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当服务器开机后,等待出现进入整列卡的提示后,选择configuration wizard 选项。
2、选择new configuration ,选择后会清楚现在阵列卡所有数据,如果要添加新盘到原有阵列组则选择 add configuration。
3、选择yes确定,选择手动配置manual configuration。
4、选中要配置的硬盘,按add to array 从左边选到右边的driver groups中。
5、最后配置好后点击exit,保存后按ctrl+alt+delete重启系统。
如果要更换服务器硬盘的话,可以找专门的服务器硬盘代理商。服务器的数据安全方面都是最重要的,用行内话来说:“硬盘有价,数据无价”。
改变raid是有一定风险的,所以建议先备份数据再往后 *** 作。 如果你有两块盘,而只能看到一个盘容量,那就应该是raid1。 不过你最好进入raid卡的管理程序看看具体设置,一般在主机启动时候会有提示,一般是ctrl+M或ctrl+A一类的组合键。 如果比较强调性价比,容量利用率,而对磁盘的写性能没有太高要求,可以加两块同样大小盘和原来盘作raid5,作完阵列后的磁盘空间是3块盘的物理空间。不过应确保四块盘为同一厂商同种型号盘,否则硬盘速度不一样作raid可能容易出现问题。
可安装多个硬盘,但只能使用一个硬盘的系统启动。安装硬盘的 *** 作步骤如下:
1、打开电脑机箱,用螺丝把新硬盘固定到硬盘槽里;给新装的硬盘插上电源插头,用sata串口硬盘线把硬盘的sata接口和主板上的sata接口连接。
2、开机,发现只有一个分区,这个是买来硬盘时默认分好的,嫌麻烦的可以直接就用。想分区的话,右键计算机,管理,磁盘管理 出现以下界面,我们可以看见有一个叫磁盘一的,删除这个分区。
3、然后选择添加卷,出现一个类似安装程序的一个界面。输入你想要的大小,开始分区就可以了。
扩展资料
SATA(Serial Advanced Technology Attachment,串行高级技术附件)是一种基于行业标准的串行硬件驱动器接口,是由Intel、IBM、Dell、APT、Maxtor和Seagate公司共同提出的硬盘接口规范。
2001年,由Intel、APT、Dell、IBM、希捷、迈拓这几大厂商组成的Serial ATA委员会正式确立了Serial ATA 10规范,在当年的IDF Fall 大会上,Seagate宣布了Serial ATA 10标准,正式宣告了SATA规范的确立。
SATA接口需要硬件芯片的支持,例如Intel ICH5(R)、VIA VT8237、nVIDIA的MCP RAID和SiS964,如果主板南桥芯片不能直接支持的话,就需要选择第三方的芯片,例如Silicon Image 3112A芯片等,不过这样也就会产生一些硬件性能的差异,并且驱动程序也比较繁杂。
参考资料硬盘分区_百度百科
数据都是放在磁盘阵列上的而不是服务器硬盘上。硬盘阵列不是技术,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东西,可以理解成一大堆硬盘组成的阵列设备。
云存储是现在流行的概念,靠虚拟化和集群技术整合以前的存储,从而使可利用磁盘容量变得很大首先你要弄清楚你的硬盘是什么类型的。。SAS。scsi。sata。ide。。。如果没有做RAID的话。一般式插上就可以用。个别需要在影片上设置跳线。。
如果做RAID的话。加了硬盘得重新做RAID。那样你就得重新做系统跟拷贝数据了
当然有的机器还支持不同的硬盘类型。。不过不建议那么做大型商用机器一般用ibm的san storage来储存数据,然后san storage再用光纤连接各个主机。
一个san storage上面可以安装20-40个左右的硬盘,每个硬盘容量一般在1tb。当然,要看你选择哪个型号的san storage了。
还有服务器硬盘肯定是用raid的,一般主机本身用raid1,san 上的分区用raid10 的多。不同的raid设置,效果不一样,比如raid1,只能用n/2的硬盘容量,raid5用n-1的硬盘容量。
只要raid了,硬盘坏了没关系,因为数据有自动硬盘备份。
还有,所有的正规商业服务器都有备份数据,在硬盘备份之外还有备份系统。如果原始数据坏了还有多种途径恢复数据。
希望能帮到你,我是做大型服务器的电子工程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