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整个通信过程是怎样的啊,比如是如何调制解调之类的,整个过程是如何的

RFID整个通信过程是怎样的啊,比如是如何调制解调之类的,整个过程是如何的,第1张

²读写器通过发射天线发送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²当射频卡进入发射天线工作区域时产生感应电²流,射频卡获得能量被启动。²²射频卡将自身编码等信息透过卡内天线发送出²去。²²读写器接收天线接收到从射频卡发送来的载波²信号,经天线调节器传送到读写器,读写器对²接收的信号进行解调和译码然后送到后台软件²系统处理。²²后台软件系统根据逻辑运算判断该卡的合法性,针对不同的设定做出相应的处理和控制,发出指令信号控制执行相应的动作。

RFID技术的基本工作原理并不复杂:标签进入磁场后,接收解读器发出的射频信号,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出存储在芯片中的产品信息(无源标签或被动标签),或者由标签主动发送某一频率的信号(Active Tag,有源标签或主动标签),解读器读取信息并解码后,送至中央信息系统进行有关数据处理。

一套完整的RFID系统, 是由阅读器与电子标签也就是所谓的应答器及应用软件系统三个部份所组成,其工作原理是Reader发射一特定频率的无线电波能量,用以驱动电路将内部的数据送出,此时Reader便依序接收解读数据, 送给应用程序做相应的处理。

以RFID 卡片阅读器及电子标签之间的通讯及能量感应方式来看大致上可以分成:感应耦合及后向散射耦合两种。一般低频的RFID大都采用第一种式,而较高频大多采用第二种方式。

阅读器根据使用的结构和技术不同可以是读或读/写装置,是RFID系统信息控制和处理中心。阅读器通常由耦合模块、收发模块、控制模块和接口单元组成。阅读器和应答器之间一般采用半双工通信方式进行信息交换,同时阅读器通过耦合给无源应答器提供能量和时序。

在实际应用中,可进一步通过Ethernet或WLAN等实现对物体识别信息的采集、处理及远程传送等管理功能。应答器是RFID系统的信息载体,应答器大多是由耦合原件(线圈、微带天线等)和微芯片组成无源单元。

扩展资料:

RFID技术中所衍生的产品大概有三大类:无源RFID产品、有源RFID产品、半有源RFID产品。

1、无源RFID产品发展最早,也是发展最成熟,市场应用最广的产品。比如,公交卡、食堂餐卡、yhk、宾馆门禁卡、二代身份z等,这个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属于近距离接触式识别类。其产品的主要工作频率有低频12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433MHZ,超高频915MHZ。

2、有源RFID产品,是最近几年慢慢发展起来的,其远距离自动识别的特性,决定了其巨大的应用空间和市场潜质。在远距离自动识别领域,如智能监狱,智能医院,智能停车场,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智慧地球及物联网等领域有重大应用。有源RFID在这个领域异军突起,属于远距离自动识别类。产品主要工作频率有超高频433MHZ,微波245GHZ和58GHZ。

3、半有源RFID产品,结合有源RFID产品及无源RFID产品的优势,在低频125KHZ频率的触发下,让微波245G发挥优势。半有源RFID技术,也可以叫做低频激活触发技术,利用低频近距离精确定位,微波远距离识别和上传数据,来解决单纯的有源RFID和无源RFID没有办法实现的功能。简单的说,就是近距离激活定位,远距离识别及上传数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射频识别技术

RFID读写器通过RS485或者TCPIP连接服务器应该是最简单的,RFID读写器YW-605SA就是RS485的RFID读写器,RFID读写器YW-615就是TCIPIP的RFID读写器,他们都带有SDK开发包,连接都很简单。

RFID技术已经被世界公认为二十一世纪十大重要技术之一,是一种市场前景和应用规模巨大的高新技术。多年来由于管理工作不够规范,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尚不完善,企业家底不清、帐帐不符、帐实不符、设备流失,导致工作成为企业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这与企业发展改革的新形势不相适应此,必须运用现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对设备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管理,确保管理上水平。

RFID设备管理系统如何开发

设备管理的目标是以较少费用和消耗,提高设备的安全可靠性、可维护性,保持设备的精度和性能,使之经常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为单位能够充分发挥设备的能力、全面提高效率提供有力的保障。设备管理工作所涉及的设备入库、借出、归还、送修、完修和报废等各个环节,都应加大改革力度,采用新的管理方法和技术手段,努力实现管理工作现代化,才能使设备管理工作更加符合单位发展的需要。

近几年来,为了加强设备管理工作,一些单位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使用条码系统,开发新的管理软件,开始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管理,在技术上有了一定的进步。虽然条码系统也比较先进,但是与RFID技术相比,它具有识别速度慢、信息携带量小、易损毁、不能重复利用、使用寿命短等缺点。

设备管理系统主要业务流程包括设备的新增、借出、归还、送修、完修、报废,它包含了设备从购入、投入使用直到报废的全过程。设备购入时贴附电子标签,标签内存入设备的基本信息,每次进行设备管理 *** 作时,阅读器都会读到设备上的电子标签并将信息发送到服务器进行处理,从而实现设备的跟踪管理。

设备管理系统体系结构结构中,业务逻辑和用户界面结合在一起构成应用程序的客户端,而数据的存储与管理由单独的程序实现。因此应用服务器运行数据的负荷较轻,数据的储存管理功能较为透明。C/S结构的主要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客户端的处理能力,大多数工作可以在客户端处理后再提交给服务器。设备管理系统涉及到电子标签数据的大量采集与逐一鉴别,设备管理系统的中心数据库一般采取集中控制管理方式。如果采用三层架构,将鉴别大量数据的业务逻辑置于服务器端,势必造成大量的数据包在网络间传输,从而影响系统的处理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0769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5-30
下一篇 2023-05-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