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OST 中英文对照表

GHOST 中英文对照表,第1张

Ghost的命令行参数一览表
/或/H: 查看帮助。
-CLONE:克隆。
-IA:对所有分区中的扇区进行映象。
-ID:对整个磁盘(包括未分区空间)进行复制。
-IR:和ID一样,但不将分区调整为扇区界限。
-IB:只复制磁盘的启动扇区。
-IAL:对LINUX分区�
-OR:覆盖空间并进行完整性检查。
-NOLILO:复制后不要试图去修正LILO启动调入器。
-BOOTCD:当使用-SURE直接制作CD-R映象时,期望找到可启动软盘。
-FDSZ:清除目标磁盘上的标志性字节。
-FDSP:保留目标磁盘上的标志性字节。(优先级高于-FSSZ)
-LPM:LPT主并行连接模式。
-LPS:LPT从并行连接模式。
-TCPM:TCP/IP主连接模式。
-TCPS:TCP/IP从连接模式。
-USBM:自动进入USB主模式。
-USBS:自动进入USB从模式。
-JL:记录多点传送会话诊断消息到文件。
-JS:设置最大的多点传送值。
-JA:设置多点传送会话的名称。
-AUTO:不要提示输入文件名,使用默认值。
-CHKIMG:检查映象文件的完整性。
-PWD:指定密码。
-SKIP:指定需要跳过的FAT文件系统中的文件或目录。
-PMBR:当进行任何磁盘复制 *** 作时,保留目标磁盘中的主引导记录。
-SPAN:允许存取多个卷。
-SPLIT:当创建映象时将映象分成数块。
-Z:压缩映象文件。
-F64:当调入旧映象文件时允许64K的簇大小。
-FATLIMIT:防止FAT分区大小超过2兆。
-F32:将FAT16转换为FAT32。
-NTD:允许NTFS内部诊断检查。
-NTC-:禁止NTFS连续簇分配。
-NTCHKDSK:强制CHKDSK在下一个NTFS卷启动。
-NTIC:忽略NTFS卷上的CHKDSK位。
-NTIL:忽略非空的NTFS日志文件检查位。
-NTIID:忽略分区系统标识符的复制。
-TAPEBUFFERED:默认的磁带模式。
-TAPESAFE:当使用旧的或不可靠的磁带时有用。
-TAPESPEED:允许控置磁带速度。
-TAPEUNBUFFERED:强制非缓冲的磁带输入输出。
-TAPEEJECT:强制磁带 *** 作完后d出。
-TAPEBSIZE:磁带块大小。
-RB:强制复制完成后自动重新启动。
-FX:当完成复制后退出程序。
-QUIET:安静模式。
-SURE:和-CLONE选项一起使用来避免提问。
-BATCH:批处理模式,一切 *** 作由程序自动完成。
-NOFILE:禁止文件询问。
-SCRIPT:自动按照脚本文件中的命令来运行程序。
-DL:指定存在的硬盘号。
-FIS:使用检测出的硬盘最大值。
-FNX:禁止扩展13号中断支持。
-FFX:使用扩展13号中断。
-FNI:禁止直接IDE硬盘存取支持。
-FFI:使用直接IDE硬盘存取。
-FNS:禁止直接ASPI/SCSI硬盘存取支持。
-FFS:使用直接ASPI/SCSI硬盘存取。
-NOSCSI:禁止使用ASPI存取SCSI设备。
-BFC:处理坏的FAT
-VDM:写入前使用使用磁盘校验命令来检查磁盘上的每个扇区。
-FRO:强制即使有坏的簇也继续复制。
-CRC32:使用CRC32校验。
-CRCIGNORE:尽量忽略映象文件中的错误。
-FCR:当建立文件时创建校验文件。
-AFILE:使用指定的中止记录文件。
-DI:显示诊断。
-MEMCHECK:诊断内存。
-DD:记录磁盘信息到GHSTSTATTXT。
-DFILE:使用指定的信息日志文件。
-FINGER:显示详细的指纹信息。
-VER:显示程序版本号。

服务器功耗峰值是指服务器在特定时间段内所消耗的最大功耗,而典型值则指服务器在一段时间内平均消耗的功耗。
显然,服务器功耗峰值一般大于典型值,因为峰值是在一段时间内服务器消耗的最大功耗,而典型值是在一段时间内服务器平均消耗的功耗,因此峰值一般会大于典型值。

