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这一路走来

intel这一路走来,第1张

很难想象:如果这个世界上没有了英特尔,那会变成什么样?

再直观一点,想象一下没有CPU的世界将是什么样? 如果没有CPU,可以说几乎一切都无法正常运转了。所以,除非没有人用半导体,除非我们不用电脑和手机了,否则Intel不会消失。

Intel处理器进化史

Intel大事记

1968年,戈登·摩尔和罗伯特·诺伊斯在硅谷创办了英特尔公司。

1969年,凭借首批106名员工,英特尔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米德菲尔德路365号开始运营。

1971年,英特尔开发出第一个商用处理器Intel 4004,片内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晶体管之间的距离是10微米,能够处理4bit的数据,每秒运算6万次,频率为108KHZ,前端总线为074MHz(4bit)。微处理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整个世界。 Intel 第一个CPUjpg Intel第一个CPU,已有40年历史

1978年,英特尔生产出了著名的16位8086处理器,是所有IBM PC处理器的祖宗。

1981年,IBM生产的第一台电脑使用英特尔的8086芯片,因此,英特尔一举成名。 

 1982年,英特尔推出和8086完全兼容的第二代PC处理器80286,用在IBM PC/AT上。

 1985年,康柏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IBM PC兼容机,兼容机厂商们像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出来,但是为了和IBM PC兼容,处理器都是使用英特尔公司的。

1985年,英特尔继摩托罗拉之后,第二个研制出32位的微处理器80386。英特尔靠80386完成了对IBM PC兼容机市场的一统江湖的地位。同年,英特尔进入中国。 80386是80x86系列中第一个32位微处理器

1987年,安迪格鲁夫正式担任CEO,英特尔开始了快速发展的10年,并且成为全球最大的半导体公司。

1989年,英特尔推出了从80386到奔腾处理器的过渡产品80486,其实就是80386加一个浮点处理器80387缓存。依靠80486,英特尔一举超过所有日本半导体公司,坐上了半导体行业的头把交椅。

20世纪80年代,英特尔果断停掉传统的内存业务,从此专心做处理器。

1993年,英特尔推出奔腾处理器Pentium,从此英特尔不再以数字命名处理器了。但是工业界和学术界,仍然习惯称呼英特尔处理器为X86系列(比如Pentium就被称为586)。 英特尔奔腾处理器采用了060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支持计算机更轻松的集成“现实世界”数据,如语音、声音、手写体和等。 Pentium是x86系列一大革新。其中晶体管数大幅提高、增强了浮点运算功能、并把十年未变的工作电压降至33V。 奔腾处理器的诞生,让英特尔公司甩掉了只会做低性能处理器的帽子,其运行速度达到工作站处理器的水平。随后十年里,英特尔推出了很多代的奔腾处理器。

1999年的时候英特尔公司市值最高突破了5000亿美元,最高峰为5090亿美元,

 2000年,英特尔的手机处理器XScale问世。

2001年,英特尔的64位服务器处理器Itanium问世,英特尔在服务器市场彻底超越RISC处理器的代表太阳公司。

2005年,苹果开始使用英特尔处理器,摩托罗拉彻底退出个人电脑处理器市场。 2006年,英特尔和AMD主要产品都采用65纳米的半导体技术,但是英特尔在最新45纳米技术上明显领先于AMD,并且已经开始研发集成度更高的32纳米的芯片。从那时起直到今天,英特尔对AMD一直保持绝对优势。

2006年,双核处理器问世。

 2008年11月17日,英特尔发布四核core i7处理器。

2009年,四核处理器问世。英特尔继续在服务器处理器市场占优势。

2012年,英特尔宣布重返移动终端市场,但是效果不佳。

2014年2月19日,英特尔推出处理器至强E7 v2系列采用了多达15个处理器核心,成为英特尔核心数最多的处理器。 2014年3月5日,Intel收购智能手表Basis Health Tracker Watch的制造商Basis Science,这一收购交易显然是英特尔进军可穿戴设备市场努力的一部分。英特尔把Basis品牌整合进其NDG(新设备集团),目标是大踏步进军新兴的可穿戴设备市场,同时打压高通。

2015年1月8日,英特尔发布世界上最小Windows电脑Compute Stick,大小仅如一枚U盘,可连接任何电视机或显示器以组成一台完整PC。 2015年6月,英特尔收购了头显设备厂商Recon。 2015年12月斥资167亿美元收购了Altera公司,这是英特尔有史以来金额最大的一次收购,意味着英特尔要考虑CPU之外的新技术应用,在PC市场不断萎缩且移动市场迟迟难以打开的背景下,英特尔希望实现CPU和FPGA硬件规格深层次结合,布局物联网市场。

2016年11月30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英特尔正在组建一个专门的事业部来从事自动驾驶解决方案的研发,它的名字就叫做Automated Driving Group(自动驾驶事业部,简称ADG)。

 2017年3月,英特尔收购Mobileye,“算法+芯片"整合成AI制胜关键。 2017年6月7日,2017年《财富》美国500强排行榜发布,英特尔公司排名第47位。

2018年4月,英特尔宣布2019年大规模交付10nm芯片。 2018年7月13日,英特尔宣布收购芯片制造商eASIC,加速FPGA,降低对CPU的依赖。

Intel主要是做CPU的,没听过还做服务器啊,但绝大多数的服务器厂商使用的CPU都是Intel的,特别是x86服务器,100%是Intel的。
主板都是相应的服务器厂商自己设计的,然后找人代工,工厂多在内地。

