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

计算机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是什么样的,第1张

超算行业主要上市公司:中科曙光(603019)、联想集团(00992HK)、浪潮信息(000977)等

本文核心数据: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生产制造厂商市场份额、全球HPC服务器厂商市场份额、全球HPC存储厂商类别、全球HPC存储厂商市场份额等

联想、浪潮、HPE、Fujitsu等厂家超级计算机研发能力强,市场竞争力较强

作为世界高性能计算领域规模最大的权威会议之一,国际高性能计算大会每半年公布一次全球超级计算机TOP500榜单。在2021年6月公布的最新榜单中,从系统上榜数量来看,联想、浪潮、HPE排名前三,市场占比分别为368%、116%、9%。此外,部分超级计算机由厂家联合制造,如Piz Daint、Trinity等由Cray和HPE联合制造,SuperMUC由IBM和联想联合制造等。

从算力来看,Fujitsu、联想、HPE排名前三,总算力市场份额分别为198%、151%、111%。

从历年TOP500名单来看,中国在顶尖超级计算机研发上的努力已经突显出来,自2010年凭借天河1号首次问鼎TOP500后,2013年到2017年中国连续五年盘踞榜首。2018年6月,美国能源部宣布建成超级计算机Summit,它由IBM与Nvidia联合建造,现位于田纳西州的橡树岭国家实验室,并凭借Summit这一超级计算机登上TOP500榜首,在2020年6月-2021年6月公布的榜单中,Supercomputer Fugaku蝉联冠军,生产制造厂家为富士通。

HPE、戴尔、联想、浪潮等为HPC服务器主要生产厂商

超级计算HPC线下部署中,服务器和存储占据主要结构,其中服务器份额占比在50%左右,存储占比20%左右。从HPC服务器厂商来看,HPE、戴尔和联想占据了全球HPC服务器市场主要份额,2019年市场占有率分别达到了372%、22%、65%,其中HPE和戴尔市场份额较2015年均有所上升,联想份额小幅下滑。

注:Hyperion Research最新报告中HPC服务器厂商份额数据公布至2019年,2020年数据届时以机构发布为准。

系统提供商占据HPC存储主要市场,戴尔、IBM、HPE/Cray排名前三

从存储来看,Hyperion Research把HPC存储厂商分为系统集成商、系统提供商、独立存储提供商、云厂商和客户自己提供等类型,市场中大部分存储厂商都是系统提供商(占731%),如Dell EMC,IBM和HPE等;前四名中只有DDN是独立存储提供商(存储份额占103%)。

从全球HPC存储厂商市场份额来看,2016-2020年,Dell、IBM、HPE/Cray市场份额均有所上升,DDN和NetAPP小幅下滑。2020年,Dell EMC、IBM、HPE/Cray和DDN位列HPC存储市场前四,排名第一的Dell EMC份额占263%,同时也是学术科研和工业领域份额领先者;HPE/Cray排名第三,但在政府行业排名第一。

未来建筑材料的发展趋势
1发展新型节能型绿色建筑材料
近几十年来,我国的建筑材料行业一直采用了粗放型的传统生产模式,在自然资源开发的过程中,往往只重视开发,而不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在利用生态环境进行生产时,往往不重视对环境的改善,从而造成了今天的这种局面,建筑材料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节能,节能建筑材料是发展节能建筑的物质基础,同时也是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建筑材料的使用不仅改善了使用者的工作和生活环境,而且又有利于我国建设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大力促进节能型建筑材料的研发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急切要求。
2提高材料的耐久性
为了提高建筑物的安全性和质量,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如果材料的耐久性不够好的话就会使建筑物的使用年限受到影响,更严重的结果是:导致建筑物的破坏,因此,我国应该鼓励耐久性材料的研发工作,建筑物中使用耐久性比较强的建筑材料不仅可以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护保养费用,还会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水平。
3提高建筑材料的性能
研发节约能源的墙体材料;我国过去的墙体材料所消耗的能源特别多,严重污染了环境,影响了身体健康,为了响应节约资源的号召,提高能源的利用率,使用节能环保型的墙体材料是研发节能型材料的一项重要内容,这样不仅可以解决浪费资源的问题,还可以使墙体更加美观,使整体的环境变得更优雅。

