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发式冷风扇使用方法视频

蒸发式冷风扇使用方法视频,第1张

蒸发冷却风扇的使用:
1平稳放置。因为散热风扇内置水箱和冰晶,所以要求使用散热风扇时身体要水平放置,以免倾斜造成故障
2加入适量的水。冷风机制冷的原理离不开水,使用前要加足水,但切忌加水过多,否则容易导致电器元件损坏。一般来说,你应该密切注意水位。
同时,也要防止无水作业,造成设备损坏。当然,也有部分高端散热风扇支持无水保护,但需要谨慎。此外,建议使用细菌较少的纯净水为冷却风扇加水。
3冻结冰晶。一般空调扇都配有两个冰晶。为了保证更好的制冷效果,建议在冰箱中旋转冷冻。
4距离和湿度的问题。使用冷风机时,不能太靠近人体。同时要控制风的湿度,防止人体长时间被潮湿的风吹着而引发其他问题。


蒸发冷却风扇的位置:
使用机器时,机体与周围墙壁及其他物体的距离应在50厘米以上,机体顶部1米以内不得遮挡,以利于空气流通。不稳定的物体不要悬挂在机体上方,以免坠落损坏机体。请不要在不稳定、不稳固的地方使用,以防摔坏或损坏。

既然走高端路线,包装自然和迈特明酷的普通产品有所不同。美欧特FM1(以下简称FM1)的包装采用了黑色硬质纸盒的材质,整体以黑色为主色调。包装正面印有FM1高配版本的渲染图,侧面印有产品的基本性能参数,背面则在右下角标注了产品的灯珠型号。
全部标配内容有:说明书、本体、替换O圈以及尼龙手电套。

初次试水高端路线,美欧特还是显得比较谨慎,推出了高配和低配两个版本。高配版本和低配版在外观尺寸上保持一致, 长110mm头部直径30mm尾部直径276mm。空桶重量分别为143g(高配)和94g(低配)。

FM1系列均采用了TIR透镜的设计,透镜前方则有玻璃保护。灯珠方面,高配和低配版本有XPL HI 6500K 显色70/351D 5000K 显色90/SST 20 4000K 显色95 三款灯珠可选。在选用XPL HI灯珠的情况下,四颗灯珠最高可迸发出4980lm的亮度,妥妥的暴力小钢炮。

高配与低配的区别之一就是RGB副灯设计。在手电筒关闭且通电情况下,位于透镜内侧的RGB副灯会以固定颜色或随机颜色闪动,闪动频率、固定颜色以及其他的RGB亮度均可以自定义修改。同时如果你不喜欢,或者觉得RGB太亮影响睡眠的话,也可以将它设置成关闭。

两种闪动模式如下面动图所示。
灯头处,设计有和桶身同色的莲花形的攻击头,可有效保护镜片不被划伤和磕碎。

高配与低配的区别之一,就是散热鳍的材质。高配版本为紫铜材质,散热效果更好的同时,也增加了把玩属性。

而低配版本则是采用了普通铝合金的材质,两款产品均采用了撞色的设计。高配版本桶身有黑、蓝、沙色可选。低配版本桶身均为黑色,散热鳍有蓝、绿两种颜色可选。

桶身中部,采用了横向的防滑纹路的设计,手感细腻,有一定防滑效果的同时也不会硌手。
在拆下桶身后,可以看出灯头处有密封O圈。散热鳍和电路仓为一体化设计,增加散热效率的同时成本也会更高,这也是高配版本比低配版本重近50g的原因。

以高配版本为例,可以看到FM1采用了双层桶身的设计。即外侧桶身负责导电,内侧桶身负责电子信号传递。灯头和尾部均采用了磷铜镀金d簧,d簧软硬适中不会对电池正负极造成损坏。由于电路采用直驱设计,所以只能使用不带保护板的电池,推荐使用三星30Q或索尼c6电池。

