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国资委会接盘中银绒业吗

宁夏国资委会接盘中银绒业吗,第1张

2019年11月13日,中银绒业第二次债权人会议上、出资人组会议表决以989%的高票通过重整计划,银川中院裁定批准重整计划,中银绒业重整程序终结并进入执行程序。2019年12月3日,中银绒业职工代表大会100%全票通过了职工安置方案,同日,管理人在债权人会议主席的见证下正式确定恒天金石和新澳联合体为本次重整投资人。

1、 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A股简称中银绒业,股票代码000982,于2000年07月06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宁夏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羊绒、羊毛、亚麻及其混纺类纺织品的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涵盖纱线、面料、成衣、服饰等针织及梭织产品,包括各类精纺、粗纺纺织品。中银绒业围绕既定的发展战略,继续完善“基地+市场+品牌”的商业模式,从目前“制造基地为主,服务国际市场”的格局,通过“依托市场,夯实基地,打造品牌”的过渡,向未来“品牌引领、兼顾市场、高端制造基地支撑”的格局升级转型,由原有的羊绒产品全产业链制造商品牌,经过羊绒、羊毛、亚麻产品制造商品牌阶段,最终实现四季服装品牌运营商的愿景。
2、 重组是指企业制定和控制的,将显著改变企业组织形式、经营范围或经营方式的计划实施行为。上市公司通过收购资产、资产置换、出售资产、租赁或托管资产、受赠资产,和对企业负债的重组,实现资产重组。属于重组的事项主要包括:(1)出售或终止企业的部分经营业务;(2)对企业的组织结构进行较大调整;(3)关闭企业的部分营业场所,或将营业活动由一个国家或地区迁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重组还包括股份分拆、合并、资本缩减(部分偿还)以及名称改变。
*** 作环境:华为nova 6(5G),HarmonyOS 200
中银绒业收购是好是坏
中银绒业收购是好。根据查询网站相关公开信息显示:中银绒业收购主营羊绒、羊毛、亚麻及其混纺类纺织品的生产及销售,主要产品涵盖纱线、面料、成衣、服饰等针织及梭织产品,包括各类精纺、粗纺纺织品。2019年,完成破产重整后成为以控制原绒供应、打造高端羊绒原料、纱线和面料品牌的轻资产运营公司。
中银绒业和世纪华通对盛大游戏的股份争夺何时休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中银绒业和世纪华通对盛大游戏的股份争夺何时休?
盛大游戏曾于2015年11月18日晚间发布消息称,当天召开的股东大会,最终投票通过私有化协议。预计将在当月最终完成私有化交易,届时盛大游戏的股票将从纳斯达克退市。当外界几乎认为历时两年的盛大游戏私有化终将落幕,盛大游戏却迎来了新一轮内斗高潮。
继相关投资机构在三地法院起诉宁夏中银绒业国际集团(下称“中绒集团”),曝出盛大游戏私有化份额被侵占纠纷,12月29日盛大游戏私有化财团Capitalhold Limited(下称“凯德集团”)在银川召开股东会被香港高院的禁制令紧急叫停。盛大游戏的前两大股东,中银绒业和世纪华通对盛大游戏的争夺浮出水面。
跌宕起伏的内斗,显然让盛大游戏的回归A股之路再添变数。据接近盛大游戏的资本人士透露,在此之前,盛大私有化也曾一度因为资金问题陷入僵局。但以目前业内对于游戏公司回归的热炒,以及巨人借壳回归的高估值带动效应,身为老牌游戏公司,盛大游戏很容易成为哄抢对象。“快走到最后一步,谁都不想轻易撒手。”
谁动“手脚”
上海颢德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诉中绒集团及其法定代表人马生明一案,揭开了盛大游戏私有化乱象的一角。
管中绒集团方面申请终止了原定于2015年12月28日召开的民事庭审,但据之前投资人向媒体曝光的起诉状陈述:与中绒集团签订协议,通过作为LP加入合伙企业的方式出资参与由中绒集团牵头的盛大游戏私有化交易。但在私有化成功后,中绒集团单方面下调、退还、甚至拒绝投资人的出资份额,将本该属于投资人的利益拱手让与他人。统计相关七份起诉状披露信息,投资人在盛大私有化中原本拥有共计2145亿元的份额。经中绒集团“调整”后,仅剩478亿元。
身为盛大游戏目前的第一大股东,中绒集团深陷一系列风波之中。中银绒业发布公告称,确已收到上海颢德和宁夏晓光的诉讼。30日发布公告,承认银川市公安局对中绒集团实际控制人马生国涉嫌合同诈骗立案侦查。但颇为戏剧性的是,12月29日,银川市副市长、中银绒业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郭柏春在银川会见了盛大游戏董事长张蓥锋,被传遭宁夏警方刑事立案的中绒国际董事长马生明、实际控制人马生国也参加了本次会面。
虽然涉嫌合同诈骗立案侦查,马生国处于协助调查阶段,但据记者从多方侧面确认,马生明、马生国确实参加了当天的会面,盛大游戏董事长张蓥锋也在现场。在微妙的事态进展中,上海颢德代理律师接听记者电话时则以“没有接到新的授权,不方便讲”为由,匆忙挂断电话。
