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服务器现状

web服务器现状,第1张

本文研究全球及中国市场Web服务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侧重分析全球及中国市场的主要企业,同时对比北美、欧洲、中国、日本、东南亚和印度等地区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根据QYR(恒州博智)的统计及预测,2021年全球Web服务器市场销售额达到了 亿美元,预计2028年将达到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CAGR)为 %(2022-2028)。地区层面来看,中国市场在过去几年变化较快,2021年市场规模为 百万美元,约占全球的 %,预计2028年将达到 百万美元,届时全球占比将达到 %。
地区层面来说,目前 地区是全球最大的市场,2021年占有 %的市场份额,之后是 和 ,分别占有 %和 %。预计未来几年, 地区增长最快,2022-2028期间CAGR大约为 %。
从产品产品类型方面来看,Windows占有重要地位,预计2028年份额将达到 %。同时就应用来看,网页浏览在2021年份额大约是 %,未来几年CAGR大约为 %。
从企业来看,全球范围内,Web服务器核心厂商主要包括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微软公司、NGINX、IBM和Oracle等。2021年,全球第一梯队厂商主要有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微软公司、NGINX和IBM,第一梯队占有大约 %的市场份额;第二梯队厂商有Oracle和Red Hat,共占有 %份额。
本文重点分析在全球及中国有重要角色的企业,分析这些企业Web服务器产品的市场规模、市场份额、市场定位、产品类型以及发展规划等。

在初步实现移动互联网终端市场的战略布局后,杨元庆把以服务器为主的企业级市场设定为下一个追逐的目标。8月1日,联想集团宣布与全球最大的服务器存储公司EMC达成战略合作。依据联想方面的介绍,双方将成立一家合资公司,重点面向中小企业和大企业分支机构生产存储产品。联想将持有该公司51%的股份,EMC旗下艾美加公司(Iomega)的部分资产和资源并入其中。
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表示,与EMC的合作将有利于提升联想在后台设备市场的能力,并建立起服务器和存储业务的坚实基础。他预计未来几年里双方整体合作的销售规模将达到数十亿美元的量级。
对联想来说,云环境的搭建是实现旗下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智能电视四大终端相互融合的关键,但联想打造云环境基础设备的能力却略显薄弱。尽管2012年第二季度,联想的全球PC市场份额达到146%,有望超越惠普成为全球最大的PC厂商,但在服务器以及存储业务上,联想与惠普、戴尔有着较大差距。
在杨元庆看来,与EMC合作显然有助于补强联想在后台设备方面的短板,从而完善PC+战略(以“四屏一云”——PC、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智能电视、云计算——为核心),以使联想得以进入利润更高的企业级市场;而EMC则可以透过联想的渠道和客户资源深入中国的企业级用户。
根据合作协议,合资双方还将共同研发X86标准服务器,由联想推向市场并逐步嵌入到EMC特定的存储解决方案中。此外,联想将负责销售EMC的存储产品,并把其网络存储解决方案介绍给自己的客户。
“预计未来5年,X86服务器全球市场规模将由现在的380亿美元增长到460亿美元,在新兴市场增长会更快。在全球存储市场复合增长率将会达到25%,这对联想来说是难得的机遇。”杨元庆说。
目标赶超戴尔
据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陈旭东介绍,上个季度,联想在中国国内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已经达到历史新高15%。而在今年6月联想发布ThinkServer品牌的全线服务器产品时,陈旭东曾表示,联想的目标是在2015年拿下国内服务器市场20%的份额,并力争将全球市场份额提升至10%以上,进入全球前三。
根据IDC发布的数据,以营收计算,2012年第一季度,在全球服务器市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惠普、IBM、戴尔、甲骨文、富士通,各自的市场份额分别为293%、273%、156%、61%、52%。以此推论,联想若想挤进全球前三,至少需要超越戴尔。不过,目前联想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的占有率仅为3%,还存在不小的差距。陈旭东认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未能及早进入欧美主战场。
