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家庭用户主要是保存共享视频、照片,可以随时把手机上的视频照片上传,也可以大家随时可共享以回看。
早些年还用来存放下载高清,目前网络带宽提高了、版权保护严格了,主要是在线播放为主。
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附属存储)按字面简单说就是连接在网络上,具备资料存储功能的装置,因此也称为“网络存储器”。它是一种专用数据存储服务器。它以数据为中心,将存储设备与服务器彻底分离,集中管理数据,从而释放带宽、提高性能、降低总拥有成本、保护投资。其成本远远低于使用服务器存储,而效率却远远高于后者。
家里只有一台电脑,所有的家庭资料都存在这台电脑上。于是发生了下面的事:
你想处理电脑里公司的公文
你女儿想要电脑里泰国毕业旅行的照片
你老婆想看电脑里还没看完的美剧
你妈想看孙女小时候的照片
没有NAS:
于是你选择了让她们等等。。。抢遥控器的翻版。。。最后 你卒
有NAS后:
你继续用电脑处理公文
你女儿可以用 IPAD / 手机 连接NAS,查看她的毕业旅行照片
你老婆可以用电视的DLNA功能直接播放存储在NAS里的美剧
你妈用 智能手机 连接NAS就能看你孙女小时候的照片
一切同时进行,完美
在外拍的照片视频可以上传到家中NAS。 这样的话我在外地照相传到家中的NAS, 老爸老妈 很方便从 电视上就能看见(有电视盒子就行)。 对于跟父母异地居住的青年们算是个不错的功能。
2您和您的妻子都是自由设计师,HOME OFFICE,平时做设计需要使用的大量的设计素材。
没有NAS:
素材分别存储在各自的电脑中,占用硬盘空间
存在移动硬盘上,两个人同时使用的时候就会不方便
硬盘磕碰、高温等原因挂掉,辛苦了一周的原创丢失
有NAS后:
素材储存在NAS中,两台电脑可同时访问素材,达到双修修炼
不用在忙的时候争抢硬盘影响夫妻感情
将NAS做 raid1 , 即使有一块硬盘坏掉,也能保存资料。
这样电脑也不用购买高容量的硬盘了,奥,手机也是,16G足够了
3 你是个爱好者,一个高清容量高达 10G。
其实高清容量还是低估了,一般的都在15G, 1080P的容量在20G左右, 原盘在40G+
没有NAS
我想你为了下载这么大的文件, 已经开通 会员 了吧。 费用 -1
将网络资源下载到电脑上,需要连续开机几天吧。 电费 -1
房价那么贵,没有专门的书房,电脑只能放在卧室。 噪音+1
下载后,还只能在电脑上看。手机平板想看?NO。 便捷性-1
有NAS后
NAS自带免费的离线下载,不用花冤枉钱。
下载时设备功率在30W , 平时20W。一个月连续开机电费为 30d24h30w/100006元= 1296元。(少吃一次外卖就够了)
正常噪音为 20 dB(A) ,比落叶摩擦声还要安静。
部分机型拥有视频转码功能,如 2盘位 的 ds218play , 性价比较高的 4盘位 ds418play 。可以在 家 / 公司 / 出差 用 电脑 / 手机 /平板 浏览大片。
4 艳照
亲眼见到 一个开电脑店的朋友 在帮别人恢复笔记本硬盘后 , 发现了很多 机主 和 女人 的不雅照片。不过还好他有职业 *** 守,和我一起看了个够后,他就给删除了。
没有NAS
很久之前的照片都放在电脑硬盘上,电脑一坏,照片暴漏
冠希老师就是反面典型
存储私密数据,网盘你懂的,8秒教育片你也懂得,老司机必备
有NAS后
作为社会主义接班人,不要有这样的东西。
记得加上二次验证,拿到硬盘都没用。
5 你是摄影爱好者,工程师,设计师
没有NAS
摄影爱好者,工程师,设计师等等平时有大量的照片,视频和工作文件需要备份的
每次出去旅行,拍几百个 G 的素材
百度云这种对照片的支持又很差(不保存EXIF信息),并且受制于让人蛋疼的网速
国外的云访问速度又慢,OneDrive、Google Photo都有在用,经不起大量的上传和下载
有NAS后
可以直接跟你的网盘双向同步
每次出去旅行,我会拍几百个 G 的素材,开电脑备份太麻烦。 安装 USB Copy 功能,插入 U 盘后,NAS 就会自动拷贝数据到 你所指定的文件夹,而且还有多种备份模式——增量备份、镜像备份、多版本备份,符合多样应用场景需求。
6 办公室
在以前,公司的文件交换可以说是非常麻烦。
部门与部门之间交换资料,就得使用移动硬盘,拷来拷去。
同事A先把资料复制到电脑后,接着换你复制档案。
可是有时候他下班不小心关电脑,你还没做完。
变成你会无法存取资料,使用上非常的麻烦。
以上的窘况你可能没有遇到过,但事实上,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发生。
虽然移动硬盘的读写速度不算慢,但是对于多人资料的存取并不是这么容易。
得交换轮流使用,或是则一台电脑作为共享的设定,非常不便利。如果在办公室、家中,同时有好几个人要存取同一个硬盘,那么,就得排队轮流存取档案,造成了时间上的浪费与不便。
7
不丢数据的重要性我就不用多说了吧?
