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iphone无法连接我的mac,mac一直显示无效响应,怎么解?

我的iphone无法连接我的mac,mac一直显示无效响应,怎么解?,第1张

如出现宽带故障,您可先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排障:
〖1〗使用单机拨号,如有使用路由器,请暂时断开路由器测试;
〖2〗重启modem和电脑;
〖3〗重新创建宽带拨号连接,再拨号尝试。 *** 作方法:开始>程序>附件>通迅>新建连接向导。
若自行排障仍然没有恢复,可联系人工客服进行申告故障,将尽快为您处理。

服务器发展到了今天,服务器的种类也是多种多样的,适应于各种不同功能、不同应用环境下的特定服务器不断涌现。以下是几个主要的服务器分类标准。
一、按应用层次划分
按应用层次划分通常也称为“按服务器档次划分”或“按网络规模”分,是服务器最为普遍的一种划分方法,它主要根据服务器在网络中应用的层次(或服务器的档次来)来划分的。要注意的是这里所指的服务器档次并不是按服务器CPU主频高低来划分,而是依据整个服务器的综合性能,特别是所采用的一些服务器专用技术来衡量的。按这种划分方法,服务器可分为:入门级服务器、工作组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
1、入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最基础的一类服务器,也是最低档的服务器。随着PC技术的日益提高,现在许多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机的配置差不多,所以目前也有部分人认为入门级服务器与“PC服务器”等同。。
这类服务器所包含的服务器特性并不是很多,通常只具备以下几方面特性:
·有一些基本硬件的冗余,如硬盘、电源、风扇等,但不是必须的;
·通常采用SCSI接口硬盘,现在也有采用SATA串行接口的;
·部分部件支持热插拨,如硬盘和内存等,这些也不是必须的;
·通常只有一个CPU,但不是绝对,如SUN的入门级服务顺有的就可支持到2个处理器的;
·内存容量也不会很大,一般在1GB以内,但通常会采用带ECC纠错技术的服务器专用内存。
这类服务器主要采用Windows或者NetWare网络 *** 作系统,可以充分满足办公室型的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文件共享、数据处理、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这种服务器与一般的PC机很相似,有很多小型公司干脆就用一台高性能的品牌PC机作为服务器,所以这种服务器无论在性能上,还是价格上都与一台高性能PC品牌机相差无几,如DELL最新的PowerEdge4000 SC的价格仅5808元,HP也有类似配置和价格的入门级服务器。
入门级服务器所连的终端比较有限(通常为20台左右),况且在稳定性、可扩展性以及容错冗余性能较差,仅适用于没有大型数据库数据交换、日常工作网络流量不大,无需长期不间断开机的小型企业。不过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目前有的比较大型的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在后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中也划分出几个档次,其中最低档的一个企业级服务器档次就是称之为“入门级企业级服务器”,这里所讲的入门级并不是与我们上面所讲的“入门级”具有相同的含义,不过这种划分的还是比较少。还有一点就是,这种服务器一般采用Intel的专用服务器CPU芯片,是基于Intel架构(俗称“IA结构”)的,当然这并不一种硬性标准规定,而是由于服务器的应用层次需要和价位的限制。图1左图所示的是一款老式的Sun Enterprise 2入门级服务器产品示意图。从外观上看它与一台普通对路式PC机没有什么区别;而图1右图所示的是HP Server TC2110,它的机箱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立式机箱。