未来信息技术将呈现六大发展趋势
从新兴产业所处发展阶段和推进层次来看,预计到2020年,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是转变生产方式的强力引擎,包括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新一代移动通信、下一代互联网核心设备、智能终端、三网融合、物联网、云计算、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和高端软件及服务器,在产业发展规划中备受关注。
信息技术未来发展趋势之一是基于情境的服务。这是一种将现实世界与数据有机结合的新兴技术。随着情境信息来源的日益集中并且更加易于获取,企业可以把从不同渠道获取的数据进行快速整合,促使企业发现新的营收增长点。
趋势之二是融合型数据架构。对大多数企业而言,都需要将数据转化为宝贵的资产,数据架构需要实现新老数据库以及不同数据系统之间的转化和衔接,有效处理结构性和非结构性数据,从而使其创造最大价值。今后的趋势将是企业重新平衡调整数据库架构,实行新的非结构化数据管理方式。
趋势之三是产业化数据服务。与数据架构趋势相关,数据的真正价值(包括企业内外部数据)将通过自由共享得以实现。因此,数据不仅是同单一的应用挂钩,也不再只是属于某一企业。未来几年,领先企业将利用各种数据管理方法,根据对数据真正价值的清晰认识,对数据共享实现产业化运作。
趋势之四是社交驱动的信息技术。未来社交媒体将不再只是企业的“附带”营销渠道,而将逐渐成为改变客户、员工以及合作伙伴利用技术手段同外界实现互动的方式。
趋势之五是“平台即服务”创造的灵活性。“平台即服务”(PaaS)架构不仅是企业节约成本的一种模式,未来还将对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发展变化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PaaS提供商将逐步提供3项附加内容,即可重复使用的商业服务、整合能力以及拓展能力。
趋势之六是统筹分析型安全技术。同以往相比,网络和移动设备以及其他非传统沟通途径将使企业之间更加“密不可分”。其结果是风险增加,企业评价风险的方式也相应发生变化。与此同时,如果企业能以数据为中心来看待安全问题,相应运行分析驱动型的安全系统,将有助于企业抗击各种潜在风险。

云计算在智能制造中的应用较广泛,主要体现在可以为企业减免较多的成本并且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近年来应用云计算的企业从2017年的547%提升到了2019年的661%。随着云计算的普及,公有云市场规模的拓展也逐渐加速,2019年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私有云市场达到689亿元,增速高达576%,其中公有云IaaS市场占比最多,在2019年达到了4526亿元并且增速处于较高水平。

未来随着无服务器技术的逐渐完善,云计算将迎来更大的市场,在此基础上,公有云市场规模拓展也更加迅速,发展潜力巨大。

云计算应用有助于企业减少成本并加快数字化转型

云计算的应用可以带来较大的IT成本的减免,根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的调查,云计算对95%的企业的IT成本有不同程度的减免,其中有约60%的企业认为云计算能够帮助企业降低大概30%的成本。除此之外云计算能够IT
运行效率,IT 运维工作量的减少和安全性的提升有助于企业快速实现数字化转型。

公有云应用占比逐年提升

近年来我国企业的云计算应用程度逐年提升,2017年时没有应用云计算的企业占比约为453%,到2019年这一比例下降到了339%,降低了114个百分点。其中公有云的应用比例提升较为明显,2017年时中国企业应用公有云的比例为347%;2018年时达到了364%;2019年提升52个百分点达到416%。私有云与混合云的应用比例变化也是逐年提升,但幅度较小。

公有云市场规模提升较快

近年来我国云计算市场规模逐年增加,私有云与公有云的市场规模增速均保持较高的水平,其中公有云的市场规模增速逐年下降,但一直比私有云的市场规模增速更快,私有云的市场规模增速保持在20%左右的水平。

随着我国企业对公有云计算的应用比例逐年增加,在2019年时我国公有云市场规模首次超过私有云。2019年我国云计算整体市场规模达1334亿元,增速386%。其中,公有云市场规模达到689亿元,相比2018年增长576%,预计2020-2022年仍将处于快速增长阶段,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超过2300亿元。私有云市场规模达645亿元,较2018年增长228%,预计未来几年将保持稳定增长,到2023年市场规模将接近1500亿元。