在资本人士看来,以目前在A股上市的游戏公司来看,盛大算是拥有老牌声誉的游戏公司,在当年网游黄金年代,如日中天的盛大曾经一度占据网游行业的头把交椅,即使之后先后被腾讯、网易超过,仍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锁定网游第一阵营。
除了老牌游戏公司积累下的业内资源,陈天桥时代实行多面扩张,以及当年盛大文学、盛大游戏在IP资源有一定积累,在如今热炒IP的情势下,IP是否有足够大的用户群覆盖,影响力是不是足够深远,同时,品牌知名度是不是足够高,是否有足够好的商业化空间,都成为考量游戏公司的新标准。
而私有化借道回归,被认为可能是老牌游戏萌发第二春的契机。日前巨人网络借壳世纪游轮回归A股的关键时刻,退休近三年的史玉柱再度出山,表面上看是重回管理一线,实则对于资本市场注入强心剂的用意更深。
当年长期处于第二阵营的巨人网络借用回归上演估值暴涨,盛大背后的资本力量显然也想利用回归A股大做文章。
争夺“盛大”
表面上看,是一系列纷繁芜杂的连锁诉讼与纠纷,回到事情本质,则是对盛大游戏股份与回归A股可预期利益的争夺。
中概股私有化的浪潮中,很难再有第二家,像盛大游戏这般跌宕起伏。历经的两年,6次私有化财团变更。据接近盛大游戏的人士透露,过去的一年多,盛大游戏私有化进程频繁生变又久拖未决,市场曾多有质疑其私有化成功率的声音,私有化亦一度遭遇资金压力。“但最终私有化估值偏低,极有可能为后续的资本运作铺路。”
身为盛大游戏的大股东,中绒集团和世纪华通矛盾升级更充分地说明这一点。2015年12月29日股东大会,世纪华通搬出香港高院急发“禁制令”叫停,被外界普遍认为是以往被踢的行动。当天的主要议案为一项临时提议的合并计划,即由新设立的Ningxia Parent Limited、Ningxia Merger SubLimited与凯德集团进行合并。上海砾游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世纪华通一致行动人)对外表示,合并计划相当于将盛大游戏资产变相转移给中绒集团新设立的空壳公司Ningxia Parent Limited。
≥中银绒业公告显示,盛大游戏私有化财团共有9个持股平台,中绒集团实际控制其中四个平台,累计持有盛大游戏221,275,697股,占盛大游戏股份总数的4119%,占盛大游戏表决权总数的4666%。而世纪华通方面,华通控股、砾游投资及东方证券共同设立的砾天投资、砾华投资、砾海投资,组成了“砾系基金”,通过出资639亿元收购华盛BVI、通盛BVI、上海海胜通投资有限公司三家公司100%股权,让世纪华通间接持有盛大游戏43%的股权。但世纪华通所持有的股份投票权却偏低,仅有略超16%的投票权。这也是世纪华通被怀疑可能被排挤出局的重要原因。
而据相关人士透露,中绒集团和世纪华通争夺盛大的矛盾实则由来已久,双方都表现出相当的排他性。之前亦曾有消息传出,私有化之后的盛大游戏极有可能与国内一家知名手游公司整合,重归A股市场。中国手游一度被认为是最有可能与盛大游戏完成整合的手游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配件的世纪华通被认为是背后的动因。据世纪华通之前公开发布的消息显示,拟通过发行股份购买资产等方式收购中国手游100%股权,而另一家积极参与私有化的公司正是盛大游戏。
当记者针对股东之间的激烈内斗向盛大游戏求证,盛大游戏则体现出独善其身的意味。其官方回复称,作为经营实体,盛大游戏会将更多的精力投注在产品上。
即使如此,争夺盛大的高潮显然还未到来。易观智库高级分析师薛永峰认为,“A股缺乏大体量的游戏公司,盛大游戏凭借长期积累的IP、业内资源或许有不错的机会。”而前有2014年游族借壳梅花伞,后有2015年巨人借壳世纪游轮连续20个交易日涨停的刺激效应,资本还会更疯狂。
资料盛大游戏私有化最早于2014年年初启动,至2015年11月19日正式宣布通过私有化协议,历时几近两年。
盛大游戏私有化进程颇为曲折,买方财团发生了5次股权变更,背后利益纠葛尤为复杂。
2014年1月27日以盛大集团、春华资本为首的财团向盛大游戏提出非约束性私有化方案。
同年4月,完美世界加入私有化交易,并用现金1亿元收购了部分盛大游戏股份。同时加入交易的还有 FV Investment Holdings、 CAP IV Engagement Limited。
同年9月,私有化方案迎来第二次变更。春华资本、完美世界、 FV Investment Holdings 和 CAP IV Engagement Limited 四方从买方财团中退出,取而代之的是东方证券、海通证券和宁夏中银绒业三方的加入。
同年11月,盛大集团将所持有的盛大游戏股份全部出售给宁夏中银绒业和亿利盛达控股。
而后的12月,宁夏亿利达以及宁夏中银绒业同意组成新财团,对盛大游戏进行私有化。
2015年3月东方证券、海通证券又突然宣布重新入局。
2015年6月30日,世纪华通宣布华通控股、上海砾游及“东方资本”共同作为普通合伙人分别发起设立“砾天投资”“砾华投资”“砾海投资”,合称“砾系基金”,将间接收购持有盛大游戏43%的股权。
2015年11月,盛大游戏私有化协议终于在两年的辗转反复中尘埃落定。