2、工作组服务器
工作组服务器是一个比入门级高一个层次的服务器,但仍属于低档服务器之类。从这个名字也可以看出,它只能连接一个工作组(50台左右)那么多用户,网络规模较小,服务器的稳定性也不像下面我们要讲的企业级服务器那样高的应用环境,当然在其它性能方面的要求也相应要低一些。工作组服务器具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特点:
·通常仅支持单或双CPU结构的应用服务器(但也不是绝对的,特别是SUN的工作组服务器就有能支持多达4个处理器的工作组服务器,当然这类型的服务器价格方面也就有些不同了);
·可支持大容量的ECC内存和增强服务器管理功能的SM总线;
·功能较全面、可管理性强,且易于维护;
·采用Intel服务器CPU和Windows/NetWare网络 *** 作系统,但也有一部分是采用UNIX系列 *** 作系统的;
·可以满足中小型网络用户的数据处理、文件共享、Internet接入及简单数据库应用的需求。
工作组服务器较入门级服务器来说性能有所提高,功能有所增强,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但容错和冗余性能仍不完善、也不能满足大型数据库系统的应用,但价格也经前者贵许多,一般相当于2 ̄3台高性能的PC品牌机总价。如图2左图所示的为HP LC2000工作组服务器,该系列服务器针对小型企业的计算需求和预算而设计,性能和可扩展性使其可以随着应用的需要,如文件和打印,电子邮件,订单处理和电子贸易等的需要而扩展。图2左图所示的是联想最新的万全T200 2100工作组服务器,它采用双路Intel Xeon 533MHz处理器,并采用了PC机中最新的SATA 技术;右图为HP的ProLiant ML350G3工作组服务器,它可采用1 ̄2个Intel 20GHz-512KB的Xeon服务器专用CPU,并支持超线程技术。
3、部门级服务器
这类服务器是属于中档服务器之列,一般都是支持双CPU以上的对称处理器结构,具备比较完全的硬件配置,如磁盘阵列、存储托架等。部门级服务器的最大特点就是,除了具有工作组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点外,还集成了大量的监测及管理电路,具有全面的服务器管理能力,可监测如温度、电压、风扇、机箱等状态参数,结合标准服务器管理软件,使管理人员及时了解服务器的工作状况。同时,大多数部门级服务器具有优良的系统扩展性,能够满足用户在业务量迅速增大时能够及时在线升级系统,充分保护了用户的投资。它是企业网络中分散的各基层数据采集单位与最高层的数据中心保持顺利连通的必要环节,一般为中型企业的首选,也可用于金融、邮电等行业。
部门级服务器一般采用IBM、SUN和HP各自开发的CPU芯片,这类芯片一般是RISC结构,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是UNIX系列 *** 作系统,现在的LINUX也在部门级服务器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以前能生产部门级服务器的厂商通常只有IBM、HP、SUN、COMPAQ(现在也已并入HP)这么几家,不过现在随着其它一些服务器厂商开发技术的提高,现在能开发、生产部门级服务器的厂商比以前多了许多。国内也有好几家具备这个实力,如联想、曙光、浪潮等。当然因为并没有一个行业标准来规定什么样的服务器配置才能算得上部门级服务器,所以现在也有许多实力并不雄厚的企业也声称其拥有部门级服务器,但其产品配置却基本上与入门级服务器没什么差别,用户要注意了。
部门级服务器可连接100个左右的计算机用户、适用于对处理速度和系统可靠性高一些的中小型企业网络,其硬件配置相对较高,其可靠性比工作组级服务器要高一些,当然其价格也较高(通常为5台左右高性能PC机价格总和)。由于这类服务器需要安装比较多的部件,所以机箱通常较大,采用机柜式的,如图3左图所示的为IBM @server xSeries 230部门级服务器产品示意图。从这款服务器的外观来看就与普通PC机就有很大的区别了。图3右图所示的是DELL PowerEdge 4600部门级服务器,它最多可以安装 2 个 18GHz 至 30GHz 英特尔 至强 处理器,它的机箱虽然不是柜式的,但也比一般入门或工作组服务器的机箱要大