i7处理器有5代
Core i7(中文:酷睿i7,核心代号:Bloomfield)处理器是英特尔于2008年推出的64位四核心CPU,沿用x86-64指令集,并以Intel Nehalem微架构为基础,取代Intel Core 2系列处理器。
酷睿i7是由Intel(美国英特尔公司)生产的面向中高端用户的CPU家族标识,包含Bloomfield(2008年)、Lynnfield(2009年)、Clarksfield(2009年)、Arrandale(2010年)、Gulftown(2010年)、
2 各代cpu制程
CPU的制程越小,说明它的工艺越先进,难度也就更大,价格也会更高。
3 英特尔历代CPU
intel酷睿处理器区分第几代通过型号后第一位数字来获得,例如i5-4210U,i5后面的第一个数字4表示酷睿i5系列的第四代处理器。
第二位数字代表处理器等级排序,数字越大性能等级相对越高; 第三位基本上就是对应核芯显卡的型号,其中3代表高性能处理器配HD4600;5代表核芯显卡采用的是Iris 5000、5100 或者Pro 5200;而0则是 HD 4600;
4 英特尔cpu工艺历史
Intel(英特尔)是当前最主流的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CPU厂商。和英特尔类似的还有AMD厂商的CPU。
Intel生产的CPU型号繁多,每个型号的CPU都有对应的编号。这个编号有特定意义。
Intel生产的CPU的分类方法有很多。例如:按照CPU的使用场景可以分为台式机CPU、笔记本CPU、服务器CPU、物联网嵌入式CPU等。
5 英特尔CPU制程
英特尔处理器最新到了第11代。
英特尔第11代酷睿处理器依旧采用10nm制程工艺打造。基于英特尔全新的SuperFin技术工艺、WillowCove架构以及Xe图形处理架构,CPU频率提升至48GHz。
得益于全新SuperFin制程技术,官方表示第11代酷睿处理器相比前代产品运行频率显著提高,具体为CPU性能提升超20%,集成lrisXe核显性能翻番,AI性能相当残暴,提升了5倍之多。Wi-Fi6无线网络则为其提供3倍于Wi-Fi5的速度。
6 英特尔公布cpu制造全过程
1、Intel公司
Intel是生产CPU的老大哥,它占有大约80%的市场份额,Intel生产的CPU就成了事实上的x86CPU技术规范和标准,最新的酷睿2成为CPU的首选。
2、AMD公司
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战的就是AMD公司。AMD公司专门为计算机、通信和消费电子行业设计和制造各种创新的微处理器(CPU、GPU、APU、主板芯片组、电视卡芯片等)、闪存和低功率处理器解决方案,AMD 致力为技术用户——从企业、政府机构到个人消费者——提供基于标准的、以客户为中心的解决方案。
AMD是目前业内唯一一个可以提供高性能CPU、高性能独立显卡GPU、主板芯片组三大组件的半导体公司,为了明确其优势,AMD提出3A平台的新标志,在笔记本领域有“AMD VISION”标志的就表示该电脑采用3A构建方案,AMD 有超过70% 的收入都来自于国际市场,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
3、Cyrix
曾经风靡一时的世界第三大CPU生产厂家,现在被VIA与AMD分别收购生产线与技术。
4、全美达·NexGen·IDT公司
曾经的辉煌,因AMD与Intel大厂之间的竞争而渐渐退出市场。
5、IBM公司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拥有了自己的芯片生产线,主要生产服务器用POWER处理器。
6、国产龙芯
GodSon 小名狗剩,是国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处理器,目前已经有2代产品。最新的龙芯2F已经赶上intel中端P4的水平。
7、VIA中国威盛
VIA威盛是台湾一家主板芯片组厂商,收购了前述的 Cyrix和IDT的cpu部门,推出了自己的CPU,性能可以与Intel的经济型CPU相比,功耗只有1W,在Intel与AMD的双重压迫下艰难生存。
7 英特尔处理器制程
单纯从制作工艺上来说,当然是制造工艺越小越好。
1目前Intel系列制作工艺达到了14纳米;
2AMD系列制作工艺达到了32纳米。 什么是制造工艺: 1制造工艺指制造CPU或GPU的制程,或指晶体管门电路的尺寸,单位为纳米(nm)。 2目前主流的CPU制程已经达到了14-32纳米(英特尔第五代i7处理器以及三星Exynos7420处理器均采用最新的14nm制造工艺)。
3更高的在研发制程甚至已经达到了7nm或更高。 制造工艺高带来的好处: 1更先进的制造工艺可以使CPU与GPU内部集成更多的晶体管,使处理器具有更多的功能以及更高的性能。 2更先进的制造工艺会减少处理器的散热设计功耗(TDP),从而解决处理器频率提升的障碍。 3更先进的制造工艺还可以使处理器的核心面积进一步减小,也就是说在相同面积的晶圆上可以制造出更多的CPU与GPU产品,直接降低了CPU与GPU的产品成本。
8 英特尔历代cpu制程图
14年的发布的是i5四代,例如i54690
Intel 酷睿i5-4690采用22纳米工艺制程,采用了最新的LGA 1150处理器插槽。i5-4690原生内置四核心,四线程,处理器默认主频高达35GHz,最高睿频可达39GHz 。二级缓存为1MB,同时三级高速缓存容量更是高达6MB,这样使得CPU在处理数据时提高了命中率,并且使软件加载时间大大缩短。内存控制器为双通道DDR3 1600MHz
9 英特尔历代cpu制程参数
处理器作为电脑重要部件之一,和电脑性能直接挂钩,想要购得一台满足自己用途的电脑,处理器是关键。面对五花八门的处理器型号,是不是有点不知所措?不慌,其实这些看似复杂的处理器型号背后其实有迹可寻。
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英特尔处理器都分为哪些系列,包括凌动(ATOM)、奔腾(PENTIUM)、赛扬(CELERON)、酷睿(CORE)、志强(XEON),只要根据不同需求进行相应系列处理器即可。
首先是凌动处理器,低功耗是它最大特点,但也因此导致性能较弱,常见的系列有X3、X5、X7,广泛运用于平板电脑,例如Surface3,使用的就是凌动X7-Z8700四核处理器,最高频率24GHz,14nm制程工艺,自带核显,场景设计功耗(SDP)仅有2W,这使得Surface3完全采用被动散热。
接着是奔腾和赛扬处理器,这两个系列处理器主要运用于简单文字办公和网页浏览等使用场景,OEM厂商使用的较多,但还是存在个例,比如G4560这颗处理器,在游戏表现上媲美同级别i3处理器。
然后是主流的酷睿系列处理器,其中包含i3、i5、i7、i9。在该系列中,i3定位入门级,用于基础办公、网页浏览、影音娱乐等场景,适用于日常家用,例如:i3-9100、i3-10100等。
i5系列定位中端,除了以上i3使用场景外,能做一些简单的视频剪辑等内容创作,足够运行大部分游戏,例如:i5-9400、i5-10400等。
i7系列定位高端,能处理大型运算任务,如:大型游戏、3D渲染,视频剪辑,软件开发等。常见型号有:i7-9700K、i7-10700K等。
i9则是i7的升级版,定位旗舰,其中i9-9900K更是可以超频到50GHz,单核性能十分强劲。
最后是至强系列处理器,该系列定位高端服务器市场,分为E、W、D、Platinum四个系列,这类处理器往往核心数较多,主频较低。适用于云计算,存储服务器,三维渲染等使用场景。但是E3-1230 V3这颗处理器比较特别,因为它兼容民用级B85芯片组主板,在当时来说是一颗性价比很高的处理器,i5的价格享受i7的性能,被称为“E3神教”。
让我们再来看看处理器后缀都代表什么吧:
X代表至尊版,多用于工作站。
K代表解锁倍频,可以超频,例如:i9-9900K。
T代表桌面级低功耗处理器,频率往往较低,多用于一体机。
F代表不带核显,必须搭配独立显卡才能使用。
M代表Mobile,专为笔记本设计,功耗和发热都比较低。
H代表高性能显卡,例如i7-9750H。
HK代表高性能显卡解锁倍频,如i9-8950HK。
HQ代表高性能显卡,Q表示四核心处理器,如i7-8750HQ。
U代表超低功耗,现在的轻薄本大多都用这类处理器,如:i5-10210U。
Y代表极低功耗,如i7-4610Y。
10 英特尔制程发展史
因为Intel 是有自己的芯片制造工厂的,它的芯片是自己制造的。
而其他芯片厂商 是找 三星和 台积电代工的。intel早年制程领先太多了 无论是三星还是台积电都被甩一条街 转折应该是14nm的时候吧 intel止步太久了 因为前几年酷睿技术出来以后,Intel 的电脑芯片优势 太强,没有竞争对手,每次都是挤牙膏似的提升CPU性能 虽然同在14nm中 intel是最好的 但是对手已经开始向7nm发力了 intel的10nm还没成熟。比如7月份上的 AMD 的锐龙3代 处理器 就是 7纳米工艺,性价比很高,虽然Intel有一定的技术储备,但锐龙三代 还是会给Intel造成很大的压力, 不过Intel 现在正在发力,今年 10纳米的 移动处理器 会发布,明年 10纳米的 桌面处理器 也会出来。
11 英特尔历代cpu制程表
品名
型号
主频
二级缓存
制程工艺
核心
针脚
英特的参数
Intel
酷睿E420
16G
512KB
65纳米
赛扬单核
775
Intel
酷睿E430
18G
512KB
65纳米
赛扬单核
775
Intel
酷睿E1200
16G
512KB
65纳米
赛扬双核
775
Intel
酷睿E1300
18G
512KB
65纳米
赛扬双核
775
Intel
酷睿E1400
20G
512KB
65纳米
赛扬双核
775
Intel
酷睿E1500
22G
512KB
65纳米
赛扬双核
775
Intel
酷睿E2140
16G
1024KB
6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2160
18G
1024KB
6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2180
20G
1024KB
6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2200
22G
1024KB
6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2220
24G
1024KB
6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4300
18G
2048KB
6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4400
20G
2048KB
6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4500
22G
2048KB
6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4600
24G
2048KB
6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5200
25G
2048KB
4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5300
26G
2048KB
4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5300
27G
2048KB
45纳米
奔腾双核
775
Intel
酷睿E6300
28G
2048KB
45纳米
酷睿双核
775
Intel
酷睿E6500
293G
2048KB
45纳米
酷睿双核
775
Intel
酷睿E6550
30G
2048KB
45纳米
酷睿双核
775
Intel
酷睿E7200
253G
3072KB
45纳米
酷睿双核
775
Intel
酷睿E7300
266G
3072KB
45纳米
酷睿双核
775
Intel
酷睿E7400
28G
3072KB
45纳米
酷睿双核
775
Intel
酷睿E7500

