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器数据怎样备份?

服务器数据怎样备份?,第1张

对于服务器而言,它承担的使命是7x24小时不间断的对外提供服务,但它面临的风险也是很大的,无论是人为误 *** 作、硬件损坏还是黑客攻击,难免有数据损坏丢失的时候。一旦发生数据损坏、丢失现象后,如果没有备份数据,那损失就大了,所以对于任何一台服务器而言,数据的备份机制是不可缺少的。

服务器根据提供的服务不同,大致可为分:数据库服务器、应用服务器、文件服务器。不同服务器的备份机制还是有所区别的,我们分别来看下:

文件服务器备份方案有哪些?

1、Rsync+Inotify实时增量备份

借助Linux的Inotify特性可以监测文件系统变化,一旦发现变化则通知Rsync去同步数据,这样就实现了增量备份,而且性能和及时性都很高。

2、通过服务器定时任务每日凌晨执行备份任务

这种只适合对重要的数据进行日切备份,大概思路就是:Crontab+shell脚本来定时备份。

3、云服务器可借助快照功能来全盘备份

数据库服务器备份方案

对于数据库而言建议部署“主从同步”来实现数据备份,这样做的好处就是:一方面存在数据副本,另外一方面多节点可以缓解数据库压力。

当然了,现在主流数据库也提供全量备份的功能,但如果在数据量大的情况下可能会影响数据库的性能。

1、以主流的MySQL数据库为例,备份方案主要有:

binlog备份

mysqldump全库备份

2、SQLServer也支持完全备份、事务日志备份、差异备份等: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对于这个问题大家是怎么看待的呢?

caching_sha2_password认证插件提供更多的密码加密方式,并且在加密方面具有更好的表现,目前MySQL 80选用caching_sha2_password作为默认的认证插件,MySQL 57的认证插件是MySQL_native_password。如果客户端版本过低,会造成无法识别MySQL 80的加密认证方式,最终导致连接问题。

MySQL存储引擎现在负责提供自己的分区处理程序,而MySQL服务器不再提供通用分区支持,InnoDB和NDB是唯一提供MySQL 80支持的本地分区处理程序的存储引擎。 如果分区表用的是别的存储引擎,存储引擎必须进行修改。要么将其转换为InnoDB或NDB,要么删除其分区。通过MySQLdump从57获取的备份文件,在导入到80环境前,需要确保创建分区表语句中指定的存储引擎必须支持分区,否则会报错。

MySQL 80的默认字符集utf8mb4,可能会导致之前数据的字符集跟新建对象的字符集不一致,为了避免新旧对象字符集不一致的情况,可以在配置文件将字符集和校验规则设置为旧版本的字符集和校验规则。

MySQL 80启动使用的lower_case_table_names值必须跟初始化时使用的一致。使用不同的设置重新启动服务器会引入与标识符的排序和比较方式不一致的问题。

< lower_case_table_names >

>

要避免MySQL 80上的启动失败,MySQL配置文件中的sql_mode系统变量不能包含NO_AUTO_CREATE_USER。

从MySQL 5724和MySQL 8013开始,MySQLdump从存储程序定义中删除了NO_AUTO_CREATE_USER。必须手动修改使用早期版本的MySQLdump创建的转储文件,以删除NO_AUTO_CREATE_USER。

在MySQL 8011中,删除了这些不推荐使用的兼容性SQL Mode:DB2,MAXDB,MSSQL,MySQL323,MySQL40,ORACLE,POSTGRESQL,NO_FIELD_OPTIONS,NO_KEY_OPTIONS,NO_TABLE_OPTIONS。从57到80的复制场景中,如果语句使用到废弃的SQL Mode会导致复制异常。

在执行到MySQL 803或更高版本的in-place升级时,BACKUP_ADMIN权限自动授予具有RELOAD权限的用户。

本文对MySQL 57到MySQL 80的升级过程中出现部分易出现问题进行整理:升级对MySQL版本的要求、升级都做了哪些内容、数据库升级做了哪些步骤以及注意事项,希望对大家版本升级有帮助。