编辑 | 周路平


华为的风吹草动都牵动着外界的神经。


一个官方确认的消息是,余承东被任命为华为云与计算BG总裁和 Cloud BU 总裁;另一个被官方否认的消息是,华为正在就出售高端手机品牌P和Mate系列进行初期谈判。


调整因何而起?传言又因何而来?核心的关键其实都是余承东。


从掌舵以手机、笔记本、穿戴设备等为核心的消费者业务,再到兼任云与计算这类具有明显TO B特征的业务板块,华为四个一级部门中,余承东执掌其中两个,这意味着他所肩负的职责和业务范围将会有更大的跨度。


另外一个现实是,身兼数职并大权在握的余承东,数年来依靠手机业务大放异彩。但在受到芯片制裁和荣耀剥离后,华为手机业务走到了岔路口。1月28日,IDC公布的2020年Q4全球手机出货量数据显示,华为已经掉到了第五,仅出货3200万部。


以目前的形势而言,华为出售手机业务,并非没有可能。如果“靴子”真的落地,卖掉手机业务的华为,还能干什么?


华为手机会出售吗?


自从荣耀被深圳国资委牵头的财团接手后,有关华为手机业务即将出售的传闻一直未停歇。


最新的传言来自路透社的报道,包括接近事件核心的人士称,华为正在与上海国资委牵头的财团进行谈判,考虑出售高端智能手机品牌P系列和Mate系列。华为随后进行了否认,但考虑到其出售荣耀期间的反复否认和终成事实,这次否认也就多了很多水分。


图/视觉中国


“都要看最后任老板的一念之差。”多位华为中层干部在接受AI 财经 社咨询时反应平淡。这也符合荣耀出售时的情形,传言的细节称,华为出售荣耀也是在最后一刻孟晚舟出面和任正非沟通,才点头同意。


荣耀CEO赵明在采访中也透露,荣耀出售从2020年8月17日就开始谈判了,整个交易过程持续了5个月时间。


体量更加庞大的华为手机,在短时间内达成交易的可能性也不大,当前的重点在于华为是否动了要“割肉”的心思。但事实似乎在不断提醒华为决策者,需要在“卖”和“不卖”中迅速抉择。


