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如何率先推出ai处理器的

华为是如何率先推出ai处理器的,第1张

引入到手机终端并非易事。无论是普通的AI功能还是场景化AI服务,都需要手机完成复杂、密集的深度学习算法模型运算。与此同时,手机要具备强大的算力,不仅需要一定的运行环境,还对功耗、内存、存储空间有较高要求。
经过漫长的研发和测试,华为最终在2017年9月的柏林电子消费展上,正式发布了全球首款移动端AI芯片麒麟970,这也是全球首款内置了独立神经网络处理单元(即NPU)的人工智能芯片,其内置NPU性能大幅优于CPU、GPU和DSP这些通用计算单元。相比CPU,内置NPU拥有约50倍能效和25倍性能优势。这也就意味着,麒麟970芯片可以用更少的能耗更高效地完成AI计算任务。
一个月后,华为发布了搭载麒麟970的旗舰手机Mate 10,率先将专用NPU AI芯片引入手机。此后,苹果、三星等厂商纷纷跟进,到今天,AI芯片已成为众多手机厂商的旗舰配置。
据了解,有了NPU加持,手机的功能也会变得更加强大。例如,使用语音功能时,AI会对当前语境和内容做细致的分析,将语音识别的成功率提升到更高的级别,为用户带来精准的识别体验。未来,智能语音助手将能替代传统的手工输入,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或许,以后你在大街上再也见不到边玩边走“低头族”,而是会看到更多人对着手机“自言自语”了。
而在用户十分关心的拍照方面,AI的出现同样为喜欢手机摄影的用户带来不少福利。麒麟970搭载双通道ISP图像信号处理器,在动态影像捕捉和低光拍照上有很大的提升。双摄镜头+双ISP软硬件优化,再配合人工智能的计算机视觉分析,能帮助手机自动分析画面内的物体,选择最佳的拍照模式;甚至,还可以进行物体追踪对焦并预测拍照时机,为用户带来前所未有的拍照体验。
也就是说,麒麟970的推出,是传统智能手机和未来AI手机的重要分水岭,标志着AI手机的发展已从单纯的算法优化进入了硬件能力的真·人工智能比拼阶段。
2018年8月,同样是在柏林电子消费展上,华为又发布了全球首款7nm人工智能手机芯片——麒麟980。7nm是什么概念?要知道,一根头发丝的直径约为01毫米,7nm是头发丝的万分之一,相当于70个原子直径。而就是在这个不到1平方厘米的麒麟980芯片内部,布局有超过69亿个晶体管,这几乎逼近了硅基半导体工艺的物理极限,麒麟980真正实现了在针尖上翩翩起舞。
华为消费者业务CEO余承东表示,麒麟980的7nm工艺是由超过1000多名半导体工程师组成的团队历时3年、经历超过5000多次的工程验证精心打磨的成果。
相对于麒麟970,麒麟980有移动端双NPU强大算力加持,在性能上全面升级。以图像识别速度为例,麒麟970每分钟可识别约2005张图像,而麒麟980每分钟可识别4500张,速度提升120%。此外,麒麟980也给人脸识别、语音助手、AI拍照,及各类智能美拍P图等手机APP带来了全面升级。
除此之外,华为还推出了麒麟710、麒麟810芯片,意在让更多消费者享受到人工智能带来的体验升级。其中,后者是华为首款采用自研达芬奇架构NPU,第二款采用7nm工艺的手机芯片。
至此,华为完成了第一轮在手机端的AI芯片布局(麒麟970、麒麟980、麒麟710、麒麟810),带领着手机全行业正式走入了AI时代。

华为云服务是可以给您备份、存储的服务项目,让您更好的体验手机 *** 作。

华为云服务有以下功能:

1、自动同步照片、联系人、短信、通话记录、备忘录、录音、日历、骚扰拦截、WLAN数据至云端,也可以把云端数据同步/下载到手机本地。

2、查找我的手机助定位您手机所在位置,并能远程控制手机(擦除数据、发送短信、锁定设备、播放铃声)。

3、购买更多空间容量/购买更多云存储空间。可将大量照片和视频存储到云端,节省设备空间。

4、云备份:一键备份手机中的所有数据。注:EMUI50以下版本无云备份功能。

可通过以下两种方法登录使用华为云服务:

1、使用华为帐号登录:

进入手机”设置→云空间”后,输入手机帐号或邮箱帐号直接登录;

在电脑登录华为云空间门户,输入华为帐号密码登录。

在手机浏览器中登录华为云空间门户,切换为电脑版,输入华为帐号密码登录。如图所示:

2、第三方快捷方式登录:

在EMUI30及以上版本手机可以使用QQ/微博/微信帐号登录华为云空间。

电脑上可以在华为云空间门户,使用QQ/微博帐号快捷登录。

1、华为的AI摄影主要是可以自动识别人像,夜景,蓝天,绿植,美食等,还可以自动对焦,自动确定主体等人工智能的方式拍照,可以让拍出的照片更好看。
2、使用华为手机的AI摄影:
3、点击相机,进去拍照界面之后,点击上方的AI摄影。
4、点击AI,就打开了华为手机的AI摄影。
5、打开AI摄影之后,点击拍照图标,可以看到拍出的照片更加好看。
6、需要注意的是要选择拍照,选择夜景,人像等拍照模式,没有Ai摄影。

智东西(公众号:zhidxcom)

作者 | 云鹏

编辑 | 漠影

地铁里信号差、地下车库网速慢、离开WiFi手机无法流畅切换到流量?

在平时用手机的时候,大家或多或少都会被令人头疼的上网体验所困扰。

每代通信技术的迭代,往往提升了网络峰值速度并降低了网络延时,但在很多场景中,我们的核心使用痛点依然没有被很好地解决。

华为P50系列的发布,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尤其是华为消费业务CEO余承东在发布会上提到的“AI异构通信”技术让我眼前一亮。

这次华为能否在通信能力上带来更多惊喜,令人期待。

智东西也在第一时间通过华为P50 Pro深度体验了其在不同场景下的通信能力,可以说,做好手机通信体验,还真不是家家都能搞定的。

几乎在所有手机厂商的发布会上,大家都提到了“多网协同”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4G、5G和WiFi之间的协同切换。

虽然厂商们都在宣称自己可以在多网协同下达到怎样出色的峰值下载速率,但实际上,不同网络之间的切换才是影响体验最明显的。

毕竟,不论100Mbps还是300Mbps的网速,都可以满足我流畅观看高清视频,但网络切换不灵,就会导致你手机虽然显示连接了网络,但界面上却一直在“加载转圈”,这样的经历想必大部分人都碰到过。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目前大部分手机在蜂窝网络(流量上网)和WiFi之间的仍然无法实现自动流畅切换。

比如在我平时使用时,经常碰到的一个场景就是从办公时外出就餐,此时WiFi就需要在信号不佳时自动切换到流量上网。

但我平时使用的手机经常无法完成自动切换。此时如果我恰好在看视频,就会出现卡顿和加载,非常影响体验。

实际上,虽然状态栏显示我还连接着WiFi,但其实当我走到楼道里时,WiFi的信号已经很弱了。

所以每次当我从办公室走出后,如果手头正在使用特别需要稳定网络连接的APP,可能就需要手动关闭WiFi,手机才会更快地换到流量。

但是在华为P50 Pro的使用过程中,我的确感受到了比较明显的不同,走出办公室后,手机从WiFi切换到流量上网的速度明显变快了。

观看视频时,从WiFi切换到流量非常平滑,视频无卡顿(左上角图标能看到WiFi和流量之间的切换)

并且外出回来的时候,手机也可以更快连接到室内的WiFi网络。

观看视频时,从流量切换到室内WiFi也没有任何停顿,比较流畅(左上角图标能看到流量和WiFi之间的切换)

在晚上下班打车时,这一感受更加明显。我之前打车的时候,经常碰到下楼后,由于WiFi微弱的信号没有及时切换到蜂窝,手机界面上加载不出打车定位的画面,耽误不少时间。

我使用华为P50 Pro进行了几次打车体验,可以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信号切换的确会更快,定位的改变会相对更加及时,运动轨迹也更流畅,这样我也更能提前对车辆到来的时间做出预判。