(一)技术架构

业务处理与信息综合服务子系统以网络数据库ORACLE为基础平台,结合WebGIS技术和WEB开发工具,辅助ArcIMS、ExchangeServer等软件,建立起便于扩展、安全高效的业务办公平台,其技术架构见图7-3。

系统的主要开发工具选用微软的Visual StudioNET平台,辅以其他的开发脚本语言。

WEB开发工具选择ASPNET和ADONET,负责系统功能层和界面层的开发。界面层运行在客户端,用于执行用户 *** 作;功能层运行在服务器中,用于解释用户 *** 作,同时驱动SQL语句对综合数据库中数据和结构进行管理,完成数据处理、计算分析、报表动态生成与打印、数据备份、报告模板管理、数据查询、用户管理以及数据输入和导入等功能。

WEBGIS软件平台选择ESRI公司的ARCIMS网络发布软件,系统在其上结合ASP工具进行开发设置,实现基于电子地图的信息查询、分析和编辑,以及图属(指图形数据及属性数据)互查等功能。

数据库环境采用ORACLE数据库管理系统,负责所有后台数据的管理,是系统的数据层,运行在数据库服务器中。

塔河网作为独立的一部分,运行于内网之外,系统开发工具选用ASP和VisualStudioNET,数据访问服务采用ADO接口,网络信息服务选用IIS,数据库服务选用单机的Access数据库系统。

图7-3 系统技术架构示意图

(二)动态报表的实现

报表是业务处理工作中常用的一种输入/输出形式,而企业的数据报表的结构通常都比较复杂,报表中的数据一般都要从多个数据表中获取。如果直接把关系数据库中的数据映射成报表输出的话,程序的结构容易混乱,且缺乏精确的业务逻辑表述,不利于系统的维护和升级(李榕等,2005)。为了将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在不规则报表中表现出来,同时节省开发时间,系统采用动态报表技术。

动态报表是指表格的行、列均由程序控制输出,在输出过程中根据需要对行、列进行合并显示。动态报表在制作复杂报表(即多表头、表中不规则的行、列合并)时有着非常好的效果。由于整个报表都是由程序动态生成的,即使对某行或列进行更改,程序也可自行调整输出结果,从而能够减少后期维护时间,不会出现重复制作。

为便于程序中报表控制,系统设计了对照表。在行变动报表中以数据对照表控制动态报表的行数,列数由源数据相关记录数决定;在列变动报表中以数据对照表控制动态报表的列数,行数由源数据相关记录数决定;行列同时变动的报表分成两个过程,先做列变动,再做行变动。

采用数据对照表与源数据表结合的方式设计,可以方便用户在以后的工作中自行调整数据对照表来选取所需要的内容进行查看,而不对源数据表直接 *** 作,使源数据表保持数据完整性。

报表数据的数据源可能取自单个数据表,也可能取自多个数据表,数据对照表就是把源数据表的数据与报表格式对应起来,尽可能减少报表的直接数据关联项。当需要变更报表数据源时,并不需要改变报表和相应的功能代码,而是直接修改报表对照表。

动态报表的实现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格式控制

动态表格的格式由程序控制输出。在业务处理系统中,动态表格的设计采用数据对照表与源数据表结合的方式制作,表格的行或列由数据对照表控制显示,在业务处理系统中主要有两种方式:

第一种是用数据对照表控制动态报表的行数,列数根据源数据表中的指定列的记录数自动生成。动态表格行数取决于数据对照表内的记录数,表格列数取决于源数据表相关列的记录数(图7-4)。

图7-4 动态行报表对照图

第二种是用数据对照表控制动态报表的列数,行数根据源数据表内相关列的记录数来自动生成。动态表格行数取决于源数据表的记录数,表格列数取决于数据对照表的记录数(图7-5)。

图7-5 动态列报表对照图

2关联的数据设计

关联数据设计是指数据对照表与源数据表间的对应关系设计,二者之间既可是一对一的关系(图7-6),也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图7-7)。即动态报表的源数据可由多个源数据表组成,数据对照表中的关联列数据必须能够完整反映源数据

