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换机(Switch)意为“开关”是一种用于电(光)信号转发的网络设备,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
服务器,也称伺服器,是提供计算服务的设备。由于服务器需要响应服务请求,并进行处理,因此一般来说服务器应具备承担服务并且保障服务的能力。服务器的构成包括处理器、硬盘、内存、系统总线等,和通用的计算机架构类似。
扩展资料:
交换机的相关种类:
1、从广义上来看,网络交换机分为两种: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
2、而局域网交换机则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
3、从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上可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从规模应用上又可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交换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服务器
亿万克的R522N6+服务器。亿万克亚当R522N6+是一款拥有计算性能强劲、性能稳定、卓越而优异的整机输出性能的存储型主流服务器。此款产品可实现大容量业务数据存储和 *** 作系统双磁盘阵列管理,有效提供数据安全性能,板载2个千兆电口满足业务网络基础需求,为数据中心提供实用的高性能、低成本、高密度解决方案,适用于企业数据分析处理和分布式存储等多种场景用途。
服务器指一个管理资源并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计算机,通常分为文件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和应用程序服务器。运行以上软件的计算机或计算机系统也被称为服务器。相对于普通PC来说,服务器在稳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因此CPU、芯片组、内存、磁盘系统、网络等硬件和普通PC有所不同。感兴趣的话点击此处,免费了解一下
小编建议可以到亿万克官网了解相关内容,亿万克集服务器和存储等数据中心产品的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系统整合于一体,是民族高科技制造企业领导品牌 。优势一、美国服务器免备案
与租用国内服务器的一系列复杂程序相比,美国服务器的无备案优势更加突出,国内服务器租赁的文件过程繁杂,周期要长,使用海外服务器可以节省这段时间的人力物力,为什么不这样做呢?
优势二、美国服务器适合业务需要
一些外贸企业如果要将公司业务发展到海外,为了更好的业务发展,需要使用海外服务器,而且在海外服务器中,美国服务器的性价比和利用率很高。
正如上面所说,美国服务器在海外服务器中性价比最高。作为海外小型建站企业,既能够租用高性能配置的稳定服务器,又降低租赁成本。美国服务器无疑是他们的福音,毕竟整个年头,钱是比较难挣的,没有人会跟钱过不去。
优势三、美国服务器售后服务态度好
很多建站企业对美国服务器的结构和作用不太了解,没关系。口碑好的服务器24H在线技术支持外,还可以随时解决服务器安装/故障问题。一、局域网的特征:
局域网分布范围小,投资少,配置简单等,具有如下特征:
1.传输速率高:一般为1Mbps--20Mbps,光纤高速网可达100Mbps,1000MbpS
2.支持传输介质种类多。
3.通信处理一般由网卡完成。
4.传输质量好,误码率低。
5.有规则的拓扑结构。
二、局域网的组成:
局域网一般由服务器,用户工作站,传输介质四部分组成。
1.服务器:
运行网络0S,提供硬盘、文件数据及打印机共享等服务功能,是网络控制的核心。
从应用来说较高配置的普通486以上的兼容机都可以用于文件服务器,但从提高网络的整体性能,尤其是从网络的系统稳定性来说,还是选用专用服务器为宜。
目前常见的NOS主要有Netware,Unix和Windows NT三种。
Netware:
流行版本V312,V411,V50,对硬件要求低,应用环境与DOS相似,技术完善,可靠,支持多种工作站和协议,适于局域网 *** 作系统,作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性能好。
Unix:一种典型的32位多用户的NOS,主要应用于超级小型机,大型机上,目前常用版本有Unix SUR40。支持网络文件系统服务,提供数据等应用,功能强大,不易掌握,命令复杂,由AT&T和SCO公司推出。
Windows NT Server 40:
一种面向分布式图形应用程序的完整平台系统,界面与Win95相似,易于安装和管理,且集成了Internet网络管理工具,前景广阔。
服务器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数据库服务器,在Internet网上,还有Web,FTP,E—mail等服务器。
网络0S朝着能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多种网卡和工作站的方向发展。
2.工作站:可以有自己的0S,独立工作;通过运行工作站网络软件,访问Server共享资源,常见有DOS工作站,Windows95工作站。
3.网卡:将工作站式服务器连到网络上,实现资源共享和相互通信,数据转换和电信号匹配。
网卡(NTC)的分类:
(1)速率:10Mbps,100Mbps
(2)总线类型:ISA/PCI
(3)传输介质接口:
单口:BNC(细缆)或RJ一45(双绞线)
4.传输介质:目前常用的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1)双绞线(TP):
将一对以上的双绞线封装在一个绝缘外套中,为了降低干扰,每对相互扭绕而成。分为非屏蔽双绞线(UTP)和屏蔽双绞线(STP).局域网中UTP分为3类,4类,5类和超5类四种。
以AMP公司为例:
3类:10Mbps,皮薄,皮上注“cat3’,箱上注“3类”,305米/箱,400元/箱
4类:网络中用的不多
5类:(超5类)100Mbps,10Mbps,皮厚,匝密,皮上注“cat5”,箱上注5类,305米/箱,600—700元/箱(每段100米,接4个中继器,最大500米)
接线顺序:
当线的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时,另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则应当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当线的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依次为: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时,另一端从左到右的芯线顺序则应当依次为: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这种网线一般用在集线器(交换机)的级连、服务器与集线器(交换机)的连接、对等网计算机的直接连接等情况下。
STP:内部与UTP相同,外包铝箔,Apple,IBM公司网络产品要求使用STP双绞线,速率高,价格贵。
(2)同轴电缆:
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导体和一根位于中心轴线的内导线组成,两导体间用绝缘材料隔开。
按直径分为粗缆和细缆。
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高但成本高,使用于大型局域网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
A粗缆与外部收发器相连。
B.收发器与网卡之间用AUI电缆相连。
C.网卡必须有AUI接口:每段500米,100个用户,4个中继器可达2500米,收发器之间最小25米,收发器电缆最大50米。
细缆:传输距离短,相对便宜,用T型头,与BNC网卡相连,两端安50欧终端电阻。
每段185米,4个中继器,最大925米,每段30个用户,T型头之间最小05米。
按传输频带分为基带和宽带传输。
