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跟后台怎么互发消息

客户端跟后台怎么互发消息,第1张

通过socket编程实现后台与客户端互发消息。
编程的大致步骤如下:
1、创建服务器端SocketServer,并定义SocketServer的监听端口。2、ServerSocket调用accept()方法,是指处于阻塞。3、创建客户端的Socket,并设置服务器的IP和端口。4、客户端发送连接请求,建立连接。5、分别取得服务器和客户端Socket的InputStream和OutputStream。6,利用Socket和ServerSocket进行数据传输。

作为Linux运维,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做数据备份。
通过rsync可以解决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数据备份需求,例如定期的备份文件服务器数据到远端服务器,对本地磁盘定期做数据镜像等。
rsync与传统的拷贝、打包方式备份数据有一个相同的问题,就是其无法实现实时备份。
Inotify是一种强大的、细粒度的、异步的文件系统事件监控机制,通过Inotify可以监控文件系统中添加、删除,修改、移动等各种细微事件,利用这个内核接口。

ftp客户和服务器间传递ftp命令时,使用的连接是tcp。

FTP协议是基于传输层TCP协议的。FTP的控制连接使用端口21,用来传输控制信息(如连接请求、传送请求等),数据连接使用端口20,用来传输数据。

控制连接的特点是:

1、以客户一服务器方式建立。

2、服务器以被动方式打开用于FTP的端口21,等待客户的连接。

3、客户则以主动方式打开TCP端口21,来建立连接。

4、控制连接始终等待客户与服务器之间的通信。该连接将命令从客户传给服务器,并传回服务器的应答。由于命令通常是由用户键入的,所以IP对控制连接的服务主要责任就是“最大限度地减小迟延”。

扩展资料:

FTP协议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其一为FTP服务器,其二为FTP客户端。其中FTP服务器用来存储文件,用户可以使用FTP客户端通过FTP协议访问位于FTP服务器上的资源。

在开发网站的时候,通常利用FTP协议把网页或程序传到Web服务器上。此外,由于FTP传输效率非常高,在网络上传输大的文件时,一般也采用该协议。

默认情况下FTP协议使用TCP端口中的 20和21这两个端口,其中20用于传输数据,21用于传输控制信息。但是,是否使用20作为传输数据的端口与FTP使用的传输模式有关,如果采用主动模式,那么数据传输端口就是20;如果采用被动模式,则具体最终使用哪个端口要服务器端和客户端协商决定。

使用传输层的TCP协议。

TCP旨在适应支持多网络应用的分层协议层次结构。 连接到不同但互连的计算机通信网络的主计算机中的成对进程之间依靠TCP提供可靠的通信服务。

TCP假设它可以从较低级别的协议获得简单的,可能不可靠的数据报服务。 原则上,TCP应该能够在从硬线连接到分组交换或电路交换网络的各种通信系统之上 *** 作。

相关简介

TCP连接每一方的接收缓冲空间大小都固定,接收端只允许另一端发送接收端缓冲区所能接纳的数据,TCP在滑动窗口的基础上提供流量控制,防止较快主机致使较慢主机的缓冲区溢出。

作为IP数据报来传输的TCP分片到达时可能会失序,TCP将对收到的数据进行重新排序,将收到的数据以正确的顺序交给应用层。

TCP将保持它首部和数据的检验和,这是一个端到端的检验和,目的是检测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任何变化。如果收到分片的检验和有差错,TCP将丢弃这个分片,并不确认收到此报文段导致对端超时并重发。

程序分Server和Client
服务器端打开侦听的端口,一有客户端连接就创建两个新的线程来负责这个连接
一个负责客户端发送的信息(ClientMsgCollectThread 类),
另一个负责通过该Socket发送数据(ServerMsgSendThread )
Serverjava代码如下:
/
创建日期 2009-3-7

TODO 要更改此生成的文件的模板,请转至
窗口 - 首选项 - Java - 代码样式 - 代码模板
/
package faueMutiUser;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erverSocket;
import javanetSocket;
/
服务器端

