下自己人民的死活吧!

面对美国新一轮的断供,华为以前的方法都被堵死了。自研芯片无法生产,自家公司外购芯片也被掐断,自建生产线吧,技术落后无法供应手机不说,时间上也等不起。这样下去,要么无芯可用,要么走别的迂回战略。

1、最坏影响,无芯可用



按照华为的思路,凡事先往最坏里想。如果最坏的情况都能应对,其他情况自然也就没啥问题。回到芯片问题,美国如果掐得足够死,华为手机可能真的会陷入无芯可用的境地。塔山计划又还不成气候,那该如何应对呢?

①、深度迂回购买,行不行?



有朋友说,既然华为自己公司和子公司不能对外采购芯片,那就多套几层马甲,深度迂回购买不就行了。事实上,没那么简单。美国也不是傻子,他直接从你销售的手机查起就可以了,查到了再追根溯源,把所有马甲都封禁。这是很危险的,相当于会把华为的朋友圈都套进去。 所以,这种办法显然不行。

②、整体产业迂回,行不行?



既然手机业务芯片卡的非常死,那就干脆放慢一下手机业务。 重心迂回到别的领域,比如物联网,智能家居等等对芯片要求不那么高得场景中来 。因为这些领域的设备外形可以做大一点,芯片自然也可以做大一点,这样对芯片工艺要求就低很多。在工艺要求比较低的领域,还是可以不依赖美国技术来实现的。所以,这条路应该是华为不错的选择。

③、转移到云端,减轻对终端的技术要求



既然终端芯片要求高,而且美国卡得死。 华为可以尝试将原本终端需要的算力全部转移到云端。利用云计算和5G的技术,将手机也虚拟到云端 。这样,手机终端就变只需要很小的算力,这样就不需要太高端的芯片。华为也就可以轻松用工艺要求不高的芯片来做了。

至于云端后台服务器需要的芯片,华为可以用自己的鲲鹏服务器。如果,自己的鲲鹏芯片也被美国卡死了,那还可以租用其他家的云服务。比如:阿里云,腾讯云也是可以的。所以,这个办法或许对华为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2、较好的情况,美国为了利益放宽限制



美国目前虽然卡华为卡得很死,但除了卡 科技 ,还有一块是希望美国获利。如果美国能获利,或许美国就放宽一点了。比如,华为要用到的芯片分类限制:

当然, 美国很可能不会那么仁慈,这最好的情况发生概率不高,所以华为还是得做最坏的打算。


总结

总之,如果美国持续高压,华为真的会面临无芯可用,最好的策略还是产业迂回,当迂回一定时间后,我们再杀回来也是没有问题。

华为的芯片还有一定存货

这算是目前最好的消息之一,根据一些小道消息华为目前还有4000万的联发科芯片成品,再加上制裁之前从台积电拿到了部分麒麟系列以及以前的零散存货,目前华为手中的芯片还有将近九千万。

虽然这些芯片看起来数量极多,但是按照华为在2019年手机出货量24亿部来说,这些芯片也就是将近四个月多点的量。现在已经到了八月底华为的新机发布也开始暂缓,目测这些芯片完全能够支撑到春节之前。

现在值得期待的一点是华为在联发科那边下了12亿的订单,还有大量的成品芯片还没有到手。如果这批芯片全部到位,华为又能多支撑半年左右。最坏的情况无疑是华为存货用完但是又拿不到联发科的成品,那事情就变得相当麻烦了。

联发科依旧是突破口

大家估计都知道联发科最近也收到了美国的警告,态度也开始变得摇摆不定,但是它依旧是华为芯片最可靠的来源。

为什么说联发科依旧是突破口呢?因为联发科今年对5G芯片市场充满了野心。一旦他们能成为华为稳定的供应商,那么他们就有了和高通一较高下的底气。

一直以来联发科在国内手机行业中都是低端的代名词,高端芯片市场基本上全部都被高通垄断,唯一一个不使用高通的还用的是自家更好的麒麟,这让联发科很难在高端芯片市场取得突破。

好不容易华为麒麟系列遭到了美国的封杀,联发科也推出了一些列最新的产品,于是华为就成了联发科最好的跳板。虽说现在美国对联发科施加压力,但是联发科肯定也不想放过华为这个大客户,它势必会努力进行周旋。

