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也即中央处理器,是一台电脑的神经中枢。作为PC的核心部件,CPU同时兼具运算核心和控制核心两大使命,可以说意义非小。不过在不同的产品线,CPU的构造和功用也并不相同,比如企业和消费领域的CPU并不尽相同。一般来说,服务器CPU和家用CPU有以下几点区别:
1指令集
服务器CPU的指令一般是采用的RISC(精简指令集)。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专门的优化,能效更高。而家用版cpu一般为CISC复杂指令集,追求指令集的大而全,尽量把各种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块,但是调用速度和命中率较低。
2稳定性
服务器CPU是为了长时间稳定工作而存在的,基本都是设计为能常年连续工作的,而普通桌面级CPU是按72个小时连续工作而设计的。所以服务器CPU相比家用CPU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着天壤之别。所以通常情况下,服务器是365天开机工作的,而家用电脑在不使用时,还是习惯让他保持关机状态。
3接口
接口不同。以几年前的INTEL为例,当时其桌面级CPU为775接口,而服务器CPU则有775和771等。服务器要求数据吞吐量要高,总线带宽比家用的同一时期的CPU高。
4缓存
厂商通常舍得在服务器部件上花成本,所以最新的服务器CPU往往应用了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比如在缓存方面,很早已经在服务器CPU上应用的3级缓存,直到最近几年才应用到家用CPU上。
5多路互联
服务器CPU支持多路互联,简单的说就是1台机器可装很多CPU,普通桌面级CPU不支持这种工作方式。
6价格
服务器CPU入门级的一般是对普通CPU做了服务器化,支持多路互联和长时间工作等,性能并没有太大提升,价格也高。高端服务器则是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价格更贵。对于服务器而言,价格占考虑因素比重很低,因为如果性能不足或无法足时运行,带来的损失将远远超过本身。
那么,根据以上说法,看起来服务器CPU的相比家用CPU有着诸多优点,那么是否可以将服务器CPU安装到家用电脑上使用呢?
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其实CPU的性能要靠主板和内存才能完全发挥出来,而由于先天性的设计特点,很多家用电脑的主板是不适合服务器CPU使用的,即使可以用,很多时候也无法保证发挥出其性能优势。而且服务器主板一般都没有显卡槽,因为对服务器来说用集成显卡即可了,对于游戏性能并没有要求。但是在家用领域,独显则是高清游戏必不可少的环节。所以说家用CPU的设计更符合PC的特点。
您好服务器主板和普通主板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一个是家用级的设计方式,一个是企业级的设计方式,换句话说,就是家用级的不支持724小时开机,但是企业级服务器最低都是724设计,而且电源稳定性方面不一样,主板的响应速度也不一样,而且内存读取指令也不一样的哦
谢谢服务器CPU是专用的,而且服务器主板一般没有声卡,而且CPU风扇的噪音是无法忍受的
不要误导楼主,服务器不是用来当普通PC用的,服务器的CPU专用的至强或者皓龙一块的价格都快赶上一台普通PC机了,而且服务器的CPU功率都很大,发热量很高,需要专门的散热器,服务器的散热器非常贵,而且发出的噪音很大(我们单位的服务器8个风扇,正常开6个,太热了,备用的两个也开,那个噪音根本不能忍受),而且服务器的主板没有声卡,显卡也很次,再说了,你去哪买那么大的机箱放主板呢华硕为HP代工的P4服务器主板,是HP ProLiant ML110系列服务器的主机板采用Intel E7210北桥+FWE6300ESB南桥所组成。
支持PSocket 478 P4处理器,800MHz FSB、支持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英特尔超线程技术),最高主频更可达 32GHz,
双通道ECC DDR400内存。内存最大可以支持到4GB DDR,但它不提供对ECC Registered内存的支持。
最大可安装4GB容量PC3200/2700/2100规格的DDR内存。
支持ATX12V电源供应(20+4针)。转载自>你为什么要动跳线出厂时都调好了的万不得意不要动那些排线如果非的要动。那你就去官方下载说明文档就可以
济南龙媒科技有限公司,为你提供戴尔(DELL),HP,IBM,SUN,联想,华硕,浪潮,曙光等品牌服务器的专业维修和配件销售及升级服务,充分满足您快速免费检测/维修购买的需求。济南龙媒科技,最好的服务器维修和配件供应商服务器CPU和一般CPU的区别:
一、指令集不同
家用或者用工作用电脑配备的普通CPU,通常为CISC复杂指令集,追求指令集的大而全,尽量把各种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块,但是调用速度和命中率相比服务器CPU较低一些。
