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购服务器时应考察的主要配置参数有哪些?

选购服务器时应考察的主要配置参数有哪些?,第1张

CPU和内存CPU的类型、主频和数量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服务器的性能;服务器应采用专用的ECC校验内存,并且应当与不同的CPU搭配使用。

芯片组与主板即使采用相同的芯片组,不同的主板设计也会对服务器性能产生重要影响。

网卡服务器应当连接在传输速率最快的端口上,并最少配置一块千兆网卡。对于某些有特殊应用的服务器(如FTP、文件服务器或视频点播服务器),还应当配置两块千兆网卡。

硬盘和RAID卡硬盘的读取/写入速率决定着服务器的处理速度和响应速率。除了在入门级服务器上可采用IDE硬盘外,通常都应采用传输速率更高、扩展性更好的SCSI硬盘。对于一些不能轻易中止运行的服务器而言,还应当采用热插拔硬盘,以保证服务器的不停机维护和扩容。

磁盘冗余采用两块或多块硬盘来实现磁盘阵列;网卡、电源、风扇等部件冗余可以保证部分硬件损坏之后,服务器仍然能够正常运行。

热插拔是指带电进行硬盘或板卡的插拔 *** 作,实现故障恢复和系统扩容。

1、服务器处理器主频

服务器处理器主频也叫时钟频率,单位是MHz,用来表示CPU的运算速度。CPU的主频=外频×倍频系数。很多人认为主频就决定着CPU的运行速度,这不仅是个片面的,而且对于服务器来讲,这个认识也出现了偏差。至今,没有一条确定的公式能够实现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两者之间的数值关系,即使是两大处理器厂家Intel和AMD,在这点上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我们从Intel的产品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Intel很注重加强自身主频的发展。像其他的处理器厂家,有人曾经拿过一快1G的全美达来做比较,它的运行效率相当于2G的Intel处理器。

所以,CPU的主频与CPU实际的运算能力是没有直接关系的,主频表示在CPU内数字脉冲信号震荡的速度。在Intel的处理器产品中,我们也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1GHzItanium芯片能够表现得差不多跟266GHzXeon/Opteron一样快,或是15GHzItanium2大约跟4GHzXeon/Opteron一样快。CPU的运算速度还要看CPU的流水线的各方面的性能指标。

当然,主频和实际的运算速度是有关的,只能说主频仅仅是CPU性能表现的一个方面,而不代表CPU的整体性能。

2、服务器前端总线(FSB)频率

前端总线(FSB)频率(即总线频率)是直接影响CPU与内存直接数据交换速度。有一条公式可以计算,即数据带宽=(总线频率×数据带宽)/8,数据传输最大带宽取决于所有同时传输的数据的宽度和传输频率。比方,现在的支持64位的至强Nocona,前端总线是800MHz,按照公式,它的数据传输最大带宽是64GB/秒。

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的区别:前端总线的速度指的是数据传输的速度,外频是CPU与主板之间同步运行的速度。也就是说,100MHz外频特指数字脉冲信号在每秒钟震荡一千万次;而100MHz前端总线指的是每秒钟CPU可接受的数据传输量是100MHz×64bit÷8Byte/bit=800MB/s。

其实现在“HyperTransport”构架的出现,让这种实际意义上的前端总线(FSB)频率发生了变化。之前我们知道IA-32架构必须有三大重要的构件:内存控制器Hub(MCH),I/O控制器Hub和PCIHub,像Intel很典型的芯片组Intel7501、Intel7505芯片组,为双至强处理器量身定做的,它们所包含的MCH为CPU提供了频率为533MHz的前端总线,配合DDR内存,前端总线带宽可达到43GB/秒。

但随着处理器性能不断提高同时给系统架构带来了很多问题。而“HyperTransport”构架不但解决了问题,而且更有效地提高了总线带宽,比方AMDOpteron处理器,灵活的HyperTransportI/O总线体系结构让它整合了内存控制器,使处理器不通过系统总线传给芯片组而直接和内存交换数据。这样的话,前端总线(FSB)频率在AMDOpteron处理器就不知道从何谈起了。