@author Faue
/
public class Server extends ServerSocket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SERVER_PORT = 10000;
/
构造方法,用于实现连接的监听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Server() throws IOException {
super(SERVER_PORT);
try {
while (true) {
Socket socket = superaccept();
new Thread(new ClientMsgCollectThread(socket), "getAndShow"
+ socketgetPort())start();
new Thread(new ServerMsgSendThread(socket), "send"
+ socketgetPort())start();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new Server();
}
/
该类用于创建接收客户端发来的信息并显示的线程

@author Faue
@version 100
/
class ClientMsgCollect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ocket client;
private BufferedReader in;
private StringBuffer inputStringBuffer = new StringBuffer("Hello");
/
得到Socket的输入流

@param s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ClientMsgCollectThread(Socket s) throws IOException {
client = s;
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lient
getInputStream(), "GBK"));
}
public void run() {
try {
while (!clientisClosed()) {
inputStringBufferdelete(0, inputStringBufferlength());
inputStringBufferappend(inreadLine());
Systemoutprintln(getMsg(inputStringBuffertoString()));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clienttoString() + " is closed!");
}
}
/
构造显示的字符串

@param line
@return
/
private String getMsg(String line) {
return clienttoString() + " says:" + line;
}
}
/
该类用于创建发送数据的线程

@author Faue
@version 100
/
class ServerMsgSend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ocket client;
private PrintWriter out;
private BufferedReader keyboardInput;
private StringBuffer outputStringBuffer = new StringBuffer("Hello");
/
得到键盘的输入流

@param s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ServerMsgSendThread(Socket s) throws IOException {
client = s;
out = new PrintWriter(clientgetOutputStream(), true);
keyboardInput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
public void run() {
try {
while (!clientisClosed()) {
outputStringBufferdelete(0, outputStringBufferlength());
outputStringBufferappend(keyboardInputreadLine());
outprintln(outputStringBuffertoString());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clienttoString() + " is closed!");
}
}
}
}
客户端:
实现基于IP地址的连接,连接后也创建两个线程来实现信息的发送和接收
/
创建日期 2009-3-7

/
package faueMutiUser;
import javaioBufferedReader;
import javaioIOException;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PrintWriter;
import javanetSocket;
/
客户端

@author Faue
/
public class Client {
private Socket mySocket;
/
创建线程的构造方法

@param IP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Client(String IP) throws IOException {
try {
mySocket = new Socket(IP, 10000);
new Thread(new ServerMsgCollectThread(mySocket), "getAndShow"
+ mySocketgetPort())start();
new Thread(new ClientMsgSendThread(mySocket), "send"
+ mySocketgetPort())start();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ServerIP:" + IP
+ " port:10000 can not be Connected");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IOException {
try {
new Client(args[0]);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输入的IP地址错误");
}
}
/
该类用于创建接收服务端发来的信息并显示的线程

@author Faue
@version 100
/
class ServerMsgCollect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ocket client;
private BufferedReader in;
private StringBuffer inputStringBuffer = new StringBuffer("Hello");
/
得到Socket的输入流

@param s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ServerMsgCollectThread(Socket s) throws IOException {
client = s;
in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client
getInputStream(), "GBK"));
}
public void run() {
try {
while (!clientisClosed()) {
inputStringBufferdelete(0, inputStringBufferlength());
inputStringBufferappend(inreadLine());
Systemoutprintln(getMsg(inputStringBuffertoString()));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clienttoString() + " is closed!");
Systemexit(0);
}
}
/
构造输入字符串

@param line
@return
/
private String getMsg(String line) {
return clienttoString() + " says:" + line;
}
}
/
该类用于创建发送数据的线程

@author Faue
@version 100
/
class ClientMsgSendThread implements Runnable {
private Socket client;
private PrintWriter out;
private BufferedReader keyboardInput;
private StringBuffer outputStringBuffer = new StringBuffer("Hello");
/
得到键盘的输入流

