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warevcenter新增用户无法登录

vmwarevcenter新增用户无法登录,第1张

如果您新增的用户无法登录VMware vCenter,请按照以下步骤检查:
1检查您是否正确输入了用户名和密码。尝试使用其他已知有效的用户名和密码登录。
2检查用户是否已成功添加到vCenter服务器的用户列表中。打开vCenter服务器的“系统管理”>“用户和组”,确保新添加的用户已被列出。
3检查新添加的用户是否被分配了有效的权限。在vCenter服务器的“系统管理”>“用户和组”中,选择新添加的用户,然后在“权限”页中检查是否分配了有效的权限。
4重置密码。如果您确定用户名和密码都正确,但仍然无法登录,那么可以尝试重置用户的密码。
5重启服务器。如果以上步骤都无法解决问题,那么建议重启vCenter服务器,以便重新加载用户信息和权限设置。
希望以上步骤能够帮助您解决新增用户无法登录VMware vCenter的问题。

这种提示一般是软件内部的权限设置,你可以试着以管理员登录,或者以有权限的人员登录,重新分配管理权限,再试!
另外看看你使用的软件如果是网络版,则需要在服务器以系统管理员的身份登录。
软件不同,限制也是不同的,你从这两个方面入手看看吧。

解答一:
不使用share安全级别,你可以尝试使用samba的别名机制,通过修改smbusers名称映射文件来实现,在文件中设置访问的windows用户映射的samba用户账号即可。
应该可以实现你需要的效果。
解答二:
你可以尝试使用samba做主域控制器。看可以不。网上有很多资料,我早前做过,步骤基本上不记得了!

对等连接P2P是“peer-to-peer”的缩写,peer在英语里有“(地位、能力等)同等者”、“同事”和“伙伴”等意义。这样一来,P2P也就可以理解为“伙伴对伙伴”的意思,或称为对等连接。目前人们认为其在加强网络上人的交流、文件交换、分布计算等方面大有前途。简单地说,以前人们下载文件是从服务器上,而P2P则是多个终端用户各下载一部分,然后互相下载,这样大量用户同时下载不但不会造成堵塞,反而速度加快。而这种方法正被认为是最能发挥互联网的优势。 P2P的发展可以被划分为三代:第一代是以Napster为代表的、还用中央服务器管理的P2P,这一代的P2P生命力十分脆弱只要关闭服务器,网络就死了;第二代分布式P2P没有中央服务器,但是速度太慢;而第三代为混合型,采用分布服务器。目前我国流行的BT变态下载和电驴就是属于这类。简单的说,P2P直接将人们联系起来,让人们通过互联网直接交互。P2P使得网络上的沟通变得容易、更直接共享和交互,真正地消除中间商。P2P就是人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用户的计算机、交换文件,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连接到服务器去浏览与下载。P2P另一个重要特点是改变互联网现在的以大网站为中心的状态、重返“非中心化”,并把权力交还给用户。P2P看起来似乎很新,但是正如B2C、B2B是将现实世界中很平常的东西移植到互联网上一样,P2P并不是什么新东西。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每天都按照P2P模式面对面地或者通过电话交流和沟通。即使从网络看,P2P也不是新概念,P2P是互联网整体架构的基础。互联网最基本的协议TCP/IP并没有客户机和服务器的概念,所有的设备都是通讯的平等的一端。在十年之前,所有的互联网上的系统都同时具有服务器和客户机的功能。当然,后来发展的那些架构在TCP/IP之上的软件的确采用了客户机/服务器的结构:浏览器和Web服务器,邮件客户端和邮件服务器。但是,对于服务器来说,它们之间仍然是对等联网的。以email为例,互联网上并没有一个巨大的、唯一的邮件服务器来处理所有的email,而是对等联网的邮件服务器相互协作把email传送到相应的服务器上去。另外用户之间email则一直对等的联络渠道。当然但是过去的5年里,互联网的发展至少从表面上远离了P2P,互联网上绝大部分的节点也不能和其他节点直接地交流。Napster正是唤醒了深藏在互联网背后的对等联网。Napster的文件共享功能在局域网中共享目录也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是Napster的成功促使人们认识到把这种“对等联网”拓展到整个互联网范围的可能性。当然,在许多人的眼中,Napster并不是纯粹的P2P,它仍然需要一个处于中心协调机制。事实上,网络上现有的许多服务可以归入P2P的行列。即时讯息系统譬如ICQ、AOL Instant Messenger、Yahoo Pager、微软的MSN Messenger以及国内的OICQ是最流行的P2P应用。它们允许用户互相沟通和交换信息、交换文件。用户之间的信息交流不是直接的,需要有位于中心的服务器来协调。但这些系统并没有诸如搜索这种对于大量信息共享非常重要的功能,这个特征的缺乏可能正是为什么即时讯息出现很久但是并没有能够产生如Napster这样的影响的原因之一。 分布式计算是继“服务器/客户端”结构后新兴的网络应用模式。在传统的“服务器/客户端”应用系统中,客户端与服务器有明确的分界,常常发生客户端能力过剩,服务器能力不足或网路堵塞的现象。P2P系统中的使用者能同时扮演客户端和服务器的多重角色,使两个使用者之间能不通过服务器而直接进行信息分享和文件交换,以构建具有自主、开放、异质、延展等特性的分布式网际网络应用系统。 在因特网上,对等连接(P2P)是一个用相同的连网程序允许一群计算机使用者和彼此直接地连接、存取来自彼此硬式磁盘机的文件,形成暂时的互联网的一种型态。Napster和Gnutella是这种点到点软件的例子。主要的内容制造者,包括唱片公司等生产者,已经控告一些P2P使用者,显示他们对他们的版权内容被违法共享的关心。同时,公司正在寻求以P2P作为一个方法让职员共享文件,而不用花费金钱和时间去维护一个集中的服务器,并且在商业上作为彼此之间直接交换信息的手段。 因特网P2P如何工作? 使用者第一一定要下载而且运行一个点到点连网程序。(因为Gnutellanet允许使用者交换所有类型的文件,所以它现在是这些P2P程序中最常用的之一)。在开始程序之后,使用者进入属于网络的另外一部计算机的IP位址。(典型地,使用者下载的网页将会把一些IP位址列为开始位置)一经计算机寻找的另外的一个网络成员在线,它将会连接到那个使用者。使用者能选择一次连接多少成员,而且决定他们愿意共享哪一个文件,还可以用密码保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492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6
下一篇 2023-06-2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