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把电脑加入到跟服务器一个局域网里面?

怎么把电脑加入到跟服务器一个局域网里面?,第1张

分两种情况:
1
在一个单位内部,只是电脑和服务器ip地址不在一个子网或在不同vlan,需要配置一台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配置好路由就可以做到可达;
2
服务器需要通过internet公网才可以访问到,电脑是本地私网ip地址,需要在局域网出口配置一台路由器或者防火墙,上面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或者端口地址转换(pat),就可以访问公网上的服务器。

Windows Vista局域网网络连接设置

很多办公室电脑都是局域网入网,装了VISTA,需要正确设置DNS才能正常上网,设置比较简单,和XP的DNS设置类似,这里简单的讲出来,供初学者学习。

步骤:

1、桌面右击“网络”点“属性”

2、在d出的“网络和共享中心”左侧点击“管理网络连接”

3、在d出的“网络连接”对话框右击“本地连接”点“属性”

4、选中Internet网络协议4(TCP/IPv4)或者Internet网络协议6(TCP/IPv6),点击“属性”

5、选中“使用下面IP地址”前的复选框,IP地址前三位和局域网内其他电脑相同,最后一位随便设置,只要不大于255,不和局域网内其他计算机IP冲突就可以了。

子网掩码用默认的2552552550就可以了

默认网管设置为局域网内连接入网的主机的IP。

6、选中“使用下面DNS服务器地址”前的复选框,首选DNS设置为局域网内连接入网的主机的IP,备用DNS可以不设置。

微软:Vista为Windows安全性奠定基石

微软Windows核心安全小组的高级项目经理Crispin Cowan表示,一直以来,Windows Vista的UAC(用户帐户控制)功能使得用户感到非常地困扰,其频繁d出的对话框经常会干扰到用户的正常工作。后来,我们重新撰写了UAC功能,使得用户能够控制UAC对话框的提示频率,不过仍然在很大程度上地保障了用户计算机的安全性。

在Windows 7中,微软在其UAC中添加了滑块控制功能,使得用户能够较好地控制UAC对话框的d出频率,为用户免除了很多的安全隐患,从本质上提升了UAC对危险的辨别和用户的工作效率。

一直以来,Windows的安全性广受外界用户的质疑,不断遭受攻击者攻击,而受到威胁最多的就是早在2001年推出的Windows XP,主要原因就是它缺乏当今环境中必备的一些安全机制。

Cowan表示,Windows 7的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提升,与Unix变种诸如Linux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小。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Windows Vista率先不允许所有用户帐户都获得完整的管理权限,而Windows 7也就顺理成章地继承了Vista的光荣传统。

Cowan指出,虽然Unix是行业中的安全标兵,不过微软Windows的安全性正向其逐步逼近,并逐步超越。

让Vista系统泡泡壁纸更加有个性

Windows Vista 系统内自带的“气泡屏幕保护还是非常漂亮的,一个跟随一个,从屏幕的左下角漂浮升起,煞是美丽。然而这份美丽总有份缺憾,因为默认只有“透明一种气泡样式。

今天,我们就来动个小手术,让这些个气泡更加的有个性,看看下面的步骤吧:

一、用Vista优化大师来轻松搞定

打开Vista优化大师(375版本之后的都支持),点击上面的系统美化打开Vista美化大师,然后,点击左侧的“主题屏保设置,看到下面的“增强泡泡屏保了没?

勾选并保存下即可!

二、手动方式

1、Win键+R键打开运行窗口,输入regedit 回车或者点击确定打开注册表编辑器;

2、在注册表编辑器中定位到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MicrosoftWindowsCurrentVersionScreensaversBubbles,在右侧的界面新建一个名为 "Materialglass" 的“DWord(32-位)值将键值设置为“0,就可以得到实心的、具有金属质感的五彩气泡;

3、如果在同样位置再新建一个“Showshadows的“DWORD(32-位)值,将其键值也设置为“0,就可以得到不带阴影的气泡了。

哎呀,变完的泡泡屏保是不是和以前不一样了啊?