基带:数字信号,信号占整个信道,同一时间内能传送一种信号。
宽带:传送的是不同频率的信号。
(3)光纤:
应用光学原理,由光发送机产生光束,将电信号变为光信号,再把光信号导入光纤,在另一端由光接收机接收光纤上传来的光信号,并把它变为电信号,经解码后再处理。分为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绝缘保密性好。
单模光纤:由激光作光源,仅有一条光通路,传输距离长,2公里以上。
多模光纤:由二极管发光,低速短距离,2公里以内。
三、局域网的几种工作模式:
1.专用服务器结构:(Server—Baseb)
又称为“工作站/文件服务器”结构,由若干台微机工作站与一台或多台文件服务器通过通信线路连接起来组成工作站存取服务器文件,共享存储设备。
文件服务器自然以共享磁盘文件为主要目的。
对于一般的数据传递来说已经够用了,但是当数据库系统和其它复杂而被不断增加的用户使用的应用系统到来的时候,服务器已经不能承担这样的任务了,因为随着用户的增多,为每个用户服务的程序也增多,每个程序都是独立运行的大文件,给用户感觉极慢,因此产生了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2.客户机/服务器模式:(client/server)
其中一台或几台较大的计算机集中进行共享数据库的管理和存取,称为服务器,而将其它的应用处理工作分散到网络中其它微机上去做,构成分布式的处理系统,服务器控制管理数据的能力己由文件管理方式上升为数据库管理方式,因此,C/S由的服务器也称为数据库服务器,注重于数据定义及存取安全后备及还原,并发控制及事务管理,执行诸如选择检索和索引排序等数据库管理功能,它有足够的能力做到把通过其处理后用户所需的那一部分数据而不是整个文件通过网络传送到客户机去,减轻了网络的传输负荷。C/S结构是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和普遍应用与局域网技术发展相结合的结果。
3对等式网络:(Peer—to—Peer)
在拓扑结构上与专用Server与C/S相同。在对等式网络结构中,没有专用服务器
每一个工作站既可以起客户机作用也可以起服务器作用。
虽然目前的网卡、HUB和交换机都能提供100M甚至更宽的带宽,但一个局域网如果配置不当,尽管配置的设备都非常高档而网络速度仍不能如意;或者经常出现死机、打不开一个小文件或根本无法连通服务器,特别是在一些设备档次参差不齐的网络中这些现象更是时有发生。在局域网中恰当地进行配置,才能使网络性能尽可能地进行优化,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设备、系统的性能。其实局域网也是由一些设备和系统软件通过一种连接方式组成的,所以局域网的优化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设备优化。包括传输介质的优化、服务器的优化、HUB与交换机的优化等。
软件系统的优化。包括服务器软件的优化和工作站系统的优化。
布局的优化。包括布线和网络流量的控制。
设备优化篇
网线为什么会影响局域网的优化?
网线看似非常普通,价格也非常低廉,但它对整个网络性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网线选择不好、接口制作不恰当都会影响到网络性能的优化。
在配置网络设备过程中,网线(仅以因特网中所使用的双绞线为例)通常是人们最易忽略的,常常有人认为“网线”没有什么可考虑的,只要是双绞线,或只要是5类双绞线即可,其实不然。为了降低信号的干扰,双绞线电缆中的每一线对都是由两根绝缘的铜导线相互扭绕而成,而且同一电缆中的不同线对扭绕圈数也不一样。在绕线方向上标准双绞线电缆中的线对是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扭绕。但有些非正规厂商生产的电缆线为了简化制造工艺,电缆中所有线对的扭绕密度相同,线对中两根绝缘导线的扭绕密度不符合技术要求,还有线对的扭绕方向不符合要求。这些不良现象将会引起双绞线的近端串扰(指UTP中两线对之间的信号干扰程度),从而使传输距离达不到要求。双绞线的扭绕度在生产中都有较严格的标准,实际选购时,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可用一些专业设备进行测量,但一般用户只能凭肉眼来观察。需要说明的是,5类UTP中线对的扭绕度要比3类密,超5类要比5类密,这个密度一般用肉眼很难看出来。
如何选择网线?
在为局域网选购线材时一般来说是选购5类或超5类网线,因为3、4类双绞线一般是使用在10M/bps的因特网中,而5类双绞线能满足现在日趋流行的100M/bps的因特网,超5类双绞线主要用于将来的千兆网上,但现在也普通应用于局域网中,因为价格方面比5类线贵不了多少,现在已有6类线了,一般用于ATM网络中,公司局域网中暂时还不推荐采用。
有些不良厂商经常会用3类、4类线的线材来冒充5类甚至超5类线,因此要注意选择择名牌产品,如AMP、LUCENT(原AT&T)、IBDN(加拿大北方电信)等。
这些线类如属正规厂家生产则都在包装的封皮上有标识,如3类线就用“3 cable”,5类线就用“5 cable”,而超5类线则一般表示为“5e(或5E)cable”,要注意看清楚。另外好的双绞线较粗且较软,所印字符很清晰;冒牌产品为了节约成本,通常较细且一般较硬,在包裹塑料皮上所印字符也较粗。
参考资料:
1、服务器CPU设计的可连续运行时间长,基本都是设计为能常年连续工作的,而普通桌面级CPU是按72个小时连续工作而设计的。
2、服务器CPU支持多路互联,简单的说就是1台机器可装很多CPU,普通桌面级CPU不支持这种工作方式。
3、服务器CPU往往首先运用先进的技术如近期才在普通桌面级CPU出现L3缓存,服务器CPU很早就运用了。
4、内部指令集二者也会根据不同有所差异。
5、二者接口也不同,一般PC电脑放在自己家里,拉的普通宽带;而服务器都放在机房,大带宽接入。
6、性能:服务器需要及时响应众多客户端的请求,并提供相应服务,PC一般只由少数人 *** 作;尤其是网络性能,对PC来讲如果不联网,没有网卡,PC仍是PC,而对服务器来讲没有网卡就不是服务器了,因为,服务器的定义就是在网络中给其它计算机提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
7、图形显示、键盘和鼠标的要求:普通台式机和显示器、键鼠等都是一对一的,而且,一般对显卡性能有要求,服务器不直接和用户交互对显卡性能基本无要求,一般键盘鼠标显示器是多台共用的。
8、扩展性:PC一般不需要很多外插卡,对扩展性要求不高,而服务器一般需要考虑增加网卡、RAID卡、HBA卡等;另外,扩展性还包括,内存、硬盘等存储位、电源,甚至是CPU的扩展,这些更是服务器的特性。
服务器CPU入门级的一般是对普通CPU做了服务器化,支持多路互联和长时间等,性能没有提升,价格更高。高端则是运用大量的先进技术,价格贵。在机房进行服务器租用和服务器托管业务的服务器CPU一般不适合家用和娱乐,由于其自身特性,价格高反而游戏等性能低,日常家用也不会连续运行一周以上吧。
服务器是计算机的一种,它是网络中一种为客户端提供不同服务的高性能的计算机,它是在网络 *** 作系统的控制下,将与其相连的硬盘、磁带机、打印机、Modem及昂贵的专用通讯设备提供给网络上过得客户端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布及数据管理等服务。
从功能上讲: 服务器,简单地说就是为别的电脑提供服务的电脑,任何配置的电脑都可以做服务器,比如说你的电脑上共享了一个文件夹,所有其他电脑的文件都保存在这个文件夹里,那你的电脑就是一个文件服务器;而专业的服务器所提供的服务就很多了,如数据库服务、DHCP服务、DNS服务、RAS服务、活动目录服务等等。
从硬件上讲,所谓服务器,就是一台为提供服务优化了的PC,比如服务器需要24小时不间断的开机状态,这就需要服务器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普通PC你开一个月不关机试试……服务器的好坏不在于配置的高低,而在于运行的稳定性,大内存、高性能CPU、高性能主板、电源,外加一个UPS不间断电源,基本就组成了一台实用的服务器。
任何电脑都可以做服务器,就好象任何人都可以唱歌一样,只不过业余的没有专业的唱得好,同时,也没有歌星出名罢了,要把你的电脑配置成一台网络上的服务器,需要有足够的带宽,内存;带宽不够的话,人一多就掉线;内存不够的话,人一多机器就瘫痪。 个人计算机和服务器都是计算机,但,两者有着明显的区别,因此,前者称个人PC机,后者以服务器自称!
