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潮服务器怎么样,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如何?

浪潮服务器怎么样,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如何?,第1张

浪潮服务器是当之无愧的行业巨头,拥有领先的技术产品以及高市场占有率。在IDC公布的《2019年中国AI基础架构市场调查报告》报告中,浪潮信息保持强势领跑,整体市场份额占比再次超过50%,连续三年稳居第一。同时,浪潮服务器还拥有稳定的大客户,阿里和腾讯均为浪潮信息的重要客户。要知道,整个2019 年,行业出货量下滑了38%,在这样的背景下,浪潮的营收仍实现10%以上的增长速度,同时蝉联全球多节点云服务器出货量及销售额双料第一,证明浪潮在服务器领域的确拥有领先的实力与巨大的发展潜力。

IT之家9月25日消息 消息华为全联接 2020 大会正在举办中,今日华为云业务总裁郑叶来在会议上表示:伴随着计算基础软件 openEuler、openGauss、openLooKeng 以及 AI 框架 MindSpore 如期开源, 现在华为合作伙伴推出的鲲鹏服务器出货量市场占有率已超过 50% 。
此外,郑叶来还表示,当前华为云的年交易额已超过 10 亿元,订单数量超过 10 万,其中有 30 家华为合作伙伴的销售额已经超过 1000 万元。

IT之家了解到,2020 年 9 月 23-26 日 , 华为在上海举办第五届 HUAWEI CONNECT 全联接 2020 大会。

鲲鹏是华为去年推出的高性能数据中心处理器, 具有高性能,高带宽,高集成度,高效能等特点 ,旨在满足数据中心的多样性计算和绿色计算需求,目前已有大量厂商推出搭载该处理器的服务器系统。
此外,华为今日还在发布大会上推出了一站式 AI 开发平台 ModelArts30 和多样性计算系列开发套件,包括三个关键部件:集群加速库、统一调度器、分布式并行应用开发框架。

紫光股份旗下新华三集团以162%的市场份额蝉联中国第二。其中,x86服务器同比增长294%,高于市场整体增速;刀片服务器以490%的市场份额连续多个季度蝉联第一。
迈进“十四五”发展新阶段,“优化升级数字基础设施”成为了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任务。“东数西算”、“新基建”等政策带动了数据中心的建设和布局,“双碳”战略更进一步推动着数据中心向绿色集约、高效智能的方向发展。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领导者,新华三集团积极践行“内生智能”的理念,推出多元计算、智能存储、智能管理、人工智能四大智慧IT平台,构建“云-网-边-端”能力与数字大脑持续升级的重要底座,帮助客户提升对数据价值的挖掘能力,加速上层应用的敏捷创新,推动行业数字化变革的持续深入。
2022年以来,新华三集团以前瞻的技术视野、深厚的研发实力,为智慧IT的发展注入了全新元素:
技术突破
H3C UniServer R4900 G5以4725分在SPECvirt_sc2013基准测试中刷新世界纪录。
新品发布
发布4款服务器新品,进一步满足全场景算力需求,包括为构建新一代绿色数据中心而生的液冷系统;面向数据密集场景推出高密存储优化型双路服务器,为挖掘数据价值提供了强劲的平台;以及为加速中小企业转型推出了塔式和机架式服务器,

国际服务器厂商惠普、戴尔、IBM继续把持中国市场,电信设备商华为、中兴也强势介入这一原本不属于他们的领域。内忧外患之下,国产服务器厂商谋求自救。 据1月份Gartner的统计报告显示, 2007年全球服务器总收入超过548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38%。整体来看,2007年服务器出货量超过880万台,比2006的820万台增长了74%。排名前5位的厂商分别是IBM、惠普、戴尔、Sun、Fujitsu/FSC,而国产品牌则无缘全球前十。
2007年中国的服务器市场并不平静。一种表现就是,销量增长较上年有所放缓,销售收入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尤其是随着国际巨头各种中低端产品的推出和扩大渠道办法的出台,使得原本份额就少得可怜的国内厂商变得束手无策; 而国内通信厂商华为、中兴强势介入服务器行业,更让他们感到惊慌。
但机会仍然存在。2008年奥运会的临近,互联网增值业务不断兴起,交通信息化建设步伐明显加快,网上银行及证券交易、农村信息化、城市应急系统等应用,正在为服务器市场注入新的活力。
命悬一线的国产服务器厂商,能否临渊而立?