@param s
@throws IOException
/
public ClientMsgSendThread(Socket s) throws IOException {
client = s;
out = new PrintWriter(clientgetOutputStream(), true);
keyboardInput = new BufferedReader(new InputStreamReader(Systemin));
}
public void run() {
try {
while (!clientisClosed()) {
outputStringBufferdelete(0, outputStringBufferlength());
outputStringBufferappend(keyboardInputreadLine());
outprintln(outputStringBuffertoString());
}
outprintln("--- See you, bye! ---");
} catch (IO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Systemoutprintln(clienttoString() + " is closed!");
Systemexit(0);
}
}
}
}
如果对您有帮助,请记得采纳为满意答案,谢谢!祝您生活愉快!
vaela

c/s(客户机/服务器)有三个主要部件:数据库服务器、客户应用程序和网络。服务器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的资源,其任务集中于:

1数据库安全性的要求

2数据库访问并发性的控制

3数据库前端的客户应用程序的全局数据完整性规则

4数据库的备份与恢复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的主要任务是:

1提供用户与数据库交互的界面

2向数据库服务器提交用户请求并接收来自数据库服务器的信息

3利用客户应用程序对存在于客户端的数据执行应用逻辑要求

4网络通信软件的主要作用是,完成数据库服务器和客户应用程序之间的数据传输。

三层C/S结构是将应用功能分成表示层、功能层和数据层三部分。

解决方案是:对这三层进行明确分割,并在逻辑上使其独立。

在三层C/S中,表示层是应用的用户接口部分,它担负着用户与应用间的对话功能。它用于检查用户从键盘等输入的数据,显示应用输出的数据。为使用户能直观地进行 *** 作,一般要使用图形用户接口(GUI), *** 作简单、易学易用。在变更用户接口时,只需改写显示控制和数据检查程序,而不影响其他两层。检查的内容也只限于数据的形式和值的范围,不包括有关业务本身的处理逻辑。

功能层相当于应用的本体,它是将具体的业务处理逻辑地编入程序中。表示层和功能层之间的数据交往要尽可能简洁。

数据层就是DBMS,负责管理对数据库数据的读写。DBMS必须能迅速执行大量数据的更新和检索。现在的主流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RDBMS)。因此一般从功能层传送到数据层的要求大都使用SQL语言。

在三层或N层C/S结构中,中间件(Middleware)是最重要的部件。所谓中间件是一个用API定义的软件层,是具有强大通信能力和良好可扩展性的分布式软件管理框架。它的功能是在客户机和服务器或者服务器和服务器之间传送数据,实现客户机群和服务器群之间的通信。其工作流程是:在客户机里的应用程序需要驻留网络上某个服务器的数据或服务时,搜索此数据的C/S应用程序需访问中间件系统。该系统将查找数据源或服务,并在发送应用程序请求后重新打包响应,将其传送回应用程序。随着网络计算模式的发展,中间件日益成为软件领域的新的热点。中间件在整个分布式系统中起数据总线的作用,各种异构系统通过中间件有机地结合成一个整体。每个C/S环境,从最小的LAN环境到超级网络环境,都使用某种形式的中间件。无论客户机何时给服务器发送请求,也无论它何时应用存取数据库文件,都有某种形式的中间件传递C/S链路,用以消除通信协议、数据库查询语言、应用逻辑与 *** 作系统之间潜在的不兼容问题。

三层C/S结构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利用单一的访问点,可以在任何地方访问站点的数据库;

2对于各种信息源,不论是文本还是图形都采用相同的界面;

3所有的信息,不论其基于的平台,都可以用相同的界面访问;

4可跨平台 *** 作;

5减少整个系统的成本;

6维护升级十分方便;

7具有良好的开放性;

8系统的可扩充性良好;

9进行严密的安全管理;

0系统管理简单,可支持异种数据库,有很高的可用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717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05
下一篇 2023-07-0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