多位知情人士对AI 财经 社透露,华为将荣耀出售,根本原因在于如果出现离职潮,员工的股份挤兑将会给华为带来巨大财务压力。而华为通过出售荣耀的方式,业务本身卖了数百亿美元,同时也剥离了近万名员工。尽管需要补偿员工,但华为通过配股的方式,又回笼了大批资金。


相比于荣耀的船小好调头,华为手机的体量更加庞大。早在2019年,余承东就曾表示,华为消费者业务总员工2万多人,华为消费者业务每年吸收的人数在3000人左右。这意味着,假如华为消费者业务陷入停滞,势必带来更大的危机。


除了内部员工离职挤兑,如何让渠道活下来也是个一件大事。任正非在荣耀送别会上说:“分布在170个国家的代理商、分销商,因渠道没有水而干涸,会导致几百万人失业。”


这种现象已经开始出现。多位华为经销商对AI 财经 社说,现在还有少量的手机供应,但供应越来越紧张。而出货量最大的华为nova系列在二级市场还一直在涨价。在华为商城,手机也成了稀缺品,只有Mate30Pro和P40Pro+还有现货,其他手机均显示无货或者需要预约抢购。


近期,华为则加大了市场管控力度,严格限制经销商的串货行为,希望通过延长手机的销售周期,来争取更多的时间。


而荣耀的出售在给华为手机提供样本。荣耀CEO赵明说,包括高通、美光、三星和联发科在内的厂商都已经签署了合作协议。这意味着,如果华为手机出售,也有很大机会解决供应链危机。


但出售也不是唯一出路。尽管5G手机芯片依然看不到解决的迹象,但华为可以生产4G手机。一位华为员工对AI 财经 社说,5G的推进速度并没有预期的迅速,包括绝大多数下沉市场都还没有部署5G网络。而除了国内,很大一部分海外市场也没有开始5G商用,4G产品依然具有竞争力。


根据媒体此次报道的消息,华为传言出售的两个系列Mate和P系列旗舰机,需要搭载最先进的芯片才会有足够竞争力。但对于其他中低端机型,4G芯片依然会有市场。


4G手机或许将为华为保留火种。据AI 财经 社获悉,华为已经在向供应链下单,重新启动4G手机。而高通也证实,已经获得了美国政府对华为部分产品的许可证,其中包括4G芯片。


缓慢的华为云


“(只有)这种段位的大佬,才能打破我司内部各路山头。”余承东兼管华为云业务的消息出来后,一位华为中层干部对AI 财经 社评价,“人挡杀人,佛挡杀佛”。


余承东在华为内部一直以悍将闻名。一位接近余承东的人士评价,余承东胆大、直接,敢用人也敢开人,当年接手手机业务时,就赶走了某高管部下的一批旧人。“成功是成功之母,云业务可能真能在他手里做起来。”上述人士称。


图/视觉中国


云业务内部对余承东的到来也抱有期待。一位华为云员工对AI 财经 社表示,这代表着“公司对华为云很重视”。此前不论是做无线产品、海外业务还是手机,余承东都能交上一份亮丽的答卷,因此华为内部人士对余承东评价颇高。


2020年初,云与计算成为华为第四大BG,与其他三大BG并列,可见对其在华为业务版图中地位的重要。而华为云在过去几年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


2017年,华为公开宣布进入公有云,当时阿里云、腾讯云已经布局多年,有了各自的山头。但华为的特点是,进入一个领域的目标就是做第一。但成立四年后,华为云仍然与头部云厂商差距巨大。根据IDC的数据显示,2020年Q1华为公有云市场份额为86%,位列第三,收入为185亿元,而阿里云为122亿元。


华为是一家以硬件设备见长的公司,软件和服务业务并不是强项。两个月前,任正非针对云业务汇报会的讲话中也能看出端倪。在这次讲话中,任正非提到华为云要建应用生态,要像亚马逊一样建立大生态,否则就可能会死掉。


任正非称,在华为云上,公司没有传统硬件设备的优势,华为云面对客户需要商业模式的改变,从卖产品到卖云服务,向亚马逊、微软学习的同时,也要将本身30年的网络积累做成云服务市场独有的优势,开创更大的空间,构建差异化特色。


此次人事调整发出后,华为内部员工论坛心声社区也进行了讨论,其中有人表示:“余总接手后,新业务群主线类似Google模式,转型做各类云服务,而不是走原有的老路。”