服务器CPU的指令一般是采用的RISC(精简指令集)。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专门的优化,能效更高。
二、缓存不同
缓存也决定着CPU的性能,由于服务器CPU对运算性能要求高,所以服务器CPU往往应用了最先进的工艺和技术,并且配备了一二三级缓存,运行能力更强。服务器CPU很早就用上了3级缓存。普通cpu是近几年才用上了缓存技术。
三、接口不同
服务器cpu和普通cpu接口往往不同,目前服务器CPU接口大多为Socket 771、Socket 775、LGA 2011、LGA 1150相比普通CPU接口尽管不少相同,但实际上搭配的主板并不相同。服务器cpu配备的主板通常没有显卡卡槽,因为CPU自带的核心显卡即可满足需求,并且其CPU总线带宽比家用CPU高。
四、稳定性要求不同
服务器CPU是为了长时间稳定工作而存在的,基本都是设计为能常年连续工作的。服务器CPU相比家用CPU在稳定性和可靠性方面有着天壤之别,一般服务器都是365天开机运行,只有偶尔停机维护,对稳定性要求极高。
普通CPU则是按72个小时连续工作而设计的,家用电脑在不使用时,我们还是习惯让他保持关机状态,一般每天都会关机。
五、多路互联支持不同
多路互联是服务器上的一项技术,比如服务器主板可以同时拥有多个CPU插槽,可以同时安装多个CPU,这个就是CPU多路互联技术,这项技术目前只有服务器CPU才支持,普通家用电脑,一块主板只可以安装一个CPU,不支持多路互联。
六、价格不同
由于服务器CPU针对高稳定性设计,在用料上一般都是选用优质材质,并且支持多路互联和长时间工作,和相同性能的普通CPU比,价格自然也是更高。此外,高端服务器CPU更上运用大量的最新先进技术,价格更贵,因此一般服务器CPU价格都在千元以上,高端服务器CPU都是在万元以上,甚至几十万。
服务器主板和一般主板的区别:
一,服务器主板一般都是至少支持两个处理器——芯片组不同(往往是双路以上的服务器,单路服务器有时候就是使用台式机主板)。
二,服务器几乎任何部件都支持ECC,内存、处理器、芯片组(但高阶台式机也开始支持ECC)
三,服务器很多地方都存在冗余,高档服务器上面甚至连CPU、内存都有冗余,中档服务器上,硬盘、电源的冗余是非常常见的,但低档服务器往往就是台式机的改装品,不过也选用一线大厂电源。
四,由于服务器的网络负载比较大,因此服务器的网卡一般都是使用TCP/IP卸载引擎的网卡,效率高,速度快,CPU占用小,但目前高档台式机也开始使用高档网卡甚至双网卡。
第五,硬盘方面,已经很多而且越来越多的服务器将用SAS /SCSI 代替SATA。
同一个服务器主板怎么会是两种不同容量的内存支持呢秘密就在内存类型一个是RDIMM,一个是UDIMM。
那什么是RDIMM什么又是UDIMM呢
RDIMM:registered DIMM(Registered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带寄存器的双线内存模块。表示控制器输出的地址和控制信号经过Reg寄存后输出到DRAM芯片,控制器输出的时钟信号经过PLL后到达各DRAM芯片。Registered内存本身有两种工作模式,即Registered模式和Buffered模式。在支持Registered工作模式的主板上工作时,Registered内存工作于Registered模式,这时主板上的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会比数据信号先一个时钟周期到达DIMM,送入Register芯片后会在其中停留一个时钟周期,然后在下一个时钟信号的上升沿从Register输出,与此时从主板上到达DIMM的数据信号一起同时传送到SDRAM。
当Registered内存工作在普通的主板上时,为Buffered工作模式,这时所有的信号也基本上是同时到达DIMM再同时传送到SDRAM,Register芯片这时在功能上只相当于一个简单的Buffer,其输入到输出之间是直通的,只简单的起到改善地址信号和控制信号的作用,时序上与Unbuffered内存是一样的。比起UDIMM来由于有了寄存器,所以RDIMM处理速度各方面性能都有不少提升,有2种工作模式,适合不同的主板,并且RDIMM支持最高配置,不会受到内存插的数量限制。(一般用于服务器)。
RD系列服务器租用
UDIMM:无缓冲双信道内存模块 (Unbuffered Dual In-Line Memory
Modules,UDIMM)(一般常用的内存条,用于一般家商用),UDIMM
表示控制器输出来的地址和控制的信号直接到达DIMM的DRAM芯片上。它不支持服务器内存满配,就是最高容量了,因为使用UDIMM内存时最大使用每通道只能用2个插槽,但支持3通道,所以只能每边插6条,一共12条内存,不能插满18个插槽,虽然性能会有所下降,但是对于预算比较有限的用户来说,是个很好的方案。
RDIMM支持两种工作模式,支持高性能的registered DIMM工作模式,可以达到内存容量的最高配,价格较高。
UDIMM只能工作在Unbuffered 模式,无法达到内存的最高配,性能不如RDIMM,但是价格相对较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