中国公有云市场细分领域发展现状

2019年,我国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达到453亿元,较2018年增长了674%,预计受新基建等政策影响,IaaS市场会持续攀高;公有云PaaS市场规模为42亿元,与去年相比提升了922%,在企业数字化转型需求的拉动下,未来几年企业对数据库、中间件、微服务等PaaS服务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预计仍将保持较高的增速;

2019年公有云SaaS市场规模达到194亿元,比2018年增长了342%,增速较稳定,与全球整体市场(1095亿美元)的成熟度差距明显,发展空间大,2020年受疫情影响,预计未来市场的接受周期会缩短,将加速SaaS发展。

中国云计算技术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云计算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早期,虚拟化技术凭借较高的可用性、灵活性、扩展性等优势受到人们的追逐。然而,基于传统技术栈构建的应用包含了太多开发需求,云端强大的服务能力红利还并没有完全得到释放。之后的云计算市场便更注重容器与编排,随着发展逐渐开发了微服务、服务网格技术,现在无服务器技术正处于萌芽期。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智能制造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自助建站系统的出现大概在2002年底,自助建站系统的出现标志着网站建站不再那样高不可攀,建站行业准入门槛的降低迎来了网站制作行业的春天,行业竞争开始加剧,于是网站制作价格一路走低。这个阶段用户可以通过后台自由修改前台功能构架、分类模块等,并能随时升级自己网站,满足了众多客户对网站个性化的需求。使用自助网站系统开发周期短、费用低、便于维护,被众多中小企业所推崇。这个时期处理软件、动画制作软件等关联软件陆续更新、出现且及其功能日趋简洁化,开始被大众所掌握,关联软件的出现从一定程度上也推动了网站行业普及前进的步伐。

在第三代网络技术基础上人们开始追求完美,伴随着网络推广SEO的盛行,人们对自助建站系统进行细致优化,使其功能更强大,便于搜索、便于推广、便于自定义、便于维护等更多人性化的设计融入了该系统。这个阶段使网站建站成为大众行业,不再仅被某网络公司所独占,更多的个人开始从事兼职网站建站工作。竞争的白热化使网站建站行业几乎出现混乱局面,网站制作报价从几百元到几千元不等,低价的竞争使得众多网站建站企业不得不转型,开始考虑差异化、多元化经营。

1,网站建设水平要求要高,符合WEB20标准

2,网站建设符合用户体验,让用户信赖企业网站

3,网站必须进行SEO网站优化

4,网站进行网络营销,这样网站才能摆上用场

5,专人对网站进行维护,更新,在线咨询

6,自助建站静态网页化可以提高网站提高速度

众所周知,不管是asp、php、jsp、net等动态程序,都需要读取调用数据库内容和由服务器安装的解释器转换,才能正常显示网页内容,相对于流量比较大的网站,就增加了数据库的读取次数和程序运算的需要,占用了很大的服务器资源,影响网站速度。而采用网站做成静态的,直接除去了读取数据库的 *** 作,也无需程序进行解释,减少了环节,提高了网站反映速度。

7,静态网页化可以提高搜索引擎优化

从网站优化来分析,搜索引擎更喜欢静态的网页,静态网页与动态网页相比,搜索引擎更喜欢静的,更便于抓取,搜索引擎SEO排名更容易提高,一些行业、门户网站等,页面大多都采用静态或伪静态网页来显示,更便于搜索引擎抓取与排名。

第一代自助建站系统是集成在一个统一平台,通过动态程序自动生成的,用户可以修改的范围非常有限,只能更换由平台事先提供好的模板,而这些模板一般都设计粗糙,功能简单,已经无法适应现在企业越来越高的要求。

现在随着技术的发展,建站系统越来越人性化,国内也涌现一批功能强大,扩展灵活的建站系统,这些系统可以独立下载,可以任意修改,可以方便的扩展,无论是功能还是优化方面都已经非常强大,比如php平台下的dedecms,帝国cms、phpcms,wordpress,aspnet平台的PageAdmin、动易等等都是很优秀的建站系统,国内用户众多,小到用于建立个人网站,大到用于建立门户网站,可见功能之强,扩展之方便。