风风雨雨38年 英特尔桌面处理器发展史
CPU是Central Processing Unit,就是中央处理器的缩写,它是计算机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由运算器和控制器组成。如果把计算机比作一个人,那么CPU就是他的心脏,其重要作用由此可见一斑。按照其处理信息的字长,CPU可以分为:四位微处理器、八位微处理器、十六位微处理器、三十二位微处理器以及六十四位微处理器等等。
英特尔公司Logo
成立于1968年的英特尔公司,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商,同时也是计算机、网络和通信产品的领先制造商,英特尔走过了风风雨雨的38年,具有技术产品创新和领导产业发展的38年。回首过去,英特尔的产品,影响了整个IT业的发展,成就了不知多少IT界的精英和经典事件。
1971年11月15日:世界上第一块个人微型处理器4004诞生
1971年11月15日,Intel公司的工程师霍夫发明了世界上第一个商用微处理器—4004,从此这一天被当作具有全球IT界里程碑意义的日子而被永远的载入了史册。这款4位微处理器虽然只有45条指令,每秒也只能执行5万条指令,运行速度只有108KHz,甚至比不上1946年世界第一台计算机ENIAC。但它的集成度却要高很多,集成晶体管2300只,
一块4004的重量还不到一盅司。这一突破性的发明最先应用于Busicom计算器,为无生命体和个人计算机的智能嵌入铺平了道路。

4004微处理器
Busicom最初计划是需要12个定制芯片。而英特尔工程师霍夫提出了通用逻辑设备的概念,它可能是一个更出色、更高效的解决方案。正是由于他的提议才使得微处理器得以开发。起初,Busicom向英特尔支付了60000美元,获得了微处理器所有权。在认识到“大脑”芯片的无限潜力之后,英特尔提出用60000美元换回微处理器设计的所有权。Busicom同意了英特尔的请求。1971年11月15日,英特尔面向全球市场推出了4004微处理器,每个售价为200美元。