国际巨头的打压

据记者了解,在2007年全球服务器厂商营收方面,IBM以311%的市场份额保持领导地位。后四位分别为惠普283%,戴尔114%,Sun 108%,以及Fujitsu/FSC 45% 。Fujitsu是前5大厂商当中惟一一家营收下降的。而最具增长力的戴尔,营收增加了132%。
而在出货量上,惠普却占据了298%的市场份额,位居全球首位。其次是戴尔,占214%; IBM 145%; Sun 38%;Fujitsu/FSC 33%。其中,IBM和Sun出货量有所下滑。
对于出货量下滑的原因,部分分析机构认为,这与目前大型服务器更新换代放缓以及企业的IT开支削减有关。然而,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尽管在出货量或是营收额上前5位厂商有些许变化,但是其霸主地位仍然不可撼动; 相反,曾经好不容易跻身全球前十位的国内服务器厂商联想、浪潮,这次又被挤了出来。
据了解,自去年以来,服务器行业特别是低端服务器市场利润下滑明显,而国产服务器厂商主要集中在低端市场,因此受到的冲击更为明显。
据业内人士介绍,今年以来, IBM、惠普和戴尔分别推出了价格低廉的低端服务器,以此来全线抢夺低端服务器市场,而国产服务器的价格战更加剧了利润的下滑。
面对国际巨头的打压,国产服务器厂商都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某国内服务器销售人员对记者表示,“我们没有自己的核心技术,一台整机的价格很多情况下要受到别人核心产品成本的制约,利润本身就不大。”
据不完全资料统计,尽管2007年由曙光、联想、浪潮、宝德等组成的国产服务器阵线大多在销售额上同比有一定的增长,但在整体市场份额上,却有较大幅的下降,业务增长速度也开始放缓。

来自电信业的变数

然而,对于传统国产服务器厂商来说,穷途末路的噩梦并没有止于国际巨头的不断挤压。
悄无声息地,原本平淡的PC服务器市场又闯进了2名新成员: 中兴和华为。如今,带有中兴标志的机架式服务器、刀片服务器和带有华为标志的刀片服务器已运行在电信运营商乃至网络游戏公司的机房。
据IDC统计,每年国内电信行业x86服务器的出货量接近6万台,其中通过中兴、华为的出货量就占到了40%左右(包括自有品牌和对各大服务器品牌的采购在内)。另外,据IBM一名销售人员透露,每年华为购买IBM服务器的金额就达数亿元人民币。
另一位电信业人士对中兴、华为的做法表示了肯定。他认为,由于运营商在网络游戏、SP增值服务等领域有很大的话语权,因此将来很有可能左右这些行业的采购行为。一旦形成这种局面,则华为、中兴在电信领域的天然优势将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
熟悉电信市场的烽火网络渠道市场总监钟瑾也表示,电信运营商挑选供应商“有很大的惯性”,更倾向于选择长期和自己合作、具有整体解决方案能力的供应商,所以,华为、中兴等非常有竞争优势。
对此,一些业内人士断言,电信行业原本是国际服务器巨头的强项,此次中兴、华为的介入将给他们带来冲击; 而从长期来看这无疑也将成为国内传统服务器厂商的内忧。

不言放弃

内忧外患之下,国产服务器厂商开始图谋自救。去年以来,国产服务器厂商们也都纷纷开展了一系列不同寻常的转变。
曙光先是建立了天津产业基地,增加了数十倍产能,然后是巩固自己的服务策略,首次推出了5年免费维修计划,又建立了处理能力在十万亿次以上的用户体验中心。而去年年底,曙光开始在企业管理机构上做了很大的变化。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今传统的中小渠道在发展上已经遭遇到了瓶颈,如果我们不马上改变,很可能就会被产业大潮遗弃。”曙光公司销售总监王成江说。所以从去年开始,曙光提出了“大渠道”和“宏计划”。“大渠道”就是曙光未来将更多的与大型的综合产品线的渠道合作,以期通过相关产品带动服务器的销售; 而“宏计划”则主要为曙光的核心业务高性能计算而生,该计划主要是在中国大城市中(集中在电子政务方面)推广高性能计算。
联想、浪潮则把注意力转向了高端服务器市场。在2007财年策略发布会上,联想服务器业务部总经理牛红也表示,2007年联想服务器的市场策略均围绕重点行业的高端市场而布局。
之所以聚焦高端市场,是因为“一直以来中低端是联想的优势所在”,这一策略则被联想称为“补短板”。牛红认为,中国的高性能市场很大,比如军工、海洋、气象等国家高端项目,都对高性能有突出需求,而这种形势对联想服务器的发展很有利。
从2007年以来,联想的“体育营销”已经初现成效。先是赞助了都灵冬季奥运会,又成为国际威廉姆斯F1车队的赞助商。今年的北京2008年奥运会将为联想服务器带来更大的收获。
从整个服务器市场的布局来看,国产服务器厂商必须转变才能“逆市而上”。某业内资深人士表示,从行业市场看,虽然传统行业仍是服务器市场需求的主力军,但是细分行业市场,特别是互联网,已经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主要力量。CDN、视频、网络游戏、搜索引擎等应用的迅速兴起,带动互联网与电信增值业务蓬勃发展,“如果国内服务器厂商能够开辟更多地类似新兴市场,从边缘的、非主流市场慢慢渗入也许会发现另一片天空。”