尽管最终结果可能是无法继续为华为供货,但是联发科只要争取到足够的缓冲期,能把这12亿芯片交到华为手里,那么华为还有继续创造奇迹的可能性。

期待美国国内发生变数

现在由于美国流氓式的釜底抽薪,华为作为一个小小的企业已经没有足够的能力和美国这个庞然大物对抗,那么只能寄希望于美国可能发生的变数。

其次我还希望美国的企业也能对上面施加一定压力,就像前段时间美国十个巨头联名要求美国政府不要封禁微信一样;只要有足够的利益,他们就敢和上头对着干。如果华为真的能付出让他们心动的代价,那么他们彻底的倒向华为也有一定的可能性。

总的来说我现在还是期待听到华为和联发科能继续保持合作的消息,那么华为将会有更多的机会去创造无限的可能性。现在希望华为能得到更多的支持吧,只要能得到大家和国家的帮助,华为一定可以走得更远!

华为现在确实是最困难的时期,面对美国的两次制裁,让华为彻底失去了芯片来源!面对这样的情况,华为应该怎么应对接下来的断供带来的影响呢?

美国对于华为的第一次制裁,仅仅让华为失去了代工芯片的渠道,让华为麒麟芯片成为绝版,然而利用美国制裁的漏洞,华为还可以进口联发科的天玑芯片和高通的骁龙芯片,来暂时代替麒麟芯片装载在华为手机上!

随着美国第二次制裁的补充,美国彻底将这一漏洞补上了,让华为失去了进口联发科、高通芯片的可能,让华为彻底没有了芯片可用!

华为面对芯片断供的影响,唯有背水一战才能走出困境!目前华为库存芯片只能支持到明年第一季度,这也就意味着留给华为的时间只有一年时间,目前华为已经在整合技术资源,招募高 科技 人才,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绕开美国技术,研制出属于自己的芯片生产线,彻底打破美国的制裁,让麒麟芯片再一次王者归来!

面对芯片断供带来影响,华为也只有这一条路可走,一年的时间太短了,短到让大家都没有信心,希望华为可以创造一次奇迹!彻底打破美国的封锁,彻底解决芯片带来的影响!华为加油!

华为芯片被断供,没有影响是不可能的,想要对应困境,减少损失,只能寻找替代品和自研生产。

禁令下,台积电显然已经向美国投怀送抱,不再接受华为代工的订单,麒麟芯片没有办法,只能停产,那么库存又不足,只能找联发科和中芯国际缓解燃眉之急,不过现在看来,在美国新一轮的禁令下也已经流产了。

受禁令影响,华为今年的出货量要比去年还要少很多,特别是在中高端产品上很有可能面临停产的危机。

有一些网友说,华为海思不是全球十大芯片研发中心吗,为何不能满足华为的芯片需求呢?

是啊,这也是华为的痛。海思的确是在全球芯片厂商中排名第十位,但是海思主修的重心在于芯片设计,却没有制造成体芯片的能力,因此海思芯片一直都是由台积电代工。

现在已经很明显了,美国就是要将华为置之死地,不过华为作为一家大型通讯 科技 公司,在九几年的亚洲金融危机中都能挺过来了,现在屈屈制裁怎么能让华为屈服?俗话说,成功都是被逼出来的。

华为已经知道自己的痛在哪里,目前也已经在这方面吸纳人才,培养人才,大力投入资金支持,要有芯片自研自产的路线。华为是有这个实力的,在不久就会有好消息公布出来。

美国对华为芯片的断供,我个人还是比较悲观的,只要美国严格执行现有禁令,短期内华为手机业务可能真的难以为继,现有华为的一些举措并不能快速打破这种局面。

1、芯片断供对华为的冲击巨大

这次美国是真的彻底断了华为芯片,不仅是代工厂不允许生产,就连直接采购第三方的芯片也被掐断了,如果美国未来没有向相关的厂商发放许可,那全球没有任何一家厂商能给华为供应芯片。

而整个华为的业务体系中,芯片也不仅仅只是应用在手机上,其他通信设备,智能终端等等都将面临无芯可用的局面。当然不同业务体系下,受到的具体影响略有不同,手机业务受到的冲击是最大的。

犹如题主描述的一样,现有麒麟芯片、联发科芯片库存用完后,明年将无法继续生产手机。

2、华为现有应对措施短期无效

随着8月新的禁令下来,华为部分应对措施逐步被曝光,小规模自建IDM体系,南泥湾项目上马,甚至还有传言塔山计划。

以上这些措施或者说应对方式充分表达了华为未来将走的道路,就是基于我国现有半导体产业技术打造自己的芯片产业链,同时利用自己的优势来推动国产半导体进一步发展,从而彻底摆脱当前芯片断供困境。

