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大赛又来临了 请问各位放大类题目需要准备哪些模块啊!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大赛又来临了 请问各位放大类题目需要准备哪些模块啊!,第1张

这是我找到的一些资料
以控制类为例
硬件:
1、电源模块12V、9V、5V、33V较为常用,如果用电池那么还要考虑升压块,如果用一些必须负电压供电的芯片,就还要把比如LM337做进去;
2、最小系统和系统的扩展,以备I/O口不够的特殊情况,要题目允许干脆加CPLD;
3、驱动模块,电机驱动L298必备,也可以考虑准备CMOS,步进电机控制可以考虑加L297,继电器电路也可以做一下,用2803或者2003;
4、各类传感器模块,至少得准备寻迹光耦(个人使用觉得RPR220不错),霍尔传感器(A04E)和磁钢,光电槽和码盘,避障的光电开关,趋光的光敏电阻或者光敏二极管,另外最好准备些以前比赛中出现过的传感器,没用上就当玩呗,比如接近开关(探测金属),角度传感器(太贵了),超声波等等;
5、信号处理模块,比如光耦我们希望它出来的是开关量,但要不是就得加比较器,所以配合光耦,比较器模块是必备的(推荐LM339、LM393),又比如信号回来需要放大,那就需要用到运放,适当准备几块运放的芯片比如(TL082、TL084);
6、AD/DA模块,其实在控制类方面DA在历届比赛中用的并不多,但AD却是经常出现,比如角度传感器进来的电压信号通过AD转化成数字;
7、显示模块,LCD,数码管,LED,蜂鸣器一个不能少,为什么用了LED还用数码管呢,为什么峰鸣器也是显示模块呢,这里的显示很大程度上的意思是给人的反馈,比如在平衡点稳定了,让峰鸣器叫叫;
8、键盘模块,有输出当然要有输入咯。
9、其他:控制类很容易出现小车,所以准备一个车摸最好,电机是必备的,要有条件把减速电机、步进电机、测速电机都准备好;说到电机,那么联轴器就要准备了,这说明做电子的时候也要适当准备些机械的东西;又比如说考虑周到点,无线通信模块也加进去,那么机、电、光、声、磁就都有了。
软件:
1、LCD显示程序、键盘输入程序;
2、AD\DA SPI传输程序;
3、AD采集后数据处理算法;
4、电机控制程序,要把减速电机做到像步进电机一样一步步走,光调速是不够的,提到调速就要说下面一点PWM了,要把步进电机通过频率和细分调速调到满意。
5、PWM通道和比特率输出;
6、延时和记时(这里的延时指用软件延时,这里的记时指用记时器);
7、秒表、测速、测距、寻迹算法、避障算法等等;
8、其他的一些不一定需要的算法:比如复线。
当然,好的身体和心态也是必不可少的哦
课程方面:
还要学单片机啊、嵌入式系统、数字电路、CPLD/FPGA设计、C语言、汇编、微机接口
模电要好好学,信号没多大用
CPLD/FPGA编程/模拟用QuartusII
单片机模拟用Proteus
模电模拟用Multisim
单片机编程用Keil,用的C语言和汇编
嵌入式还要用到Linux的内核
还有个画PCB板的,Protel 99SE,现在最新的叫“Altium Designer”
反正这些东西都会要用的,要学起来东西很多,建议你要用到什么看书吧~而且电子设计竞赛都是几个人一组,分工合作吧~
数字电路,模拟电路时必须会的,单片机经验要有,如果有DSP或FPGA经验也很好,但要看实验室能否提供那么高级的开发设备。焊工要过硬,画PCB的能力也要过关,相应的要了解些电磁兼容的问题。当然,还要懂相应学科的理论知识。比如信号处理,高频。。。
现在,说说具体要做些什么准备。
第一,你和你的同学要努力学习,好好看书,基础知识最起码你要知道是怎么回事情。
第二,要打探情报,要从多方面了解往年竞赛你们学校里都是哪些老师在进行指导工作,谁带的成绩普遍比较好,这些内容本校的学生应该都很好查到的。