服务器与PC的区别应该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来看,根据应用的不同两者的差别很大,打个比方,PC就是那什么都会的门诊医生,但是医术不是那么精湛,而服务器就应该是某个方面的专家了,处理能力越出
众,它“专”的就越厉害。我先从硬件上,根据各个组件说说他们的不同:
1CPU 服务器CPU的指令一般是采用的RISC(精简指令集)。根据研究,在大多数的应用中,CPU仅仅使用了很少的几种命令,于是研究人员就根据这种情况设计了该指令集,运用集中的各种命令组合来实现各种需求。这种设计的好处就是针对性更强,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专门的优化,处理效更高。相对应的则是CISC(复杂指令集),他的特点就是尽量把各种常用的功能集成到一块,例如我们常常听到的MMX,SSE,SSE+,3D!NOW!等等都是这种类型的。另外,服务器的CPU设计一般都要考虑它的多路功能,说白了就是好几个甚至上千上万个CPU一起工作的问题,而PC则简单多了,这种多路功能用上实在浪费,而它的价钱也的确是上面兄弟说的,不是谁都能受的了的。(补充:服务器的寻址能力很早前就是64位了;APPEL采用的指令集也是RISC,他是个另类,不过现在已经投靠INTEL了)2内存。内存在服务器上的原则也上越快越大越好,不过它对纠错和稳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比如ECC("错误检查和纠正"好象没人这么叫的)。我们现在使用的PC上很少有人能够用到1G的内存(玩游戏的不算),而在服务器上,这G级的内存有时也会显着捉襟见肘,记得去年国家发布银河最新超级计算机时,他的内存更是达到了1个T;相比内存的速度,人们在应用的时候更优先考虑内存的稳定和纠错能力,只有在保证了这两条,才能再考虑别的东西。
3硬盘。硬盘性能无论是在PC上还是服务器上,性能的提升一直很缓慢,个人认为,依靠机械的发展,硬盘的发展是不可能出现质的飞跃。由于使用服务器的一般都是企业单位,里面都是保存了大量珍贵数据,这对硬盘就提出了安全稳定的要求,硬盘上出现的相关技术也基本上围绕这两个要求转。比如:数据冗余备份,热插拔等。另外,服务器硬盘必须能做到247不间断工作的要求。
4主板这个我了解的比较少,很少看到服务器有主板的说法,不过我觉得应该提提服务器的总线设计——多路,就是多个CPU如何能够协调工作。有兴趣建议你看看 *** 作系统方面的书,看老外写的,很好!
5显卡除了图形和3D设计(那个人家好象都叫工作站,哪位达人知道请告诉我对不对),服务器上的显卡基本上就是你只要能接上显示器能显示就行!
接下来我说说软件,软件就主要指 *** 作系统,比如我们熟悉的NT,2000 SERVER,2003 SERVER,LINUX,SOLRAIS和UNIX等等,都是专门针对服务器设计的,比如:负载均衡,多路CPU的支持。
服务器首先稳定性极高,寄放在电信空调房里,可以整个一年都不关机,不重启的。一般CPU都是用至强处理器,频率相同的话,要比普通CPU高出N倍的价钱,速度很快。硬盘一般都用10000转的,而且基本上都有磁盘阵列,读写速度高出许多。什么是服务器啊,有什么用,制作网站需要它吗?那交换机又有什么用啊?
服务器CPU,顾名思义,就是在服务器上使用的CPU(Center Process Unit中央处理器)。我们知道,服务器是网络中的重要设备,要接受少至几十人、多至成千上万人的访问,因此对服务器具有大数据量的快速吞吐、超强的稳定性、长时间运行等严格要求。所以说CPU是计算机的“大脑”,是衡量服务器性能的首要指标。
目前,服务器的CPU仍按CPU的指令系统来区分,通常分为CISC型CPU和RISC型CPU两类,后来又出现了一种64位的VLIM(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超长指令集架构)指令系统的CPU。
一、CISC型CPU
CISC是英文“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的缩写,中文意思是“复杂指令集”,它是指英特尔生产的x86(intel CPU的一种命名规范)系列CPU及其兼容CPU(其他厂商如AMD,VIA等生产的CPU),它基于PC机(个人电脑)体系结构。这种CPU一般都是32位的结构,所以我们也把它成为IA-32 CPU。(IA: Intel Architecture,Intel架构)。CISC型CPU目前主要有intel的服务器CPU和AMD的服务器CPU两类。
(1)intel的服务器CPU
(2)AMD的服务器CPU
二、RISC型CPU
RISC是英文“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ing ” 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精简指令集”。它是在CISC(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指令系统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有人对CISC机进行测试表明,各种指令的使用频度相当悬殊,最常使用的是一些比较简单的指令,它们仅占指令总数的20%,但在程序中出现的频度却占80%。复杂的指令系统必然增加微处理器的复杂性,使处理器的研制时间长,成本高。并且复杂指令需要复杂的 *** 作,必然会降低计算机的速度。基于上述原因,20世纪80年代RISC型CPU诞生了,相对于CISC型CPU ,RISC型CPU不仅精简了指令系统,还采用了一种叫做“超标量和超流水线结构”,大大增加了并行处理能力(并行处理并行处理是指一台服务器有多个CPU同时处理。并行处理能够大大提升服务器的数据处理能力。部门级、企业级的服务器应支持CPU并行处理技术)。也就是说,架构在同等频率下,采用RISC架构的CPU比CISC架构的CPU性能高很多,这是由CPU的技术特征决定的。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普遍采用这一指令系统的CPU,特别是高档服务器全都采用RISC指令系统的CPU。RISC指令系统更加适合高档服务器的 *** 作系统UNIX,现在Linux也属于类似UNIX的 *** 作系统。RISC型CPU与Intel和AMD的CPU在软件和硬件上都不兼容。
目前,在中高档服务器中采用RISC指令的CPU主要有以下几类:
(1)PowerPC处理器
(2)SPARC处理器
(3)PA-RISC处理器
(4)MIPS处理器
(5)Alpha处理器
从当前的服务器发展状况看,以“小、巧、稳”为特点的IA架构(CISC架构)的PC服务器凭借可靠的性能、低廉的价格,得到了更为广泛的应用。在互联网和局域网领域,用于文件服务、打印服务、通讯服务、Web服务、电子邮件服务、数据库服务、应用服务等用途。
