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电bai脑。
1、开机按键盘上的F1或者DEL键进入bios界面,选择界面上zhi方的集成外设,如下图所示。
2、选择界面下方的第二项,SATA模式选择,如下图所示。
3、选择右边的模式,再按回车键,如下图所示。
4、在这一界面可以选择设置硬盘的模式,如下图所示。
5、设置完成后,点击界面右上角的储存并离开即可,如下图所示。
扩展资料:
AHCI和IDE的区别
两种模式最大的区别:是否支持本机命令队列(NCQ),理zhi论上NCQ最大能提高SATA硬盘约dao30%的性能。简单来说开启NCQ之后,硬盘从一个程序跳到另一个程序时速度会更快,类似于英特尔的超线程技术。
IDE模式可以通过映射通吃SATA硬盘,由于无需加载驱动程序,它的兼容性能超强,适用WinXP和Win7/8系统。
AHCI模式原生支持SATA硬盘,它的优势在于它能够将NCQ技术充分发挥作用,或者说AHCI是现有的SATA硬盘主控接口中,除了复杂的磁盘阵列(RAID)模式之外,最能发挥SATA硬盘性能。Win7/8系统完美支持AHCI模式,对WinXP兼容性不佳。
如果非要使用ahci,这样办。
先在ata模式下安装系统,一切搞定之后。安装主板自带的sata驱动,文件名称一般是ahci什么的。重启进入bios,sata模式改为ahci。保存再重启。
那个F1问题的原因,就不清楚了。 但是可以避免啊,,,避免的方法就是上面我说的。“一切搞定之后。安装主板自带的sata驱动”之后,再改为ahci。组建的准备工作
1在设置raid之前,首先要求用户有两块硬盘,尽管对两块硬盘的容量大小和速度要求并没有严格的要求,但是最好采用两块型号相同的硬盘,这样无论是组建raid0还是raid1才可能获得最大的容量或速度。当然,型号不同的两块硬盘也能够使用,但是在组建raid 0时,系统需要等待相对较慢的一块硬盘,从而影响整个raid系统的性能。同理,在组建raid1时,raid容量仅相当于小容量硬盘,从而不能达到最大容量的利用。
2需要注意,组建raid的两个硬盘一定要将跳线都设置为主盘(master)状态,这是因为我们是用普通ide接口的硬盘组建raid系统。而ide接口有个特点,如果master(主设备)正在工作中,那么slave(从设备)只能处于等待状态,假设硬盘一个是主,一个是从,那就无法利用raid技术使两个硬盘同步工作以达到性能提升的目的。
3在使用硬盘连接线连接时,注意一定要使用80针的数据线,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磁盘性能。
4在组建raid之前,除了必备的两块硬盘之外,还需要在主板bios中进行一些设置启用raid控制芯片。
某些主板可以将raid控制芯片管理的ide接口设置为raid,也可以设置为ata模式,连接普通ide设备,相当于扩展了的ide接口,从而突破主板芯片组ide控制器仅仅支持4个ide设备的限制。在这里,我们需要把bios中相应的选项设置为raid模式。而有些bios中并没有提供相应的选项,只有选择raid控制芯片禁用或者启用的选项,那么需要把raid控制芯片选项设置为enable,开启raid控制芯片。
5进入raid控制芯片的设置
使用raid功能还需要进入raid控制芯片自身的设置选项(类似主板的bios设置)进行设置,一般在开机自检过程中会出现进入raid设置提示。由于主板集成的raid控制芯片不同,设置的方式也不尽相同。目前主板板载的raid芯片绝大多数为promise或high point两种,进入promise芯片的设置一般是在出现提示时按“ctrl+f”进入,而high point芯片是按“ctrl+h”。具体 *** 作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主板说明书。
6另外,每当重新制作raid硬盘阵列或者转换raid类型时,硬盘现有的数据都会丢失,因此要事先备份好硬盘上的数据。
您好,感谢您选择惠普产品。
按您提供的链接查看,您使用的是惠普z220sff工作站设备,这款设备使用的是SATA串口硬盘,winPE软件需要使用支持串口硬盘模式的版本才可以识别到硬盘,或者开机按F10进入BIOS中,修改硬盘模式为IDE后,再 *** 作试试看。
进入后BIOS后,选中storage栏目下storage options中,SATA emulation右侧修改为IDE mode选项,完成后按F10确认设置,再次按F10后选择yes保存设置退出,工作站会自动重启。
很抱歉,百度知道企业平台暂时没有HP服务器产品相应的技术支持。关于服务器产品问题,建议您可以直接拨打支持热线800-810-2058(不支持手机拨打,请使用固话或小灵通拨打)或400-610-2058(可手机拨打)进行咨询。
如果不方便拨打电话,惠普服务器方面的问题您也可以尝试打开下面的网址,选择所使用的产品类型(服务器及存储设备)然后点击相应的产品前的+号,再点击选择登录聊天室进行咨询即可,>
希望以上回复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