一、背景:
进入2012年,中国企业面临的困难越来越多,市场竞争激烈,产品创新不足,原材料价格上涨,人力资源成本上涨等挑战接踵而来。如何在这恶劣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壮大,各企业纷纷出招,有的转型,有的开辟新市场,有的坚持创新,有的努力提高员工效率,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纵观全局,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各企业摆脱困境的最基本手段。
企业信息化是指企业广泛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充分开发和利用企业内部或外部的,企业可能得到和利用的,并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各种信息,以便及时把握机会,做出决策,增进运行效率,从而提高企业竞争力水平和经济效益的过程。企业信息化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适应市场化竞争的要求。有利于理顺和提高企业的管理,实现管理的井井有条。提高设计效率,缩短设计周期,保证设计质量。降低企业库存,节约占用资金,节约生产材料,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企业的服务时间和提高企业的客户满意度,并可及时获取客户需求,实现订单生产。
随着企业信息化的加速,大量信息化设备被投入使用应用电子技术就业方向分析应用电子技术就业方向分析。信息化设备很多,大体上可以分为网络和终端两块。网络主要指建立Intranet和接通Internet的网络设备,如交换机、服务器、路由器等。终端主要有1、采集现场信息的设备:摄像头、刷卡机、条码扫描仪等。2、发布指令及控制机构:打印机,显示屏,电脑,及其它一些生产设备。由此可见这些信息化设备主要包含电子和计算机网络两大技术在内。
现阶段各企业对这些信息化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很多还是依靠本身招聘的技术人员和信息化设备生产厂家的售后来支持。但是由于对企业规模和运营成本考虑,各企业内信息化设备的维护人员参差不齐,技术能力薄弱应用。而依靠信息化设备生产厂家的售后来维护则存在时效性问题,往往会使企业运营处于停滞状态。而且企业信息化是一个一体化结构,很多维护需要对整个信息化系统进行,所以光靠单个信息化设备生产厂家售后也是无力支持的,更不用提对依据企业现状对原有信息化系统进行改造和升级了。所以信息化设备维护服务的外包就成了现在不少企业的首选,可以通过少量投入获得技术强大而及时地服务。特别是生存环境恶劣的中小企业,更是趋之若骛。
我国现阶段信息化设备维护行业处于刚起步阶段,发展前景广阔。目前特点是数量多,规模小,有明显的地域性。由于很多企业原先从事办公设备维护或网络维护,是看到了这个新兴行业后转行过来的,所以很多信息化设备维护企业的服务项目不齐全,往往无法独立承接整个系统的维护。由于存在巨大的市场,可以预见,在今后几年内将是信息化设备维护行业高速发展期。
信息化设备维护行业,人力密集度高,可以缓解毕业生就业难问题。投入低,产值高,绿色节能,作为科技型企业将成为拉动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从调研掌握的情况看,现有信息化设备维护企业正在迅速扩大规模,并积极拓展服务种类应用电子技术就业方向分析EDA技术培训
因此,以信息化设备维护产业为依托,加强信息化设备维护专业的'设置和开发,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信息化设备维护产业应用型人才必将具有广阔的前景。根据我校师资力量、教学水平等方面的优势,新设置兴伏技术应用专业各方向的建设已势在必行。
二、高职院校信息化设备维护专业的现状分析
职业教育是促进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提高劳动就业率的一条重要途径,理应将社会需要作为办学的宗旨和育人目标。然而我国目前技能型人才的培养模式相对落后,职业教育和培训缺乏针对性和适应性,大多数高职学校所采用的仍然是一种相对呆板的教育体制,承袭传统的教育理念,沿用陈旧的教学方法,导致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实际需求严重脱节,从而给学生就业带来阻力,同时也严重制约了学校的发展,因此,加大教育改革力度已刻不容缓。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深化课程改革,设置适应高职学生的水平、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具有职业导向性合理的课程体系,采用深入浅出、灵活多变的授课方式,传授切合实际需要的课程内容,就成为高职教育改革的最佳选择。