最后值得注意的一点,虽然CPU是决定服务器性能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但是如果没有其他配件的支持和配合,CPU也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性能。
什么是交换机?交换 switching
是按照通信两端传输信息的需要,用人工或设备自动完成的方法,把要传输的信息送到符合要求的相应路由上的技术统称。广义的交换机switch就是一种在通信系统中完成信息交换功能的设备。
交换和交换机最早起源于电话通讯系统(PSTN),我们现在还能在老中看到这样的场面:首长(主叫用户)拿起话筒来一阵猛摇,局端是一排插满线头的机器,戴着耳麦的话务接到连接要求后,把线头插在相应的出口,为两个用户端建立起连接,直到通话结束。这个过程就是通过人工方式建立起来的交换。当然现在我们早已普及了程控交换机,交换的过程都是自动完成。
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交换概念的提出是对于共享工作模式的改进。我们以前介绍过的HUB 集线器就是一种共享设备,HUB本身不能识别目的地址,当同一局域网内的A主机给B主机传输数据时,数据包在以HUB为架构的网络上是以广播方式传输的,由每一台终端通过验证数据包头的地址信息来确定是否接收。也就是说,在这种工作方式下,同一时刻网络上只能传输一组数据帧的通讯,如果发生碰撞还得重试。这种方式就是共享网络带宽。
交换机拥有一条很高带宽的背部总线和内部交换矩阵。交换机的所有的端口都挂接在这条背部总线上,控制电路收到数据包以后,处理端口会查找内存中的地址对照表以确定目的MAC(网卡的硬件地址)的NIC(网卡)挂接在哪个端口上,通过内部交换矩阵迅速将数据包传送到目的端口,目的MAC若不存在才广播到所有的端口,接收端口回应后交换机会“学习”新的地址,并把它添加入内部地址表中。
使用交换机也可以把网络“分段”,通过对照地址表,交换机只允许必要的网络流量通过交换机。通过交换机的过滤和转发,可以有效的隔离广播风暴,减少误包和错包的出现,避免共享冲突。
交换机在同一时刻可进行多个端口对之间的数据传输。每一端口都可视为独立的网段,连接在其上的网络设备独自享有全部的带宽,无须同其他设备竞争使用。当节点A向节点D发送数据时,节点B可同时向节点C发送数据,而且这两个传输都享有网络的全部带宽,都有着自己的虚拟连接。假使这里使用的是10Mbps的以太网交换机,那么该交换机这时的总流通量就等于2×10Mbps=20Mbps,而使用10Mbps的共享式HUB时,一个HUB的总流通量也不会超出10Mbps。
总之,交换机是一种基于MAC地址识别,能完成封装转发数据包功能的网络设备。交换机可以“学习”MAC地址,并把其存放在内部地址表中,通过在数据帧的始发者和目标接收者之间建立临时的交换路径,使数据帧直接由源地址到达目的地址。
交换机的应用
作为局域网的主要连接设备,以太网交换机成为应用普及最快的网络设备之一。随着交换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太网交换机的价格急剧下降,交换到桌面已是大势所趋。
如果你的以太网络上拥有大量的用户、繁忙的应用程序和各式各样的服务器,而且你还未对网络结构做出任何调整,那么整个网络的性能可能会非常低。解决方法之一是在以太网上添加一个10/100Mbps的交换机,它不仅可以处理10Mbps的常规以太网数据流,而且还可以支持100Mbps的快速以太网连接。
如果网络的利用率超过了40%,并且碰撞率大于10%,交换机可以帮你解决一点问题。带有100Mbps快速以太网和10Mbps以太网端口的交换机可以全双工方式运行,可以建立起专用的20Mbps到200Mbps连接。
不仅不同网络环境下交换机的作用各不相同,在同一网络环境下添加新的交换机和增加现有交换机的交换端口对网络的影响也不尽相同。充分了解和掌握网络的流量模式是能否发挥交换机作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因为使用交换机的目的就是尽可能的减少和过滤网络中的数据流量,所以如果网络中的某台交换机由于安装位置设置不当,几乎需要转发接收到的所有数据包的话,交换机就无法发挥其优化网络性能的作用,反而降低了数据的传输速度,增加了网络延迟。
除安装位置之外,如果在那些负载较小,信息量较低的网络中也盲目添加交换机的话,同样也可能起到负面影响。受数据包的处理时间、交换机的缓冲区大小以及需要重新生成新数据包等因素的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使用简单的HUB要比交换机更为理想。因此,我们不能一概认为交换机就比HUB有优势,尤其当用户的网络并不拥挤,尚有很大的可利用空间时,使用HUB更能够充分利用网络的现有资源。
交换机的三种交换方式
1直通式(Cut Through)
直通方式的以太网交换机可以理解为在各端口间是纵横交叉的线路矩阵电话交换机。它在输入端口检测到一个数据包时,检查该包的包头,获取包的目的地址,启动内部的动态查找表转换成相应的输出端口,在输入与输出交叉处接通,把数据包直通到相应的端口,实现交换功能。由于不需要存储,延迟非常小、交换非常快,这是它的优点。它的缺点是,因为数据包内容并没有被以太网交换机保存下来,所以无法检查所传送的数据包是否有误,不能提供错误检测能力。由于没有缓存,不能将具有不同速率的输入/输出端口直接接通,而且容易丢包。
2存储转发(Store & Forward)
存储转发方式是计算机网络领域应用最为广泛的方式。它把输入端口的数据包先存储起来,然后进行CRC(循环冗余码校验)检查,在对错误包处理后才取出数据包的目的地址,通过查找表转换成输出端口送出包。正因如此,存储转发方式在数据处理时延时大,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对进入交换机的数据包进行错误检测,有效地改善网络性能。尤其重要的是它可以支持不同速度的端口间的转换,保持高速端口与低速端口间的协同工作。
3碎片隔离(Fragment Free)
这是介于前两者之间的一种解决方案。它检查数据包的长度是否够64个字节,如果小于64字节,说明是假包,则丢弃该包;如果大于64字节,则发送该包。这种方式也不提供数据校验。它的数据处理速度比存储转发方式快,但比直通式慢。
交换机分类
从广义上来看,交换机分为两种: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广域网交换机主要应用于电信领域,提供通信用的基础平台。而局域网交换机则应用于局域网络,用于连接终端设备,如PC机及网络打印机等。从传输介质和传输速度上可分为以太网交换机、快速以太网交换机、千兆以太网交换机、FDDI交换机、ATM交换机和令牌环交换机等。从规模应用上又可分为企业级交换机、部门级交换机和工作组交换机等。各厂商划分的尺度并不是完全一致的,一般来讲,企业级交换机都是机架式,部门级交换机可以是机架式(插槽数较少),也可以是固定配置式,而工作组级交换机为固定配置式(功能较为简单)。另一方面,从应用的规模来看,作为骨干交换机时,支持500个信息点以上大型企业应用的交换机为企业级交换机,支持300个信息点以下中型企业的交换机为部门级交换机,而支持100个信息点以内的交换机为工作组级交换机。