你说的备份数据是指备份数据库还是备份文件。
数据库备份方法
下面就以数据库“tjdata”为例,介绍一下数据库备份的 *** 作方法。
1、
点击打开“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70—Enterprise Manager”,如下图:
打开后显示如下界面:
2、
点击Microsoft SQL Server左边的+号,逐层打开,直到看到名为“tjdata”的数据库名,如下图所示:
3、
右键点击“tjdata”,在显示出的菜单中选“所有任务(all task)—backup database”,如下图所示:
4、
打开后显示如下界面:
5、
在上图中点“Add”按钮,进入如下界面:
6、 点击“…”按钮,如下图,在File栏输入备份文件名bak_tjdata。
7、
点击“ok”回到第4步所示截面。如下图
8、
在上图中选“Overwrite existing media”项,然后点击“确定”即开始备份,备份完成如下图所示:
9、 还原数据库的 *** 作类似,在第3步 *** 作的右键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all task)—restore database”,然后找到已备份的文件即可还原。还原 *** 作时一定要关闭打开的体检程序。
数据库还原方法
1、 进入企业管理器,删除已有的数据库tjdata和登录用户tjuser。
2、 右键点击database,在d出的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all task)—restore database”。
3、 先输入数据库名tjdata,然后选择From device单选项。
4、 点击Select Device —>Add,找到并打开已做的数据库备份文件。
5、 点击Option标签页,如下图所示,选中复选项Force restore over existing database,点击确定即开始进行恢复。应注意的是,数据库还原后产生两个扩展名分别为mdf和ldf的物理文件,分别为数据文件和日志文件。所以在Restore database file as框中的数据库文件路径必须为有效的路径,否则无法进行还原。
6、 显示还原成功后,打开查询分析器(Query Analyzer),用sa用户登录。
7、 登录成功后,进入SQL命令编辑窗,选择数据库(DB:)为tjdata。
8、 输入并执行SQL以下语句,将执行结果的字符串拷贝下来。
select sid from sysusers where name='futian_user'
9、 输入并执行SQL以下语句,其中加下划线的字符串为上一句的执行结果。
sp_addlogin 'tjuser','tjuser','tjdata',null,0xA2EB16DA7673D81183E300E04D07E9A1,null
10、 打开杏林神指体检程序即可正常使用。
11、 以上步骤为备份数据库后在另一台电脑上还原的 *** 作,如果为同一电脑的数据库还原,则无需步骤1、6、7、8、9。
根据数据库类型的不同,备份的方法也完全不同,楼主去搜索一下各种数据库的备份、以及数据导入、导出教程就明白了。

在DHCP服务器迁移到Windows Server 2012 R2之前,DHCP服务器需要进行部署评估,DHCP服务器部署是什么样子的。
首先,也可能是最简单的需要处理的问题是“我有多少DHCP服务器?”大多数情况下,DHCP服务器独立存在于大多数组织的网络中。DHCP服务器只有通过Windows Server 2012中的IPAM功能才可以集中管理DHCP服务器设置和范围。
许多组织使用2台DHCP服务器处理单一范围内的职责,其中一台DHCP服务器托管80%的IP地址,另一台DHCP服务器托管20%。你需要查看目前使用的地址范围,找出它们是如何跨越现有的DHCP服务器的。
你还需要确保记录范围级别选项和服务器级别选项。这是DHCP服务器迁移的一种方法,你需要记录所有的事情,否则出现错误时你必须从头开始重建。 DHCP服务器在确保记录了现有的DHCP服务器配置之后,你可以开始将DHCP服务器数据库从Windows Server 2003主机迁移到Windows server 2012 R2了。
DHCP服务器迁移时的诀窍在于使用netsh而不是控制台。如果DHCP服务器控制台试图在两个 *** 作系统之间进行迁移,那么你会进入迁移失败的困境。
DHCP服务器从Windows Server 2003服务器上输出时,DHCP服务器需要创建一个名为c:\export的文件夹,

第一步:备份数据库,登录网站后台,点击“数据库备份”进行数据库备份 *** 作;
第二步:登录网站后台,点击“数据与备份”-“压缩整站”进行压缩并下载,也可通过FTP下载网站所有程序文件;
第三步:上传已从原空间下载的所有程序文件(如空间支持在线解压,建议上传压缩包后在线解压);
第四步:删除config文件夹中的installlock文件,并将config_dbphp设置为可写(文件属性777);
第五步:如果网站程序中的install文件夹已经被删除,请从官方网站下载网站程序版本的安装包,并将安装包中的install文件夹及其文件夹中的所有文件和目录结构上传至新空间;

