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7 新买了百度云服务器,如何用ssh远程登陆

2020-11-17 新买了百度云服务器,如何用ssh远程登陆,第1张

服务器的优势有哪些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使用云服务器来部署网站或应用总的来说,因为云服务器可提高效率,有助于节省企业和开发者的成本并获得更高收益。

1、敏捷性

云服务器,基于云端海量的虚拟资源池,支持资源的d性伸缩,包括横向增加虚拟机的数量和纵向扩展资源的规模,可适应不断增长或波动的计算和带宽需求。当应用资源需求增加,你可以轻松扩展云端容量,同理,你也可以根据需求变化收缩资源规模。这种可根据运营策略的调整随需应变的敏捷性和高扩展性,是传统服务器无法比拟的,可使企业比竞争对手更具优势。

2、灾难恢复

使用云服务器,可为网站或应用数据提供更高的可靠性支持。无论业务规模大小,企业都应投资于灾难恢复工作,避免出现硬件故障导致的数据丢失、网站无法访问、服务器无法使用等突发情况。但要实现完善的容灾,通常需要高额的费用和专业技术知识,这对于小型企业来说无疑是很高的门槛。而云服务器,则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些问题。我们以知了云OpenStack香港云服务器为例,知了云OpenStack云平台支持多重副本实时容灾、快照备份和回滚、热迁移等强大功能,如果某服务器集群出现硬件故障,系统将立即停止数据写入,而由其他备用服务器集群接管,并实现数据热迁移,在客户无感知的情况下快速恢复使用,且这些行为都是完全免费的。

3便捷性

云服务器优势还体现在业务的快速部署方面。传统服务器的使用,需要用户自己安装 *** 作系统、配置防火墙、安装系列软件以搭建完善的应用部署环境。如今,这些工作都由云服务器供应商负责,供应商在云平台集成海量镜像,用户可一键获取并配置好相关应用程序的所需环境,即使技术实力较弱的小型企业也能轻松创建和管理线上IT服务。

4、成本控制

云计算削减了硬件的高成本。您花费高额费用无需购置硬件设备以及与之相关的监控、管理和维护成本。使用云服务器,您只需为需要的资源和服务付费,随时享受基于自选资源的模式,精准控制你的成本支出。并且,可以大幅节省运维管理费用。

5竞争力

您需要一个简单的方式来提高竞争力吗将业务迁移到云端,可以为每个开发者提供企业级技术支持。云服务器,可以使小型企业的业务部署和管理效率超出那些大型的成熟的竞争对手。例如知了云OpenStack香港云服务器,即开即用,秒级调度资源为您所用,业务可以最快上线,同时还能保持精简的资源组合以及管理上的敏捷性,这一切使您可以与更成熟的并肩前进,缩短与更强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因此,云服务器优势有哪些总的来说,企业和开发者使用云服务器,在资源上可以做到随需随取,按需付费,在保持敏捷性的同时节省成本;在功能上支持多重数据备份和热迁移,使数据可靠性远超传统IT托管模式;在管理上可简化运维,使应用程序的部署和管理更有效率。使用云服务器,或者私有云,已经成为目前众多企业IT架构转型的重要方式。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将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和开发者创造更高价值。

分析国内各大云平台:

1青云和AWS中国,产品真的很棒,但是没有Paas平台,高价格也对得起他的好产品。

2Ucloud,金山云和腾讯云,感觉游戏专用了,没有Paas

3新浪云有SAE但是SAE是用沙盒而非docker实现的,不支持,部署不方便,且新浪云的云主机还在测试。

4美团云,华为云,天翼云都是打酱油的

下面重点分析阿里云和百度云:

阿里云和百度云都有Paas服务,都有云服务器,都有d性计费,一款app开发需要的所有后端服务器2大平台基本都能满足:

1数据库服务器需要高IO,这一点百度云完胜,用hdparm命令测试出来的百度云服务器的IO高达400MB/sec,而阿里云普通的最高才40Mb/sec后来阿里云推出了SSD云盘,但是吞吐量要按照下面的公式来计算min{5005容量,256}MBps简单解释来说就是高io限制为256Mbps,基础速度为50MBps每增加10G增加5MBps,阿里云美其名曰数据量越大需要的IO也越大,但是假如我有10G的数据库文件,我就想要高IO,如果我想获得100MBps的吞吐量的话我必须买一块100G的网络硬盘,另外90G要空着才能获得想要的速度。

2阿里云和百度云都有免费快照,所以我觉得创业阶段完全没必要搞docker,这种东西还是让专业人员去搞吧,快照和自定义镜像已经完全能满足日常运维需求

3百度云有中国最好的Paas:BAE基础版,我非常想用,但是很可惜,这个是部署在单独机房里的,访问百度云其他服务都是走的外网!而后来BAE出来了个专业版是在百度云主机房里了,但是贵的要死,随放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677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6-29
下一篇 2023-06-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