但是,这条路并非能在短期能出效果,想要看看正真的效果短则5年,长则10年甚至更久。我国现有芯片产业核心技术虽然都有掌握,但仅限于低端领域,EDA软件、光刻机、芯片架构,代工技术,包括芯片生产涉及的材料、制造设备等都远不如海外厂商。

这里面的差距,靠华为一家无法解决,同时也不是1年、2年就能解决,需要长久的动用举国之力才能正真完成。

3、华为怎样才能度过现有难关

在华为几大业务体系中,手机业务受到的影响应该是最大的,如果未来没有芯片可用将直接停摆,这条线甚至都可能不存在。未来只能等待芯片代工厂商和联发科、高通这些厂商和美国进行利益博弈,或许能会获得部分芯片的生产、采购许可,从而保持一定的延续。目前有消息称台积电正在谋求美国半导体行业协会(SIA)将部分芯片列为标准产品,从而避开禁令为华为供货。

至于其他智能穿戴、智能家居等芯片的需求量本身不大(完全可以事先备足库存),同时对芯片制程要求也不高(28nm甚至是45nm芯片就行),如果华为能在短期内(3~5年)搞定IMD,那这部分芯片或许能自行生产。

5G通信领域现有禁令的影响理论上并不大,因为全球对基站芯片的需求量虽然规模也很大,但是从绝对数量上来说远不如手机芯片。华为手机芯片使用量1年就得过亿,但基站芯片几年也就是千万级。因此,如果华为早前囤积了一批基站芯片,那足以让华为支撑上好几年。

Lscssh 科技 官观点:

综合以上内容来说,华为应对方式其实很有限,一是提前备货存储一定量的芯片;其次从长远角度出发建设自己的芯片产体系;而当前最紧要的是华为和厂商之间,以及第三方厂商和美国这边进行利益博弈,争取获得部分生产或售卖许可来维持部分业务。

最后再用简短的话来说,首先是靠自己(储备芯片、自建IDM等),其次靠国家整个半导体产业的发展(EDA、光刻机、代工、材料设备等),第三是充分利用第三方厂商(高通、联发科、台积电等)的利益需求。

华为是中国 科技 含量最高的民营企业,但面对美国这样的庞然大物,华为就显得弱不禁风。美国先是制裁华为的5G通信设备,后是制裁华为的芯片供应,所以华为该怎么应对呢?很遗憾,我觉得华为只能靠联发科和美国选举了。

华为固然强大,但它还不能独自生产芯片,中芯国际实力偏弱,撑不起华为的高端之路

华为是全球数一数二的芯片设计商,他的麒麟芯片在高端领域可以和高通、苹果媲美。遗憾的是华为的芯片设计工具来源于美国,芯片生产是台积电,而台积电的生产技术也受制于美国,可以说华为的麒麟芯片是被美国牵着鼻子走,因此美国下定决心制裁华为,我们就看到现在华为的窘境。

没有台积电,我们就不能依靠中芯国际生产麒麟芯片吗?很遗憾,中芯国际的极限工艺是14nm制程,14nm是什么概念呢?百元手机的体验。换言之,中芯国际帮助华为生产的芯片完全撑不起中高端市场。更何况中芯国际的技术也受制于美国,所以中芯国际表示跟随国际厂商的脚步,其结果也不言而喻。

天玑1000系列芯片获得市场认可,联发科能助力华为站稳中高端市场吗?

联发科在国人的的心中口碑不太好,一听到联发科的芯片大家都会想到低端,山寨机,一核有难、八核围观。但这几年联发科的的芯片表现也较为出色,比如g80和g90在红米手机受到认可。最近联发科发布天玑1000系列芯片也广受好评,A77架构,双卡双待双5G,综合跑分达到54万,其性能还在麒麟990 5g之上。如果华为采用了天玑1000系列芯片,那么华为的中高端之路也没多大问题。

华为在前一段时间向联发科下达了12亿片芯片,这可以满足华为半年的手机用量。遗憾的是美国对华为进行第二轮制裁,凡是使用美国技术的厂商不得出售芯片给华为。从停止代工生产到停止出售芯片,美国可谓坏到骨子里了。那么联发科真的不能出售芯片给华为吗?在此,我觉得出售的可能性很大,毕竟三星、高通、苹果都有自己的芯片,而国产其他厂商也不会像华为那样的巨额订单,因此联发科应该会想方设法的卖芯片给华为。

虽然不能把希望放在美国大选上,但这是目前最快的解决方法

美国将在11月份进行大选,川普很有可能会下台,他的竞争对手表示:如果他当选,他将务实合作,不会关闭中美双方的经济往来。这句话很明显,如果换了一位新领导,美国对华为的措施就会改变,华为目前的困境就迎刃而解。

虽然不想承认这个观点,但不得不说这是目前最快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只能说我国在 科技 领域和美国相差甚远,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

总结:和联发科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不断的创新研发,打造优越的科研环境,这样华为才能长远的发展。老话讲的好:打铁还需自身硬,靠别人始终要受制于人。

感谢您可以看到这个回答!