BIOS设置让Windows 7运行速度快一倍

和以前使用Windows XP一样,很多用户都在设法提高Windows 7的系统运行速速,比较常见的方法大多是对系统服务进行优化,去掉一些可有可无的`系统服务,还有就是优化资源管理器菜单等。除此之外,还有一些“不常见的偏方”,据说也可以让Windows 7的运行速度快上一倍。

如果你想尝试本文分享的方法,让你的Windows 7系统运行速度快起来,首先,你要保证你的主板支持AHCI。

如果你的主板支持AHCI,那么请在安装Windows 7前进入Bios设置,在Advanced选项中将SATA controller Mode中默认的IDE调整为AHCI。

请大家注意,不同的主板的Bios可能不同,设置时,请大家找到对应的项。

本文跟大家的分享的方法,是来自一些网友的投递。据网友自己反馈,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可以提高Windows 7系统的运行速度”,但笔者未作更多测试。大家是否采用这个方法,请各位自己甄别。

小知识,什么是AHCI?

AHCI,全称是Serial ATA Advanced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串行ATA高级主控接口),是在Intel的指导下,由多家公司联合研发的接口标准。在AHCI中,Intel引入了NCQ(Native Command Queue)功能和热插拔技术。支持NCQ技术的硬盘在接到读写指令后,会根据指令对访问地址进行重新排序,减少读取时间,使数据传输更为高效。

设置Vista缓存位置 释放系统盘空间

使用Windows Vista一段时间以后,我们会发现系统盘空间越来越紧张,这个时候应该怎么办呢

原因分析: 由于VISTA系统中脱机文件的缓存就保存在系统盘,所以经常被脱机文件搞得系统盘空间紧张。

解决方法: 只要改变脱机文件的缓存位置该问题便迎刃而解。

具体 *** 作

VISTA系统中脱机文件缓存的默认保存位置是:“c:\windows\csc,改变其默认保存位置的方法如下:

1、在管理员权限的命令提示行窗口中运行下列命令:

REG ADD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CSC\Parameters" /v MigrationParameters /t REG_DWord /d 1 /f

2、使用本地管理员帐户运行下列命令:(按照实际情况替换其中的分区盘符)

c:\windows\system32\migwiz\migwizexe

3、在Windows轻松传送向导中,依次选择下列选项:

(1)、单击启动新的传输。

(2)、单击我的旧计算机。

(3)、单击使用CD、DVD或其他可移动介质。

(4)、单击外接硬盘或网络位置。

(5)、输入你希望Savedatamig保存的位置,然后单击下一步。

(6)、单击高级选项。

(7)、在选择要传送的用户帐户、文件和设置页面上,进行下列 *** 作:

i 反选所有选中的复选框。

ii在系统和程序设置(所有用户)选项下,展开Windows设置,展开网络和Internet,然后选择脱机文件。

iii 为本页上列出的每个用户重复这一 *** 作。

(8)、单击下一步开始传输。

4、在注册表的 HKLM\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CSC\Parameters 键下新建一个名为 CacheLocation 的字符串值,然后将其数值设置为你希望缓存保存位置对应的NT格式名(NT format name)。例如, 如果你希望缓存保存在d:\csc目录下,就输入\\d:\csc。

创建d:\csc目录(或者其他你指定的目录)。

5、重启动计算机,运行以下命令:

c:\windows\system32\migwiz\migwizexe ,然后,在向导中依次进行下列 *** 作:

(1)、单击继续正在进行的传输。

(2)、单击否,我已将文件和设置复制到CD、DVD或其他可移动介质中。

(3)、单击在外接硬盘或网络位置上。

(4)、输入之前第三步创建的mig文件的路径。

(5)、将旧计算机和新计算机上的用户帐户一一对应。

(6)、单击下一步,然后单击传输。

6、注销,重新登录,然后确认你是否可以正确访问脱机文件。

7、删除老的缓存在管理员权限的命令提示行窗口中运行以下命令:

takeown /r /f c:\windows\csc

rd /s c:\windows\csc

正确设置让Windows Vista防火墙发挥作用

一、采用两种界面来满足不同需求 ;

