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私有云厂商哪家好,什么是新一代私有云?

国内私有云厂商哪家好,什么是新一代私有云?,第1张

目前主流企业级私有云落地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种,下面逐一介绍,并讲解其各自特点:

将AWS、Azure、阿里云等商业公有云方案全套落地到私有环境;

使用类似 OpenStack、Ceph 等开源软件构建私有云;

使用类似 VMware、SmartX、Nutanix 等虚拟化或超融合产品配合 CMP 组件等成熟的商业组件构建私有云。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由于 HCI 架构为私有云带来的诸多优势,方式 1、2 也都衍生了基于超融合架构的落地方案,超融合正成为构建新一代私有云“基石”的主流方案。以下逐一介绍。

公有云移植构建私有云

将公有云移植到企业数据中心,方案最大的优势是它来自于公有云成功经验,并经过长时间,大规模营运的考验,拥有比较全面的功能,以 AWS 为例展示其落地方案及架构。

AWS 以 EC2 (Elastic Compute)服务为核心提供虚拟计算能力,

S3(对象存储)和 EBS(块存储)等服务提供虚拟存储能力,由 VPC 等网络服务提供虚拟网络能力,以及包括其他安全及管理工具共同构建 IaaS 层。在 PaaS 层也有非常丰富的解决方案,在这里不再一一赘述。AWS 的私有云方案基本上就是按照 AWS 标准, 包括硬件、软件,甚至运营整体交付到企业用户数据中心里面,这类方案比较明显的特征是非常依赖公有云供应商的自有生态。

近几年,AWS、Azure 等公有云供应商,在落地私有云的基础架构方案时也推出了类似如 AWS Outpost、Azure Stack HCI 等超融合架构进行交付。

Azure Stack HCI Solution

这些方案的优势是可以在一家厂商获得从私有到公有云的统一方案和服务,但也存在诸如以下弊端:

1产品封闭,例如Azure Stack HCI 只能支持Hyper-v虚拟平台,并且无法形成多云方案;

2前期投入大且完全新建,对原有VMware等系统无法管理。

开源软件构建私有云

使用开源软件构建私有云,实际上利用多个开源软件分别完成 IaaS、PaaS等各层的构建。这种方案的重点依然在 IaaS 层构建之上,其中  OpenStack 是无疑是最热门的开源 IaaS 平台之一,以下是以 OpenStack 为中心构建私有云的架构图。

由于 OpenStack 本质上是一个 IaaS 的框架,需要结合其他的软件才能完成 IaaS 层的构建 ,通过下图展示 OpenStack 方案的组成。

通过上图可以看到 :

1OpenStack 本身不直接提供服务虚拟化、存储、网络等功能。

2OpenStack Nova 计算组件负责对接 Hypervisor 软件,如:KVM、VMware vSphere、XenServer 等,实际上由 Hypervisor 提供服务器虚拟化功能。

3 存储方面可能选择的方案包括 SDS、传统集中式存储等。

目前,市场上同样出现了基于 Openstack、KVM、Ceph 等开源产品整合的超融合方案,基于开源的方案可以快速从社区获得最新的功能,但以超融合产品交付存在着诸多问题:

1Openstack 架构复杂、大量模块在超融合中并不需要,商用程度差,且计算资源要求高;

2基于开源的Ceph同样模块和代码复杂,服务商对产品核心问题无法有效支持,且Ceph对计算资源消耗高较高,IO密集型场景性能也表现欠佳;

3此类超融合方案一般对VMWare都无法有效支持。因此,此类方案实际上无法真正达到超融合产品简单、稳定、高效、开放等特点。

使用成熟的商用生态打造私有云

使用商用生态组件打造私有云,其优点是方案经过来自不同行业的实践验证、并且能获得来自厂商的持续的服务与支持。另外,基于这种模式用户可以采取逐步扩展与完善组件的策略来完成私有云的构建,通过这种模式实现私有云切换的代价是最小的。

在资源池的构建上方式上,以往 VMware vSpere 、FC 网络、FC SAN 存储传统三层式架构占据统治地位,但超融合方案正在越来越多地替换原有的架构。VMware、SmartX、等主流超融合厂商配合成熟的商用 CMP 产品都提供了诸多基于超融合架构的私有云案例。相比于以上两种方案,该落地方案具有独特的特点:

1相比于公有云厂商以及全栈的私有云方案,该方案具备更好的开放性,更灵活轻量;

