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TCP循环服务器:
首先TCP服务器接受一个客户端的连接请求,处理连接请求,在完成这个客户端的所有请求后断开连接,然后再接受下一个客户端的请求。创建TCP循环服务器的算法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ocket(……); //创建一个TCP套接字
bind(……); //邦定公认的端口号
listen(……); //倾听客户端连接
while(1) //开始循环接收客户端连接
{
accept(……);//接收当前客户端的连接
while(1)
{ //处理当前客户端的请求
read(……);
process(……);
write(……);
}
close(……); //关闭当前客户端的连接,准备接收下一个客户端连接
}
TCP循环服务器一次只处理一个客户端的请求,如果有一个客户端占用服务器不放时,其它的客户机连接请求都得不到及时的响应。因此,TCP服务器一般很少用循环服务器模型的。
2、TCP并发服务器:
并发服务器的思想是每一个客户端的请求并不由服务器的主进程直接处理,而是服务器主进程创建一个子进程来处理。创建TCP并发服务器的算法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ocket(……); //创建一个TCP套接字
bind(……); //邦定公认的端口号
listen(……);//倾听客户端连接
while(1) //开始循环接收客户端的接收
{
accept(……);//接收一个客户端的连接
if(fork(……)==0) //创建子进程
{
while(1)
{ //子进程处理某个客户端的连接
read(……);
process(……);
write(……);
}
close(……); //关闭子进程处理的客户端连接
exit(……) ;//终止该子进程
}
close(……); //父进程关闭连接套接字描述符,准备接收下一个客户端连接
}
TCP并发服务器可以解决TCP循环服务器客户端独占服务器的情况。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个不小的问题,即响应客户机的请求,服务器要创建子进程来处理,而创建子进程是一种非常消耗资源的 *** 作。
3、UDP循环服务器:
UDP服务器每次从套接字上读取一个客户端的数据报请求,处理接收到的UDP数据报,然后将结果返回给客户机。创建UDP循环服务器的算法如下:
1 socket(……); //创建一个数据报类型的套接字 2 bind(……); //邦定公认的短口号 3 while(1) //开始接收客户端的连接 4 { //接收和处理客户端的UDP数据报 5 recvfrom(……); 6 process(……); 7 sendto(……);//准备接收下一个客户机的数据报 8 }
消除行号
因为UDP是非面向连接的,没有一个客户端可以独占服务器。只要处理过程不是死循环,服务器对于每一个客户机的请求总是能够处理的。
UDP循环服务器在数据报流量过大时由于处理任务繁重可能造成客户技数据报丢失,但是因为UDP协议本身不保证数据报可靠到达,所以UDP协议是允许丢失数据报的。
鉴于以上两点,一般的UDP服务器采用循环方式4、UDP并发服务器把并发的概念应用UDP就得到了并发UDP服务器,和并发TCP服务器模型一样是创建子进程来处理的。
创建UDP并发服务器的算法如下: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socket(……); //创建一个数据报类型的套接字
bind(……); //邦定公认的短口号
while(1) //开始接收客户端的连接
{ //接收和处理客户端的UDP数据报
recvfrom(……);
if(fork(……)==0) //创建子进程
{
rocess(……);
sendto(……);
}
}
除非服务器在处理客户端的请求所用的时间比较长以外,人们实际上很少用这种UDP并发服务器模型的。
4、多路复用I/O并发服务器:
创建子进程会带来系统资源的大量消耗,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采用多路复用I/O模型的并发服务器。采用select函数创建多路复用I/O模型的并发服务器的算法如下:
初始化(socket,bind,listen);
复制代码 代码如下:
while(1)
{
设置监听读写文件描述符(FD_);
调用select;
如果是倾听套接字就绪,说明一个新的连接请求建立
{
建立连接(accept);
加入到监听文件描述符中去;
}
否则说明是一个已经连接过的描述符
{
进行 *** 作(read或者write);
}