八九十年代家家有相册,翻看回忆往事,其乐融融。
而现在大家的照片视频都是存放在硬盘中,通过电脑、平板、手机来查看。
还有很多的资料,都是以电子方式存储。
丢失数据肯定是非常危险的事(估计有不少朋友有切身体验)
8
你在写论文的时候,每次修改保存都会被识别出差异。
然后在 NAS 做一次备份,即便你误删了一大段文字,或者被别的文字覆盖掉,
NAS 可以带你回溯任意一个修改版(我的设备默认保存20个版本)。
9 不用再纠结于电脑硬盘容量不够大。
电脑配个 SSD 就行。
通过 iscsi,可以随意从 NAS 上分割出需要的空间,只要网路构建得足够好,映射的网络硬盘跟本地硬盘一样好用。
10 如果家里有行动不便的老人或者调皮的宠物独自在家,可以连接一个摄像头远程监控。
资源的共享及协同工作
虽然现在共享资源的方式有很多,像移动硬盘、网盘、u盘等等,但是我觉得都没有NAS便捷。
比如我来举个例子,假如你们家只有一台电脑,所有的家庭资料基本都存在这台pc上,你儿子想要看他存在电脑里的毕业旅行的照片,你老婆想要看存在电脑里的美剧,你却急着要处理你存在电脑中的公文,你妈妈想看孙女小时候的照片,而恰巧这些需求又同时发生了,是不是就很头大了呢?
如果你有一台NAS,你的资料都存储在NAS里,这些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你儿子可以用平板电脑连接NAS,查看毕业旅行照片,你老婆可以用电视的DLNA功能直接播放存储在NAS里的美剧,你继续用电脑处理你的公文,你妈直接用手机连接NAS就能看孙女小时候的照片!问题是,这一切都可以同时进行!不需要任何的数据拷贝!只要所有的设备都处在你加的局域网里就可以了,一切就是这么方便。
我再举个例子,如果您和您的妻子都是自由设计师,HOME OFFICE,平时做设计需要使用的大量的设计素材。如果这些素材分别存储在你们夫妻二人各自的电脑中,就占用了大量的空间,浪费了资源。如果存在一块移动硬盘上,那两个人同时使用的时候就会不方便。肿么办呢?有了NAS,这个问题又迎刃而解了。把素材文件存储在NAS的里,两台工作电脑都可以通过网络读取NAS里面的设计素材啦!不用浪费多一份的存储空间,也不用在忙的时候争抢硬盘影响夫妻感情啦!
免费的离线下载
你没有理解错,就是私有离线下载服务,可以直接下载。没错,一个word文件我也没让你劳烦NAS!我说的是动辄几十个G或者几个T的大的打包视频文件!你说,我有X雷离线,X风离线!没错,但那是会员才有的功能,是需要你按月付费的。而且你依旧需要将资源从云端下载到你的本地。你说,我可以一直开着电脑下载啊!当然可以,但是连续开个几天几十天的电脑,电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销吧?试想如果您的家庭PC又恰巧在您卧室的话,晚上下载您是否还要忍受风扇和硬盘的噪音呢?而您如果有一台NAS的话,无需付费,只需将资源添加到你的下载列表中,然后妥妥的去上班或者睡觉吧,等你回来或者睡醒的时候,下好的资源已经妥妥的躺在你的NAS里了,用你的千兆网尽情的看吧,连拷贝到本地的步骤都省了!什么,你说也需要电费?你觉得一个待机时功率个位数,存取时功率不会超过30W的小玩意能耗你几个电?
更安全的资料保存、多重备份
当电脑硬盘容量满了,多数使用者第一个想法就是买一块几TB的硬盘来扩充,买一个外接式硬盘来备份资料,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那是当你还不知道有「NAS」这个好用的东西,才会这么想。倘若你知道NAS这个私人网络储存服务器之后,或许你会改变你的想法与思维,让档案的共用、共享可以更便利,同时也可以在行动装置上、跨平台上做存取,不是一件很方便的事情吗?
对于NAS,多数使用者还是搞不太懂到底是什么玩意?甚至有些人可能因为不懂、不清楚而产生抗拒了解新事物的,想说用最简单的方式做资料备份、扩充硬盘就好,但是,这并不是长久之计,假设硬盘突然坏掉了,糟糕,资料没有额外的备份了,该怎么办?资料可不可以救回来?只有一颗硬盘的资料保护,你觉得充足吗?如果里面是记录你满满的回忆或是重要的文件资料,我想这绝对得不偿失。
以前,我也是习惯购买外接式硬盘来作为资料备份,不过用久了,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问题,为什么接上去没有反应?为什么接上去要我格式化?为什么插口好像坏了?为什么一下连上、一下断线?这应该是大多数使用外接式硬盘的使用者会遇到的状况,有时候是USB传输线的问题,有时候是你硬盘快坏掉了,一旦遇到硬盘坏掉,我想很多数人应该只能发个朋友圈打卡说自己硬盘坏了,因为恢复资料很贵、修硬盘也麻烦,甚至成功机率非常的低。
那对于资料的保护,是否有其他更为推荐的方式?其实是有的,随着公有云的发展,私有云也逐渐盛行,甚至有些人会透过一些淘汰的电脑翻新,安装一些软体让他变成一台超低成本的NAS。虽然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技术门槛有点高,你要先刷BIOS、重灌、安装,对于新手来说,这并不是最便利的解决方式,因为身为使用者的我们,就是要简单、快速、便利,太繁杂的手续反而会让我们回归最原始的备份方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