手电尾部的抱夹也很有特色,上面印刷了美欧特的品牌名称以及型号。抱夹采用可拆卸设计,用螺丝直接固定在桶身上,好处是可以避免拆卸时与桶身摩擦发生掉漆的情况出现,同时有可能后期会推出贵金属材质的替换抱夹。
FM1采用了电子尾按的设计,按动手感清脆有力。金属尾按上激光雕刻了美欧特品牌的Logo,上方还印刷了FREE ME字样。尾部平坦无突出,可以倒立使用。
FM1支持IPX7等级的防水水平,虽然比IPX8级别稍低,但也足够应对日常级别的使用。注意,不建议大家入水使用或热机状态下冲水冷却。

使用专业仪器对FM1极亮档位进行测试,测试用电池为一节3400mAh的18650电池。此次测试我并没有选择室温无风条件下进行测试,而是选择了用服务器散热风扇辅助散热的条件下进行测试。原因是FM1亮度高,发热量大,使得手电降档速度较快,且自动降档档位维持在低亮水平测试时间过长不具有参考意义。在使用风扇辅助散热后,得出如下曲线:在去除掉温度因素后,手电亮度随电压下降而下降,最终得出续航时间为3h15min,测试结束时手电仍以最低档位运行。

测试结束后对电池进行充电,最终冲入电量为3037mAh。

由于FM1使用了四灯珠加TIR透镜的设计,使得它的泛光范围十分的大,同时光斑也非常柔和。但是光斑的外沿由于有莲花攻击头的阻挡会出现部分阴影。两款灯珠色温分别如下所示

SST20 6500k:
351D 5000k:
野外实拍:可以看出FM1的铺路效果十分优秀,sst20迸发出的4980lm让画面中心出现了过曝的情况。
而显色性较好的351D灯珠,虽然亮度没有那么高,但是微黄的色温看起来非常的舒服,不会出现刺眼的情况同时显色指数也更好。

两款不同配置的手电采用了两种驱动方案,高配版本采用了Anduril 安德鲁 UI。而廉价版则采用了无极调光/12组档位UI。两款手电的UI调节都较为繁琐,同时可玩性也较高。
作为手电界新晋的高端品牌,美欧特的首款新品FM1堆料十足,桶身氧化细腻、紫铜的散热鳍手感爆棚,四灯珠+RGB副灯的设计让它可玩性十足。当然,作为一款拥有4980lm的小钢炮手电,不仅把玩性高实用性也同样很高。可选高配和低配版本的设置,也让想体验FM1却荷包紧的人有了更加从容的选择。正值618活动预热,FM1的价格绝对让你惊喜,需要的朋友们可以去看看。