此前华为有云、网、端,但三者并没有进行很好打通,余承东一手带起消费者BG,擅长网和端,“将云业务交给他后,从某种程度来说消弭了壁垒,未来能够更好地实现云端协同,做大生态。”


在Strategy Analytics分析师杨光看来,云网融合是一个大趋势,对华为而言,不管是短期求生存,还是长期求发展,让余承东同时接管消费者业务和华为云,体现的就是融合的思路,“对华为来说有可能会开天辟地”。


但余承东带领华为云转型的难度并不小。2020年年初,几位华为云员工对AI 财经 社称,团队内部现在压力很大,尤其是手机业务被打压后,作为“全村的希望”,华为云似乎难以支撑起消费者业务流失掉的超4000亿元的盘子。


这种担忧不是没有道理。


最明显的是,云业务自立门户三年多时间以来,一直伴随着公司内外部的质疑。2019年3月,华为最高总裁办签发了一篇来自心声社区的文章,一位华为云一线员工在文章中分析了云业务长久以来的一些问题,包括混乱的概念、品牌宣传、产品体系等。


此前也有华为云的合作伙伴跟AI 财经 社透露,华为云在调整架构之前,公司内部有多个部门做云,客户也不得不面对多个界面、多个云版本,云业务的拉动比较混乱。


针对组织架构上带来的混乱问题,华为云做了几次调整。2020年初,云与计算成立第四大BG,私有云业务也与公有云团队进行了整合。经过三年的调整,华为云才算将这些业务流程更加理顺,理顺后才能更有组织地作战。


而更重要的是,云计算被定位是华为智能世界的“黑土地”,这块土地上能不能长出硕果、抚育出新的业务生态是其使命之一。由于华为以ICT起家,不少人士评价华为做云时,第一印象都是“它是一家硬件公司”,尽管擅长to B和to G,但对应用、软件的理解并不是其长处。


也有云计算行业人士透露过,智慧城市的建设现在进入到建设应用生态的节点上,华为在这方面的理解不如互联网公司深刻,打一些大城市的单的时候优势不大。


在这些掣肘之下,华为云业务想要成为真正的增长引擎,充满挑战。余承东接手后,如何与消费者业务进行云端协同,做大云服务是摆在他面前的第一个难题。此外,如何解决长久以来云BG和企业BG的关系,提升效率,也将会影响接下来余承东工作能否顺利开展。


车会成为救世主吗?


除了云,车也被讨论众多。尤其是包括苹果在内的 科技 巨头都开始造车时,华为造车的声音频繁出现。


虽然前不久,华为董事会发布了一条语气强硬的决议,其中一条是: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在此之前,华为造车的声音再次响起,甚至传出将与长安 汽车 合作,由余承东负责。


图/视觉中国


华为内部人士介绍说,华为不造车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这一块巨大的蛋糕。华为除了 汽车 车体不做外,目前基本覆盖了智能 汽车 全链条,包括车载5G模组、智能座舱、 *** 作系统、车机映射方案HiCar等。


而且不少人忽略了华为董事会决议在文末的一行小字:“本文从发文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3年”。也就是说,华为在三年内不造整车,但跟车相关的产业都在涉及。这意味着,华为以后要造车,会是非常容易的事。


华为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曾表示:“从市场角度,我们看到的全是机会。”他认为, 汽车 智能化程度每提高1%,全球 汽车 零部件(除美国外)市场空间可能就会扩大33亿美元;智能化程度和电动化程度同时提高1%,整个 汽车 零部件的空间就会扩大60多亿美元。


早在2009年,华为就启动了车载模块的研发,2013年,华为成立了车联网业务部,但一直较为低调。直到2019年5月底,华为围绕“车”的布局明晰起来。先是成立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事业部,将其提升为一级部门,随后在2020年11月,将智能 汽车 BU划分到消费者业务,由余承东总负责。


此前与 汽车 有关的应用生态隶属在消费者BG下,而车联网、 汽车 部件的研发又在ICT体系下,这次调整理顺了长期以来零散的局面。更重要的是,架构的改变,也让智能 汽车 解决方案BU从原来面向B端的ICT业务,更加转向面向C端的消费者业务。当时就已经反映出华为对消费场景、产业生态的想象。