Vista防火墙有两种独立的图形配置界面: 一是基本的配置界面,可以通过“安全中心和“控制面板来访问; 二是高级配置界面,用户在创建自定义的MMC后,可作为插件来访问。

这可以防止新手用户无意中的改变而导致连接中断,又为高级用户对防火墙设置进行更细化地定制以及控制出站和入站流量提供了一种方法。用户还可以在netsh advfirewall上下文中使用命令,从命令行对Vista防火墙进行配置; 也可以编写脚本,针对一组计算机自动对防火墙进行配置; 还可以通过组策略来控制Vista防火墙的设置。

二、默认设置下的安全 ;

Vista中的 Windows防火墙在默认状态下采用安全配置,同时仍支持最佳易用性。默认状态下,大多数入站流量被阻挡,出站连接被允许。Vista防火墙可与 Vista的Windows服务加固这项新功能协同工作,所以如果防火墙检测到被Windows服务加固网络规则禁止的行为,它就会阻挡该行为。防火墙还完全支持纯IPv6的网络环境。

三、基本配置选项; 利用基本配置界面,用户可以启动或者关闭防火墙,或者设置防火墙完全阻挡所有程序; 还可以允许有例外情况存在(可以指定不阻挡哪些程序、服务或者端口),并且指定每种例外情况的范围(是否适用于来自所有计算机的流量,包括互联网上的计算机、局域网/子网上的计算机,或者是你指定了IP地址或者子网的计算机); 还可以指定希望防火墙保护哪些连接,并且配置安全日志和ICMP设置。

四、ICMP消息阻挡; 默认状态下,入站ICMP回应请求可以通过防火墙,而其他所有ICMP信息被阻挡在外。这是因为,Ping工具定期用来发送回应请求消息,用于故障诊断。不过,黑客也可以发送回应请求消息来锁定目标主机。用户可以通过基本配置界面上的“高级选项卡,阻挡回应请求消息。

五、多个防火墙配置文件; 附带高级安全MMC插件的Vista防火墙可以让用户在计算机上创建多个防火墙配置文件,那样就可以针对不同环境使用不同的防火墙配置。这对便携式计算机来说特别有用。譬如说,当用户连接到公共无线热点时,可能需要比连接到家庭网络时更安全的配置。用户最多可以创建三个防火墙配置文件: 一个用于连接到Windows域、一个用于连接到专用网络,另一个用于连接到公共网络。

六、IPSec功能; 通过高级配置界面,用户可以定制IPSec设置,指定用于加密和完整性的安全方法、确定密钥的生命周期按时间计算还是按会话计算,并且选择所需的Diffie-Hellman密钥交换算法。默认状态下,IPSec连接的数据加密功能是禁用的,但可以启用它,并且选择哪些算法用于数据加密和完整性。

七、安全规则; 通过向导程序,用户可以逐步创建安全规则,从而控制单台计算机或者一组计算机之间如何及何时建立安全连接; 也可以根据域成员或者安全状况等标准来限制连接,但允许指定的计算机可以不符合连接验证要求; 还可以创建规则,要求两台特定的计算机(服务器到服务器)连接时需要验证,或者使用隧道规则对网关之间的连接进行验证。

八、自定义的验证规则; 在创建自定义的验证规则时,要指定单台计算机或者一组计算机(通过IP地址或者地址范围)成为连接端点。用户可以请求或者要求对入站连接、出站连接或者两者进行验证。

