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端口是指外网访问该映射的服务器应用所使用的端口。
端口是指接口电路中的一些寄存器,这些寄存器分别用来存放数据信息、控制信息和状态信息,相应的端口分别称为数据端口、控制端口和状态端口。
系统运行到这些端口时,一看端口是否打开或关闭,如果关闭,就是绳子接通了,系统往下运行,如果端口是打开的,系统就得到命令,有外部数据输入,接受外部数据并执行。
内端口与外端口的区别:
虚拟服务器设置(端口映射)里的内部端口是指内部服务器的应用所使用的端口,外部端口是指外网访问该映射的服务器应用所使用的端口。例如,内网架设了一台web服务器,默认端口为80(自己也可以更改默认端口为其他),这个80就是内部端口。
外网访问如果使用默认的80端口,就可以在虚拟服务器(端口映射)的外部端口栏起始和结束均填写80。若想使用8888端口来访问(有些地区运营商会屏蔽80端口,就需要更改外部端口设置),外部端口栏则填写8888。web访问时地址后需要加:8888来访问。
而外网端口是Internet用户访问服务器的端口。当访问数据到WAN口时,路由器会将访问请求数据的外部端口替换为内部端口,然后转发给内部服务器,这样服务器就可以正常接收访问。外部端口主要目的就是降低外网对常用端口的扫描攻击、运营商限制等。
这么个比喻一下吧,假设一个服务器是银行,那么端口就是其柜台,各端口的服务不同(相应的银行各柜台的服务也不同),有的柜台是办理现金存取的,有的是办理跨行转帐的,有的是办理电汇的,有的是办理保险柜的等等。相应的端口使用的是服务协议,有的端口是用FTP协议的(下载上传文件),有的端口是用来>端口映射就是将外网主机的IP地址的一个端口映射到内网中一台机器,提供相应的服务。当用户访问该IP的这个端口时,服务器自动将请求映射到对应局域网内部的机器上。端口映射有动态和静态之分。
映射端口有两个含义
1、同端口映射,指通过端口转换来获取公网ip地址的端口。
2、指端口映射出来的端口,例如把电脑A的80端口映射到路由器公网ip上的80端口,那么路由器上的80端口就叫做映射端口。
扩展资料
映射的分类
端口映射分为动态和静态。动态端口映射:内网中的一台电脑要访问网站,会向NAT网关发送数据包,包头中包括对方网站IP、端口和本机IP、端口,NAT网关会把本机IP、端口替换成自己的公网IP、一个未使用的端口,并且会记下这个映射关系,为以后转发数据包使用。
然后再把数据发给网站,网站收到数据后做出反应,发送数据到NAT网关的那个未使用的端口,然后NAT网关将数据转发给内网中的那台电脑,实现内网和公网的通讯当连接关闭时,NAT网关会释放分配给这条连接的端口,以便以后的连接可以继续使用。
动态端口映射其实也就是NAT网关的工作方式。
静态端口映射::就是在NAT网关上开放一个固定的端口,然后设定此端口收到的数据要转发给内网哪个IP和端口,不管有没有连接,这个映射关系都会一直存在。就可以让公网主动访问内网的一台电脑。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端口映射
代理服务器(Proxyserver),从其名字上不难理解,就是做代理的,其作用与现在各种各样的代理商差不多。作为教育网和169的用户来讲,他们不能直接访问国外的站点,而且网络速度也惊人的慢,这样很多网络功能就无法使用。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不能用Icq了,因为Icq的服务器都在国外,直接连不上。因此在这个时候代理服务器就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通常我们访问网站都是直接与目的主机相连,使用了代理服务器,可先与代理服务器进行连接,然后把我们的请求(比如说我们想得到哪个网页的内容)告诉代理服务器,由代理服务器帮我们取下来。一般代理服务器都有一个很大的Cache,起缓冲的作用,它不断将新取得数据储存到它的存储器上;如果浏览器所请求的数据在它本机的存储器上已经存在,而且是最新的话,那么它就不重新从Web服务器取数据,而直接将存储器上的数据传送给用户的浏览器,这样就能显著地提高浏览速度和效率了。代理服务器通常有两种类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