尽管一再强调不造车,但华为做的是一份不打折扣的“全家桶”。用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的话来说,就是“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是华为拥有的技术”。目前看来,华为的“全家桶”提供了从 *** 作系统到自动驾驶平台、从自研芯片到激光雷达、从智能座舱到三电技术的一整套完整的解决方案。


一位进入到车联网领域的创业者对AI 财经 社表示,华为想把车做大面临的困难并不小。“车厂也有很多阵营啊,那些量很大的比如德系、日系车企让华为进去的概率很低,华为主要是跟国产车合作。”但他也观察到,华为在车上的野心很大,因为它确实没有别的更好的选择。


2020年11月14日,华为与长安 汽车 、宁德时代一起在央视打了一个广告,宣布将共同打造一个高端智能 汽车 品牌,而首款产品即将进入量产阶段。尽管华为还与宝马、奥迪、戴姆勒等一众车企成立了合作,但实际的商业进展乏善可陈。


如果没有更多的车企愿意加入它的朋友圈,那么以华为现阶段对自己的定位“智能网联 汽车 的增量部件提供商”,光靠增量,这个市场当前空间很有限。以Tier 1第一大厂博世做对比,该公司在2019年全年营收为779亿欧元(约为6103亿元),其中主营业务 汽车 事业部为470亿欧元(约为3682亿元)。这个结果看起来与华为此前的消费者业务BG是一个量级,但值得注意的是,博世的营收大部分仍来自传统 汽车 的传统部件,而非增量部件。


汽车 业务已然是华为资源集中的高地。2020年,华为在智能 汽车 BU上的投入超过5亿美元,且在短期内不考虑盈利问题。但未来车能否像华为做手机一样完成从落后到赶超的逆袭,尚难以断言。至少,车这个远水还救不了华为的近渴。


但从业务角度出发,余承东目前三架马车齐驱,负责消费者业务、 汽车 和华为云。如果将这些业务拉到一起看,会发现华为云是一个底座,上面承载了消费者业务,鸿蒙、HMS、消费者云服务、智能 汽车 云服务都跑在华为云之上。


而本身鸿蒙、HMS、鲲鹏都在各自建立生态,但过去他们并没有互相打通。任正非一向讲究一盘棋,此次将余承东放在这个位置上,其意义也是做大生态。


美国的打压,已经给华为的业务生态造成了巨大破坏,而这种局面目前还看不到太多根本上逆转的迹象,这也意味着无论是云还是车,华为都需要加速业务的转型和突破。

如果您使用的是华为手机,手机无法收到验证码,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排查:

1 重启网络

可能是网络延迟或服务器通信延迟导致无法接收短信。您可以尝试开关飞行模式,重新触发网络下发短信。

2 检查号码是否被设置为黑名单

您可以在骚扰拦截中检查是否设置了拦截陌生短信、号码是否加入了黑名单。如果有,请您根据需要关闭拦截陌生短信功能、将号码移除黑名单。

3 将系统自带“信息”应用设置为默认应用

(1)为了保护您的支付安全和帐号安全,系统禁止第三方应用获取您收到的验证码短信。建议您将系统自带的“信息”设为默认应用后重试。

(2)如果仍然需要使用第三方短信应用,请您关闭验证码保护功能,关闭方法:信息>三个点>设置>验证码安全保护。

4 如果是移动卡且开启增强信息功能,请切换为普通短信

请您将增强信息切换至普通信息界面:在增强信息单聊界面,点击右上角三个点> 切换到短信/彩信。

5 检查是否将号码保存到隐私空间

如果您曾经创建过隐私空间,您可以在隐私空间查看是否有接收到的短信记录,若存在,请您将需要的联系人迁移到主空间,联系人迁移到主空间后即可在主空间查看短信

6 还原默认设置 *** 作

请您将信息还原默认设置后重试。路径如下:

EMUI 9X及以上: 信息 > 三个点 > 设置 > 三个点 ,选择还原默认设置。

HarmonyOS:信息 > 四个点 > 设置 > 四个点 ,选择还原默认设置。

7 检查SIM卡插入其它手机能否收到验证码

将SIM卡插到其他手机上检查是否能收到验证码,如果第三方服务器通信延迟,可能导致验证码短信无法接收,建议联系运营商或三方APP进行处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3338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4
下一篇 2023-06-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