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就像华为一样,备用芯片其实早就准备好,也就是大家熟悉的申威芯片,通过采用自研的申威芯片,我们的超级计算机将会彻底突破国外技术壁垒,真正走向自主可控的时代。
另一方面,政策方面的支持也是一大优势,近期,国内某银行举行6亿元的服务器招标,全数由国内的服务器芯片企业供应芯片,分别是深圳某科技企业的鲲鹏服务器芯片取得六成份额,海光服务器芯片取得26%的份额,飞腾服务器芯片取得12%的份额。随着更多国产芯片在服务器市场取得主导地位,国产芯片将在芯片市场的四大领域--服务器芯片、PC处理器、移动芯片、物联网芯片市场取得两个市场的主导地位,为未来最终形成国产芯片的生态提供支持。
浪潮信息的毛利率一路走低,盈利不易。再囤积史上最高存货,光跌价减值损失就可能影响公司全年业绩。
本刊特约作者 诗与星空/文
2020年7月1日,浪潮信息(000977SZ)被传闻断供Intel的CPU,Intel方面回应称,需要根据美国相关法律对我们的供应链做出一些相应的调整,因而不得不临时性暂停对此客户的供货。这次临时性暂停预计两周以内,届时将恢复对此客户的供货。幸运的是,Intel恪守承诺,随后恢复供货。
浪潮信息和Intel的合作,已经超过30年。
2019年,公司从Intel公司采购高达179亿元。如果真的断供,会让浪潮信息吃不消,但很显然,Intel不可能短期内找到能采购如此巨额芯片的大客户,也会很难受。
2019年,浪潮x86服务器市占率超10%,蝉联全球第三,成为全球前五排名中增速最高的服务器厂商;在中国市场,浪潮x86服务器市占率超34%。在中国Non-X86服务器市场,浪潮市场份额一直保持在50%以上。AI 服务器连续三年以过半市场份额的绝对优势位居中国市场第一。
在服务器领域,浪潮信息是一个全球市场第一梯队、中国市场绝对领先者的存在。
在Intel断供虚惊一场之后,不妨静下心来思考下,如果真的遇到断供,浪潮信息有备胎吗?
据报道,Intel在2019年的销售额为65793亿美元,约4200亿元人民币,浪潮信息作为Intel的最大客户之一,销售额占比接近5%。从数据来看,Intel和浪潮的互相依存度都比较高。
目前浪潮出货量最大的产品是x86服务器,而x86的CPU芯片主要来自Intel。现在浪潮还不能生产CPU芯片,国产x86架构的CPU只有海光可选。而海光的CPU,一方面,性能与主流Intle和AMD相比还是有较大的差距,另一方面,海光产能有限,恐怕连关联企业中科曙光的需求都满足不了。
虽然是全球出货量最大的服务器厂商之一,虽然在架构主板等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积累,但在最关键最核心的技术——芯片方面,浪潮信息是没有备胎方案的。
利润率极低
2020年10月,公司发布了三季报,受益于疫情期间远程会议、远程教育等行业对云中心的迫切需求,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55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1902%;净利润628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2137%。
和公司巨额的营收规模相比,净利润近乎少得可怜。看起来高大上的服务器,怎么利润会如此低?
最早要从IBM转型说起。据说IBM不做毛利率低于40%的业务,所以当电脑服务器逐渐进入红海市场、毛利率下行的时候,其将PC和x86服务器业务出售给联想,再后来甚至连最先进的小型机业务都卖掉了。
IBM和浪潮信息合资成立了浪潮商用机器有限公司,IBM持股49%,浪潮持股51%,生产IBM最新的小型机。该子公司在2019年净利润接近6000万元,但到了2020年半年报,就亏损4000多万元。
由于市场竞争激烈,服务器市场毛利越来越低,财报显示,浪潮信息的毛利率已经从十年前的20%左右降到现在的11%左右,再加上研发费和高昂的财务费用等开支,导致公司的净利润也比较低。
公司账面短期借款超过52亿元,为上市以来最高。高额贷款背后,公司1-9月份利息支出117亿元。
史上最高存货余额
三季报的资产负债表显示,公司存货余额13685亿元,为史上最高。
华为为了备货,囤积了大量的芯片,导致存货余额居高不下。但现在的浪潮信息短期内并没有同样的忧虑,如此高的存货,有什么风险?
众所周知,电子类产品更新非常快,从出厂开始就快速降价,囤积过多的存货,首当其冲的就是降价——存货跌价的风险。
由于三季报数据不够详实,我们以半年报为例,公司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风险。半年报中,公司存货跌价准备累计余额高达913亿元。其中上半年新增602亿元,接近上年同期的五倍,甚至超过了同期的净利润。
三季报新增资产减值损失的金额积压到了724亿元,结合半年报的明细数据,绝大部分都应该是存货跌价准备。
分红、减持和股权质押
在业绩表现不佳的同时,公司却有两个指标格外扎眼:分红和股权质押。
现金流量表显示,公司自2017年以来,累计分红108亿元,接近累计净利润的一半。考虑到近年来资金周转紧张,公司几乎是在借钱分红。
难道分红多对于投资者不是一件好事吗?