交换机功能
交换机的主要功能包括物理编址、网络拓扑结构、错误校验、帧序列以及流控。目前交换机还具备了一些新的功能,如对VLAN(虚拟局域网)的支持、对链路汇聚的支持,甚至有的还具有防火墙的功能。
交换机除了能够连接同种类型的网络之外,还可以在不同类型的网络(如以太网和快速以太网)之间起到互连作用。如今许多交换机都能够提供支持快速以太网或FDDI等的高速连接端口,用于连接网络中的其它交换机或者为带宽占用量大的关键服务器提供附加带宽。
一般来说,交换机的每个端口都用来连接一个独立的网段,但是有时为了提供更快的接入速度,我们可以把一些重要的网络计算机直接连接到交换机的端口上。这样,网络的关键服务器和重要用户就拥有更快的接入速度,支持更大的信息流量。
路由器是什么
路由器是一种连接多个网络或网段的网络设备,它能将不同网络或网段之间的数据信息进行“翻译”,以使它们能够相互“读”懂对方的数据,从而构成一个更大的网络。
路由器有两大典型功能,即数据通道功能和控制功能。数据通道功能包括转发决定、背板转发以及输出链路调度等,一般由特定的硬件来完成;控制功能一般用软件来实现,包括与相邻路由器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配置、系统管理等。
多少年来,路由器的发展有起有伏。90年代中期,传统路由器成为制约因特网发展的瓶颈。ATM交换机取而代之,成为IP骨干网的核心,路由器变成了配角。进入90年代末期,Internet规模进一步扩大,流量每半年翻一番,ATM网又成为瓶颈,路由器东山再起,Gbps路由交换机在1997年面世后,人们又开始以Gbps路由交换机取代ATM交换机,架构以路由器为核心的骨干网。
附:路由器原理及路由协议
近十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型互联网络(如Internet)的迅猛发展,路由技术在网络技术中已逐渐成为关键部分,路由器也随之成为最重要的网络设备。用户的需求推动着路由技术的发展和路由器的普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仅在本地网络上共享信息,而希望最大限度地利用全球各个地区、各种类型的网络资源。而在目前的情况下,任何一个有一定规模的计算机网络(如企业网、校园网、智能大厦等),无论采用的是快速以大网技术、FDDI技术,还是ATM技术,都离不开路由器,否则就无法正常运作和管理。
1 网络互连
把自己的网络同其它的网络互连起来,从网络中获取更多的信息和向网络发布自己的消息,是网络互连的最主要的动力。网络的互连有多种方式,其中使用最多的是网桥互连和路由器互连。
11 网桥互连的网络
网桥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二层,即链路层。完成数据帧(frame)的转发,主要目的是在连接的网络间提供透明的通信。网桥的转发是依据数据帧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来判断一个帧是否应转发和转发到哪个端口。帧中的地址称为“MAC”地址或“硬件”地址,一般就是网卡所带的地址。
网桥的作用是把两个或多个网络互连起来,提供透明的通信。网络上的设备看不到网桥的存在,设备之间的通信就如同在一个网上一样方便。由于网桥是在数据帧上进行转发的,因此只能连接相同或相似的网络(相同或相似结构的数据帧),如以太网之间、以太网与令牌环(token ring)之间的互连,对于不同类型的网络(数据帧结构不同),如以太网与X25之间,网桥就无能为力了。
网桥扩大了网络的规模,提高了网络的性能,给网络应用带来了方便,在以前的网络中,网桥的应用较为广泛。但网桥互连也带来了不少问题:一个是广播风暴,网桥不阻挡网络中广播消息,当网络的规模较大时(几个网桥,多个以太网段),有可能引起广播风暴(broadcasting storm),导致整个网络全被广播信息充满,直至完全瘫痪。第二个问题是,当与外部网络互连时,网桥会把内部和外部网络合二为一,成为一个网,双方都自动向对方完全开放自己的网络资源。这种互连方式在与外部网络互连时显然是难以接受的。问题的主要根源是网桥只是最大限度地把网络沟通,而不管传送的信息是什么。
12 路由器互连网络
路由器互连与网络的协议有关,我们讨论限于TCP/IP网络的情况。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路由器利用网络层定义的“逻辑”上的网络地址(即IP地址)来区别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的互连和隔离,保持各个网络的独立性。路由器不转发广播消息,而把广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网络内部。发送到其他网络的数据茵先被送到路由器,再由路由器转发出去。
IP路由器只转发IP分组,把其余的部分挡在网内(包括广播),从而保持各个网络具有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可以组成具有许多网络(子网)互连的大型的网络。由于是在网络层的互连,路由器可方便地连接不同类型的网络,只要网络层运行的是IP协议,通过路由器就可互连起来。不知道你指什么网络哦
那有服务器,路由,交换机,工作站,客户端,还有网线
1、网络硬件组成
服务器:为客户机提供服务,用于网络管理、运行应用程序、处理客户机请求、连接外部设备等。
客户机:直接面对用户,提出服务请求,完成用户任务。
传输介质:传输网络数据。按传输方式可划分为有线和无线两种,常用有线传输介质分双绞线和光缆。
通信连接设备:引导网络信息准确到达目标节点。主要有网卡、中继器与接线器、网桥与交换机、路由器等。
2、网络软件系统
网络 *** 作系统:常用的有Windows NT、Windows 2000、Windows 2003、Unix、Linux
网络应用软件:网络媒体播放器、文件上传与下载工具、企业网络信息管理系统等P42~43和教材P13~15或者知识拓展栏目中的文章。
更详细的如下:
一个基本的计算机网络由下列硬件组成:服务器,工作站,网络接口卡,电缆系统,共享的资源与外围设备。
一、服务器
为网上用户提供服务的结点称为服务器(Server),在服务器上装有网络 *** 作系统和网络驱动器,它能处理分组的发送和接收以及网络接口的处理。而使用这个服务器的称为该服务器的客户(Clients)或用户。
常见的服务器类型有以下几种。