第三,找到这个老师,问问他明年还带不带学生参加竞赛,学校的培训计划是什么。向他表表你的决心,并告诉他你的学习状态和准备情况。咨询他,你们需要准备什么,要尊重老师的建议。
第四,要去找找往年的试题,看看往年都出些什么样的题目。按照出题的方向,分为哪几类。一般情况都会有这几种类型的题目:电源类、信号检测和控制类、信号处理类等等吧。要分析你们的老师比较擅长那类型的题目,你们就要重点研究。
第五,要多动手,一定要多动手。你要是连电烙铁、示波器都不会用还参加什么竞赛。动手这个要展开说又要5000字,所以就简单说点吧。
你必须要达到的几点要求:
1完美的焊接工艺;
2各种仪器的熟练使用;
3各种常用元器件的识别(种类、材质、参数等等);
4产用芯片的使用方法和引脚定义(常用运放、比较器、数字电路、AD\DA、电源芯片等等);
5单片机的使用,说起单片机。你说你现在在学习郭天祥的教程,那个教程是很实用的。他那个是做好的成品板子,电路已经固定了,也很适合教学。但对于你来说,你的思路一定要广,不要受他的思维限制。现在阶段你先跟着教程学学,作为教学内容已经很好了。教程嘛,都是单元电路的介绍和使用。到了后期,要根据学习和掌握情况,你要自己设计出一个系统,把键盘、显示、AD\DA这些常用的东西在一个系统里都用上。后期,根据老师的建议看需要选择什么单片机。
6我觉得应该是细节了,焊接工艺可靠程度、电路的布局、PCB的走线、测试点的安置、电路的安装等等,这些都有可能直接给你判死刑。在学校测得好好的,拿去测试点的路上由于颠簸,电路那里出了问题,到时候你要是做不到如火纯情,直接就手忙脚乱,一个头两个大,直接就挂了。大概是我第一次参加全国竞赛的时候吧,有个兄弟的电路刚一通电,之间芯片冒了一股青烟随后,随后一直硕大无比的电解电容直接爆炸,直接被测试老师撵出去了。大概是加电源的时候极性搞反了。
还有什么等我想到了再说,你先好好准备准备。
下面10项是控制类必须准备的,当这些都准备好了,比赛的时候就能得心应手了。
1、 电源模块:
①常用的电源稳压模块12V,9V,5V,33V和双电源±5V,±12V;
②可调升压电源模块;
2、 最小系统:
确定一类竞赛用的单片机,C51,AVR,FPGA,STM32等,做一个最小系统,引出所以端口。
3、 驱动模块:
这个应该是属于必备的模块(如果选择控制类题目),常用的L298,L297,UNL2003,UNL2803等。
4、 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处理模块主要把一模拟信号转为开关量。把一些信号转为其他信号(把正弦波转为方波),电压比较器(LM393,LM339),信号放大(常用运放TL082,TL084)
5、 AD,DA模块,现在高级一点的单片机基本都带有AD,但是还是要准备一些DA模块。AD,DA模块能在一些传感器场合中用到。
6、 传感器模块:
这一块应该说是准备阶段重点要准备的。
① 循迹光耦(一般是黑线)也可以借鉴飞思卡尔只能车大赛,循导线(带有一定频率的导线)。
② 趋光模块(光敏电阻或者光敏二极管);
③ 霍尔传感器
④ 接近开关(探测金属)
⑤ 超声波传感器(测距,避障)
⑥ 红外(无线遥控,避障)
⑦ 角度传感器
⑧ 加速度传感器
⑨ 湿度传感器
⑩ 烟雾传感器,温度传感器
⑪ 颜色传感器
7、 声控模块,语音播放模块,录音模块( 这个有些难度,所以单独列出,需要重点准备,尤其是选控制类题目的,今年极有可能用到 )
8、 单片机外接人机模块:
数码管显示,液晶显示,LED灯,蜂鸣器,矩阵键盘,独立键盘。
9、 无线模块(无线串口模块,NRF905,CC1100等选择一种)。
10、电机类(减速电机,步进电机,测速电机)

[摘 要]:文章结合临泉电视台硬盘播出系统的数字化、网络化技术改造,实现制作播出存储一体网络的事例,阐述了全数字硬盘播出系统的升级对提高电视台节目生产效率及播出指标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数字播出系统 升级 要求
