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服务器(Blade Server)是一种将多个独立服务器集成在一个机架内的方式,每个服务器都被称为一个“刀片”。刀片服务器具有高密度、高效能、易于维护的特点。刀片服务器通过共享后备资源来节省空间,并且可以根据需求进行扩容和缩小规模。刀片服务器可以满足高性能计算、虚拟化等要求,常用于数据中心、云计算等场景。
多节点服务则是指将一个应用程序分布在多个节点(服务器)上运行,每个节点都可以处理请求并提供服务。多节点服务通常使用负载均衡技术来分发请求,提高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多节点服务通常用于大型网站、分布式数据库、分布式存储等场景。
因此,刀片服务器和多节点服务是两种不同的服务器架构,刀片服务器注重高密度、高效能、易于维护,而多节点服务注重系统的可用性和可扩展性。选择哪种架构应该根据实际应用场景和需求来决定。刀片服务器 定义 所谓刀片服务器 (准确的说应叫做 刀片式服务器 blade server)是指在标准高度的机架式 机箱 内可插装多个卡式的 服务器 单元,实现高可用和高密度。 是一种HAHD (High Availability High Density,高可用高密度)的低成本服务器平台,是专门为特殊应用行业和高密度计算机环境设计的,其主要结构为一大型主体机箱,内部可插上许多"刀片",其中每一块"刀片"实际上就是一块系统主板。经过几年的铺垫,各大厂商追捧的刀片服务器在2008年有望释放潜力,成为服务器行业中的主角。 产业4星 自从2000年,一家名为RLX的公司推出了名为“刀片服务器(Blade Server)”的服务器之后,在不经意之间,刀片,以其优异的特质、高贵的身价、强大的性能,成为了服务器和存储界的金童,IBM、HP、Dell纷纷推出了刀片服务器产品。
刀片已经成为服务器厂商着力推广的对象。惠普总部刀片型系统事业处副总裁暨总经理Rick Becker曾表示,由于刀片服务器可以利用虚拟化提高处理器使用率,相较于机箱型服务器,大约可节省4倍左右的成本。除此之外,2米高度的刀片服务器即可搭载384 颗处理器,相比之下,机箱服务器则只能装下42颗处理器。具有节省成本、空间、提升管理方便性等优点的刀片服务器,企业没理由不采用。
根据2007年IDC报告显示: 刀片服务器市场在2007年连续3个季度呈现出增长势头,收益也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367%。到2009年,刀片服务器在整个服务器市场的份额将会超过25%,出货量280万台,收入超过100亿美元。刀片服务器与机箱服务器的市场会呈现各半的情况,直立式服务器则淡出市场。
刀片服务器年复合增长超过27%,超过1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让业界领导企业英特尔也“坐不住”了。2007年7月30日,英特尔宣布联合40余家服务器技术提供商推出了新的刀片服务器平台规格,并希望在2008年的某一个时刻形成行业标准。
前景5星
早在两年前,就有专家预言: 未来的2~3年内,刀片式服务器将以其高服务器密度、敏捷式部署维护、全方位监控管理融合、高可扩展性与可用性,全面取代传统的基于机架式服务器的集群系统,基于刀片式服务器的集群系统将得到大量应用。2008年,刀片服务器仍会在全球服务器市场继续保持高速的增长速度。客户会不断增加刀片配置,而厂商也会扩大刀片产品。惠普就计划到2008年,刀片服务器将占其x86 服务器Proliant产品线出货量的一半以上。
基于刀片服务器的集群系统的潜力也正在逐渐被释放。2006年的中国TOP100排行榜显示,超过70%的系统采用了集群体系结构,而值得关注的是,其中有26套是刀片服务器集群系统。2008年,刀片服务器在高性能计算领域的优势将变得更为明显。
刀片服务器正在成为业内的新宠。与以往仅关注高密度有所不同的是,未来的客户更关注的是刀片服务器在节能、管理以及虚拟化方面的能力。伴随着这种变化,刀片服务器的应用也从最初的高性能计算领域,开始向企业级计算领域扩展。此外,服务器厂商也将不断丰富和完善其刀片服务器家族。
不过,英特尔在标准化方面的意图能否实现,将极大地影响刀片服务器未来的发展。目前,由于刀片服务器的机壳、刀片、其他组件之间没有互通,会使得企业在购买某一厂商的刀片服务器之后,就必须沿用该厂商的其他组件,这会限制企业在应用刀片服务器时的发挥空间。如何选购刀片服务器
我们知道,刀片服务器的使用范围相当广泛,尤其是对于计算密集性应用,比如天气预报建模、数据采集、数据仿真、数字影像设计、空气动力学建模等等。而对于行业应用,如电信、金融、IDC/ASP/ISP应用、移动电话基站、视频点播、Web主机 *** 作、实验室系统等,刀片服务器同样能大显身手。目前,刀片服务器在金融、能源、高性能计算等方面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刀片服务器的可扩展性非常强,也许我们目前只需要几片刀片服务器,但是随着业务的提升,单位内部信息化需求的发展,我们可以继续采购刀片服务器。当一个刀片服务器机箱中的刀片逐步增多,刀片服务器的优越性也会更好地展现出来。