2 相比于基于的开源产品,该方案稳定简单,具备真正“生产就绪“能力。

可能破发海光信息8月1日晚间披露发行公告: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为3亿股,发行后公司总共股本约为2324亿股。发行价格为36元/股;2022年8月3日进行网上申购。预计发行人募集资金总额为108亿元。申购简称为海光申购,申购代码为787041。 2021年1至12月份,海光信息的营业收入构成为:其他行业占比3713%,电信占比1661%,金融占比1136%,互联网占比864%,教育占比477%。 海光信息的总经理是沙超群,男,45岁,学历背景为硕士。 海光信息主营业务是研发、设计和销售应用于服务器、工作站等计算、存储设备中的高端处理器,公司的产品包括海光通用处理器(CPU)和海光协处理器(DCU)。据了解,公司研发出的第一代、第二代CPU和第一代DCU产品的性能均达到了同类型主流高端处理器的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海光信息是当前少数几家同时具备高端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研发能力的集成电路设计企业。 海光信息688041会破发吗?海光信息新股申购指南 近三年营收复合增速高达147% 2022年上半年盈利超去年全年两倍多 近年来,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持续高速发展,2020年实现总销售额高达8848亿元,较上年增长1701%,受益于人工智能、大数据、5G等技术的成熟和产品的普及,预计我国集成电路产业将在未来继续保持快速增长趋势。其中,我国集成电路设计产业2020年销售收入达37784亿元,同比增长233%,所占比重也增长至427%,产业规模占比逐年攀升,产业链也正逐渐从低端走向高端。 受益于行业发展的大趋势和高景气度,再加上自身高端产品性能的不断提升以及客户的高度认可,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到2021年海光信息营收分别达到了379亿元、1022亿元和2310亿元,复合增速高达1469%。分产品来看,2021年海光CPU营收占比为8966%,其中海光二号2营收占比高达7703%,是公司主力出货产品,同期公司深算一号3也实现销售突破,营收占比达到了1034%。对于近两年营收的大幅攀升,公司表示,一方面服务器厂商对国产CPU需求增加,同时公司也拓展了新的客户。另一方面,2020年公司海光二号系列芯片实现规模化出货,2021年公司深算一号芯片实现规模化出货,满足了不同客户对产品的多样化需求,从而促进了公司销售收入的增长。 同时,据招股书披露,2019年到2021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83亿元、-039亿元和327亿元。对于前两年的亏损,公司总结道,研发资金投入较大,对骨干员工实施了多次股权激励并相应确认了较大金额的股份支付。2021年实现盈利,主要是市场需求增加较快以及公司DCU产品实现规模销售。 进入2022年,公司业绩实现了进一步的拉升,招股书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30亿元,同比上升34275%,并大超2021年全年营收水平,同期净利润则实现了684亿元,是2021年全年的两倍之多,盈利能力可谓呈现出“跨越式”增长。 海光信息688041会破发吗?海光信息新股申购指南 近三年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539亿元 募投项目将进一步增强核心竞争力 海光信息一直保持着高强度的研发投入,2019年至2021年公司累计研发投入高达353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例超95%。随之,公司也逐渐拥有了具有国际水准的处理器研发团队,截至2021年底,公司研发技术人员已超1000人,人员占比高达90%以上,其中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人员就多达749人。 高研发投入也为公司带来了累累硕果,如今的海光信息已逐渐掌握了高端处理器设计、处理器安全、处理器验证、高主频与低功耗处理器实现、高端芯片IP设计、先进工艺物理设计、先进封装设计、基础软件等关键技术,并建立了完善的高端处理器的研发环境和流程。不仅如此,在高端处理器及相关领域,公司也开展了系统化的知识产权布局并取得了丰收成果,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公司拥有已授权专利多达179项,其中发明专利136项,以及多达154项的软件著作权和81项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这也为公司保持技术的持续领先奠定了坚实基础。 而强大的技术实力,也使公司产品性能实现了逐代提升,截至目前,海光CPU系列产品海光一号、海光二号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海光三号完成实验室验证,预计2022年开始进行商业化销售,海光四号也已处于研发阶段,而海光DCU系列产品深算一号也已经实现商业化应用,深算二号则已处于研发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IPO,海光信息募集资金投资项目也主要着眼于提升公司技术研发和产品生产实力,包括新一代海光通用处理器研发、新一代海光协处理器研发以及先进处理器技术研发中心建设等。未来随着项目的顺利实施,公司现有通用处理器和协处理器系列产品的性能势必将得到大幅提升,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也将得到持续推进,从而全面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公司所在行业“C39 计算机、通信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近一个月(截至2022 年7 月26 日)静态市盈率为2769倍。根据招股意向书披露,选择英特尔(INTCO)、超威半导体(AMDO)、英伟达(NVDAO)、澜起科技(688008SH)、寒武纪(688256SH)、北京君正(300223SZ)和龙芯中科(688047SH)作为可比公司。截至2022 年7 月26 日,可比公司对应2021 年平均PE(LYR)为8898 倍,对应2022 年一致预期平均PE 为6160倍(剔除境外上市股票及负值)。 海光信息688041会破发吗?海光信息新股申购指南 风险提示:1)无法继续使用授权技术或核心技术积累不足的风险;2)关联交易占比较高风险。 行业市盈率:2766 发行市盈率:31518 发行价格:3600元 我们根据该公司整体基本面及市盈率指标(由于是科创板的新股,属于注册制ipo新规发布后的发行上市,发行市盈率水平参差不齐。该公司市盈率明显高于行业市盈率,这也算是科创板的特色了。如果发行市盈率高企,则必须要有后期业绩预期做支撑)和股价(股价偏高,价格26元。中签金额需要18万)分析,行业(计算机设备行业,细分赛道不错)。营收及净利润增速均超34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0221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1
下一篇 2023-07-1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