一种风扇故障监控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服务器测试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风扇故障监控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风扇在服务器的散热系统中起到很大的作用。如服务器cpu、机箱、显卡和电源等所用的风扇是服务器正常稳定工作的捍卫者,所以风扇的功能会影响散热以及整机的功能。因而bmc测试中把风扇sensor测试的更准确也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bmc常规测试中一般是插拔风扇,进行在位状态的测试,由于风扇危险性很少进行风扇破坏性实际测试,这样就会影响测试的全面性,且插拔风扇并不能真实模拟风扇故障情况,甚至无法模拟风扇单转子故障的情况。因此插拔风扇进行风扇故障监控测试并不能得到真实全面的测试数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故障监控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故障监控功能测试方法,在服务器机箱正对风扇正面的位置安装测试冶具,所述测试冶具为带有伸缩长度控制器的电动伸缩棒,所述控制器与测试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设置测试冶具模拟风扇故障类型对应的伸缩长度和故障类型模拟顺序;
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对应的伸缩长度和故障类型模拟顺序控制电动伸缩棒伸缩长度以执行风扇故障模拟程序;
获取风扇故障模拟程序执行过程中生成的风扇监控信息,通过比对所述监控信息是否与故障模拟程序一致生成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设置测试冶具模拟风扇故障类型对应的伸缩长度和故障类型模拟顺序,包括:
设置模拟风扇前转子故障所对应的的电动伸缩棒的伸出长度;
设置模拟风扇后转子故障所对应的的电动伸缩棒的伸出长度;
设置模拟风扇后转子解除故障对应的电动伸缩棒的收缩长度;
设置模拟风扇前转子解除故障对应的电动伸缩棒的收缩长度;
设置故障类型模拟顺序依次为前转子故障、后转子故障、后转子故障解除、前转子故障解除。
进一步的,所述获取风扇故障模拟程序执行过程中生成的风扇监控信息,通过比对所述监控信息是否与故障模拟程序一致生成测试结果,包括:
采集测试冶具控制器中达到故障类型对应伸缩长度的时间,得到每个故障类型的出现时间;
筛选风扇监控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设的故障类型顺序对应的故障监控信息:
是,则进一步将故障监控信息出现时间与相应故障类型出现时间对比,判断故障监控是否存在延迟;
否,则输出风扇故障监控功能异常提示。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风扇故障监控功能测试系统,在服务器机箱正对风扇正面的位置安装测试冶具,所述测试冶具为带有伸缩长度控制器的电动伸缩棒,所述控制器与测试服务器通信连接,所述系统包括:
模拟设置单元,配置用于设置测试冶具模拟风扇故障类型对应的伸缩长度和故障类型模拟顺序;
模拟执行单元,配置用于根据所述故障类型对应的伸缩长度和故障类型模拟顺序控制电动伸缩棒伸缩长度以执行风扇故障模拟程序;
监控比对单元,配置用于获取风扇故障模拟程序执行过程中生成的风扇监控信息,通过比对所述监控信息是否与故障模拟程序一致生成测试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模拟设置单元包括:
第一设置模块,配置用于设置模拟风扇前转子故障所对应的的电动伸缩棒的伸出长度;
第二设置模块,配置用于设置模拟风扇后转子故障所对应的的电动伸缩棒的伸出长度;
第三设置模块,配置用于设置模拟风扇后转子解除故障对应的电动伸缩棒的收缩长度;
第四设置模块,配置用于设置模拟风扇前转子解除故障对应的电动伸缩棒的收缩长度;
顺序设置模块,配置用于设置故障类型模拟顺序依次为前转子故障、后转子故障、后转子故障解除、前转子故障解除。
进一步的,所述监控比对单元包括:
模拟采集模块,配置用于采集测试冶具控制器中达到故障类型对应伸缩长度的时间,得到每个故障类型的出现时间;
故障对应模块,配置用于筛选风扇监控信息中是否存在与预设的故障类型顺序对应的故障监控信息;
延迟判断模块,配置用于进一步将故障监控信息出现时间与相应故障类型出现时间对比,判断故障监控是否存在延迟;
异常输出模块,配置用于输出风扇故障监控功能异常提示。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器、存储器,其中,
该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
该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调用并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使得终端执行上述的终端的方法。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风扇故障监控功能测试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通过设置一个正对风扇的测试冶具,并通过控制测试冶具的伸缩长度模拟风扇的前转子故障、后转子故障以及故障解除的情况,同时采集故障模拟期间的风扇监控信息,根据故障模拟顺序和时间对风扇监控信息进行校对,从而得到风扇故障监控功能是否正常运行的测试结果。本发明能够真实模拟风扇故障情况,对风扇故障监控功能的运行情况和是否延迟进行准确测试。全程不用手动 *** 作,避免误伤手的情况保证了测试的安全性,可以应用到任何一款服务器的风扇测试中。普通测试由于安全问题,没办法测试风扇在位情况下,单个转子异常的情况,只是测试关机插拔风扇。该方法可以让风扇测试方法更全面,增加了测试的全面性。
此外,本发明设计原理可靠,结构简单,具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没有本质的区别,只要能插上就能工作,接口不一样的除外
但服务器是为冗余设计的,也就是说所需功率300W的服务器,我可能会给到600W的电源,让电源有冗余,不是满载工作,耐用度更高,更稳定

你发具体的CPU风扇型号,或者发你cpu风扇以及用的是啥CPU!
不同的AMD和英特CPU,散热器安装方法是不同的:
AMD散热器安装最简单,不同的平台基本都是通用的,不需要安装支架,直接把散热器金属鳍片,挂在嘴边CPU插槽外圈的塑料散热器卡扣上,很简单就安装上了。
英特CPU散热器,非原装的,通常还需要安装主板支架,不同的CPU接口,搭配的支架安装也不同,相对麻烦些,需要你细心看一下散热器安装说明。