智东西(公众号: zhidxcom )

编译 | 云鹏

编辑 | 漠影

智东西1月6日消息,TrendForce近日发布报告,称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下降11%,约为125亿部,而2021年出货量将同比上涨9%,达到136亿部,其中5G手机占比达到37%,华为市场份额将跌至第七。

按照出货量来排名,2020年排名前六的智能手机厂商依次为三星、苹果、华为、小米、OPPO和vivo,而2021年华为将变为第七,位列传音之后。2021年智能手机市场将会迎来显著增长,但出货量仍然部分受制于芯片产能。
根据TrendForce最新调查数据显示,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仅为125亿部左右,相较2019年同比下降11%,创 历史 下滑幅度之最。

对于2021年,TrendForce认为,随着人们逐渐习惯于疫情所带来的“新常态”,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将逐渐复苏。

此外,今年更换手机需求的增长以及新兴市场需求的增长可能都会表现相对强劲。据此,他们预计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的年出货量将增长9%,达到136亿部,实现2017年以来的首次增长。

荣耀于2020年年底正式与华为分离,并作为一家独立的手机公司运营,此次剥离的目的是确保华为、荣耀以及他们的合作伙伴们能够更好地生存。

荣耀经过数年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智能手机主流品牌之一,但在没有华为支持的情况下,“新”荣耀能否对消费者保持足够的吸引力还有待观察。

另外,华为和独立后的荣耀将在手机赛道上直接形成竞争关系,一旦华为之后由于种种原因能够免于美国芯片禁令,这样的竞争还会加剧。

华为和荣耀拆分后,出货量也将分开统计,随着荣耀不断壮大自身,华为在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短时间内将很难恢复到先前水平。

TrendForce预计,华为将从2020年的第三名跌落至2021年的第七名,甚至要排在传音之后。到2021年,全球智能手机厂商出货量排名前六的将依次为三星、苹果、小米、OPPO、Vivo和传音,六家总共占据近80%的出货量。

不过TrendForce也提到,疫情仍将是出货量预测中最大的不确定性因素,因为它将继续对全球经济产生重大影响。

除了疫情之外,2021年智能手机厂商的表现还可能受到地缘政治动荡以及半导体代工行业产能不足的影响。
TrendForce表示,2020年全球5G智能手机出货量达到约24亿部,渗透率达到19%,其中中国品牌几乎占据了60%的市场份额,这与中国大力推动5G商业化密不可分。

5G仍然会是今年用户换机的主要需求点之一,另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在加快5G基础设施建设,移动SoC厂商们也会陆续发布入门级和中端5G芯片,加速5G的普及。

TrendForce预计2021年5G智能手机的渗透率将增长至37%,相比2020年几乎翻倍,而5G手机的年出货量也将达到5亿部左右。

TrendForce指出,在乐观估计下,疫情可以在一年之内得到有效控制,因此2021年,服务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各类产品的出货量都将同比增长。

他们还提到,由于智能手机硬件规格不断提升,每个手机中包含的PMIC(电源管理芯片)和CIS(CMOS图像传感器芯片)都会呈翻倍式增长。

另一方面,美国政府最近又将中国主要的晶圆代工厂中芯国际再次加入了实体名单,TrendForce预计这将加剧芯片行业的产能紧缺。

TrendForce指出,智能手机厂商普遍对2021年市场持看涨的态度,并且厂商们试图通过提高预计出货量的方式赢得更多芯片供应,但这就可能导致晶圆代工厂一直在超额代工。

一旦今年的实际销售不及预期,或者一些关键零部件的供应遇到瓶颈,则这些芯片库存将从二季度转移到下一季度,新增订单量也会随之减少。

不过即便如此,TrendForce仍给出预测,称2021年晶圆代工厂的产能利用率将达到90%以上。

参考信源:TrendForce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195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03
下一篇 2023-06-0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