4、企业级服务器
企业级服务器是属于高档服务器行列,正因如此,能生产这种服务器的企业也不是很多,但同样因没有行业标准硬件规定企业级服务器需达到什么水平,所以现在也看到了许多本不具备开发、生产企业级服务器水平的企业声称自己有了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最起码是采用4个以上CPU的对称处理器结构,有的高达几十个。另外一般还具有独立的双PCI通道和内存扩展板设计,具有高内存带宽、大容量热插拔硬盘和热插拔电源、超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群集性能等。这种企业级服务器的机箱就更大了,一般为机柜式的,有的还由几个机柜来组成,像大型机一样。
企业级服务器产品除了具有部门级服务器全部服务器特性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它还具有高度的容错能力、优良的扩展性能、故障预报警功能、在线诊断和RAM、PCI、CPU等具有热插拨性能。有的企业级服务器还引入了大型计算机的许多优良特性,如IBM和SUN公司的企业级服务器。这类服务器所采用的芯片也都是几大服务器开发、生产厂商自己开发的独有CPU芯片,所采用的 *** 作系统一般也是UNIX(Solaris)或LINUX。目前在全球范围内能生产高档企业级服务器的厂商也只有IBM、HP、SUN这么几家,绝大多数国内外厂家的企业级服务器都只能算是中、低档企业级服务器。企业级服务器适合运行在需要处理大量数据、高处理速度和对可靠性要求极高的金融、证券、交通、邮电、通信或大型企业。
企业级服务器用于联网计算机在数百台以上、对处理速度和数据安全要求非常高的大型网络。企业级服务器的硬件配置最高,系统可靠性也最强。如图4左图所示的为IBM RS/6000 S80企业级服务器,它是第一个采用RS64 Ⅲ微处理器的RS 6000平台机型,它的多处理器系统可以支持到24个对称处理器,而且该芯片是基于IBM出色的铜技术,使处理器的速度更快,可靠性更高。而如图4右图所示的是SUN的一款Fire TM 15K的高档企业级服务器产品可支持到106个UltraSPARC III Cu 900-MHz 对称处理器,内存可达到1/2TB。
上面我们对服务器从宏观分类上进行了简单的分类介绍,需要注意的是,这四种类型服务器之间的界限并不是绝对的,并且会随着服务器技术的发展,各种层次的服务器技术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也许目前在部门级才有的技术将来某一天在入门级服务器中也必须具有。而且这几类服务器在业界也没有一个硬性标准来严格划分它们,多数来说它们是针对各自不同生产厂家的整个服务器产品线来说的。由于服务器的型号非常多,硬件配置也有较大差别,因此,用户不必拘泥于某某级服务器,而是应当根据自己网络的规模和服务的需要,并适当考虑相对的冗余和系统的扩展能力,这一点相当重要。因为一个企业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对服务器的要求也会随着不断增长,如果服务器具有较强的扩展能力的话,那就不会出现较短时间内要重新购买服务器,我们只需购买一些扩展部件怒可完成对服务器性能的升级。如IBM的企业级x架构服务器中就具有一种“按需扩展”或者称之为“Pay as you grow(随着您的成长支付)”的理念,就能实现您这样的愿望。其实有类似理念的还有HP的“按使用支付”理念,当然这两种理念之间还是有较大区别的,IBM的“按需支付”就是您现在可以不购买将来才用得上的服务器组件,在将来您需要了再另外购买,这样就就减少了企业用于设备上的投资风险。而HP的“按使用支付”则是HP先把整套服务器设备卖给您,如果您认为有些组件目前用不上,而又有可能是您单位将来用得上的,则您单位在目前只需要支付您目前用得上的部分费用,至于暂时用不上的可以先不支付,等您认为用得上了,再为您安装上,您再付费,其实用途与上面IBM的“按需支付”一样,都是想减少客户的设备投资风险。
数据备份分为全备份,增量备和临时备份3类