3、处理器外频

外频是CPU的基准频率,单位也是MHz。CPU的外频决定着整块主板的运行速度。说白了,在台式机中,我们所说的超频,都是超CPU的外频(当然一般情况下,CPU的倍频都是被锁住的)相信这点是很好理解的。但对于服务器CPU来讲,超频是绝对不允许的。前面说到CPU决定着主板的运行速度,两者是同步运行的,如果把服务器CPU超频了,改变了外频,会产生异步运行,(台式机很多主板都支持异步运行)这样会造成整个服务器系统的不稳定。

目前的绝大部分电脑系统中外频也是内存与主板之间的同步运行的速度,在这种方式下,可以理解为CPU的外频直接与内存相连通,实现两者间的同步运行状态。外频与前端总线(FSB)频率很容易被混为一谈,下面的前端总线介绍我们谈谈两者的区别。

4、CPU的位和字长

位:在数字电路和电脑技术中采用二进制,代码只有“0”和“1”,其中无论是“0”或是“1”在CPU中都是一“位”。

字长:电脑技术中对CPU在单位时间内(同一时间)能一次处理的二进制数的位数叫字长。所以能处理字长为8位数据的CPU通常就叫8位的CPU。同理32位的CPU就能在单位时间内处理字长为32位的二进制数据。字节和字长的区别:由于常用的英文字符用8位二进制就可以表示,所以通常就将8位称为一个字节。字长的长度是不固定的,对于不同的CPU、字长的长度也不一样。8位的CPU一次只能处理一个字节,而32位的CPU一次就能处理4个字节,同理字长为64位的CPU一次可以处理8个字节。

5、倍频系数

倍频系数是指CPU主频与外频之间的相对比例关系。在相同的外频下,倍频越高CPU的频率也越高。但实际上,在相同外频的前提下,高倍频的CPU本身意义并不大。这是因为CPU与系统之间数据传输速度是有限的,一味追求高倍频而得到高主频的CPU就会出现明显的“瓶颈”效应—CPU从系统中得到数据的极限速度不能够满足CPU运算的速度。一般除了工程样版的Intel的CPU都是锁了倍频的,而AMD之前都没有锁。

6、CPU缓存

缓存大小也是CPU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缓存的结构和大小对CPU速度的影响非常大,CPU内缓存的运行频率极高,一般是和处理器同频运作,工作效率远远大于系统内存和硬盘。实际工作时,CPU往往需要重复读取同样的数据块,而缓存容量的增大,可以大幅度提升CPU内部读取数据的命中率,而不用再到内存或者硬盘上寻找,以此提高系统性能。但是由于CPU芯片面积和成本的因素来考虑,缓存都很小。

L1Cache(一级缓存)是CPU第一层高速缓存,分为数据缓存和指令缓存。内置的L1高速缓存的容量和结构对CPU的性能影响较大,不过高速缓冲存储器均由静态RAM组成,结构较复杂,在CPU管芯面积不能太大的情况下,L1级高速缓存的容量不可能做得太大。一般服务器CPU的L1缓存的容量通常在32—256KB。

L2Cache(二级缓存)是CPU的第二层高速缓存,分内部和外部两种芯片。内部的芯片二级缓存运行速度与主频相同,而外部的二级缓存则只有主频的一半。L2高速缓存容量也会影响CPU的性能,原则是越大越好,现在家庭用CPU容量最大的是512KB,而服务器和工作站上用CPU的L2高速缓存更高达256-1MB,有的高达2MB或者3MB。

其实最早的L3缓存被应用在AMD发布的K6-III处理器上,当时的L3缓存受限于制造工艺,并没有被集成进芯片内部,而是集成在主板上。在只能够和系统总线频率同步的L3缓存同主内存其实差不了多少。后来使用L3缓存的是英特尔为服务器市场所推出的Itanium处理器。接着就是P4EE和至强MP。Intel还打算推出一款9MBL3缓存的Itanium2处理器,和以后24MBL3缓存的双核心Itanium2处理器。

但基本上L3缓存对处理器的性能提高显得不是很重要,比方配备1MBL3缓存的XeonMP处理器却仍然不是Opteron的对手,由此可见前端总线的增加,要比缓存增加带来更有效的性能提升。

第一,的确可以那样查询内存和硬盘,或者可以使用top命令,而哪个memtotal就是总的内存大小。
那个fdisk是在root目录下才能使用的命令。先su
-
,然后按回车,然后输入密码,切换到root下再输入fdisk
-l就可以了!