老实说,华为芯片现在的情况稍微严重了那么一点,以前是担心麒麟的芯片用完了怎么办, 现在要担心的事情是芯片用完了,不只是麒麟芯片都没有了,其他的芯片也可能都没有了。

之所以说是可能,因为事情或许有转机。不过我们就以一个最坏的结果打算,那就是华为以后没有芯片可以用了。 那么这个时候,华为怎么办?



其实如果看过余承东在百人会峰会上讲话,就知道其实华为早就有了新的方案,他们要实现基础创新。

什么叫做实现基础创新,芯片的基础是什么?是生产和制造,不难看出华为是要自己走这一条路了。



值得一说的是,华为要走的还不仅仅只是芯片,除了芯片之外,还有 *** 作系统的新生态,还有终端的元器件,比如说手机要用的的屏幕驱动芯片,摄像头的模块,5G的元器件等等方面都要自己生产制造。


其中,屏幕的驱动芯片上,之前就得到了华为官方的证实,那就是华为确实新成立了一个新的部门,来做屏幕驱动芯片,因为这一块国内还比较依赖进口,华为想把这一项技术握在国内企业的手中。



而在元器件这一块,“南泥湾”的计划也在实施过程中, 就是从华为的各种设备中,尽可能的全面使用自己的设备生产和制造的零件,不去借助外来的力量。

至于其他的暂时没有更多的信息爆出,不过,其实就这些就足够像我们表示,华为走的是IDM模式,跟三星一样,想要去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企业。



而要走这一条路,靠着华为一个企业是不够的。所以, 在这个时候,国家也表态了,要在2025年将芯片的自给率提到70%。而在去年,我们只有30%。

那么在国家和各个企业共同出手的情况之下,我们自主化的进程会进步的更快,到时候芯片的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可能很多的网友会说,现在说的这一切都是空谈,毕竟暂时性也解决不了华为目前的芯片问题。是的,这个我承认,如果说真的以后一颗芯片都不卖给华为了,华为在暂时性上手机业务可能会因为手机芯片的缺失而面临更大的难题。

不过,这并不代表说,反正现在也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就不去做了。恰好就是因为种种的难题我们才更应该具备自己的技术,只有具备自己的技术,在之后就不再会遇到同样的问题。



总而言之,就我认为,现在的芯片缺失只是暂时的,总有一天华为的芯片会重新回到我们大众的眼前,以一个自主的新模式,带动不一样的新市场!

华为是否会直接放弃手机业务?

我们必须要承认华为目前所遇到的困难非常艰巨,甚至我们可能会担忧华为是否会放弃消费者业务。 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手机业务。

余承东在演讲中提到,华为可能会没有芯片。如果华为真的缺乏了麒麟处理器高端处理器,那么对华为在手机业务中的开拓,实际上充满了挑战。

在前期,华为通过和高通进行和解,交付了18亿美元的专利费用。试图来获得高通处理器,提供芯片;但是美国的禁令似乎对于高通处理器提供给华为芯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华为同样像联发科寻求芯片,联发科本来是可以依靠华为重新踏上它的高端之路。但是美国再一次通过禁令,让华为再一次受到了联发科芯片的断供可能。

没有了高通处理器,没有了联发科处理器,同样在麒麟处理器上有可能会被断供。华为该如何去解决芯片问题一直困扰着我们?