4004微处理器
编号为4004,第一个“4”代表此芯片是客户订购的产品编号,后一个“4”代表此芯片是英特尔公司制作的第四个订制芯片。这种数字代号却延用至今。霍夫终于如愿以偿,他在世界第一个微处理器上,集成了2000多个晶体管,发明了世界第一块大规模集成电路4004,在电子计算机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4004芯片基本具备了微处理器的特点,用它来做计算器,改变了传统计算器的形象。采用4004芯片后,再配用一块程序存储器,数据存储器,移位寄存器,再加上键盘和数码管,就构成了一台完整的微型计算机。
1972年:8008 微处理器
让英特尔以外的是推出4004芯片后,业内的反应相当平淡。一些分析家称这款芯片虽然有些意思,但4004的处理能力实在有限,还不足以引起人们的兴趣。然而,当一年后英特尔推出其8008微处理器时,业内的目光都几乎集中到了英特尔身上。8008频率为200Khz,晶体管的总数已经达到了3500个,能处理8比特的数据。更为重要的是,英特尔还首次获得了处理器的指令技术。

8008微处理器
8008它的性能是4004的两倍,拥有3500晶体管数量,速度为200KHz,并且于1974年被一款名为Mark-8的设备采用,Mark-8是第一批家用计算机之一,此时台式机基本上形成了一个最初雏形。
8008芯片原本是为德克萨斯州的Datapoint公司设计的,但是这家公司最终却没有足够的财力支付这笔费用。于是双方达成协议,英特尔拥有这款芯片所有的知识产权,而且还获得了由Datapoint公司开发的指令集。这套指令集奠定了今天英特尔公司X86系列微处理器指令集的基础。
1974年:8080微处理器
在微处理器发展初期,具有革新意义的芯片非Intel8080莫属了。英特尔公司于1974年推出了这款划时代的处理器,立即引起了业界的轰动。由于采用了复杂的指令集以及40管脚封装,8080的处理能力大为提高,其功能是8008的10倍,每秒能执行29万条指令,集成晶体管数目6000,运行速度2MHz。与此同时,微处理器的优势已经被业内人士所认同,于是更多的公司开始接入这一领域,竞争开始变得日益激烈。当时与英特尔同台竞技的有RCA(美国无线电公司)、Honeywell、Fairchild、美国国家半导体公司、AMD、摩托罗拉以及Zilog公司。值得一提的是Zilog,世界上第一块4004芯片的设计者Faggin就加盟了该公司。由该公司推出的Z80微处理器比Intel8080功能更为强大,而且直到今天这款处理器仍然被尊为经典。

8080微处理器
8080有幸成为了第一款个人计算机Altair的大脑。据说Altair这个名称是源自《星际旅行》电视节目中一个星际飞行计划(Starship Enterprise)的目的地名称。计算机爱好者花费395美元即可购得 Altair 套件。数月内,Altair的销售量达到数万台,造成了电脑销售历史上第一次缺货现象。这足以看出来8080对于电脑发展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
1978 年:8086-8088微处理器
1978年,英特尔推出了首枚16位微处理器8086,同时生产出与之配合的数学协处理器8087,这两种芯片使用相同的指令集,以后英特尔生产的处理器,均对其兼容。趁着市场销售正好的时机,以及市场需求的提升,Intel在同一年推出了性能更出色的8088处理器。三款处理器都拥有29000只晶体管,速度可分为5MHz、8MHz、10MHz,内部数据总线(处理器内部传输数据的总线)、外部数据总线(处理器外部传输数据的总线)均为16位,地址总线为20位,可寻址1MB内存。首次在商业市场给消费者提供了更自由选择。
8086微处理器

8088微处理器
同时Intel成功将 8088 销售给 IBM全新的个人计算机部门,1981年,IBM推出的首批个人电脑机选用了英特尔8088芯片,使得8088成为了IBM全新热销产品IBM PC的大脑。本来IBM准备采用摩托罗拉的芯片,但是最终阴差阳错,还是由8088芯片承担了这项光荣的使命。随着个人电脑的流行,英特尔也开始名扬四海。8088的大获成功使英特尔顺利跻身财富500强之列,《财富》杂志将该公司评为“七十大商业奇迹之一(Business Triumphs of the Seventies)”。事后,英特尔高度评价了与IBM这笔交易的重要性。的确,如果没有这笔交易,很可能现在芯片市场是由摩托罗拉等一统天下。
1982年:80286微处理器 英特尔的最后一块16位处理器
80286(也称286)是处理器进入全新技术的标准产品,具备16位字长,集成了143万只晶体管,具有6MHz、8MHz、10MHz、125 MHz四个主频的产品。286是Intel第一款具有完全兼容性的处理器,即可以运行所有针对其前代处理器编写的软件,这一软件兼容性也成为了Intel处理器家族一个恒久不变的特点。该产品发布后的6年内,全世界基于286处理器的个人计算机便达到了大约1500万台。

80286微处理器

80286微处理器
1985年:80386 英特尔的第一代32位处理器
此后,英特尔的微处理器开始进入到了32位时代。为适应企业的全球化发展,1985年秋,英特尔再度发力,并且以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伦敦、慕尼黑、巴黎、旧金山和东京同时推出了Intel 80386处理器。这是英特尔第一款32位处理器,集成了27万5千只晶体管,超过了4004芯片的一百倍,每秒可以处理500万条指令。同时也是第一款具有“多任务”功能的处理器,所谓“多任务”就是说它可以同时处理多个程序程序的指令,这对微软的 *** 作系统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80386微处理器

80386微处理器
Intel RapidCAD 被遗忘的微处理器
还有一款微处理器被很多人忽视,这就是Intel RapidCAD。RapidCAD是英特尔有史以来第一款为旧款个人计算机所提供的升级套件(也就是OverDrive的始祖)。原386的使用者不需要更换主机板,只要把RapidCAD买回来将主机板上旧有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替换掉,就可以享受接近486的运算能力。RapidCAD其实就是把486 DX芯片去掉内部高速缓存然后装入386的封装里面,RapidCAD也不支持486增加的新指令。不过由于386封装的频宽限制,RapidCAD对整体的效能提升比不上直接升级到486 DX。相同频率下,486 DX可以有比386/387快上两倍的速度,而RapidCAD在整数运算方面最多只能提升35%,在浮点运算方面,则可以提升将近70%。