编者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浙江省信息产业脱颖而出,发展迅速。"八五"期间浙江省电子信息产业已成为该省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仅省归口企业的产值已从1990年的296亿元增长到1995年的180亿元,在全国电子行业的排名从1990年的第10位升至第4位。浙江信息产业"八五"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体现在浙江信息产业发展的明确定位和企业各自的发展特色,这对于其他省市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为此,本报浙江记者站组织了这批稿件,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浙江省信息产业的发展概况和经验,现用专版刊出,以飨读者。 一、"八五"浙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特点 1发展速度领先,经济规模扩大 电子信息产业在"八五"期间不仅成为浙江省主要支柱产业之一,而且在长江三角洲乃至全国也已处于重要地位。全省归口企业产值从1990年的296亿元发展到1995年的180亿元,增长了608倍,年均增速达3458%。其中1995年比1994年增长429%,明显快于全国电子工业的发展速度,成为浙江省电子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经济总量从1990年的全国第10位升至第4位,仅次于广东、江苏、上海,在省内各行业中处于第3位。主要产品1995年产量:电视机470万台(其中彩电55万台),显示器2325万部,程控交换机74万线,组合音响118万台,电台449万部,电子元件3976亿只,分立器件1287亿只,集成电路4197万块。 2产品结构趋于合理 "八五"期间针对国民经济信息化的需要,浙江省重点推动了作为信息产业核心的通信、计算机及微电子产业的发展,以此来带动产品结构的调整。 通信产业初步形成了以程控交换机、移动通信系统、光电通信设备、有线无线电话等为支柱的高技术产业群体。900MHz模拟蜂窝移动通信设备在全国占有较大优势;GSM和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项目正在实施;万门局用数字程控交换机、千门数字程控交换机及用户数字交换机的开发生产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通信电线电缆占据了全国半壁江山。 高档微机、服务器及多媒体电脑已开始投入生产;STD总线工业控制计算机、可编程控制器、商业收款机、无盘工作站等产品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或先进水平;计算机外部设备特别是磁盘驱动器有较好的基础,计算机显示器、喷墨打印机、键盘、板卡相继开发成功,并完成了"光盘驱动器"、"行列式打印机"两项国家攻关项目,其中行列式打印机国内市场占有率达50%以上;显示器形成了一定的生产批量,并进入国际市场;激光照排输出设备在国内占有重要的地位;图形图像技术和CAD技术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软件成果正向商品化转化;运用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取得了一系列瞩目的成果。 微电子产业有了较好的基础。华越微电子有限公司通过"八五"技术改造及908工程建设,掌握了2微米生产技术及IC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成为国内集成电路主要生产基地之一。硅单晶产量全国第一,功能晶体材料及器材成为浙江特色产品。 经过"八五"期间的调整,产品结构从以元器件为主的工业结构开始向技术含量较高的投资类调整。投资类产品的比例从1990年的7%上升到1995年的32%(产值达576亿元),消费类占284%,基础类占396%。 3技术进步加快 浙江电子信息产业在"八五"期间加大了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的力度,加强了企业技术开发机构的建设和新品的开发。经国家经贸委批准,有两个企业成立了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据不完全统计,"八五"期间共投入新产品开发资金95亿元,开发新产品987项,新增产值130亿元,新增利税15亿元,创汇35亿美元,1995年新产品产值率达32%。 通过几年的努力,浙江不仅形成了一批在国内外市场占有率较大的拳头产品,而且一批技术含量较高的新产品,如光缆有线电视系统,卫星定位系统及GIS,贮氢材料和镍氢电池等已试制成功并投入工业化生产,成为浙江电子信息产业的重要新生长点。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已经完成或正在实施,一批新兴高新技术企业正在迅速崛起。省内大专院校、研究单位也取得了一批高水平成果,并以多种形式产业化,成为重要的技术来源。 4实现从单一制造业向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转变 "八五"期间,以"三金"工程为代表的"金"字系列工程的实施,给浙江电子信息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浙江"金卡"工程已开始启动。杭州市被列为全国金卡工程试点城市,金融信息化和商业流通现代化取得了较大进展,全市xyk发行量达112万张,人均持卡达9%,装备ATM机88台,POS机122台。全省大型商场如解百、杭州百货大楼等的POS系统和商业MIS系统已进入实施阶段。