九、入站和出站规则; 用户可以创建入站和出站规则,从而阻挡或者允许特定程序或者端口进行连接; 可以使用预先设置的规则,也可以创建自定义规则,“新建规则向导可以帮用户逐步完成创建规则的步骤;用户可以将规则应用于一组程序、端口或者服务,也可以将规则应用于所有程序或者某个特定程序;可以阻挡某个软件进行所有连接、允许所有连接,或者只允许安全连接,并要求使用加密来保护通过该连接发送的数据的安全性; 可以为入站和出站流量配置源IP地址及目的地IP地址,同样还可以为源TCP和UDP端口及目的地TCP和UPD端口配置规则。

十、基于活动目录的规则; 用户可以创建规则来阻挡或者允许基于活动目录用户、计算机或者组账户的连接,只要连接通过带有Kerberos v5(包含活动目录账户信息)的IPSec来保护安全。用户还可以使用具有高级安全功能的Windows防火墙,执行网络访问保护(NAP)策略。

Windows Meeting Space(WMS)是Windows Vista内置的一个新程序,它便于最多10个协作者共享桌面、文件和演示文档,并通过网络传送个人消息给对方。

[方法一]
如果是第一次使用浏览器。
第一步:启动Windows *** 作系统,在桌面上双击,或在任务栏上单击“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图标。
第二步:在对话框中选择“通过局域网(LAN)连接”,单击“下一步”。
第三步:出现设置代理服务器参数的对话框。通过局域网上网,连网的计算机要通过其中的一台接人Internet。这台计算机具备与Internet连接的硬件和软件条件,比如具备调制解调器,电话线和拨号连接等,在功能上这台计算机承担了“代理”网上其他计算机连接Internet的工作,所以我们称之为“代理服务器”。要指定配置代理服务器的方式,一般选择“自动搜寻代理服务器”,然后单击“下一步”。
第四步:输入代理服务器的lP地址和端口,并选中“对所有协议均使用相同的代理服务器”。单击“下一步”。
第五步:输入不想使用代理服务器的Internet地址。一般只选取“对于本地(Intranet)地址不使用代理服务器”即可。Intranet是相对Internet而言的企业内部网,也就是企业内部的局域网。选定后单击“下一步”。
第六步:向导依次给出“设置Internet Mail账号”、“设置Internet News账号”和“建立In-ternet目录服务”等信息,可以一概单击“取消”暂不设置。最后单击“完成”结束设置。
[方法二]
如果不是第一次使用浏览器。
第一步:启动Windows *** 作系统,在桌面上双击,或在任务栏上单击“Internet Explorer”浏览器图标。
第二步:移动鼠标到菜单栏,单击“工具”一“Internet选项”一“连接”一“添加”,在对话框中选择“通过局域网(LAN)连接”,单击“下一步”。
以下设置与“方法一”相同。

公司里有很多的内网用户,因为种种原因得不到公网IP,无法完成从外网访问内网电脑或个人网络登录局域网服务器。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局域网主机如何登陆服务器,一起来看看吧!

局域网主机如何登陆服务器的方法

安装花生棒,将花生棒按上面网络拓扑图接入到二级路由上面,接入正常解析后LED灯为绿色的,如下图。

进入花生棒管理界面,输入花生棒背面的SN码,密码默认为admin,首次进入界面会让你完善个人资料,照做就行。

完善个人资料后进入到如下画面,被涂黑色为SN码,帐号默认为内网免费服务 ,可根据个人需求选择套餐升级,免费版可映射端口数为2个,带宽为1M,访问流量为2G,端口映射数量及带宽对普通用户已足够。

点“内网映射”即进入以下画面,默认是没有涂过那项的。

点击右上角的“添加映射”进入如下重要设置选项,“选择域名”此项可选默认的免费域名,自已记牢就行,后面访问需用到。“应用名称”可自已简要描述下管理哪些行为,方便管理。“内网主机”选择你要映射的主机或服务器的IP,下图是群辉的IP。“内网端口”可根据自已应用软件所需设定,如80、21……,群辉DSM默认管理端口为5000,以上设置完成后按“确认”即可。

返回“花生棒管理”界面可看到上一步刚设置好的映射行为,牢记“外网访问地址”。

在IE地址栏输入花生棒分配的“外网访问地址”,如下图,即可访问自已的群辉,接下来就像你平时访问群辉 *** 作的流程一样,可以远程管理PT下载软件、上传、下载资料了。

群辉手机APP 应用软件的 *** 作(如DS finder、DS download、DS video、DS file)只要在地址栏填入分配的外网地址,用户名与密码就可以正常访问,如下图;

电脑怎么连接局域网呢我为大家整理了相关内容,供大家参考阅读!