目前,IBM、HP等服务器大厂商都推出了类似刀片服务器成长型解决方案。服务器的采购和应用并不是看单位网络规模,而是看服务器的具体应用和企业的发展趋势。刀片服务器在中小企业中还是很有市场的,关键是看中小型企业如何认识刀片服务器这个相对而言比较新鲜的事物了。刀片服务器所涉及的并不只是几台服务器,它集成了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若干网络设备,这就要求厂商的售后服务人员和技术支持工程师所掌握的相关知识点要非常全面。
目前刀片服务器越来越多地走向中小企业,而且不只是以单独的服务器形式出现,而是以成套的解决方案形式出现,解决方案在刀片服务器销售中成为重要因素。 IBM提出了“创新解决方案,尽在刀片服务器(Solution in a Box)”的口号,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使客户可以快速、简单、高效地搭建高性价比的IT基础架构。现在的刀片服务器不再以追求最大密度为最终目标,而是追求系统的整体平衡性与扩展性。曙光在刀片服务器设计中一直把“集群系统的整合与发展”当作其核心设计理念,将集群系统中的节点子系统、存储子系统、网络子系统、电源子系统、监控管理系统、KVM等成熟技术有效地融合进新一代刀片系统。
作为刀片服务器产品的选择,在此也提醒用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冗余性:刀片服务器的集成度非常高,需要更多的冗余设计来保证高可靠性,需要仔细了解后再作定夺。
2.散热和功耗:由于在很小的空间内积聚了更多的服务器刀片,因此要充分考虑散热问题,在空调的配备上要留够量。另外,刀片服务器对电源的要求,也比单台机架式服务器的功率需求大。
3.支持多种应用:刀片服务器能否支持多种应用也是用户必须考虑的,包括多 *** 作系统平台的支持,如Windows、Linux系统的平台应用等。
4.可管理性:用户还要关注系统厂商与工具厂商是否具有比较密切的合作关系、刀片自身携带或者可供选择的管理工具是否多样,这关系到刀片管理系统日后的维护、管理等诸多方面,非常重要。
5.提高性价比:在实施过程中,一些措施的采取能提高刀片的综合性价比。比如通过多个系统共用电源、冷却设备、管理硬件和布线系统,可以降低每个服务器的成本;部分刀片服务器选用低功率的处理器,从而将整体的功耗降低。提到刀片服务器的时候,总是少不得要说说RLX。这家没有多大名气的厂商将传统的架式服务器的所有功能集中在一块高度压缩的电路板中,然后再插入到机箱中,并根据其架构的特点,命名为刀片服务器(Blade Server)。实际上,刀片服务器就是一个卡上的服务器:一个单独的主板上包含一个完整的计算机系统,包括处理器、内存、网络连接和相关的电子器件。但是它们可以通过本地硬盘启动自己的 *** 作系统,如Windows NT/2000、Linux、Solaris等等,类似于一个个独立的服务器。
囿于技术等原因,这种昂贵的机器最初只是应用于大的互联网数据中心,用于大规模的数据运算,正如上面所提及的HP刀片在第九城市的应用。但是随着竞争的加剧,高端技术的下移,以及用户需求的快速成长,刀片服务器显然正在悄悄地成为企业市场新贵。
HP涉足刀片服务器市场的时间绝对是超前的,2001年下半年,看到这一产品巨大潜力的HP就发布了基于英特尔芯片组的刀片服务器,而销售对象主要是企业的内部数据中心。年年攀升的销售额也证明了HP在刀片市场的超前眼光。2005年,第九城市2000多台的销售更是吸引了众多眼球。HP方面在刀片服务器市场的态度清晰而明确,它认为“刀片服务器代表了一种典型转变,它提供了一个模块化的体系机构,不但改变了IT部门提高资产利用率的方式,而且促进服务器、网络和存储负责人之间更紧密的协作。”为此,HP在刀片上下了真功夫,BL20pG3,BL25p,BL35p,BL45p等等基于Intel、 AMD的2路、4路以及双核产品一应俱全,为用户提供了相当丰富的选择。
在硬件之外,管理软件的易用性也成为HP刀片服务器的另一大特色。虚拟分区技术,能够虚拟和资源分区,完成多种应用的部署,为用户节省空间,提升效率提供技术支持;Performance Analyzer 20能够自动检测和解释性能瓶颈,为用户升级产品提供技术判断和依据;刀片服务器可视化和智能刀片服务器管理能够全程跟踪监控,及时而准确地对故障进行确认,并通过可视化的友好界面进行显示,使用户可以准确描述故障状态,网络管理员得以准确定位问题所在,从而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保障用户业务在最短时间内得以恢复。尤为值得一提的是HP的ProLiant 精华软件:快速部署软件包(Rapid Deployment Pack,简称RDP),它通过全图形界面的GUI,控制台软件来分发和部署控制服务器,适用于ML,DL,BL全系列ProLiant服务器,为用户快速部署系统提供了必要的支持。
作为集群的竞争对手,刀片服务器本身确实具有“降低硬件成本、简化部署和维修、最大限度地利用数据中心的空间、减少功率消耗”这四个鲜明特点,但伴随着的散热性、噪音、背板标准不统一等问题也难以避免。更重要的是,在服务器的历史中,刀片服务器还只是刚刚起步,除了产品自身的技术发展之外,软硬件合作伙伴体系同样重要,用户的需求和接受程度都还需要培养,正如HP所说,刀片的主要应用领域仍然是在高密集度领域,普及到一般的商用市场,还需要时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