Intel RapidCAD
Intel RapidCAD特殊的地方在于,它是由两颗芯片组成,缺一不可。这归咎于486 DX内建浮点运算器(FPU),而386则是将浮点运算器分开(就是387)。由于RapidCAD-1本身就含有浮点运算器(因为它就是486 DX阉割版),根本不需要387,所以RapidCAD-2就是用来替代原来主机板上的387芯片。RapidCAD-1负责所有的运算,而RapidCAD-2则是负责假装浮点运算器,以防止旧有主机板以为没有安装浮点运算功能(尤其在执行286/287的程序时)。市面上有时候把RapidCAD-1与RapidCAD-2分开卖,这是就是不了解RapidCAD运作方式的结果。
1989年:Intel 80486 英特尔最后一款以数字为编号的处理器
1989年,英特尔发布了Intel80486处理器。486处理器是英特尔非常成功的商业项目。很多厂商也看清了英特尔处理器的发展规律,因此很快就随着英特尔的营销战而转型成功。80486处理器集成了125万个晶体管,时钟频率由25MHz逐步提升到33MHz、40MHz、50MHz及后来的100Mhz。

Intel80486处理器
486处理器的应用意味着用户从此摆脱了命令形式的计算机,进入“选中并点击(point-and-click)”的计算时代。史密森学会美国历史国家博物馆的技术历史学家 David K Allison 回忆道:“当时我拥有了彩色计算机,并且以很快的速度进行桌面排版工作。”英特尔486处理器首次采用内建的数学协处理器,将负载的数学运算功能从中央处理器中分离出来,从而显著加快了计算速度。
386和486推向市场后,均大获成功,英特尔在芯片领域的霸主地位日益凸现。此后,英特尔开始告别微处理器数字编号时代,进入到了Pentium时代。
1994年3月10日:Intel Pentium中央处理器芯片
1993年,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俗称586)中央处理器芯片(CPU)。本来按照惯常的命名规律是80586,但是因为实际上「586」这样的数字不能注册成为商标使用,因此任何竞争对手都可以用586来扰乱消费市场。事实上在486发展末期,就已经有公司将486等级的产品标识成586来销售了。因此英特尔决定使用自创的品牌来作为新产品的商标—Pentium。
世界上第一款Pentium处理器

Pentium处理器内部结构
英特尔奔腾处理器采用了060微米工艺技术制造,核心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支持计算机更轻松的集成“现实世界”数据,如语音、声音、手写体和等。“奔腾”二字频繁出现在漫画和电视谈话节目中,使其在推出之后很快成为一个家喻户晓的词语。 奔腾是一个划时代的产品,并且影响了PC领域十年之久,目前该“名字”依然在沿用。

Intel Pentium处理器
Pentium是x86系列一大革新。其中晶体管数大幅提高、增强了浮点运算功能、并把十年未变的工作电压降至33V。Pentium刚推出的时候拥有浮点数除法不正确的错误(FDIV Bug),导致英特尔大量回收第一代产品(1994年十二月之前的产品),所以有FDIV Bug的微处理器所剩不多。Pentium 50Mhz也有这个FDIV错误,不过 A80501-50 只是业界样本,从来没有在市场上出现过。上图Intel Pentium 60Mhz就是整个Pentium系列第一款产品,也是含有 Bug FDIV的一款。这颗工程样品为目前世界上有在英特尔官方纪录里最早的Pentium CPU(Q0352),也是目前世界上已知仅存的一颗。
1995年3月2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120MHz处理器,采用了060 微米/035两种工艺技术,不过核心依旧由32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5年6月,英特尔发布Pentium 133MHz处理器,采用035工艺技术制造,核心提升到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5年11月1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150MHz、Pentium 166MHz、Pentium 180MHz、Pentium 200MHz四款处理器,并且采用了060 微米/035两种工艺技术,核心提升到由550万个晶体管组成。此时INTEL在以前设计基础上增加了L2 cache为256K和512K两种版本。
1996年1月4日,英特尔又发布Pentium 150MHz、Pentium 166MHz两款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不过核心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6年6月10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200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不过核心还是由33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7年1月:Intel Pentium MMX中央处理器
1997年1月,Intel公司推出了Pentium MMX芯片,它在X86指令集的基础上加入了57条多媒体指令。这些指令专门用来处理视频、音频和图象数据,使CPU在多媒体 *** 作上具有更强大的处理能力,Pentium MMX还使用了许多新技术。单指令多数据流SIMD技术能够用一个指令并行处理多个数据,缩短了CPU在处理视频、音频、图形和动画时用于运算的时间;流水线从5级增加到6级,一级高速缓存扩充为16K,一个用于数据高速缓存,另一个用于指令高速缓存,因而速度大大加快;Pentium MMX还吸收了其他CPU的优秀处理技术,如分支预测技术和返回堆栈技术。

Pentium MMX中央处理器
Pentium MMX等于是Pentium的加强版中央处理器芯片(CPU),除了增加67个MMX(Multi-Media eXtension)指令以及64位数据型态之外之外,也将内建指令及数据暂存(Cache)从之前的8KB增加到16KB,内部工作电压降到28V。而英特尔之后的桌上型中央处理器皆包含了MMX指令。
1997年:Intel Pentium Overdrive

Intel Pentium Overdrive处理器
Intel Pentium OverDrive 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又是一项英特尔造福旧计算机使用者的升级选择。Pentium OverDrive 有两种,一种(不含MMX,5V)是给80486升级用的,另一种(含MMX,33V)是给Pentium早期产品(Socket6, 50-66Mhz)升级的。他们都有含散热器及风扇。