电脑连局域网设置方法

1在每台机器在上安装网卡的驱动程序(在有的WINDOWS XP中带有网卡驱动,就不需要再安装),再用网线把每台机器都联接起来,即每台机器一条网线,一端联电脑上的网卡,一端联交换机上的任一个端口。再把你的ADSL猫和路由器之间用一根网线联接起来。

2设置每台机器的IP地址:点“网上邻居”,点“查看网络联接”,用右键点“本地联接”,点“属性”,选“INTERNET协议(TCP/IP)”,点属性,就可以进行IP地址设置了。路由器IP地址设为19216810,各台电脑的IP地址设为192168,其中“”为2-255之间的任意一个数字都可以,但不可同名。19216811作为网关地址,留给联接上网的调制解调器(猫、路由器)使用。这样,一个小型局域网就基本建成了。DNS地址是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器地址。

3最后,设置小型办公网络:打开“网上邻居”,点“设置家庭或小型办公网络”,点“下一步”,再点“下一步”,选“其他”点“下一步”,选“这台机器直接或通过网络集线器连接到INTERNET”,点“下一步”,设置你的计算机名(各台不能同名),设置工作组名(各台必须一样,才能在一个工作组内,互相才能访问),选“启用文件和打印共享”,d出一个对话框询问是不是要共享,点“是”,再点下一步,等待设置完成,选“完成该向导,我不要在其他计算机上运行该向导”,点下一步,点“完成”。OK,你重启机器后就可以了。

局域网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指在某一区域内由多台计算机互联成的计算机组。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是封闭型的,可以由办公室内的两台计算机组成,也可以由一个公司内的上千台计算机组成。

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是在一个局部的地理范围内(如一个学校、工厂和机关内),一般是方圆几千米以内,将各种计算机,外部设备和数据库等互相联接起来组成的计算机通信网。它可以通过数据通信网或专用数据电路,与远方的局域网、数据库或处理中心相连接,构成一个较大范围的信息处理系统。局域网可以实现文件管理、应用软件共享、打印机共享、扫描仪共享、工作组内的日程安排、电子邮件和传真通信服务等功能。局域网严格意义上是封闭型的。它可以由办公室内几台甚至上千上万台计算机组成。决定局域网的主要技术要素为:网络拓扑,传输介质与介质访问控制方法。

局域网由网络硬件(包括网络服务器、网络工作站、网络打印机、网卡、网络互联设备等)和网络传输介质,以及网络软件所组成。

定义

为了完整地给出LAN的定义,必须使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功能性定义,另一种是技术性定义。前一种将LAN定义为一组台式计算机和其他设备,在物理地址上彼此相隔不远,以允许用户相互通信和共享诸如打印机和存储设备之类的计算资源的方式互连在一起的系统。这种定义适用于办公环境下的LAN、工厂和研究机构中使用的LAN。