直接备份网站源程序,还有数据库。直接上传到新的服务器,或者空间里面。就可以。

注意:1:数据库文件里面的数据库帐户与密码需要修改成新的数据库帐户与密码

注意:2:程序迁移过去需要重新安装,找到原有的安装文件正行安装。

注意:3:安装成功后,直接还原文件即可。不会可以找  俺 

方法一:
将\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文件夹中的syntt_datamdf和syntt_logldf文件复制到安装有数据库服务器的机器的文件夹中(可以是本机的\Microsoft SQL Server\MSSQL\DATA\文件夹),然后进入企业管理器。右键点击“数据库”,在浮动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中的“附加数据库”。
在随后的提示页面中选择刚才复制过来的MDF文件,如果想指定数据库的所有者,在“指定数据库所有者”选择框中选择你认为合适的用户。如果想修改数据库的名字,可在“附加为”框中输入新的数据库名字(对本数据库,不建议这么做,因为这样的话,整个程序中所有涉及数据库连接的代码都要随之修改,那将是不必要的劳动)。
在进行完上述的工作之后,直接点击“确定”就可进行数据的SQL Server 数据转移转移。
方法二:
(方法一)是针对数据库中没有本数据库的服务器,如果数据库中已经建有与该数据库名称相同的数据库,则直接按照备份数据库的恢复 *** 作就可完成数据的SQL Server 数据转移转移。
方法如下所述:
这种方法首先要在本机上建立一个备份文件,具体 *** 作介绍如下:
1、 在企业管理器中打开服务器组以及指定的服务器。然后右键点击需要备份的数据库在这里是syntt,在浮动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菜单下的“备份数据库”,打开数据备份对话框。
2、 选择“常规”选项卡,在名称对话框中输入本分集合名称,在“描述”文本框中输入备份集描述文本信息。在“备份”组下选择备份 *** 作类型,共有以下几种:
数据库—完全:完整备份数据库。
数据库—差异:增量备份数据库。
事务日志:事务日志备份。
文件和文件组:数据库文件和文件组备份。
在“目的”组中指定备份设备或者备份文件名称,选择“添加”按钮添加备份设备或者文件;“删除”按钮用来删除备份设备和备份文件;选择“内容”按钮,则可查看已经存储在备份设备或文件中的备份信息。
在“重写”组中有两种选项:
追加到媒体:选择该选项,表示需要保存备份设备或文件中以前的备份数据。
重写现有媒体:要求本次被分数据覆盖以前的备份数据,从而节省存储空间。
在“调度”组中,安排数据备份的时间。用来指定数据库备份在将来的某个时间执行
3、 “选项”选项卡,设置数据库备份 *** 作选项。其中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项:
完成后验证备份:要求在备份结束时对备份数据进行校验。
备份后d出磁带:只对磁带备份设备有效,他要求在备份结束时自动卸带。
删除事务日志中不活动的条目:要求在事务日志备份结束时删除事务日志中的已经完成的事务日志条目。
检查媒体集名称和备份集到期时间:要求在备份前检查介质集名称和原备份集中备份SQL Server 数据转移的有效期,以防止意外重写破坏原来的备份数据。
备份集到期时间:设置备份集的有效期。
初始化并标识媒体:只对磁带设备有效。选择该选项后,SQL Server在备份时将Microsoft定义的磁带格式信息写入介质的开始部分。此时,可以在“媒体集名称”和“媒体集描述”文本框中定义介质集名称和介质描述信息。
4、 在进行完上述的 *** 作之后,剩下的任务就是点击“确定”,使系统开始进行数据库的备份 *** 作。
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数据库的备份文件,剩下的任务就是怎么将这个文件还原至另外的数据库服务器中了。
1、因为使用企业管理器进行数据库的恢复只能是在本机进行,所以在进行数据还原之前,必须将刚才所作的备份文件复制到本机,然后在本机选择“syntt”数据库,右键点击它,在显示出来的浮动菜单中选择“所有任务”下的“还原数据库”。
2、在还原数据库对话框中,在“常规”选项卡中的选择“从设备”的数据恢复方法,通过“选择设备”按钮选择刚才复制过来的文件。
“常规”选项卡与“选项”选项卡中的具体内容如下所示:
“常规”选项卡:
数据库恢复方法:包括“数据库”、“文件组或文件”、“从设备”三种恢复方式。
“数据库”方式:选择该项时,从“显示数据库备份”列表中选择需要显示的指定数据库备份集合,从“要还原的第一个备份”列表框中选择首先使用哪一个备份集恢复数据库;“文件组或文件”:选择它时,数据库恢复部件列出指定数据库备份集合中备份的数据库文件或文件组,管理员可从这些备份文件中选择恢复那个数据库文件或文件组;“从设备”:选择它时,管理员选择恢复数据库或其日志所使用的备份设备,之后再从该备份设备中选择使用哪一次备份中的数据恢复数据库或其日志。
3、点击“确定”,完成恢复 *** 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310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3
下一篇 2023-06-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