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时通讯IM总结

即时通讯IM总结,第1张

即时通信(Instant Message /IM)的含义
有许多的IM系统,如AOL、Yahoo IM、 MSN以及QQ,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各自通讯协议的实现,所以即时通讯技术的核心在于它的传输协议
协议用来说明信息在网络上如何传输,如果有了统一的传输协议,那么应当可以实现各个IM之间的直接通讯,为了创建即时通讯的统一标准,目前已经出现过的IM协议包括:IETF的对话初始协议(SIP)和即时通讯对话初始协议和表示扩展协议(SIMPLE)、应用交换协议(APEX)、显示和即时通讯协议(PRIM)及基于XML且开放的可扩展通讯和表示协议(XMPP)协议(常称为 Jabber 协议)
XMPP
XMPPframeWork
配置MYSql服务器

配置客户端

XMPP的框架就是用的她 我们把TCP的Socket 叫做 流式 stream UDP 的socket 叫做 报文或报式 Socket

XMPP :Extensible Messaging and Presence Protocol,以Jabber协议(XMPP协议前身)为基础 XMPP协议基于可扩展标记语言XML,建立TPC/IP连接,完成C/S、C/C、S/S之间的数据传输。XMPP是一个消息传输国际化标准协议。 XMPP官网:>

我于2014年开启即时通讯的开发之路,历经从服务端到客户端,从第三方到自研,经历过诸多的研发难题,都一一破解。现将经验总结如下,希望对行业内从事IM开发的程序员有所帮助。

①P2P方式

P2P方式多用于局域网内聊天,这种方式在有种种限制和不便。一方面它只适合在线的点对点消息传输,对离线,群组等支持不够。另一方面由于 NAT 的存在,使得不同局域网内机器互联难度大大上升,在某些网络类型(对称NAT)下无法建立连接。使用P2P方式的软件在启动后一般做两件事情:

1、进行UDP广播:发送自己信息和接受同局域网内其他端信息。

2、开启TCP监听:等待其他端进行连接。

②服务器中转方式

大部分的互联网IM产品都采用服务器中转这种方式进行消息传输,相对于P2P的方式,具有有以下的优点:

1、支持更多P2P无法支持或支持不好的业务,如离线消息,群组,聊天室。

2、方便业务逻辑的拓展和新旧版本的兼容,当然它也有自己的问题,就是服务器架构复杂,并发要求高。

通过以上的比较,建议我们在开发IM系统的时候使用服务器中转的方式。


IM的网络连接方式有基于TCP的长连接和基于>IM是Instant Messaging的简称,也就是即时通讯,IM软件就是可以即时沟通聊天的软件,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实时的传递文字消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钉钉就是一个IM软件。企业im团队高效沟通消息已读未读一目了然,未读转DING一触即达,高效沟通事半功倍。员工专注工作没有朋友圈、游戏等内容分散员工注意力,让工作回归专注。

stantMessaging(即时通讯,实时传讯)的缩写是IM,这是一种可以让使用者在网络上建立某种私人聊天室(chatroom)的实时通讯服务。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状态信息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及能否与联络人交谈。目前在互联网上受欢迎的即时通讯软件包括百度hi、QQ、MSN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NET 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等。
天互数据 为您解答,希望能帮到你

IM是即时通讯的意思。

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是一种透过网络进行实时通信的系统,允许两人或多人使用网络即时的传递文字消息、文件、语音与视频交流。

目前众多流行的即时通讯服务有:Windows Live Messenger、Yahoo! Messenger、AOL Instant Messenger、skype、LINE、WhatsApp、Telegram、微信、NET Messenger Service、Jabber、ICQ与QQ等。这些服务的许多想法都来源于历史更久的在线聊天协议——IRC。

扩展资料:


即时通讯是一个终端连往一个即时通讯网路的服务。即时通讯不同於e-mail在于它的交谈是即时的。大部分的即时通讯服务提供了presence awareness的特性——显示联络人名单,联络人是否在线上与能否与联络人交谈。

在早期的即时通讯程式中,使用者输入的每一个字元都会即时显示在双方的萤幕,且每一个字元的删除与修改都会即时的反应在萤幕上。这种模式比起使用e-mail更像是电话交谈。在现在的即时通讯程式中,交谈中的另一方通常只会在本地端按下送出键(Enter或是Ctrl+Enter)后才会看到讯息。

早期的即时通信是属于Unix用户的专利,随着个人计算机与互联网的普及,即时通信成为人与人沟通的另一条管道。

参考来源:百度百科_IM(即时通讯软件)

IM是InstantMessaging的缩写,中文名:即时通讯软件。

即时通讯软件是通过即时通讯技术来实现在线聊天、交流的软件。目前有2种架构形式,一种是C/S架构,采用客户端/服务器形式,用户使用过程中需要下载安装客户端软件,典型的代表有:微信、QQ、百度HI、Skype、Gtalk、新浪UC、MSN等。

即时通讯功能,你可以知道你的亲友是否正在线上,及与他们即时通讯。即时通讯比传送电子邮件所需时间更短,而且比拨电话更方便,无疑是网络年代最方便的通讯方式。

扩展资料

最早的即时通讯软体是ICQ,ICQ是英文中Iseekyou的谐音,意思是我找你。四名以色列青年于1996年7月成立Mirabilis公司,并在11月份发布了最初的ICQ版本,在六个月内有85万用户注册使用。

早期的ICQ很不稳定,尽管如此,还是受到大众的欢迎,雅虎也推出Yahoo!pager,美国在线也将具有即时通讯功能的AOL包装在NetscapeCommunicator,而后微软更将Windowsmessenger内建於MicrosoftWindowsXP作业系统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29756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29
下一篇 2023-05-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