(1)文件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给用户提供了 *** 作系统中文件系统的各种功能,例如生成文件、删除文件、共享文件等。文件服务器涉及的很多问题和 *** 作系统、数据库设计涉及的问题是类似的。所不同的是,这些问题要在网络环境下处理。
一般的文件服务器除了文件管理外还包括用户管理、安全管理、网络管理、系统管理等功能。
(2)打印服务器
打印服务器上接有打印机,网上其他结点和该服务器通信,并使用与其相连的打印机打印文件。
(3)终端服务器
终端服务器又称为终端集中器,终端通过终端集中器再接到网上,终端到其他结点之间的通信都通过终端集中器。
二、工作站
使用服务器提供的功能的网络结点就是工作站。工作站可以是基于DOS、Windows 95/98的PC机,Apple Macintosh系统、运行OS/2的系统以及无盘工作站。无盘工作站没有软驱和硬驱,而是使用网络接口卡上固化在引导芯片中的特殊引导程序直接从服务器上引导。
络接口卡的后部。
三、网络接口卡
(1) 网卡驱动程序
驱动程序文件包含有卡的配置与诊断、其电缆访问法及其通信特点的信息。
(2)网卡线速度
网卡线速度表示能够多快地产生物理信号,例如:10Mbit/s、100Mbit/s和1000Mbit/s。如果想使网卡的适应性更广,也可以考虑10/100M等多速自适应的网卡。
(3)网卡总线类型
10M以太网卡的总线体系结构仍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SA)。ISA总线的特点是:总线只有16位宽;工作时钟频率只有8MHz;不允许猝发式数据传输;大多数ISA总线为I/O映射型,从而降低了数据传输速度。
ISA总线的理论带宽是533MB/S或4267Mbit/s。网卡实际可用的ISA总线带宽大约只是1/4的理论带宽值,即约为11Mbit/s,刚够覆盖10Mbit/s的信道。
外部设备互连(PCI)总线可提供132MB/S的理论带宽和具有真正的即插即用(PnP)的特点,极像SUN的S-BUS。
PCI总线是得到计算机厂家广泛支持的高性能的与处理器无关的总线。
四、传输介质
常用的传输介质包括双绞线、同轴电缆和光导纤维,另外,还有通过大气的各种形式的电磁传播,如微波、红外线和激光等。
1、双绞线
双绞线是把两根绝缘铜线拧成有规则的螺旋形。双绞线的抗干扰性较差,易受各种电信号的干扰,可靠性差。若把若干对双绞线集成一束,并用结实的保护外皮包住,就形成了典型的双绞线电缆。把多个线对扭在一块可以使各线对之间或其他电子噪声源的电磁干扰最小。
用于网络的双绞线和用于电话系统的双绞线是有差别的。
双绞线主要分为两类,即非屏蔽双绞线(UTP,Unshielded Twisted-Pair)和屏蔽双绞线(STP,Shielded Twisted-Pair)。
EIA/TIA为非屏蔽双绞线制定了布线标准,该标准包括5类UTP。
1类线:可用于电话传输,但不适合数据传输,这一级电缆没有固定的性能要求。
2类线:可用于电话传输和最高为4Mbit/s的数据传输,包括4对双绞线。
3类线:可用于最高为10Mbit/s的数据传输,包括4对双绞线,常用于10BaseT以太网。
4类线:可用于16Mbit/s的令牌环网和大型10BaseT以太网,包括4对双绞线。其测试速度可达20Mbit/s。
5类线:可用于100Mbit/s的快速以太网,包括4对双绞线。
双绞线使用RJ-45接头连接计算机的网卡或集线器等通信设备。
2、同轴电缆
同轴电缆是由一根空心的外圆柱形的导体围绕着单根内导体构成的。内导体为实芯或多芯硬质铜线电缆,外导体为硬金属或金属网。内外导体之间有绝缘材料隔离,外导体外还有外皮套或屏蔽物。
同轴电缆可以用于长距离的电话网络,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通道以及计算机局域网络。50Ω的同轴电缆可用于数字信号发送,称为基带;75Ω的同轴电缆可用于频分多路转换的模拟信号发送,称为宽带。在抗干扰性方面,对于较高的频率,同轴电缆优于双绞线。
有5种不同的同轴电缆可用于计算机网络。
3、光导纤维
它是采用超纯的熔凝石英玻璃拉成的比人头发丝还细的芯线。一般的做法是在给定的频率下以光的出现和消失分别代表两个二进制数字,就像在电路中以通电和不通电表示二进制数一样。光纤通信就是 通过光导纤维传递光脉冲进行通信的。
A、光导纤维
光导纤维导芯外包一层玻璃同心层构成圆柱体,包层比导芯的折射率低,使光线全反射至导芯内,经过多次反射,达到传导光波的目的。
每根光纤只能单向传送信号,因此光缆中至少包括两条独立的导芯,一条发送,另一条接收。一根光缆可以包括二至数百根光纤,并用加强芯和填充物来提高机械强度。
光导纤维可以分为多模和单模两种。
只要到达光纤表面的光线入射角大于临界角,便产生全反射,因此可以由多条入射角度不同的光线同时在一条光纤中传播,这种光纤称为多模光纤。
如果光纤导芯的直径小到只有一个光的波长,光纤就成了一种波导管,光线则不必经过多次反射式的传播,而是一直向前传播,这种光纤称为单模光纤。
在使用光导纤维的通信系统中采用两种不同的光源:发光二极管(LED)和注入式激光二极管(ILD)。
发光二极管当电流通过时产生可见光,价格便宜,多模光纤采用这种光源。
注入式激光二极管产生的激光定向性好,用于单模光纤,价格昂贵很多。
B、光纤的特点
光纤的很多优点使得它在远距离通信中起着重要作用。光纤与同轴电缆相比有如下优点:
(a)光纤有较大的带宽,通信容量大。
(b)光纤的传输速率高,能超过千兆位/秒。
(c)光纤的传输衰减小,连接的范围更广。
(d)光纤不受外界电磁波的干扰,因而电磁绝缘性能好,适宜在电气干扰严重的环境中应用。
(e)光纤无串音干扰,不易被窃听和截取数据,因而安全保密性好。
目前,光缆通常用高速的主干网络。
4、无线传输介质
通过大气传输电磁波的三种主要技术是:微波、红外线和激光。这三种技术都需要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有一条视线通路。
由于这些设备工作在高频范围内(微波工作在109-1010Hz,激光工作在1014-1015Hz),因此有可能实现很高的数据的传输率。
在几公里范围内,无线传输有几Mbit/s的数据传输率。
红外线和激光都对环境干扰特别敏感,对环境干扰不敏感的要算微波。微波的方向性要求不强,因此存在着窃听、插入和干扰等一系列不安全问题。
第二节、网络互连设备
一、网络互连设备的分类
网络互连设备通常分成如下4种:
1、中继器:在物理层上透明地复制二进制位,以补偿信号的衰减。它不与更高层次的协议交互作用。
2、网桥:在不同或相同类型的局域网之间存储并转发帧,必要时进行链路层上的协议转换。可连接两个或多个网络,在其中传送信息包。
3、路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在不同的网络间存储并转发分组,根据信息包的地址将信息包发送到目的地,必要时进行网络层上的协议转换。
4、网关(协议转换器):指对高层协议(包括传输层及更高层次)进行转换的网间连接器。
52 10Base5网络
10Base5网络也采用总线拓扑和基带传输,速率为10Mbit/s,也称为标准