临泉县广播电视台现有两个频道的模拟硬盘播出系统需进行全数字播出升级改造。现阶段无线发射是模拟信号,有线传输是数字信号,临泉台的信号在无线和有线同步传输,中一和安徽卫视信号源是模拟信号。根据我台实际,现做以下改造技术方案:
一、播出视频服务器升级改造部分。
1、采用国产服务器,单台服务器通道数必须达到1-5个通道,以保证后期我台节目的扩展。为了确保播出的指标,要求各投标方提供进口解码卡,服务器整机需提供国家广电总局检测报告。
2、我台现有2个频道播出系统,考虑到系统需求,采用视频服务器用于主备镜像播出。用于主备镜像的播出服务器的播出通道和硬盘阵列都必须保证镜像热备份。
3、根据我台现有播出频道数量,考虑到将来可方便增加频道与扩充系统,要求采用分布式、网络化异地上载多通道硬盘播出系统。
4、视频服务器的编解码压缩方式为MPEGII,支持基于IBBP帧方式的长GOP。支持4:2:0及4:2:2数字视频采样,压缩码率可调。视频服务器所有编解码通道输入、输出信号均为带嵌入音频的SDI信号方式。
5、视频服务器在硬件上需保证节目上载和播放达到零帧精度,同时能确保对短于5秒或接近5秒的各个节目连续播放时,不出现静帧或停顿等异常现象。
6、视频服务器关键部件应当采用冗余技术,包括主机、电源、风扇、硬盘等,关键部件(包括电源、硬盘、风扇等)均可带电热插拔,以方便维护,确保播出系统在正常运行时没有单一崩溃点。
7、要求具有尽可能高的系统带宽与存储带宽,以满足整个硬盘播出系统对带宽的要求。
8、要求服务器 *** 作简单方便,监控界面简单明了;同时提供完善的图形化监控界面及远程调试接口,方便系统监控与维护。
二、网络设备
系统采用1000M以太网结构;非编系统、视频服务器、控制工作站、上载工作站、编单审片工作站等设备之间全部采用以太网连接,从而保证整个系统的数字化传输和资源共享。必须充分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措施;要考虑到网络带宽的合理分配,既要确保网络数据传输的通畅,又要考虑网络资源的合理利用。
三 播出工作站及控制系统
1、播出控制工作站采用2个频道循环备份播出方式。任意工作站在故障情况下,备机能够实时接替主机工作,对播出无任何影响。能通过RS422或RS232串行接口实现对视频服务器、切换开关、录像机、键混器和字幕机等设备的控制。
2、必须保证控制系统的完全备份,不得存在单一崩溃点,不得存在控制延时。
3、尽量减少控制系统的中间环节,保证控制系统的简洁,减少故障因素,要求串口点对点控制,不建议使用IP转串口的方式。
四、周边设备要求
周边设备技术指标必须达到国家广电总局相关标准。要求采用专业产品,设备技术成熟、应用广泛、指标高、稳定性好,有大量的应用实例,维修、维护方便,具有良好的售后服务。主要周边使用模块化设备,模块有较高的集成度,须具备同一机箱多种模块混插功能,所有设备满足220V供电,有良好的散热防尘功能。
1、三个播出频道SDI切换器及应急切换器:系统采用16X2 SDI播出切换器,切换器要求具备静音切换功能( 嵌入音频),带均衡和时钟恢复,双RS232控制口,防止切换卡擦声;所使用的播出频道切换器必须具有切换锁定功能,防止误 *** 作;必须具备断电直通功能。要求切换器具有双串口控制,保证播出的安全性。每个频道都要求使用主备双切换器,主备切换器进自动3选1切换,可实现自动互备功能,选用的3选1应急切换器必须具备断电直通功能。
2、数字时基技术要求:每个频道均需配置数字时基;要求:10bit、135MHz,采用/4:2:2数字格式处理/具备掉电直通功能,支持嵌入音频,
3、数字键混技术要求:每个频道均需配置数字键混合放大器,要求:支持嵌入音频,2路数字键混,PST、PGM模拟监视,双RS232遥控接口,支持掉电直通功能。
4、音频均衡处理器:每个频道配置一台数字音频处理器,要求:嵌入音频SDI输入输出 ,音频自动限幅 ,提供模拟监看监听,断电直通功能 ,使得满足整个频道的音频符合同一标准要求。