一般现在的服务器机箱的中间都有一个风扇墙的啊 服务器一般发热温度高无非就是CPU和硬盘中间换上好一点的双滚珠风扇 后窗再装2个风扇散热基本上就没问题了 因为机箱的散热通道一般都是对流设计的。

这个想法倒是挺好,是想要电脑“飞”起来吗?但说真的,假如不考虑电脑电源供电是否能带起这样的风扇,仅这种风扇产生的推力就可能会对电脑内部配件造成一些损坏,时间久了难免会出现故障甚至完全损坏。

涵道风扇的电机一般是48V、110A的电压和电流,这样大的电压电流,一般的电脑电源是带不起来的,即使高级些的、额定功率达到1000W以上的,也未必带得起来。

这种风扇的电机一般是采用带定子的无刷电机,这种电机定子的直径各有不同,直径越大,缠绕的线圈匝数越多,功率也越大,转动起来后,电机本身的噪音就很大,再加上扇叶的声音,噪音会更大。对于家庭用户来说,这样的噪音会很烦人的。而且还可能因为风扇产生推力,引起整个机箱震动甚至晃动,噪音就更大了。

另外,涵道风扇的高度一般都较长,对于较小的机箱,会使得内部空间更加拥挤。

所以,用航模的涵道风扇给电脑散热不是一个很好的做法。

嘿嘿,好巧不巧,我试过[捂脸],你想知道结果吗?这么说吧,你要是不戴上隔音耳罩,1分钟你都待不下去,涵道风扇高速运行时那种高频尖锐的噪声比指甲刮黑板还让人抓狂。说说我的搞机经历吧,曾经做特效制作的时候为了提高渲染效率,去电脑城装了一台服务器主板的双至强x5670机子,感觉原厂散热压不住,全核心满线程Cpu温度都到96度了,就自己动手改了水冷,为了水排散热,骚情的买了4个台达暴力扇,单独配的开关电源,每个单独配了电调,装好开渲染把风扇开到最大的那一刻,我觉得我前面的折腾除了白花钱之外简直是智商欠费,那噪音,感觉我的主机成了一架涡喷战斗机油门到底还开了加力,就差原地起飞了,嗯,还好是下班时间,就这么飞了一晚上,第二天,我被早到的人用眼神鞭挞了千百回,熬到渲染完了赶紧拆掉了。然后逛淘宝,看到了个服务器拆机的涵道式风扇,手贱脑残病发给买了回来,上电以后嘛…不不不,我还有救,我要吃药 ( ) ,谁来救救我[泪奔]

本人航模玩家,说一下,首先机箱要用高强度机箱,能用铁就不用铝,用螺丝固定在桌上,涵道风扇需要的电压最低111v,电流根据涵道的功率来计算,进风口和出风口一定要水平开孔,不过不建议使用涵道风扇,因为这种风扇转速高,会产生强劲的推力,螺丝固定也不是长久之计,另外时间长了必定会对内部零件产生不可逆的损伤,综上而言,还是算了吧

可以用,电脑上通常所用的散热风扇和航模上的涵道风扇从本质上将是一样的,无非就是涵道风扇功率更高,风量更多,改变扇叶和通道来增加风压等。服务器上就有使用类似风扇散热,只是功率没航模上用的那么高,一方面是噪音过大(当然服务器也不怕有噪音),另一方面服务器要求运行稳定,所以对于散热风扇之类的要求是使用寿命长,耐用,而航模则不需要,以最大负载运行,寿命较短。

想听机箱起飞的声音,直接买服务器风扇就行了,1万转那种

体型都不一样,装进去干嘛?电脑风扇大而薄,涵道风扇小而厚。不怕噪音装个服务器级的主动风扇不就得了?要不还得专门改造个机箱么?

哈哈,脑洞可以更大一些,将主板泡在某种特殊的油里面不是更好?外面接一组暖气片,或者一个墙那么大散热板,或者楼那么大的凉水塔。

噪音也是极好的

不是风扇的问题,是散热器的大小才重要!!!也不是没出过这样的散热器,噪音大,效果还不如塔式,所以还是水冷排吧

那不吵死呀,噪音太大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06973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