多路复用I/O可以解决资源限制问题,此模型实际上是将UDP循环模型用在了TCP上面。这也会带了一些问题,如由于服务器依次处理客户的请求,所以可能导致友的客户会等待很久。有什么方法衡量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
1 吞吐率
吞吐率,单位时间里服务器处理的最大请求数,单位req/s
从服务器角度,实际并发用户数的可以理解为服务器当前维护的代表不同用户的文件描述符总数,也就是并发连接数。服务器一般会限制同时服务的最多用户数,比如apache的MaxClents参数。
这里再深入一下,对于服务器来说,服务器希望支持高吞吐率,对于用户来说,用户只希望等待最少的时间,显然,双方不能满足,所以双方利益的平衡点,就是我们希望的最大并发用户数。
2 压力测试
有一个原理一定要先搞清楚,假如100个用户同时向服务器分别进行10个请求,与1个用户向服务器连续进行1000次请求,对服务器的压力是一样吗?实际上是不一样的,因对每一个用户,连续发送请求实际上是指发送一个请求并接收到响应数据后再发送下一个请求。这样对于1个用户向服务器连续进行1000次请求, 任何时刻服务器的网卡接收缓冲区中只有1个请求,而对于100个用户同时向服务器分别进行10个请求,服务器的网卡接收缓冲区最多有100个等待处理的请求,显然这时的服务器压力更大。
压力测试前提考虑的条件
并发用户数: 指在某一时刻同时向服务器发送请求的用户总数(>
一:C语言嵌入式Linux工程师的学习需要具备一定的C语言基础,C语言是嵌入式领域最重要也是最主要的编程语言,通过大量编程实例重点理解C语言的基础编程以及高级编程知识。包括:基本数据类型、数组、指针、结构体、链表、文件 *** 作、队列、栈等。
二:Linux基础Linux *** 作系统的概念、安装方法,详细了解Linux下的目录结构、基本命令、编辑器VI,编译器GCC,调试器GDB和Make项目管理工具,ShellMakefile脚本编写等知识,嵌入式开发环境的搭建。
三:Linux系统编程重点学习标准I/O库,Linux多任务编程中的多进程和多线程,以及进程间通信(pipe、FIFO、消息队列、共享内存、signal、信号量等),同步与互斥对共享资源访问控制等重要知识,主要提升对Linux应用开发的理解和代码调试的能力。
四:Linux网络编程计算机网络在嵌入式Linux系统应用开发过程中使用非常广泛,通过Linux网络发展、TCP/IP协议、socket编程、TCP网络编程、UDP网络编程、Web编程开发等方面入手,全面了解Linux网络应用程序开发。重点学习网络编程相关API,熟练掌握TCP协议服务器的编程方法和并发服务器的实现,了解>
五: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及算法在嵌入式底层驱动、通信协议、及各种引擎开发中会得到大量应用,对其掌握的好坏直接影响程序的效率、简洁及健壮性。此阶段的学习要重点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基础内容,包括顺序表、链表、队列、栈、树、图、哈希表、各种查找排序算法等应用及其C语言实现过程。
六:C、QTC是Linux应用开发主要语言之一,本阶段重点掌握面向对象编程的基本思想以及C的重要内容。图形界面编程是嵌入式开发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由于QT具有跨平台、面向对象、丰富API、支持2D/3D渲染、支持XML、多国语等强大功能,在嵌入式领域的GUI开发中得到了广范的应用,在本阶段通过基于QT图形库的学习使学员可以熟练编写GUI程序,并移植QT应用程序到Cortex-A8平台。包括IDE使用、QT部件及布局管理器、信息与槽机制的应用、鼠标、键盘及绘图事件处理及文件处理的应用。
七:CortexA8、Linux平台开发通过基于ARMCortex-A8处理s5pv210了解芯片手册的基本阅读技巧,掌握s5pv210系统资源、时钟控制器、电源管理、异常中断控制器、nandflash控制器等模块,为底层平台搭建做好准备。Linux平台包括内核裁减、内核移植、交叉编译、GNU工具使用、内核调试、Bootloader介绍、制作与原理分析、根文件系统制作以及向内核中添加自己的模块,并在s5pv210实验平台上运行自己制作的Linux系统,集成部署Linux系统整个流程。同时了解Android *** 作系统开发流程。Android系统是基于Linux平台的开源 *** 作系统,该平台由 *** 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软件,目前它的应用不再局限于移动终端,还包括数据电视、机顶盒、PDA等消费类电子产品。
八:驱动开发驱动程序设计是嵌入式Linux开发工作中重要的一部分,也是比较困难的一部分。本阶段的学习要熟悉Linux的内核机制、驱动程序与用户级应用程序的接口,掌握系统对设备的并发 *** 作。熟悉所开发硬件的工作原理,具备ARM硬件接口的基础知识,熟悉ARMCortex-A8处理器s5pv210各资源、掌握Linux设备驱动原理框架,熟悉工程中常见Linux高级字符设备、块设备、网络设备、USB设备等驱动开发,在工作中能独立胜任底层驱动开发。