这要从公司的股权架构来分析, 2017年的时候,公司第一大股东浪潮集团持股比例超过41%。公司分红现金的近半,都进入了大股东的腰包。
公司分红的目的并不仅仅是为了回馈投资者,而是为了反哺大股东,因为浪潮集团比较缺钱。比如浪潮信息9月23日发布公告,称控股股东浪潮集团因拟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业务需要,将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 7000万股股份办理了股权质押登记手续,用于对本次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之换股事宜等进行担保。
除了拿分红,浪潮集团近年来还在不断减持,短短三年时间,持股比例已经从41%以上降到36%左右。
2020年9月和10月的公告显示,浪潮集团分两次质押了7000万股和4500万股,合计占所持219%的股份。浪潮集团的实控人是当地国资委,在国企当中,股权质押是非常罕见的现象。
这进一步说明大股东浪潮集团的资金链非常紧张,对公司的经营有潜在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出现利益输送。
浪潮信息半年报中,公司对浪潮集团的应收账款超过1400万元,然而奇怪的是,这笔款项竟然计提了710万元的坏账准备。
一般来说,关联方企业尤其是上下级关系的企业之间,是不必计提坏账准备的,因为不应该存在坏账风险。浪潮信息是浪潮集团的下属单位,浪潮集团是国资,效益尚可,怎么可以欠账不还?
再说了,真的不还能走自己起诉自己的法律程序吗?
再比如,浪潮集团的委内瑞拉项目,拖欠浪潮信息295亿元,竟然在2016年就早早全额计提了坏账准备。
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股东投资失败导致的损失,应该由大股东来承担,而不是由上市公司自行承担。
浪潮信息的这种账务处理方式,存在着损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嫌疑。
研发投入过低
作为行业的领军企业,浪潮信息理应在研发方面进行更多的投入。然而,三季报显示,公司的研发费用188亿元,仅占公司营收的412%。与之形成对比的,华为2019年研发费用超千亿,占营收比例超过14%。
无论是金额还是比例,浪潮信息的研发投入都比较低,很难和公司高 科技 企业的形象相匹配。2018年至今,公司的研发费用分别为175亿元、235亿元和188亿元(三季报),占营收比例分别为372%、455%和412%。
服务器是一个人才密集型行业,技术迭代非常快,如果不能保证足够的研发投入,公司很难保持技术领先。公司的毛利率不及十年前的一半,背后的主要原因,就是研发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际形势变幻莫测,公司对Intel等海外供应商的过度依赖,给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公司应该花大力气解决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问题。
年报不容乐观
从三季报看1-9月份的数据,浪潮信息的业绩是比较靓丽的,但是,单独拿出三季报单季度数据看,却发现并不那么乐观。
公司第三季度单季度营收为15217亿元,同比下降882%;净利润也较2019年三季度有所下滑。
大量的需求在一二季度爆发式采购实现后,三季报的下滑预示着公司全年的业绩可能不是那么乐观。
而公司天量的存货,则极有可能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为了应对可能到来的服务器爆发式需求,以及断供的风险,公司大规模采购芯片、硬盘等服务器配件,导致库存高企。
但实际情况是,三季度以来,市场需求开始萎缩,公司的存货很难得到消化,随着时间推移,会不断发生贬值。
公司的存货跌价风险也就越来越大,极有可能在年报中“暴雷”,吞噬本来就不富裕的净利润。
当下服务器信创国产化正在加速中,电力、金融、电信等领域大单频出。从近期的订单中可以看出,行业信创整体推进正在加快。电力、金融、电信等领域均有搭载国产CPU和 *** 作系统的国产服务器采购。相应的,随着底层国产化加大渗透,上层应用国产化需求亦有望快速放量。预计国产服务器销量这种双位数增长势头还会持续多年。
在信创和数字化转型的双重推动下,国产服务器出货量和出货金额稳步提升,并在多个行业投入使用,同时随着党政和八大行业信创项目的落地,国产服务器与国产服务器芯片的性能与可用性不断被验证,集采项目成为服务器芯片国产渗透率提高的重要推手之一。如中国电信的服务器集采中,标包8指定为全国产服务器,充分说明了行业头部对国产服务器性能和稳定性的认可。
另外从近日推出的“东数西算”政策来看,国产服务器厂商将会在算力资源服务、数据流通融合、数据安全防护等多维度积极参与进来。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实现100%国产化率就变成了一个商业化决策,而不是一个能与不能的问题了,商业化一定需要多货源策略,通过市场竞争,实现每类部件的最高性价比,也确保供应链的可持续性,我们可以有理由相信,到2035年,国产服务器能占到绝大部分市场份额,数字可达70%以上,并且国产服务器应该也已经远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了。
参考链接:国产信创服务器会有怎样的发展?
十大服务器品牌有:IBM、思科、联想、华为、荣耀、惠普、Sun、方正、华硕、戴尔。 在选择时,尽可能挑选这些知名度高的品牌。 服务器用的比较多的品牌就是DELL,惠普、联想等品牌。亿万克是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旗下全资子公司。研祥集团作为中国企业500强,持续运营30年。研祥集团全球49个分支机构,三个国家级创新平台,一直致力于技术创新引领行业发展,拥有超1100项授权专利,超1300项非专利核心技术。不同规模的客户都相继青睐于亿万克出色的系统可靠性、性能稳定性及技术创新性,以满足他们对工作负载优化、实时数据洞察、可管理性和安全等新兴技术的需求。亿万克坚持倾听客户的反馈,持续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为客户提供优秀的产品和端到端解决方案,帮助用户管理更轻松,创新更迅捷,让技术真正与业务流程相匹配,从而引领客户在务实的道路上前行。感兴趣请点击此处,了解一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