电脑进入运行程序,输入CMD,然后键入ping+空格+你的IP地址(+号无需输入),按回车键就可以了。
如果是联通宽带用户,可登陆网上营业厅>

服务器内存8G这个还可以,主要是看程序运行对资源的需求,一般的web应该够用

对平时的维护,最好确保资源占用在60%-80%还要预留一部分给系统缓冲,防止所有资源被进程占用而系统无法执行处理任务,导致卡死,死机,程序被强制退出等情况。

至于影响不影响程序,就要看程序对资源的需求了,最好先排查下资源过高的原因,有一部分原因正是程序本身资源过高引起的。

Windows服务器中自带的性能监控工具叫做PerformanceMonitor,在开始-运行中输入‘perfmon’,然后回车即可运行。Performance

Monitor本身也是一个进程,运行起来也要占用一定的系统资源。所以你看到的资源的使用量应该比实际的要稍微高一点。这个工具在帮助管理员判断系统性能瓶颈时非常有用。举个列子来说,今天有个用户抱怨说他们项目组的服务器(这是一台虚拟机)运行起来非常慢,但也不知道具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任务管理器里显示CPU和内存的使用量都不算高,但服务器的相应就是非常慢。打开Performance

Monitor,让其运行一段时间后(因为参考平均值会比较准确),发现averagedisk

queue的值比较高,这就说明物理服务器的硬盘负荷太重,I/O *** 作的速度跟不上系统的要求。关掉虚拟机,将其转移到另一台硬盘负载比较小的主机上,再打开虚拟机。问题就解决了!

这里我简单列举几个常用参数的参考值,需要更多的信息你可以google一把。

CPU:

%ProcessorTime:表示CPU的使用率,如果值大于80表示CPU的处理调度能力偏低。

硬盘:

%DiskTime:表示硬盘的I/O *** 作的频率(繁忙时间),如果值大于80表示硬盘I/O调度能力偏低。

AverageDiskQueue

Length:表示硬盘I/O *** 作等待队列的长度,如果值大于2表示硬盘I/O调度能力偏低。

内存

Pages/Sec:表示系统对虚拟内存每秒钟的访问次数,如果值大于20表示有内存方面的问题。(有可能是物理内存偏低,也有可能是虚拟内存没有配置正确。一般情况下虚拟内存应为物理内存的15-2倍)

CommittedBytesandAvailableBytes:Committed

Bytes表示虚拟内存的大小,AvailableBytes表示剩余可用内存的大小。正常情况下,Available

Bytes减少,pages(页面数)应该增加,提供页面交换。如果Available

Bytes的值很小表示物理内存偏低。当关闭一些应用以后,CommittedBytes应该减少,Available

Bytes应该增加。因为关闭的进程释放了之前占用的内存资源。如果相应的值没有发生变化,那么该进程就可能造成了内存泄漏。

CacheBytes:表示系统缓存的大小。如果值大于4M表示物理内存偏低。

一、硬盘类型。服务器中的固态硬盘(SSD)比SATA硬盘驱动器提供更高的磁盘读/写速度,也称为输入/输出(I/O)性能。具有SSD读取和写入磁盘的服务器速度更快,但定价显著高于同等存储容量的SATA硬盘。

二、硬盘存储空间。服务器的硬盘存储是本地数据库大小和文件(如图像)的本地存储的限制因素。配置RAID磁盘阵列可有效增加数据可靠性,增加读取/写入(I/O)性能,RAID需要两个以上单独的存储卷。存储还可以采取网络存储的形式,如NAS(网络连接存储)或SAN(存储区域网络)。

三、CPU。独立服务器的CPU执行诸如服务网页、运行数据库查询或处理计算命令等指令。CPU和内核的数量会影响可执行多少个并发指令。CPU架构和功能也影响执行指令的速度,特别是在围绕这些功能设计程序的网站或应用。

四、带宽。带宽数据传输限制,指的是可以并发到您的服务器的数据量。服务器带宽价格较高,通常提供5Mbps、10Mbps国际带宽。像并发视频流、游戏和大数据处理等工作任务都需要高带宽。

五、网络延迟。网络延迟是服务器和用户之间发送信息的延迟的毫秒。网络延迟的高低由服务器提供商决定,但受到服务器和用户之间的距离和网络质量的影响。为降低延迟,服务器供应商部署中国大陆连通香港地区的CN2专线,是目前中国大陆访问最快的线路,可提供最低的延迟和最好的网络体验。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0000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19
下一篇 2023-06-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