EMC是全球最大的数据存储服务公司,其战略主要是云技术、大数据。调查数据显示,在今年一季度存储市场54亿美元的硬件销售总额中,EMC以18亿美元的销售额占据了1/3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
有观点就指出,如此高调地设立三年内超越戴尔成为服务器市场TOP 3的目标,可见陈旭东对与EMC合作的前景很有信心。值得一提的是,在联想之前,EMC曾与戴尔有过长达10年的合作。
2001年10月,戴尔与EMC宣布达成为期5年的战略合作关系,戴尔以联合品牌转销EMC的终端存储系统。
不过在2007年,戴尔出资14亿美元收购存储厂商EqualLogic,意图打造自己的储存产品线,两家公司的合作关系随之出现裂痕。2011年10月,戴尔终止与EMC的转销合作关系,两家正式分道扬镳。资深IT评论人士曲晓东认为,与EMC的合作帮助戴尔发展成存储市场上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戴尔成功借力EMC的效果正是联想所期待的,而EMC也希望找到新的合作伙伴,拓展自己的客户关系。EMC公司COO基辛格透露,与联想的洽谈早在一年前便已开始。EMC董事会主席兼CEO乔·图斯则表示,他坚信和联想的合作将更持久,而且比与戴尔的合作关系更强大。
不过也有业内分析认为,EMC旗下的Iomega公司有着“高端用户不够用,低端用户用不好”的问题,销量并不出彩,想利用好Iomega的资源,联想必须探索出合适的市场方案。此外,联想与EMC的合作能维持多久,也是业内人士所关心的问题。
即使如此,杨元庆对这次合作仍给予了高度评价,“EMC是帮助我们充分把握PC+时代机遇的最佳合作伙伴。”曲晓东也认为,不管联想最终和EMC能合作多久,在合作期间双方将实现双赢。
坚持海外并购
陈旭东曾表示,联想的第一波战略是要在PC领域获得领导地位,第二波战略则是要在PC+领域,在中国市场率先取得成功,然后逐步向海外拓展。“第三波战略,则是在企业级市场获得突破。而在实现这些战略的过程中,海外并购都是一个重要的手段。”陈旭东说。
海外并购已经成为联想做大做强战略中的关键步骤,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莫过于2004年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通过并购,联想获得了IBM在个人电脑领域的全部知识产权,遍布全球160多个国家的销售网络、10000名员工,以及在5年内使用IBM品牌的权利。
此后,联想以该项并购为契机,开始双品牌战略运作,并在IBM品牌5年使用期结束后,成功打造了Lenovo品牌的知名度。
对于该项并购,杨元庆总结认为,“并购让联想从一个单一的本土市场公司成长为全球运营的公司。”而这8年间,联想在全球PC市场的占有率也从24%一举跃升到146%。
对IBM全球PC业务的并购成功让联想更加坚定通过并购进行海外布局的战略。2009年1月29日,联想收购了总部位于西雅图的美国消费者技术公司Switchbox Labs。
随着近几年日本电子消费企业集体陷入巨额亏损,联想又将目光瞄向日本市场。2011年1月27日,联想与日本最大的PC公司NEC达成战略合作,成立NEC联想日本集团,并持股51%。合资后的第一个季度,NEC联想日本公司便获得日本国内264%的市场份额,超过此前双方合计的25%。
与IBM和NEC的合作帮助联想在第一、二波战略中取得了进展,那么,此次与EMC联合即是联想实现第三波战略的具体体现,这有助于实现其在全球企业级市场的布局。
尽管有评论认为,联想的海外并购是以资本换技术,但它们在联想实现全球市场布局中的作用却不容忽视。对此,已脱身联想集团转型为投资人的柳传志表示,“如果有必要,他将继续支持推进新的海外并购。”

在近几年的服务器 *** 作系统市场,Unix市场的萎缩,Linux增速的减缓和Windows快速增长已经是不争的事实。而近日,随着微软Windows Server 2008的发布,服务器 *** 作系统市场的竞争格局如何变化再度引发业内的关注。
向Linux迁移减缓Unix趋向平稳
近几年,曾经在服务器 *** 作系统市场占据优势的 Unix遭到了来自Windows和linux的冲击,市场占有率每年都会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众所周知,Unix服务器的优势主要是硬件方面的高性能和高可靠性。长期以来,各种重量级的服务器厂商,如Sun、惠普、IBM、SGI等公司开发的高性能计算机上,只有Unix和他们的硬件可以很好地结合。所以,有业内专家认为,在Unix拥有的高性能和可靠性中,有一部分功劳应该归功于服务器硬件。但随着计算机的迅猛发展,硬件的成本不断下降,许多厂商的服务器也开始拥有不错的性能。特别是目前基于X86架构所流行的多核的硬件技术,以及集群方面软件技术的成熟,尤其是Windows和Linux在性能上的提升以及对集群架构和高性能硬件的支持,用户完全可能以比Unix服务器低几个数量级的成本来构造出和Unix服务器相当的系统,并且其维护成本也比 Unix服务器低得多。所以有不少用户开始从Unix的应用开始向 Windows和Linux的应用迁移。鉴于 Unix和Linux的亲密的“血缘”关系,Unix的用户更倾向于向Linux迁移。