以上就是列出的关于一名合格嵌入式Linux开发工程师所必学的理论知识,其实,作为一个嵌入式开发人员,专业知识和项目经验同样重要,所以在我们的理论学习中也要有一定的项目实践,锻炼自己的项目开发能力。
进程是任务管理起里面可以看到的一个程序,就属于一个进程;线程是一个进程,也就是一个程序同时可以执行多少个任务。像多线程下载,有的网站不支持多线程下载,用迅雷或者QQ旋风就会被屏蔽掉;还有多线程破解等等。。。1、减少内存分配和释放
服务器在运行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内存容量来支撑,内存的分配和释放就尤为关键。用户在使用服务器的时候,可以通过改善数据结构以及算法制度来减少中间临时变量的内存分配和数据复制时间。
另外,可以选择使用共享内存模式来降低内存的分配和释放问题。共享内存在多处理器系统中,可以被不同的中央处理器访问,也可以有不同的进程共享,是一种非常快的进程通信方式。
2、使用持久链接
持久链接也被称为场链接,是通过TCP通信的一种方式。在一次TCP链接中持续发送多份数据而不断开连接。
从性能角度上来讲,建立TCP链接次数越少,越有利于性能的提升,尤其对于密集型或者网页等数据处理上来说有明显的加速作用。
3、改进I/O模型
I/O *** 作根据设备形式有不同的类型,例如我们常见的内存I/O,网络I/O,磁盘I/O。针对网络I/O和磁盘I/O, 它们的速度要慢很多,可以选择采用高带宽网络适配器可以提高网络I/O速度。
以上的I/O *** 作时需要CPU来调度的,这就需要CPU空出时间来等待I/O *** 作。如果在CPU调度上使用时间较少,也就能节约出CPU的处理时间,从这一点上来说也是提升高服务器并发处理能力的方式。
4、改进服务器并发数策略
服务器高并发策略的调整,是为了让I/O *** 作和CPU计算尽量重叠进行。一方面使CPU在I/O *** 作时等待时间内不要空闲,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最大限度缩短等待时间。感兴趣的话点击此处,了解一下
您好楼主希望对您有帮助高并发对后台开发同学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熟悉是因为面试和工作经常会提及它。陌生的原由是服务器因高并发导致出现各位问题的情况少之又少。同时,想收获这方面的经验也是摸着石头过河,需要大量学习理论知识,再去探索。
如果是客户端开发的同学,字典中是没有“高并发”这个名词。这验证一句老话,隔行如隔山。客户端开发,特别是手机应用开发,更多地是考虑如何优化应用的性能,降低App的卡顿率
在这个“云”的时代,提高分布式系统并发能力的方式,方法论上主要有两种:垂直扩展(ScaleUp)与水平扩展(ScaleOut)。
1)垂直扩展
提升单机处理能力。垂直扩展的方式又有两种:
增强单机硬件性能,例如:增加CPU核数如32核,升级更好的网卡如万兆,升级更好的硬盘如SSD,扩充硬盘容量如2T,扩充系统内存如128G;
提升单机架构性能,例如:使用Cache来减少I/O次数,使用异步来增加单服务吞吐量,使用无锁数据结构来减少响应时间;
2)水平扩展
只要增加服务器数量,就能线性扩充系统性能。虚拟化技术的出现,让水平扩展变得轻松且简单。现在的云主机几乎是虚拟主机,而不是物理主机。这样的话,线性扩充也就是分分钟的事,前提是要有足够的物理主机支撑。
Web框架层
Web框架层就是我们开发出来的DjangoWeb应用程序。它负责处理>
WSGI层
WSGI不是用于与程序交互的API,也不是真实的代码,WSGI只是一种接口。它只适用于Python语言,其全称为WebServerGatewayInterface。其定义了web服务器和web应用之间的接口规范。
Web服务器层
Web服务层作用是主要是接收>
特别是Nginx,它的出现是为了解决C10K问题。Nginx依靠异步事件驱动架构来帮助其处理大量的并发会话,由于其对资源的轻量利用和伸缩自如的特性,它成为了广受欢迎的web服务器。
Django框架注重的数据交互。所以考虑的问题是Django适不适合于高并发的场景。
它是一个经过大型网站规模验证的框架。Instagram支撑上亿日活,所以Django能适用于高并发场景。所以不是想着Django框架能支撑到多大的并发量,而是我们想要抗住很大的并发量,怎么优化现有框架。总之这个问题不是这么简单的活到老学到老多看看技术类书籍结合自己的能力在进行改进
TCP在真正的读写 *** 作之前,server与client之间必须建立一个连接,当读写 *** 作完成后,双方不再需要这个连接时它们可以释放这个连接,
连接的建立通过三次握手,释放则需要四次握手,
所以说每个连接的建立都是需要资源消耗和时间消耗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