pcie riser是指插在PCI-E接口上的功能扩展卡或转接卡,它是新一代的总线接口。

它使用了当前业界流行的点对点串行连接。 与PCI和早期计算机总线的共享并行体系结构相比,每个设备都有自己的专用连接,不需要从整个总线请求带宽,并且可以传输数据速率, 将其提高到很高的频率并达到PCI无法提供的高带宽。

通常只支持单CPU或双CPU应用服务器(但不是绝对的,特别是SUN的工作组服务器具有最多可支持4个处理器的工作组服务器)。

扩展资料:

PCI Express的特点:

1、PCI Express的主要优势就是数据传输速率高,目前最高的16X 20版本可达到10GB/s,而且还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PCI Express也有多种规格,从PCI Express 1X到PCI Express 16X,能满足一定时间内出现的低速设备和高速设备的需求。

2、PCI-Express最新的接口是PCIe 30接口,其比特率为8GT/s,约为上一代产品带宽的两倍,并且包含发射器和接收器均衡、PLL改善以及时钟数据恢复等一系列重要的新功能,用以改善数据传输和数据保护性能。

3、PCI Express采用串行方式传输Data。它和原有的ISA、PCI和AGP总线不同。这种传输方式,不必因为某个硬件的频率而影响到整个系统性能的发挥。

首先可否理解题主所说的“传统服务器提供商”是不是指服务器硬件生产厂商?例如浪潮、Dell之类的服务器硬件厂商。

本人的工作也是每天跟IDC机房和自建机房打交道,我来说说看我的看法:

首先,以目前的大局方向来看,服务器供应商不会消失,但是供应商数量会减少。随着互联网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服务器的需求量会有稳步上涨的趋势,但是供应商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

在早些时候,大多数企业在部署服务器时都会采用自建机房的方案,硬件成本和维护成本极高,也不利于分布式部署。

在信息全球化的时代,更多人开始采用多地云服务器部署方案。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越来越倾向于采用数据中心提供的云主机来搭建网站、数据库、邮箱、软件后台等。

但是,云服务器也是需要物理主机的,只是物理主机位于服务商的数据中心内,用户通过远程来部署而已,而提供这些物理主机的生产商依然是那一批传统的服务器提供商。

越来越集中化的硬件部署,可能会对服务器硬件厂商在销售上造成一定的影响。

但是不要忘记目前互联网企业的规模是在逐渐增大,而随着软件功能的增多,硬件需求也会越来越高,所以依然有不错的增长趋势,只是对提服务器供商来说,技术的竞争会导致只有实力更高的提供商才会存活到最后。

一般说散热器,指的都是cpu散热器。服务器散热器一般指的也就是给服务器cpu配套的散热器
但是,因为服务器与普通计算机相比档次更高,运行环境也更苛刻,所以生产厂家可能为其配备诸如一体式散热器等特殊散热器。这就跟普通计算机的散热器不同了。

(1)PCI-X总线网卡
这是目前最新的一种在服务器开始使用的网卡类型,它与原来的PCI相比在I/O速度方面提高了一倍,比PCI接口具有更快的数据传输速度(20版本最高可达到266MB/s的传输速率)。这种总线类型的网卡在市面上还很少见,主要是由服务器生产厂商随机独家提供,如在IBM的X系列服务器中就可以见到它的踪影。PCI-X总线接口的网卡一般32位总线宽度,也有的是用64位数据宽度的。 但因受到Intel新总线标准PCI-Express的排挤,是否能最终流行还是未知之数,因为由Intel提出,由PCI-SIG(PCI特殊兴趣组织)颁布的PCI-Express无论在速度上,还是结构上都比PCI-X总线要强许多。Intel的i875P芯片组已提供对PCI-Express总线的支持,有专家分析将逐步普及这一新的总线接口。它将取代PCI和现行的AGP接口,最终实现内部总线接口的统一。
(2)PCI-E总线网卡
PCI Express的接口根据总线位宽不同而有所差异,包括X1、X4、X8以及X16(X2模式将用于内部接口而非插槽模式)。较短的PCI Express卡可以插入较长的PCI Express插槽中使用。PCI Express接口能够支持热拔插,这也是个不小的飞跃。PCI Express卡支持的三种电压分别为+33V、33Vaux以及+12V。用于取代AGP接口的PCI Express接口位宽为X16,将能够提供5GB/s的带宽,即便有编码上的损耗但仍能够提供4GB/s左右的实际带宽,远远超过AGP 8X的21GB/s的带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0671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