我们确实会猜测,华为可能会通过自研芯片之路,走自己生产芯片的方式,但是光刻机一直被束缚,我国目前最强的光刻机是上海微电子的90纳米工艺,想要达到国际市场中ASML的7nm EUV工艺实际上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困难。

而台积电的断供可谓是雪上加霜。那么华为该如何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路。我觉得一方面可能还是积极的开拓和台积电的合作;另外一方面可能会积极打造南泥湾计划,也就是集中打造在笔记本和智慧屏方面,华为的手机业务可能会有一定的紧缩。当然,具体怎么样,我们只是猜测。我们自然不希望华为放弃手机业务,更希望华为能够在手机业务中能够一举突破,能够超越三星,成为全球第一。

华为存储有OceanStor 系列,但是根据型号不同各司其职。
华为服务器大概有三个系列:KunLun,TaiShan,FusionCube。
如果你想继续了解具体某个型号的架构可以继续提问。

华为9月6号发布的首款哄哄家庭存储可以发现这也是性能上的再一步升级能够有更多的存储空间,这个产品的主要亮点就是存储方面的一些问题解决。

在9月6号的时候,大家就已经看到了孔某家庭存储相关的信息,近年来随着宽带以及移动网络的变化,我们的手机存储系统需要更新的数据和存储的数据越来越大,所以这些数字量是与日倍增的。主要是手机的存储为一个例子,已经从最初的小容量增长到128GB,以前最大的容量,放在现在是不能够使用的,但是仍然会有大量的视频以及照片,让存储的需求出现急增。

在这个时候可以发现用户对数据的存储形式以及对数据的存储场景是有需求的,虽然是复杂化多样化的转变,但是传统的存储方式已经难以满足现在人们的需求。一些本地硬盘存储东西,虽然特别的方便,但是空间方面会受到限制,而且访问的设备也非常的单一,在网云盘中有多种设备,场景是可以访问,但是安全和隐私一直是大家顾虑的问题,根据用户的数据这些都是受到平台监管的,虽然变数非常的大,但是不能够让人们放心,所以门槛是比较高的,对于普通的消费者来说,体验感是最重要的。

而9月6号最新研发的系列,有家庭存储功能,这是一款存储的终端产品,能够让手机的PC达到进一步的扩容,还会有AI相册智慧搜索以及金融级的隐私保护,这些功能都是非常吸引人的,也扮演着家庭数据收纳箱这样的角色。因为有这样的改变容量变得越来越大,大家不用再担心移动设备存储空间出现不足这样的情况,并且是双硬盘设置数据会自动同步,还会有无缝流转这些功能。

华为ARM架构“泰山”服务器真是自主芯片
华为ARM架构“泰山”服务器真是自主芯片吗?
bbbo >《芯片》
阅718转020220622 贵州关注
描述
在“十二五”科技创新成就展上,华为展出了其第一台ARM平台服务器“泰山”,并在展板上写明该服务器“配备自主研发的Hi1612 ARM架构64位处理器,除存储单元外均有完整知识产权……”
一时间国内媒体争相以“华为自主架构芯片泰山发布”或“华为推出自主架构服务器CPU”等为标题报道。然而峰回路转,在6月7日,华为公司出面辟谣,表示“泰山”并非采用自主研发的微结构,而是ARM Cortex A57,并指出“泰山”为核高基1号专项项目,是用来做互联网冷却储存的生态系统验证,而非推广的CPU和量产型号。
媒体之所以报道有误,一方面在于部分媒体未经充分的信息核实;另一方面,华为将一款购买ARM公版架构的产品表述为“配备自主研发的Hi1612 ARM架构64位处理器,除存储单元外均有完整知识产权”,也不准确,使媒体将这款32核A57芯片与华为自主设计的芯片相混淆。
那么,为何一款购买ARM公版架构的产品能够成为“自主研发”,能够成为“除存储单元外均有完整知识产权”,甚至成为核高基1号专项项目?这就要从国内就自主研发的标准和话语权之争说起了。
自主可控标准之争
近年来,国家对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高度重视,在龙芯、申威、飞腾等老牌设计单位取得累累硕果的同时,又成立了拥有1200亿元人民币的集成电路大基金扶持产业发展,先后与IBM、VIA、高通、AMD合资/合作成立兆芯、宏芯、华芯通等公司,并大力扶持展讯、海思、联芯等ARM阵营IC设计公司茁壮成长。
不过,在国内IC设计公司茁壮成长的大环境下,也存在一些隐忧——一些IC设计公司严重依赖国外技术,近乎于成为境外公司的马甲;一些公司不具备造血能力,基本依赖政府经费生存;国内IC设计公司分属X86、ARM、MIPS、Alhpa、POWER阵营,各搞一套软件生态和产业联盟,导致资源浪费、重复建设。而且更加不可思议的是,各家公司(即便是那些马甲公司)都认为自己符合“自主可控”、“安全可信”、“自主知识产权”的标准。
具体来说,某些公司将VIA、IBM的技术穿个马甲,就认为是“自主知识产权”,并申请核高基项目,从政府拿经费;再比如说展讯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9672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