尽管Unix向Linux和Windows的迁移让Unix的市场份额不断萎缩,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目前这种迁移的趋势已经到达一个瓶颈。更为重要的是,以IBM为首的Unix阵营出于高利润的考虑仍旧在不断地推出新的Unix系统以吸引新的用户。日前,IBM正式将AIX *** 作系统升级版本投放市场。这是IBM公司首次为了吸引更多的客户使用它的Unix开发平台而采取行动。对此,IBM副总裁、负责systemp项目的市场运作和策略制定的ScottHandy对记者讲,公司将有代表性地选择客户,为他们提供新 *** 作系统的测试版本。
在这种情况下,IBM发布了改进的AIX,希望能借此机会,利用AIX和Power6处理器相结合的优势,吸引更多的用户。从目前服务器市场的销售额Unix仍旧保持着稳定这一事实可以看出,Unix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仍有其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在中国市场,目前的金融、电信等关键性领域,Unix的应用依旧不少,这一来是因为Unix还是具有比较高的可靠性,二来是因为从Unix向其他系统的迁移对于用户来说比较麻烦。
Windows频发力Linux亟待开拓新用户
众所周知的事实是,Linux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其在桌面端的应用始终未能形成气候,所以在提到Linux应用的时候,大多是指Linux在企业级服务器的应用。事实的确如此,由于Linux性能稳定和成本相对低廉,使得Linux在服务器中所占的市场份额是最大的,约占30%左右,其他的市场份额均被Unix和Windows瓜分。但是随着Windows在服务器领域的不断发力, Linux以往的一些优势正在遭受挑战。例如Linux的安全性比Windows高就是典型的例子。
众所周知,服务器一般都是企业级的应用,所以系统的安全性无论是对于企业应用的系统还是企业的业务来说都至关重要。但有一点人们忽视了,那就是企业级的应用一般跑的程序都相对的单一。例如有的企业服务器专门来跑ERP(企业资源管理),有的只跑数据库,这是Linux的特点所决定的。与之相反,基于Windows的服务器往往通过虚拟化会跑多个应用,既然是跑多个应用,与只跑单一应用的 Linux相比,其出现问题的几率就相对要大一些。相关的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所谓的Linux的稳定性只是相对的,应用相对单一和简单,所以稳定性相对就要高些。这从另一个层面印证了有关Linux在服务器领域应用中与Windows相比只是相对稳定的结论。同时说明Linux系统的问题在于其许多功能尚未被广泛使用,比如客户 *** 作系统环境的虚拟化,Linux系统在这一领域的配置是全新的,而Windows系统则可将当前服务器整合为虚拟服务器。随着微软WindowsServer2008的发布,Windows相对于Linux在虚拟化方面的优势更是得到了加强。
对此,分析师王强对记者讲,在企业日益注重节能和成本的今天,虚拟化与绿色是Linux新的增长点。所以从未来看,Linux应该继续在稳定性、安全性和虚拟化应用上下功夫,以和Windows争夺Unix的市场,让自己目前还算稳固的服务器市场加快增长。而中国开源推进联盟主席陆首群在接受记者独家采访时称,Linux如果想要进一步发展的话,应该更往高端,即Unix应用的领域去发展,以争取脱离Unix的用户向linux迁移。
此外,所谓的 Linux相比较Windows的成本优势也面临着Windows的挑战。众所周知企业级服务器系统的所有成本包括硬件、软件和支持费用。诚然, Linux软件的部署成本相对于Windows较为低廉,但对于企业来说,部署之后的服务和维护至关重要,甚至要超出部署系统的本身。刚刚与微软签署了 WindowsServer2008预装协议的中国主流服务器厂商之一的宝德公司常务副总裁马竹茂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相对于中小企业而言,由于他们没有专门的IT管理人员,所以他们出于易于使用和维护成本的考虑,更愿意选择Windows *** 作系统。
由此可见,在未来的Windows和Linux的竞争中,面临Windows在服务器领域应用的不断成熟和Unix向Linux迁移的减缓,如何进一步走向高端,降低服务和维护的成本以争取新的用户是Linux持续发展的关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17376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5
下一篇 2023-06-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