Intel Pentium MMX overdrive 200
1997-1998年:PentiumII处理器
1997年5月7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233MHz、Pentium II 266MHz、Pentium II 300MHz三款PII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提升到750万个晶体管组成。采用SLOT1架构,通过单边插接卡(SEC)与主板相连,SEC卡盒将CPU内核和二级高速缓存封装在一起,二级高速缓存的工作速度是处理器内核工作速度的一半;处理器采用了与Pentium PRO相同的动态执行技术,可以加速软件的执行;通过双重独立总线与系统总线相连,可进行多重数据交换,提高系统性能;PentiumII也包含MMX指令集。Intel此举希望用SLOT1构架的专利将AMD等一棍打死,可没想到Socket 7平台在以AMD的K6-2为首的处理器的支持下,走入了另一个春天。而从此开始,Intel也开始走上了一条前途不明的道路,开始频繁的强行制定自己的标准,企图借此达到迅速挤垮竞争对手的目的,但市场与用户的需要使得Intel开始不断的陷入被动和不利的局面。
Pentium II处理器
在这个时期100MHZ频率的SDR内存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但是Intel却惊人地宣布他们将放弃并行内存而主推一种名为Rambus的内存,而一时间众多大公司如西门子、HP和DELL等都投入了Rambus的门下,不过后来DDR内存的流行也证明了Intel的失败。
1997年6月2日,英特尔发布MMX 指令技术的Pentium II 233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4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7年8月18日,英特尔发布L2 cache为1M的Pentium II 200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5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8年1月26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333MHz处理器,采用了03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8年4月15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350MHz、Pentium II 400MHz和第一款Celeron 266MHz处理器,此三款CPU都采用了最新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1998年8月24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 450MHz处理器,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750万个晶体管组成。
CPU发展到这个时期,就不能不说说Intel Pentium II Cerelon处理器。英特尔将Celeron处理器的L2 Cache设定为只有Pentium II的一半(也就是128KB),这样既有合理的效能,又有相对低廉的售价(有A字尾的);这样的策略一直延续到今天。不过很快有人发现,使用双Celeron的系统与双Pentium II的系统差距不大,而价格却便宜很多,结果造成了Celeron冲击高阶市场的局面。后来英特尔决定取消Celeron处理器的SMP功能,才解决了这个问题。

Pentium II Celeron处理器
赛扬300A,是一个让多少人闻之动容的产品,又陪伴了多少曾经年少的读者度过悠长的学生时代。赛扬300A,从某种意义上已经是Intel的第二代赛扬处理器。第一代的赛扬处理器仅仅拥有266MHz、300MHz两种版本,第一代的Celeron处理器由于不拥有任何的二级缓存,虽然有效的降低了成本,但是性能也无法让人满意。为了弥补性能上的不足,Intel终于首次推出带有二级缓存的赛扬处理器——采用Mendocino核心的Celeron300A、333、366。经典,从此诞生。

Pentium II Celeron处理器

1999年:Intel Pentium III处理器
1999年2月26日,英特尔发布Pentium III 450MHz、Pentium III 500MHz处理器,同时采用了025微米工艺技术,核心由950万个晶体管组成,从此INTEL开始踏上了PIII旅程。
Intel Pentium III处理器
Pentium III是给桌上型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等于是 Pentium II的加强版,新增七十条新指令(SIMD,SSE)。Pentium III与Pentium II一样有 Mobile、Xeon以及Cerelon等不同的版本。Celeron系列与Pentium III最大的差距在于二级缓存,100MHz外频的Tualatin Celeron 1GHz可以轻松地跃上133MHz外频。更为重要的是,Tualatin Celeron还有很好的向下兼容性,甚至440BX主板在使用转接卡之后也有望采用该CPU,因此也成为很多升级用户的首选。

Intel Pentium III处理器
特别指出的是,Pentium III光是桌上型就拥有Katmai Slot 1 、Coppermine Slot 1以及Coppermine Socket 370等三种不同的系列。到后期,英特尔放弃插卡式界面而又回归到插槽界面(Socket 370)。socket370封装开始推出的时候,有一部分消费者舍弃了slot1平台而选择了新的处理器。新的PGA封装分为PPGA和FC-PGA两种,前者较为廉价,因而被赛扬处理器所采用,而更为昂贵的后者则被奔腾III处理器所采用。例外的是:采用Mendocino核心的赛扬处理器同时有这两种不同封装的版本。采用PPGA封装的赛扬处理器可以通过转接卡在slot1主板上使用,而采用FC-PGA封装的奔三处理器则无能为力了。
2000年:Intel Pentium 4处理器
Pentium 4相信大家都不陌生。这也是英特尔市场策略进入新纪元的开始。从P4开始,Intel已经不再每一两年就推出全新命名的中央处理器芯片(CPU),反而一再使用 Pentium 4这个名字,这个作法,导致 Pentium 4这个家族有一堆兄弟姊妹,而且这个P4家族延续了五年,这英特尔的市场策略是前所未见的。Penitum 4有分许多制程,Willamette 为P4最早的产品,其中还包括 Socket 423这个跟之后都不兼容的封装(因为接脚数不同嘛),不过正是因为不能升级而且只能使用Rambus这个怪物内存规格,所以此款销售并不怎么好。
Socket423针脚的P4处理器
Socket423是与slot1接口同样短命的一个产物,它从2000年10月推出到2001年8月仅仅使用了不到一年。多数用户最后都升级到了更成熟的socket478平台,而很多购买了socket423处理器的用户的投资都打了水漂。采用socket423接口的CPU只有一款,即Willamette核心的奔腾四处理器。最终这款处理器在市场上的销售情况远低于预期,但在同期Intel的市场份额还有所增长,奔腾四和Netburst的发布给了人们很大的鼓舞,直到今天Intel的38GHZ主频的处理器采用的还是这种架构。在新的处理器中还应用了一系列的新技术例如支持快速视频流编码的SSE2指令集等。