不得不说,这种实现不同网络间灵活切换的能力,对于经常出入有WiFi场所的职场人士、学生党都非常有价值,体验有不小的提升。

除了WiFi和流量上网之间的流畅切换,信号的稳定性也是影响体验的关键因素之一。

我们都知道,身处于城市之中,信号强度无时无刻不在改变,尤其是出门在外时,在出行的路途中,我们经常会游走在不同的信号强弱区间。

举个简单的例子,每天你从家出发,到地库开车,再到公司,车库一定是信号较弱的区间,而家和公司则有良好的信号。

当我们从强信号区域走到弱信号区域时,手机播放视频或者加载网页就可能会出现一些卡顿。

为了解决这类问题,华为这次为用户建立了信号地图,通过AI进行信号预测,并进行针对性的信号调度。

也就是系统将提前知道你这一路上哪里信号好,哪里信号差。

比如在我开车时,进入弱信号区域前,AI会提前进行信号预测,并提前进行下载缓存,保证观看内容的流畅和稳定。

再比如当我乘坐地铁上班时,AI就可以提前预测地铁的弱信号区域,提前缓存内容,保证我在地铁里使用手机的流畅度。

当然在电梯、地库等场景中,AI信号地图功能也能够发挥它的作用,提升我的实际通信体验。

在通信稳定性、不同网络切换灵活性之外,通信功耗也成为了当下消费者关注的焦点之一。

众所周知,手机的通信模块其实是耗电大户,因此能否在通信上进行优化实现功耗的节省就显得尤为关键了。

通过华为给出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其实我们日常使用的各类应用的典型峰值速率其实都不高,4G网络已经完全足够应对。

华为通过对通信功耗的优化管理,相比苹果iPhone 12 Pro,其日常应用的平均通信功耗下降了215%。

我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视频APP这类应用的网络的峰值速率较高,而购物和导航类应用的峰值网络传输速率会更低。

观看视频时的常见网络传输速率能达到5MB/s(左上角显示)

使用地图APP进行导航时的常见网络传输速率为几十KB/s(左上角显示)

可以看到,不同应用对网络需求不同,所以对各类应用进行针对性的网络优化,是十分有必要的。

在每天的通勤路上,我通常会进行半个小时左右的信息流应用浏览和一个小时左右的视频观看。

我也进行了记录,在使用华为P50 Pro时,早晨满电出发,到达公司后剩余电量还有78%,耗电量为22%左右。

而另一边,我平时使用的手机,在使用同样APP进行同样时常的 *** 作后,剩余电量一般不到70%,而且该手机电池容量还为5000mAh,要大于华为P50 Pro的4500mAh。

可见在提供几乎相同体验的同时,华为P50 Pro的确可以提供更低的功耗,从而省电。

从华为P50 Pro的深度体验来看,在游玩网络手游、观看在线视频、浏览信息APP等场景中,华为的优化重点在于网络切换灵活、网络连接稳定和低功耗通信三个核心方面。

虽然在峰值下载速度上稍逊一筹,但是在目前绝大多数应用场景中,华为都把体验做在了前面。

看来在速度之外,手机通信体验的确还有很多细节需要打磨。而通信技术,始终会是华为的看家本领。

华为手机是自带人工智能的,用户使用这个功能可以语音 *** 控手机,首先需要设置幻想人工智能,打开语音唤醒,我们就不必要在手机上 *** 作来进入语音助手了,直接说出唤醒词即可打开语音助手,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方法。

1、首先我们点击进入华为手机上的设置

2、在设置菜单下找到并点击打开辅助功能

3、进入辅助功能的页面后点击进入语音控制

4、在语音控制菜单下点击打开语音唤醒

5、接下来我们点击打开语音唤醒右侧的开

6、进入如下界面即可开始录入唤醒词,说出三次唤醒词即可录入成功,

7、最后点击开始体验,我们就可以通过说出“小艺小艺”来唤醒手机的语音助手小艺了!

人工智能所带来不只是这些优势体现,而在于所集合,最大的优势在于驾车时,几个月来我实测发现:将mate8链上AUX到AUX线上,将手机丢在副座位上通话车载音响并无其他杂乱声音,我正常随意说话对方听着也无其他任何杂音,不用手机摆放在特定位置,和我贴耳朵打电话效果一样!语音唤醒功能的强大之处就在我驾车的时候打电话给某人或者接某人的电话!

在设置的智慧助手那里可以进行 *** 作。
1、先打开“设置”,找到“智慧助手”。2、点击“智慧语音”。3、点击“智慧语音”之后,找到“AI字幕”。4、找到“A字幕”之后,开启“AI字幕按钮”即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691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5
下一篇 2023-06-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