结构化布线已被普遍采用,我省开发的证券交易系统在全国有较大的知名度,杭甬高速公路IC卡收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钱江大桥IC卡收费系统通过了验收。IC卡、磁卡、条形码卡在银行支付、电话、税务管理、证券交易、煤气收费、食堂就餐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实施金卡工程的同时,开发了IC卡电话机、MEMERY卡、IC卡读写设备、专用POS机等为"金卡"工程配套的机具,带动了硬件设备的发展。 "三金"工程的实施,使浙江软件产业开创了新的局面。并开发建立了多层次纵向信息系统和业务系统:如邮电通信系统、经济信息系统、银行业务管理系统、铁路运行系统、民航旅客服务系统、电网监控系统、天气预报系统、科技情报信息系统、宾馆管理系统、医院管理系统、公安信息系统、财税系统、物资管理系统、统计局计算机系统以及经贸、海关、旅游、新闻等部门办公自动化系统等。 采用电子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效果十分显著。以"机床改造,橡胶硫化、工业炉窑控制"为突破口,几年来已改造机床1500多台,改造炉窑290台,用微机控制橡胶硫化机95台,装风机变频调速系统58台,电力负荷控制已在省内14个县、3个市建立控制系统。以工控机、电脑控制电子秤、逆变焊机、变频调速器、可编程控制器、电量变送器、电力负荷控制装置等为代表的一大批机电一体化产品在改造传统产业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 CAD日益受到重视,应用面不断扩大。省内中央部属和省厅局属设计院及机械、造船、汽车、电子、轻工、纺织等大中型企业普遍装备应用了CAD系统。我省自主开发的CAD系统在国内也有较大的影响。印花分色制版系统是目前唯一通过纺织部鉴定的完整的印染CAD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纹织CAD在省内和全国纺织、丝绸行业中得到了推广,效率提高5~20倍。PCB CAD系统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一批国家级CAD和CIMS示范点正在建设之中。 二、"九五"浙江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思路 1指导思想 根据电子部提出的"市场导向,内外结合,以外促内,加速发展"的发展战略以及省政府提出的"把电子工业建成浙江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要求,今后一段时期内,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以市场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内外结合,以外促内,强化特色,重点突破,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就是从市场和效益出发,把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统一起来,积极引进和利用国外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为我服务,提高全省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技术起点,开辟电子产品的新门类,形成新的优势特色产品,扩大生产规模,增植一批骨干企业、骨干产品,组建一批企业集团,使全省电子工业成为具有较强竞争能力的支柱产业。 2发展重点 "九五"期间,电子工业面临"复关"挑战和推动国民经济信息化的双重压力。对此,浙江省将重点抓好九大工程,培育"五类"企业,形成三个支柱。 九大工程是,"三金"工程、有线通信工程、无线通信工程、计算机工程、微电子工程、光电子工程、节能电子工程、广播电视工程和电子基础材料工程。围绕上述九大工程,将组织实施52个项目,工程总投资21亿元,项目全部完成后,可新增产值122亿元,实现利税19亿元。 五类企业是,根据省政府关于提高全省工业经济增长质量的精神,为提高全省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九五"期间拟重点培育支持一批"五类"企业。其中上报待批的"大企业、大公司"6家,"小型巨人企业"20家,"名牌战略企业"15家,"出口创汇大户"15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 通过五年的努力,形成以通信、计算机和消费类电子三大产业门类为支柱、带动其它产业共同发展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新局面。 三、加快发展浙江电子信息产业的对策与建议 1进一步加强认识,把指导发展电子工业的模式放在努力建设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上来。 2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速新产品开发速度,重点抓好以通信设备、计算机及软件产业为主的投资类产品。 3坚持扶优扶强政策,积极落实大公司发展战略,努力形成规模经济。 4加强技术进步,积极实施"名牌战略",用名牌去占领市场,带动行业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4490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5
下一篇 2023-06-2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