5、中继器
中继器主要用于扩充局域网电缆线段的距离限制。值得注意的是,中继器不具备检查错误和纠正错误的功能,中继器还会引入延时,一些中继器可以滤除噪声。
1)、中继器的特性
(A)中继器主要用于线性电缆系统,如以太网。
(B)中继器工作在协议层次的最低层,即物理层。两段必须使用同种的介质访问法。
(C)中继器通常在一栋楼中使用。
(D)扩展段上的结点地址不能与现行段上的结点地址相同。
2)、注意事项:
使用中继器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A)用中继器连接的以太网不能形成环。
(B)必须遵守MAC协议定时特性,即不能用中继器将电缆段无限连接下去。
6、网桥
多个局域网可以通过一种工作在数据链路层的设备连接起来,这种设备叫做网桥。它并不对网络层的头部进行检查,因此,可以同等地复制IP,IPX或OSI分组。
网桥的基本特点
(A)网桥工作在数据链路层
它可以实现不同类型的局域网的互连。
(B)网桥独立于网络层协议
对互不兼容的网络层协议,如IP,IPX,DECnet或Apple talk等都能以无意义的数据封装在帧内经网桥运行。所以网桥各端口分别连接的各网段属于同一个逻辑网络号/子网号。例如,所有网段都应有同一个IP网络号/子网号。
网桥是一个存储转发设备
网桥是一个有源的帧存储转发设备,这使网桥能具有如下功能:
①能匹配不同端口的速度
②对帧具有检测和过滤的作用
③网桥能扩大网络地理范围
④提升网络带宽
7、路由器
随着网络的扩大,网桥在路由选择、拥塞控制、容错及网络管理等方面远远不能满足要求。路由器则加强了这方面的功能。
由器工作在网络层,因而能获得更多的网络信息,为来到的信息包找到最佳路径。路由器与协议有关,利用互连网协议,它可以为网络管理员提供整个网络的信息以便于管理网络。1.路由器与网桥的区别
路由器和网桥的一个重要区别是:网桥独立于高层协议,它把几个物理网络连接起来后提供给用户的仍然是一个逻辑网络,用户根本不知道有网桥存在;路由器则利用互连网协议将网络分成几个逻辑子网。
使用了路由器,便开始进入广域网和远程通信链路的范畴。
如果存在以下原因,可考虑使用路由器来代替网桥。
(A)需要高级的信息包筛选。
(B)互连网络具有多重协议,且需要使用特殊的协议将业务筛选到特殊的区域。
(C)需要智能路由选择来改进性能。
(D)当使用速度慢、造价高的远程通信线路时,带有高级过滤功能的路由器很重要。
有协议专用的路由器,也有运用多重协议的路由器。
路由器允许网络分割成易于管理的逻辑网络。分段可以用来防止网络“广播风暴”的事故。当结点连接不当,而使网络中的广播信息达到饱和时,就会引起广播风暴。这种情况最初发生在TCP/IP网络上。
购置路由器时,要保证路由器之间的路由选择方法和协议相适合。在所有位置使用相同的路由器可以避免麻烦,尽管路由选择方法一般是标准化的,但失配仍会妨碍局域网之间的连接。
8、交换机
随着客户/服务器结构的兴起,网络应用越来越复杂,局域网上的信息量迅猛增长,要求速率高、延迟小、有服务质量保证的业务大量出现,对主干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路由器解决方法成为网络通信不可逾越的瓶颈。
(A)第二层交换
交换机通常将多协议路由嵌入到了硬件中,因此速度相当高,一般只限几十微秒。此类交换机称为第二层交换机。第二层交换机是真正的多端口网桥。
第二层交换机的弱点是处理广播包的方法不太有效,当一个交换机收到一个广播包时,便会把它传到所有其他端口去,可能形成广播风暴,降低整个网络的有效利用率。
对局域网来说,路由器速度慢,并且价格昂贵。局域网中使用路由器的局限性,促进了交换技术的发展,并最终导致了局域网中交换机代替路由器。
(B)第三层交换
路由器是工作在第三层的,它通过软件交换信息包。它将网络分为几个管理方便的广播域,在工作组中设置独立的广播域,减少了广播流量并保证了网络的安全。但是路由器的配置和管理技术复杂,成本昂贵,而且它的接入增加了数据传输的时间延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网络的性能。
第三层交换机是实现路由功能的基于硬件的设备。它能够根据网络层信息,对包含有网络目的地址和信息类型的数据进行更好地转发,还可选择优先权工作,交换MAC地址,从而解决网络瓶颈问题。
第三交换机的运行速度通常要比路由器快得多,它还可以运行像RIP这类传统的路由协议。
目前,尽管第三层交换机通常仅支持IP或IPX,但第三层路由交换机要比传统的基于软件的多协议路由器快一个数量级。
路由器的地位:现在路由器的应用已经被挤到网络的边缘上去了,在广域网中需要使用路由器。在局域网中尽量使用交换机,必要时才使用路由器。
第三节、以太网组网配置
以太网。10Base5网络并不是将结点直接连接到网络公用电缆上,而是使用短电缆从结点连接到公用电缆。这些短电缆称为附加装置接口(AUI)电缆或收发电缆。收发电缆通过一个线路分接头(AUI或
1、10Base5网络的组成部件
(1)网卡:网卡背面应带有DIX(AUI)型插座,以连接收发电缆。
(2)收发器:收发器是粗以太网电缆上的接线盒,工作站可与之连接。
(3)收发电缆:收发电缆通常与收发器在一起。
(4)粗以太网电缆:用于粗以太网的电缆是50Ω,直径04英寸的RG-8或RG-11型的较粗的同轴电缆。
(5)N系列插头:这种插头连接在所有粗缆段的端头上,用于将粗缆与收发器相连。
(6)N系列桶型插头:它用来将两段电缆连接在一起。
(7)N系列终端连接器:每个电缆段都必须使用50Ω的N系列终端连接器接在两个端头上。每个电缆段都需要一个接地终端连接器和一个不接地终端连接器。
(8)中继器:可选。中继器通过收发电缆与每条电缆中继线上的收发器相连。
2、10Base5网络的一些物理限制
(1)一个网段(中继线段)的最大长度为500米。
(2)收发电缆最大长度为50米。
(3)两站收发器之间的最小距离为25米。
(4)可使用4个中继器连接5段中继线。只有3段允许连有工作站,其余用于扩展距离的远程连接。
(5)网络最大长度为2500(500x5)米。
(6)每个网段上最多可有100个结点。中继器也算作一个结点。
(7)每个网段的一端必须装有终端连接器,另一端的终端连接器必须接地。
3、10BaseT网络
10BaseT网络不采用总线拓扑,而是采用星状拓扑。10BaseT网络也采用基带传输,速率为10Mbit/s,T表示使用双绞线作为传输介质。
4、10BaseT网络的部分组成部件
(1)网卡:网卡背面应带有双绞线接口(RJ-45接口),以连接双绞线。
(2)集线器:集线器(HUB)实际上起着中继器的作用。它可有多个RJ-45端口,如8、12、16、24个端口,用于连接双绞线,还可以有一个用于连接同轴电缆或光纤的端口。
(3)双绞线电缆:10BaseT网络可使用屏蔽双绞线(STP)或非屏蔽双绞线(UTP)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4)RJ-45接头:用于连接在一段双绞线的两个端头。要使用专门的压接工具才能将RJ-45接头接在双绞线上。
