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服务器上建一个系统(XP或WIN7),然后可以让N个用户同时登录 *** 作,这个需要怎么实现?

在服务器上建一个系统(XP或WIN7),然后可以让N个用户同时登录 *** 作,这个需要怎么实现?,第1张

如果你的服务器配置足够好,建议设置VPS主机,原理就是通过VMware软件将一个服务器分为互不干扰的多个VPS虚拟主机。
如果你是1U服务器并且配置属于低端,那么建议不要再去设置VPS了。
当设置好VPS主机后,用户可以远程控制到指定的主机系统,同一台服务器里的不同VPS主机不产生任何关系。
--本人专业IDC机房服务器托管。如果你觉得回答对你有帮助 请采纳 谢谢!

1准备软件
1)iso安装光盘
2)vmware虚拟机

2程序包
1)配置ip地址
2)取消桌面
3)安装开发工具包

3第一次进入系统时
1)关闭两道防火墙(5秒倒计时)

4进了系统之后
1)ifconfig 
查看ip是否配置

2)iptables -L
查看第一道防火墙是否关闭

3)sestatus
查看第二道防火墙是否关闭

4)init 0
关机

5)init 6
重启

5安装完系统之后
1)调配内存(256M)
2)制作快照(还原系统)

6网络边通(win7和linux)
1)网卡模式要一致
vmnet1

2)ip要在同一个段
linux:192168201
win7:192168202

7系统之间通讯(win7和linux)
1)远程 *** 作
putty

2)远程传输 
winscp

1、首先你要确定windows服务器上安装了IIS
2、把你的网站源代码 放在D:\,之前配置过的步骤,你可以参考一下>一、首先说明把网站挂到服务器上,就是上线网站。目前尚不明确你网站使用的是那种程序,无法做出具体的教程。
二、准备好服务器或者虚拟主机,服务器和虚拟主机可以从服务商购买。在选择配置时,要根据网站的体量选择空间大小,网站的用户量和可能的并发数量选择带宽和内存、cpu等;
三、准备好域名。使用国内的服务器还要注意要进行备案,备案时间一般为20个工作日以内;
四、把网站程序打包,通过ftp软件整体上传到服务器或者虚拟主机,如果是一些常用的cms内容管理系统程序,在上传到服务器以后,首先要进行安装 *** 作,具体针对你使用网站程序不同而已。
五、域名解析,服务器配置好以后。用域名访问,测试网站前后台所有功能看是否正常。完全正常,说明上线OK。

随着虚拟桌面系统基础架构的出现,正如老话所说的那样,旧有的事物又重新焕发出新的生机。应用虚拟化技术,目前的IT将具备将那些各不相同的计算平台重新统一管理的能力,还能为管理员提供更好的控制和用户访问的灵活性。本文对虚拟桌面系统基础架构的回顾将侧重于两大最为重要的虚拟化产品的特性分析。在笔者对入门级虚拟桌面系统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即Kaviza VDI-in-a-box, NComputing vSpace和Pano Logic's Pano Express)所做的对比中,笔者的目标是关注那款能在思杰XenDesktop 55和 VMware View 5的基础上最高托管50个用户配置出一套完整的虚拟桌面系统基础架构解决方案。在笔者的评估中,笔者发现配置的集中化管理是比较容易的。XenDesktop和View都是基于相似的构建模块,因此展开配置的整个路线规划图都是相同的。不过要完成整个配置还需要花费更多的心思和努力。 XenDesktop和View着两款产品都是可托管数千个用户的高扩展、高配置平台。在与Kaviza, Ncomputing和Pano Logic解决方案进行对比时,XenDesktop和View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和知识才能配置成功和运行。但是对于要继续成长壮大并且需要管理大量虚拟桌面系统用户的企业用户来说,XenDesktop和View是唯一的选择(需要强调的是,思杰在2011年初收购了Kaviza来提供入门级虚拟桌面系统基础架构产品)。虚拟桌面系统基础架构的优势和不足对桌面系统部署虚拟化并将其迁移到集中管理的服务器上有很多的好处。首先,可以避免数据中心的用户数据泄漏。所有的计算处理都是在高冗余系统上的可控环境中进行的。从安全和容错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亮点。与数据存储的传统桌面系统不同(在这种环境中,数据可能会被盗或者遗失),统一管理可以避免数据中心数据的丢失。另一个好处是系统管理也是统一进行的。当到了对 *** 作系统打补丁或者升级一款应用软件的时候,IT管理者可以在主机或者硬盘映像上完成这项工作,所有的用户都会收到升级信息,再也不用对企业内部的每个桌面系统单独进行升级了。或许虚拟桌面系统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最大的好处是让用户的桌面系统环境可以供多个最终用户设备使用的能力。这就意味着一个Windows 7虚拟桌面系统可以通过Mac或者LINUX PC,从瘦客户端,iPad或者安卓上网本,甚至通过智能手机来访问。用户的桌面系统变得完全便携了。

Monit是什么?
Monit是
一个跨平台的用来监控Unix/linux系统(比如Linux、BSD、OSX、Solaris)的工具。Monit特别易于安装,而且非常轻量级(只
有500KB大小),并且不依赖任何第三方程序、插件或者库。然而,Monit可以胜任全面监控、进程状态监控、文件系统变动监控、邮件通知和对核心服务
的自定义动作等场景。易于安装、轻量级的实现以及强大的功能,让Monit成为一个理想的后备监控工具。

已经在一些机器使用Monit几年了,而且我对它的可靠性非常满意。甚至作为全面的监控系统,对任何Linux系统管理员来说Monit也是非常有用和强
大的。在这篇教程中,我会展示如何在一个本地服务器部署Monit(作为后备监控系统)来监控常见的服务。在部署过程中,我只会展示我们用到的部分。
在Linux安装Monit
Monit已经被包含在多数Linux发行版的软件仓库中了。
Debian、Ubuntu或者Linux Mint:
$ sudo aptitude install monit
Fedora或者CentOS/RHEL:
在CentOS/RHEL中,你必须首先启用EPEL或者Repoforge软件仓库
# yum install monit
Monit
自带一个文档完善的配置文件,其中包含了很多例子。主配置文件在/etc/monitconf(Fedora/CentOS/RHEL
中),或者/etc/monit/monitrc(Debian/Ubuntu/Mint
中)。Monit配置文件有两部分:“Global”(全局)和“Services”(服务)。
Global Configuration: Web Status Page (全局配置:Web状态页面)
Monit可以使用邮件服务来发送通知,也可以使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121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 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