表内对应列的数据,这样才能建立关联的数据对应关系。

数据对照表内关联列数据需取决于源数据表内对应列数据。

图7-6 一对一对照表示意图

3绘制流程

动态表格的绘制分两部分。首先绘制标准行列表格,再对整个报表进行格式处理。绘制标准行列表格时,采用内、外双循环。外循环根据数据对照表或源数据表内记录数控制表格行数,内循环根据源数据表或数据对照表内数据显示需要控制动态表格的列数。循环将首先绘制标题行,标题行的每列的值可根据需要由数据对照表或源数据表中提取;然后是数据行,数据行每列的值既可直接根据数据对照表或源数据表的相关列的值由数据对照表或源数据表中提取,也可是定义的数据计算值。标准行列表格绘制完成后,格式处理程序将对其进行格式化 *** 作,可依据客户的需求对任意行、列所组成的单元格进行合并显示,从而达到预期的报表显示效果,并输出显示。流程如图7-8。

图7-7 一对多对照表示意图

图7-8 报表绘制流程图

4数据计算与填充

在绘制动态表格时,一般数据的填充是在绘制动态表格时由源数据表中提取数据,在双循环绘制表格时,每个内、外循环的交接点组成了一个单元格,这时即可向这个单元格填充数据。

在实际应用中,动态报表往往为了更直观地显示而与源数据表的存储方式不一致,源数据表中的行、列在显示时将被转换成相反的方式,见图7-9、图7-10。

A行变列

图7-9 行变列图

B列变行

图7-10 列变行图

在业务处理系统的一些特殊应用中,表格内某些数据的来源也可能不是由源数据表直接提取,而是需要对源数据表中指定行、列的值合并计算后显示输出,这时就需要为数据对照表建立运算关系列,表格绘制时,当循环控制遇到数据对照表中有运算关系要求的行时,便不再直接从源数据表取值,而是启动运算处理程序输出依据运算关系要求的数据计算结果(图7-11)。

图7-11 动态运算数据图

(三)功能扩展

对于利用B/S模式进行开发的业务处理与信息综合服务子系统,由于其功能模块间关系简单,模块间接口基本闭合,只和数据库发生联系,所以新增加的功能模块只需直接添加在功能控制页面中,并且B/S模式只需要更新服务器端功能,更新后直接在客户端使用,因此系统要进行功能扩展只需要对服务器端系统进行版本更新,升级换代即可,不必为每个用户更新系统的拷贝,因此 *** 作起来非常方便,使用少量的投入得到最大程度的系统功能扩展。

系统采用的开发模式决定了其方便功能扩展能力,它主要采用ASPNet开发服务器端应用,利用数据库进行后台数据管理,系统对服务器端用户来说是开放式的,在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系统管理员可以随时根据新的需求定制功能 *** 作页面,实现功能的扩展。

日常办公业务处理分系统为了方便用户在今后自行对系统进行扩展开发,在开发初期,考虑到用户对编程语言的熟悉程度,将所有页面的信息栏目设计为所见即所得的形式,即只要用户在栏目管理模块添加了栏目名称,在代码调用模块选择新建的栏目名,系统就会自动生成不同类的前台调用代码,用户只需按照说明对代码进行适当的调整即可得到满意的代码,在编辑页面内找到要新加栏目的表格,将调整好的代码拷贝到新建栏目的标题下方的表格内放在合适位置即可。

专业业务处理分系统在开发时也考虑了系统的可扩展性,预留了相应的扩展接口。

首先,开发语言采用成熟、标准、当前流行的先进语言如ASPNet,以利于今后升级换代的兼容性。

其次,在进行数据库设计时,设计了相当多的对照参考表,留待系统今后扩展使用;另外在进行用户权限设计时设计了用户角色权限体系,尽管当前系统中还用不到太复杂的权限规划,但为今后权限的更细致划分留下了空间。

最后,在进行页面功能开发时,运用模块法则进行开发,主要是进行必要的函数模块划分,将相同功能的部分单独提出写成函数或过程,方便今后功能的重新组织。同时对变量的定义、函数的定义、过程的定义以及程序行进行必要的标注说明,对编程采用统一的命名以及书写规则,以利于系统的维护更新。

可以
action="对方接受文件的绝对网络路径(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6180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4
下一篇 2023-06-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