478针脚的P4处理器
随着处理器主频和内部集成晶体管数目的增加,处理器消耗的能量也开始大大增加。为了满足处理器所需要的巨大电能,因为奔腾四处理器的功率达到了72W,因此它需要在主板上附设额外的电源接口来满足处理器的供电需要,而由于发热量的增加,一个散热风扇也成了一个必需品。Intel主推的与奔腾四搭配的平台是850平台,双通道的Rambus内存达到了前所未有的25GB/S的内存数据带宽,但是由于Rambus内存价格昂贵所以使得早期P4平台相当昂贵。而由于契约的限制Intel又无法使用当时已经出现在市场上的DDR内存。
尽管新的奔四处理器相当成熟,但是在市场上的销量仍然不尽如人意,主要原因就是昂贵的RDRAM内存。虽然后来Intel推出了845解决方案使得用户可以使用SDR内存,但是SDR内存的数据传输速率显然不能够让人满意。当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DDR内存,但由于协议问题Intel不能使用这种廉价的解决方案。
经过了消费者漫长的等待Intel终于和Rambus达成了协议,之后Intel马上推出了845D和845GD两种基于DDR内存平台的芯片组。虽然DDR相对SDR数据带宽增加了一倍,但是相对于Rambus还是有所不足,知道双通道DDR内存的出现才解决了这一问题。
2002-2004年:超线程P4处理器
2002年11月14日,英特尔在全新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306 GHz上推出其创新超线程(HT)技术。超线程(HT)技术支持全新级别的高性能台式机,同时快速运行多个计算应用,或为采用多线程的单独软件程序提供更多性能。超线程(HT)技术可将电脑性能提升达 25%。除了为台式机用户引入超线程(HT)技术外,英特尔在推出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306GHZ时达到了一个电脑里程碑。这是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运行速率为每秒30亿周期,并且采用当时业界最先进的013 微米制程制作。
奔腾4处理器306GHz
英特尔发布前端总线为533MHz的Pentium 4 306 GHz处理器,采用了013微米工艺技术,提供L2 cache为512K的二级缓存,核心由5500万个晶体管组成。时隔一年,英特尔发布了支持超线程(HT)技术的P4处理器至尊版320 GHz。基于这一全新处理器的高性能电脑专为高端游戏玩家和计算爱好者而设计,现已由全球的系统制造商全面推出。英特尔奔腾4处理器至尊版采用英特尔的013微米制程构建而成,具备512 KB二级高速缓存、2MB三级高速缓存和800MHz系统总线速度。
P4处理器至尊版320GHz
该处理器可兼容现有的英特尔865和英特尔875芯片组家族产品以及标准系统内存。2MB三级高速缓存可以预先加载图形帧缓冲区或视频帧,以满足处理器随后的要求,使在访问内存和I/O设备时实现更高的吞吐率和更快的帧带率。最终,这可带来更逼真的游戏效果和改进的视频编辑性能。增强的 CPU 性能还可支持软件厂商创建完善的软件物理引擎,从而带来栩栩如生的人物动作和人工智能,使电脑控制的人物更加形象、逼真。
半年之后,2004年6月,英特尔发布了P4 34GHz处理器,该处理器支持超线程(HT)技术,采用013 微米制程,具备 512 KB二级高速缓存、2 MB 三级高速缓存和800MHz 系统前端总线速度。
Northwood是第二代产品,采用013微米制程,具有电压低、体积小、温度低的优点。接着就是Prescott(009微米),虽然这技术很新,不过由于效能提升并不明显,而且有过热的问题。后来英特尔又推出Hyper Threading技术,大大增加工作效率,让P4又成为市场宠儿。英特尔之后又推出Extreme Edition、含有Prestonia(原本给服务器用的Xeon核心)以及Gallatin(013微米Northwood外频提升改良版)核心的CPU。现在市场上的高阶Pentium 4则是 Socket LGA 775的 Prescott为主。
2005-2006年:双核处理器
2005年4月,英特尔的第一款双核处理器平台包括采用英特尔955X高速芯片组、主频为 32 GHz 的英特尔奔腾处理器至尊版840,此款产品的问世标志着一个新时代来临了。双核和多核处理器设计用于在一枚处理器中集成两个或多个完整执行内核,以支持同时管理多项活动。英特尔超线程(HT)技术能够使一个执行内核发挥两枚逻辑处理器的作用,因此与该技术结合使用时,英特尔奔腾处理器至尊版840能够充分利用以前可能被闲置的资源,同时处理四个软件线程。
英特尔奔腾D处理器
5月,带有两个处理内核的英特尔奔腾D处理器随英特尔945高速芯片组家族一同推出,可带来某些消费电子产品的特性,例如:环绕立体声音频、高清晰度视频和增强图形功能。2006年1月,英特尔发布了Pentium D 9xx系列处理器,包括了支持VT虚拟化技术的Pentium D 960(360GHz)、950(340GHz)和不支持VT的Pentium D 945(34 GHz)、925(3 GHz)(注:925不支持VT虚拟化技术)和915(280 GHz)。