就LAN的技术性定义而言,它定义为由特定类型的传输媒体(如电缆、光缆和无线媒体)和网络适配器(亦称为网卡)互连在一起的计算机,并受网络 *** 作系统监控的网络系统。功能性和技术性定义之间的差别是很明显的,功能性定义强调的是外界行为和服务;技术性定义强调的则是构成LAN所需的物质基础和构成的方法。局域网(LAN)的名字本身就隐含了这种网络地理范围的局域性。由于较小的地理范围的局限性,LAN通常要比广域网(WAN)具有高得多的传输速率。例如,LAN的传输速率为10Mb/s,FDDI的传输速率为100Mb/s,而WAN的主干线速率国内仅为64kbps或2048Mbps,最终用户的上限速率通常为144kbps。LAN的拓扑结构常用的是总线型和环行,这是由于有限地理范围决定的,这两种结构很少在广域网环境下使用。LAN还有诸如高可靠性、易扩缩和易于管理及安全等多种特性。局域网一般为一个部门或单位所有,建网、维护以及扩展等较容易,系统灵活性高。其主要特点是:

覆盖的地理范围较小,只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内联,如一座或集中的建筑群内。

使用专门铺设的传输介质进行联网,数据传输速率高(10Mb/s~10Gb/s)

通信延迟时间短,可靠性较高

局域网可以支持多种传输介质

局域网的类型很多,若按网络使用的传输介质分类,可分为有线网和无线网;若按网络拓扑结构分类,可分为总线型、星型、环型、树型、混合型等;若按传输介质所使用的访问控制方法分类,又可分为以太网、令牌环网、FDDI网和无线局域网等。其中,以太网是当前应用最普遍的局域网技术。

协议

局域网中的一些协议,在安装 *** 作系统时会自动安装。如在安装Windows 2000或Windows 95/98时,系统会自动安装NetBEUI通信协议。在安装NetWare时,系统会自动安装IPX/SPX通信协议。其中三种协议中,NetBEUI和IPX/SPX在安装后不需要进行设置就可以直接使用,但TCP/IP要经过必要的设置。所以下文主要以Windows 2000环境下的TCP/IP协议为主,介绍其安装、设置和测试方法,其他 *** 作系统中协议的有关 *** 作与Windows 2000基本相同,甚至更为简单。在Windows 2000中,如果未安装有TCP/IP通信协议,可选择“开始/设置/控制面板/网络和拨号连接”,右键单击“本地连接”选择“属性”将出现“本地连接属性”对话框,单击对话框中的“安装”按钮,选取其中的TCP/IP协议,然后单击“添加”按钮。系统会询问你是否要进行“DHCP服务器”的设置如果你局域网内的IP地址是固定的(一般是这样),可选择“否”。随后,系统开始从安装盘中复制所需的文件。在“网络”对话框中选

局域网择已安装的TCP/IP协议,打开其“属性”,将出现“Internet协议(TCP/IP)属性”的对话框。在指定的位置输入已分配好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不知道可以去询问网络管理员。建议在安装系统前记下此号码,毕竟求人不如求己嘛。如果该用户还要访问其它Widnows 2000网络的资源,还可以在“默认网关”处输入网关的地址。当TCP/IP协议安装并设置结束后,为了保证其能够正常工作,在使用前一定要进行测试。我建议大家使用系统自带的工具程序:PING命令,该工具可以检查任何一个用户是否与同一网段的其他用户连通,是否与其他网段的用户连接正常,同时还能检查出自己的IP地址是否与其他用户的IP地址发生冲突。假如服务器的IP地址为19020121,如要测试你的机器是否与服务器接通时,只需切换到DOS提示符下,并键入命令“PING19020121”即可。如果出现类似于“Reply from 19020121……”的回应,说明TCP/IP协议工作正常;如果显示类似于“Request timed out”的信息,说明双方的TCP/IP协议的设置可能有错,或网络的其它连接(如网卡、HUB或连线等)有问题,还需进一步检查。

分两种情况:
1 在一个单位内部,只是电脑和服务器IP地址不在一个子网或在不同VLAN,需要配置一台路由器或三层交换机,配置好路由就可以做到可达;
2 服务器需要通过Internet公网才可以访问到,电脑是本地私网IP地址,需要在局域网出口配置一台路由器或者防火墙,上面配置网络地址转换(NAT),或者端口地址转换(PAT),就可以访问公网上的服务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296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0
下一篇 2023-07-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