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DL :Midline 是model 型号
HP研发的介于SATA和SAS之间的大容量,高可靠性新一代硬盘
HP(惠普) 250GB(250GB容量) 3G(最大3G传输速率) SATA(采用SATA串行接口) 72K(转速为7200r/min) 35"(单片磁碟尺寸为35英寸)
BRAS设备是宽带接入服务器。
宽带接入服务器是面向宽带网络应用的新型接入网关,它位于骨干网的边缘层,可以完成用户带宽的IP/ATM网的数据接入。
实现商业楼宇及小区住户的宽带上网、基于IPSec的IP 服务、构建企业内部Intranet、支持ISP向用户批发业务等应用。
扩展资料:
BRAS与以往窄带拨号服务器不同的是,宽带接入服务器接入过程依托于底层对数据包的封装重组。利用底层的技术特点,不仅在接入组网方式上灵活多变,而且可以有效地捆绑上ATM和以太网自身的技术优势,实现服务质量保证。
具体来说,通过RFC1490和RFC1483第二层的桥接技术,RFC1577第三层的IP路由技术,实现宽带用户的静态IP接入。
通过PPP Over ATM和PPP Over Ethernet实现用户的动态IP接入;通过L2TP的二层隧道技术实现企业用户和小型ISP的接入要求。
从当前接入应用的趋势上看,PPP接入方式必定是宽带接入主流的应用方向。而在PPP接入技术中,由于PPPOE可以适用于多种接入网络,应用灵活,易于实现业务选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BRAS
服务器iP服务器其实就像我们的家用电脑一样,也有主板、CPU、内存、硬盘、电源等,但是由于它们处理问题的不同,服务器更像一台加强的家用电脑,服务器是为展网络业务而存放、处理数据的,所以服务器一般是存放在机房的,由机房管理人员负责管理维护的,它就像是一个人的大脑一样,负责记录、存放、处理数据。所以我们在开展网络业务的时候,服务器是不可或缺的。根据功能来说服务器可分为web服务器、ftp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等,做什么用途就可以叫做什么服务器,根据地域来说可分为国内服务器、香港服务器、美国服务器等等,服务器放在什么地方就可以叫做什么服务器。电脑主要类型:
1、PC机包括台式电脑和笔记本:
此为通常易见,台式机通常有主机、显示器两大部分,其他的配件音响、鼠标键盘,现在也有主机和显示器集成到一起的一-体机。笔记本电脑又被称为“便携式电脑,手提电脑、
掌上电脑或膝上型电脑”, 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机身小巧,相比台式机携带方便,是一种小型、可便于携带的个人电脑。
2、服务器:
服务器通常在机房中使用,主要用于存储、管理数据, -个小的服务器相当于几台电脑那么大, -一个大的服务器或服务器组也叫服务站。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
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 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
个人电脑,又称个人计算机,英文缩写为PC,即Personal Computer。
个人电脑
个人电脑
1973年法国工程师François Gernelle和André Truong发明了最早的个人电脑Micral。
一般来说个人电脑分为两大机型与两大系统,在机型上分为常见的桌上型电脑与笔记本电脑。在系统上分别是ibm(IBM)整合制定的IBM PC/AT系统标准,以及苹果电脑所开发的麦金塔系统。
狭义来说,个人电脑是指前者(IBM整合制定的PC/AT),IBM PC/AT标准由于采用x86开放式架构而获得大部分厂商支持,成为市场上主流,因此一般所说的PC意指IBM PC/AT相容机种,此架构中的中央处理器采用英特尔或AMD等厂商所生产的中央处理器。
1980年代,IBM推出以英特尔的x86的硬体架构及微软公司的MS-DOS *** 作系统的个人电脑,并制定以PC/AT为PC的规格。之後由英特尔所推出的微处理器以及微软所推出的 *** 作系统发展几乎等同于个人电脑的发展历史。Wintel架构全面取代了IBM在个人电脑主导的地位。
东芝采用x86架构开发出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而桌上型电脑因采用开放式硬体架构,所以除了品牌外,自行组装的白牌电脑也是极度盛行。
CGI(Common Gateway Interface)公共网关接口,是外部扩展应用程序与 Web 服务器交互的一个标准接口。服务器端与客户端进行交互的常见方式多,CGI 技术就是其中之一。
公共网关接口 CGI 程序是存放在 >
扩展资料:
相关特点:
公共(Common)。无须考虑客户机和服务器所运行的 *** 作系统平台,只要二者的网关程序遵循同一数据传输协议,即可进行数据交互。
网关(Gateway)。CGI 可被用来作为 >
接口(Interface)。CGI 使用标准通讯机制,为其它应用程序与 >
CGI 进程是根据 >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CGI (通用网关接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