5、SDI数字视频分配板,SDI一分八。
6、SDI解嵌+D/A设备:数字信号转模拟信号,用于末级输出和数字信号电视墙的监看。
7、A/D+嵌入设备:模拟信号转数字信号,外来中央一套、安徽卫视两套主备模拟信号转数字后进播出切换器。
8、模拟分配,根据投标厂家方案要求足量配置。
9、数字模块设备机箱: 数字模块设备机箱要求双电源,可直接上标准19英寸机架,与周边模块设备同一品牌。
10、数字字幕台标机要求 (2台,其中1台作为2个频道字幕的备份):具备网络字幕功能,字幕及台标的播出受控自动播出控制软件,字幕台标机应有广播级通道指标,采用全数字4:2:2信号处理方法,同屏支持多种字体,每种字的字体、字号、颜色、加边、倾斜、字间距可以分别定义。滚动方向可选,显示位置和窗口大小可调、可对窗口进行修饰。滚动速度及次数可调。可给滚动内容设置不同颜色的背景。滚动内容可实时修改。同屏支持多个不同方向的滚动文件。滚动的同时可出字幕。同屏应支持多个局部动画和32bit满屏动画播出,支持动画文件播出,动画播放位置可调整,时间和次数可选。在播动画的同时不影响其他 *** 作,如:出字幕、滚动、调图等。
11、系统应充分考虑配置,GPS授时,5寸时钟、同步信号发生器等设备。
12、为了确保外来素材的交换安全及实现全台播出、制作、新闻和广告的联网安全,构成网络化、智能化的数字硬盘播控系统,系统要求配置一台IP硬件防火墙,用于制作网和播出网之间素材隔离确保播出安全,一台USB硬件防火墙,用于隔离各种外来移动硬盘的病毒。
六、技术标准
技术标准直接影响播出系统及全台网络的连接和质量,因此要采用国际通行的技术标准,系统总体要求达到广播级甲级标准,同时满足以下标准:
《4:2:2数字分量图像信号的接口》GB/T 17953-2000
《数字分量演播室接口中的附属数据信号格式》GY/T 160-2000
《数字电视附属数据空间内数字音频和辅助数据的传输规范》 GY/T 161-2000
《演播室串行数字光纤传输系统》GY/T 164-2000
《电视中心播控系统数字播出通路技术指标和测量方法》GY/T 165-2000
《数字分量演播室的同步基准信号》GY/T 167-2000
《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1-2000
《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T 50312-2000
《出入口控制系统技术要求》GA/T 394-200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 38-92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198-94
《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GBJ 115-87
《彩色电视图像质量主观评估方法》 GB 7401-87
《彩色电视图像传输标准》 GB 1583-79
《有线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GB 50200-94
《有线电视广播系统技术规范》 GY/T 106-92
《30MHZ-1GHz声音和电视信号的电缆分配系统》 GB 6510-96
《有线电视系统测量方法》 GY/T 121-1995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3609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4
下一篇 2023-06-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