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
因为百度回复问题限制10000字,更详细的资料和相关请到这里查看:>1) 1985 年,英特尔在北京设立了第一个代表处
2) 1994 年 1 月,第一个英特尔架构开发实验室(IADL)成立
3) 1994 年 11 月,位于上海的芯片测试和封装工厂破土动工
4) 作为英特尔在亚太地区的第一个研究实验室,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于 1998 年 11 月创建
5) 2002 年 5 月,英特尔宣布在中国组装和测试英特尔® 奔腾® 4 处理器
6) 2002 年 10 月,英特尔亚太区应用设计中心(ADC)在深圳设立
7) 2003 年 8 月,英特尔宣布在四川省成都市投资建立封装和测试英特尔半导体产品的工厂
8) 2005 年 5 月 12 日,英特尔技术开发(上海)有限公司成立
9) 2005 年 6 月,英特尔渠道平台事业部于成立,全球总部设于上海
10) 2005 年 6 月,英特尔宣布设立两亿美元的“英特尔投资中国技术基金”
11) 2005 年 9 月,英特尔亚太区研发有限公司在上海紫竹科学园区成立
12) 2006 年 4 月 18 日,中国首批英特尔多核技术实验室在五所高校启动
13) 2006 年 7 月,英特尔与信息产业部签署了“共同推进中国农村、城市、企业和物流等信息化的合作备忘录”
14) 2006 年 7 月 27 日,英特尔发布了十款面向个人和企业的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工作站的全新英特尔® 酷睿 双核处理器与英特尔® 酷睿二 处理器至尊版。新产品的在性能提升 40% 的同时功耗降低了 40%
15) 2006 年 10 月 25 日,成都芯片封装测试项目二期工程的竣工
16) 2006 年 10 月 30 日,英特尔宣布为响应中国政府建设新农村的号召而推出的“世界齐步走,建设新农村”计划
17) 2006 年 11 月 1 日,英特尔和中国教育部共同宣布启动“共创未来教育计划”
18) 2006 年 11 月 14 日,英特尔公司宣布推出面向服务器、工作站和高端个人电脑的英特尔® 至强® 5300 和英特尔® 酷睿二 四核处理器至尊版系列处理器
19) 2006 年 11 月 16 日,英特尔中国研究中心(ICRC)举行博士后工作站正式宣告运行,成为国家人才培养体系的一部分。
20) 2007 年 1 月 1 日,中国成为一个独立的地区进行销售与市场运做。由此,中国成为与美国、欧洲、中东部非洲、和亚太区并列的第五个独立报告区域。
21) 2007 年 1 月 17 日,英特尔在中国科技馆开启了“一粒沙·芯世界”为主题的英特尔新展区。
22) 2007 年 3 月 26 日,英特尔宣布在大连投资 25 亿美元,建立一座 90 纳米技术的 300 毫米晶圆厂。27 日,英特尔与大连市政府以及大连理工大学宣布共同合作创建“半导体技术学院”培养半导体人才。
23) 2007 年 4 月 17 日,以“多重动力,携手创新”为主题的“2007 年春季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IDF)”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举行。这是 IDF 首次在美国以外的国家首发。同日,英特尔宣布将“英特尔多核技术大学计划”扩展至全国 37 所高校。
24) 2007 年 5 月 22 日,英特尔公司全球第一个中文富媒体博客网站 ——“博客@英特尔中国”(Blogs @ Intel China)正式开通。
25) 2007 年 6 月 11 日,英特尔宣布,自 6 月 20 日起,其在中国销售的盒装台式机处理器将逐步采用中文品牌包装。这是英特尔自公司创立以来首次在一个国家采用独立的品牌包装
26) 2007 年 8 月 27 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发布了题为“树立全球责任的典范”的《英特尔 2006 年企业责任报告》。
27) 2007 年 9 月 6 日,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博士在访华期间宣布发布最新的功能齐全的中国农村电脑,一种专为中国农村市场设计开发的新型台式电脑。
28) 2007 年 9 月 8 日,英特尔在亚洲的第一座 300 毫米晶圆工厂大连芯片厂破土奠基。
29) 2007 年 9 月 13 日, 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联合国内其他 13 家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骨干机构联合向全国信息产业界发出“中国电子节能倡议书”,倡议号召各电子信息企业深化和落实节能减排国策,大力研发、采用和推广电子节能新技术、新产品
30) 2007 年 9 月 20 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与辽宁省人民政府签署谅解备忘录仪式,标志着双方进入了多层次、宽领域全面合作的新阶段。
31) 2007 年 11 月 1 日, “2007 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应用成果展示活动颁奖典礼”在北京举行。英特尔® 未来教育项目自 2000 年在中国启动以来,已经累计培训教师 100 万名,亿万中小学生将从中受益。
32) 2007 年 11 月 12 日,英特尔公司发布了 16 款采用 45 纳米高-K 金属栅极硅制成技术的服务器及高端 PC 处理器。这些处理器产品不仅增强了计算性能,有效减少了能源消耗,而且还在处理器的封装中弃用了危害环境的铅元素,为保护世界环境做出贡献。
33) 2008 年 4 月 2 日,英特尔公司在上海举办的”英特尔信息技术峰会”上发布了 5 款面向移动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的全新英特尔® 凌动处理器和英特尔迅驰® 凌动 处理器技术,以及其它嵌入式计算解决方案。
34) 2008 年 4 月 8 日,英特尔公司的全球投资机构,英特尔投资宣布成立“英特尔投资 - 中国技术基金 II”。新基金总额为五亿美元,致力于推动中国本土的技术创新并促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的发展。由此,英特尔投资在中国的技术基金总额已达 7 亿美元。
35) 2008 年 6 月 23 日,英特尔公司董事会主席贝瑞特博士在访华期间与四川省政府共同启动旨在支持地震灾区灾后重建和恢复工作的“英特尔 i 世界计划”。
36) 2008 年 7 月 18 日,英特尔(中国)有限公司与英特尔全球各地的机构同时庆贺英特尔公司成立 40 周年。
37) 2010年10月26日,英特尔大连芯片厂建成投产,英特尔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保罗·欧德宁出席英特尔大连芯片厂投产仪式。

根据Intel官方公布的资料显示,
英特尔在全球10个地点拥有15个硅片生产厂。美国的生产基地包括:
钱德勒, 亚利桑那州;
哈德逊, 马萨诸塞州;
新墨西哥里约热内卢牧场;
还有俄勒冈州的希尔巴罗
美国以外的工厂生产地点包括:
爱尔兰 Leixlip;
耶路撒冷, 以色列;
Kiryal, 以色列;
大连, 中国。
在美国有一个测试设施和一个装配开发设施。其余的组装和测试地点在美国以外:
上海, 中国
中国成都
圣何塞, 哥斯达黎加
居林, 马来西亚
槟城, 马来西亚
卡维特, 菲律宾
越南胡志明市。

i5 12400 是英特尔(Intel)生产的 CPU

英特尔(Intel)是一家全球领先的半导体公司,成立于1968年,总部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圣克拉拉市。该公司生产各种处理器、芯片组、网络产品、固态硬盘、服务器和其他计算机相关硬件,是PC市场上的主要供应商之一。英特尔的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移动设备和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其酷睿系列处理器是全球广泛使用的处理器之一。英特尔还在人工智能、物联网、自动驾驶和5G等领域进行技术研发,并与各种公司和组织进行合作,致力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

1、Intel公司

Intel是生产X86架构CPU的老大哥,它占有80%多的市场份额,Intel生产的CPU就成了事实上的x86CPU技术规范和标准。最新的PII成为CPU的首选。

2、AMD公司

目前使用的微机上CPU有好几家公司的产品,除了Intel公司外,最有力的挑战的就是AMD公司,最新的Athlon64处理器打破了INTEl一支独秀的局面。

3、IBM和Cyrix

IBM在服务器芯片上一向占有强势地位,但对于微机芯片却迟迟不能打开市场份额。和Cyrix公司合并后,使其终于拥有了自己的X86芯片生产线,其成品将会日益完善和完备。现在的MII性能也不错,尤其是它的价格很低。

4、IDT公司

IDT是处理器厂商的后起之秀,但现在还不太成熟。事实上,idt和cyrix已经被中国台湾的via威盛公司所收购。目前威盛公司的cpu产品主要面向嵌入式设备。

5、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华为麒麟芯片,2004年成立主要是做一些行业用芯片,主要配套网络和视频应用。并没有进入智能手机市场。在2009年,华为推出了一款K3处理器试水智能手机,这也是国内第一款智能手机处理器。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中央处理器(CPU)制造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122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1
下一篇 2023-06-2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