5、10BaseT网络的一些物理限制
(1)工作站到集线器和集线器之间双绞线的最大长度为100米。
(2)一般使用RJ-45连接器。引线1、2用于传送,引线3、6用于接收。
(3)集线器相互级连时,最多只允许有4级。
(4)不使用网桥,网络总共可有1024个工作站。
6、100BaseX网络
100BaseX网络也称为快速以太网,采用星状拓扑,使用CSMA/CD介质访问控制方法,为基带传输,速率为100Mbit/s,采用集线器连接,和10BaseT网络一样。在物理层上,100BaseX网络的安装可以使用3种不同介质标准中的任何一种,即100BaseTX,100BaseT4和100BaseFX。
(1)站点数量小于30,速率不超过10M,但每个站点要求独享10M带宽,只是将HUB换成10M的交换机即可。
(2)站点数量大于30,速率不超过10M的共享网络
(1)使用细缆加中继器。
(2)使用双绞线加HUB,只是要多级连几个HUB。
(3)混用细缆和双绞线,利用HUB背面的BNC插座,用细缆将各HUB串联起来,在细缆上的每一个HUB算细缆上的一个结点。
(4)速率不超过100M的共享网络
使用5类双绞线加100M或10/100M的HUB,参见图4-12,只是要多级连几个HUB或使用可堆叠的HUB。
(5)速率不超过100M,各端口独享100M带宽的网络
使用5类双绞线加100M或10/100M的交换机,也可使用可堆叠的交换机。
交换式以太网是在结点之间沿指定路径转发报文。
交换式以太网是个并行系统。
交换式局域网是高度可扩充的,其带宽随着用户的增加而扩张。
交换技术适用于升级任何共享型局域网。
你可以看下这页: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的缩写,中文意思是独立冗余磁盘阵列。冗余磁盘阵列技术诞生于1987年,由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提出。简单地解释,就是将N台硬盘通过RAID Controller(分Hardware,Software)结合成虚拟单台大容量的硬盘使用。RAID的采用为存储系统(或者服务器的内置存储)带来巨大利益,其中提高传输速率和提供容错功能是最大的优点。另外,raid还有杀虫剂品牌,法国特警队伍名,游戏专有名词等义项。
简介
RAID磁盘阵列(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
其特色是N台硬盘同时读取速度加快及提供容错性Fault Tolerant,所以RAID主要是解决访问数据的存储速度问题(Storage)不是备份问题(Backup Solution)。
简单的说,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物理硬盘)按不同的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逻辑硬盘),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性能和提供数据备份技术。组成磁盘阵列的不同方式称为RAID级别(RAID Levels)。
磁盘阵列中针对不同的应用使用的不同技术,称为RAID level, RAID是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s的缩写,而每一level代表一种技术,目前业界公认的标准是RAID 0~RAID 5。
这个level并不代表技术的高低,level 5并不高于level 3,level 1也不低过level 4,至于要选择那一种RAID level的产品,纯视用户的 *** 作环境(operating environment)及应用(application)而定,与level的高低没有必然的关系。
在RAID有一基本概念称为EDAP(Extended Data Availability and Protection),其强调扩充性及容错机制, 也是各家厂商如:Mylex,IBM,HP,Compaq,Adaptec,Infortrend等诉求的重点,包括在不须停机情况下可处理以下动作:
RAID 磁盘阵列支持自动检测故障硬盘;
RAID 磁盘阵列支持重建硬盘坏轨的资料;
RAID 磁盘阵列支持不须停机的硬盘备援 Hot Spare;
飞客数据恢复中心提供
RAID 磁盘阵列支援支持不须停机的硬盘替换 Hot Swap;
RAID 磁盘阵列支持扩充硬盘容量等。
编辑本段
功能
1、扩大了存储能力 可由多个硬盘组成容量巨大的存储空间。
2、降低了单位容量的成本 市场上最大容量的硬盘每兆容量的价格要大大高于普及型硬盘,因此采用多个普及型硬盘组成的阵列其单位价格要低得多。
3、提高了存储速度 单个硬盘速度的提高均受到各个时期的技术条件限制,要更进一步往往是很困难的,而使用RAID,则可以让多个硬盘同时分摊数据的读或写 *** 作,因此整体速度有成倍地提高。
4、可靠性 RAID系统可以使用两组硬盘同步完成镜像存储,这种安全措施对于网络服务器来说是最重要不过的了。
5、容错性 RAID控制器的一个关键功能就是容错处理。容错阵列中如有单块硬盘出错,不会影响到整体的继续使用,高级RAID控制器还具有拯救数据功能。
6、对于IDE RAID来说,目前还有一个功能就是支持ATA/66/100。RAID也分为SCSI RAID和IDE RAID两类,当然IDE RAID要廉价得多。如果主机主板不支持ATA/66/100硬盘,通过RAID卡,则能够使用上新硬盘的ATA/66/100功能。
编辑本段
优点
RAID的采用为存储系统(或者服务器的内置存储)带来巨大利益,其中提高传输速率和提供容错功能是最大的优点。
RAID通过同时使用多个磁盘,提高了传输速率。RAID通过在多个磁盘上同时存储和读取数据来大幅提高存储系统的数据吞吐量(Throughput)。在RAID中,可以让很多磁盘驱动器同时传输数据,而这些磁盘驱动器在逻辑上又是一个磁盘驱动器,所以使用RAID可以达到单个磁盘驱动器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速率。这也是RAID最初想要解决的问题。因为当时CPU的速度增长很快,而磁盘驱动器的数据传输速率无法大幅提高,所以需要有一种方案解决二者之间的矛盾。RAID最后成功了。
通过数据校验,RAID可以提供容错功能。这是使用RAID的第二个原因,因为普通磁盘驱动器无法提供容错功能,如果不包括写在磁盘上的CRC(循环冗余校验)码的话。RAID容错是建立在每个磁盘驱动器的硬件容错功能之上的,所以它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在很多RAID模式中都有较为完备的相互校验/恢复的措施,甚至是直接相互的镜像备份,从而大大提高了RAID系统的容错度,提高了系统的稳定冗余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