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服务器硬盘24小时天天开能用几年不坏?

一般服务器硬盘24小时天天开能用几年不坏?,第1张

1看硬盘使用率,如果经常被访问,一般能用3~5年,不太频繁的话可以用5~12年;
2看维护,如果数据不及时清理,冗余循环太多,寿命减少25%,成长坏道不及时屏蔽,立刻报废;
3看品牌型号,SEAGATE的SCSI硬盘质量还可以,寿命在5~12年;
4看运气,运气好的话能用10年以上,运气不好1年就坏。

硬盘的理论寿命可以达到3万小时以上。
如果硬盘24小时持续工作,不到3年就会趴窝。正常使用5-10年也不会坏,但是硬盘性能会越来越差。
而硬盘的实际使用寿命是根据数据读写的多少来看的,一般情况下,硬盘读写次数越多,寿命也就越短。
硬盘的工作是属于精密机械一类的,里面有硬盘盘片、带动盘片转到的电机、磁头、磁头伺服电机,这些都属于机械装置,是会磨损的。特别是磁头和磁头伺服电机,每次读写数据的时候,伺服电机会带动磁头在盘片上精确定位以找到数据的位置。读写数据越多,这个 *** 作越频繁,所造成的磨损也就越大。这也是硬盘达到一定工作时间之后性能下降的原因。

硬盘厂商一般公布的是硬盘有三年的寿命,而且这三年还是这样计算的,每天8个小时,每周5天,如此三年 正常使用是5年或10年,多次重装系统, 或是使用BT下载,在线观看等都容易损坏电脑硬盘 这就看你使用的情况而订了! 另外,BT软件下载文件对硬盘的损伤很大,另外经常性的磁盘碎片整理、GHOST、硬盘低级格式化等对硬盘也有较大损害。另外硬盘的大小与使用寿命也有关系,相对来说容量越大,在使用中出现坏道的可能性也越大。一般情况下,一个40G7200转的硬盘用三年是没问题的。

您好,硬盘的寿命的确像其他网友说的,没有一定的数据。以前的机械式硬盘HDD,都有所谓的MTTF(Mean Time To Failure)的时限,也就是平均失败时间,也就是一个磁盘表面开始100%保存数据的可靠性的时间,以每天24小时一周7天,1年365天计算,换算出来的就是厂家所谓的质保时限,通常是4万到4万5千个小时后可能开始出现磁盘的读写问题。大部分的机械式硬盘厂家的质保都在3到5年左右,企业级的硬盘大概在5到10年。
所以以一个机械式硬盘每天工作24小时,1年365天就是工作了8760个小时,那么4万个小时差不多就是45年了。
但后来硬盘开始了节能的功能,也就是当没有数据读写时,系统会自动停止HDD硬盘马达的运转,等到累积到了一定的数量,再次启动HDD硬盘马达,读取或是写入数据,尤其是当系统空闲时。所以比如现在的希捷硬盘的(可靠性)都是以软件控制的马达启动和停止运行为主要的数据了。希捷的 Barracuda 是以60万次的软件控制的运行和停止或是2万次的通电和断电计算。所以没有一个实际的数据,差不多是根据个人习惯和使用的时限,开机次数为主了。
而固态硬盘主要以数据擦写的量为主,主要有2组数据,一个是TBW(Total Byte Written 写入数据总数)和 DWPD(Drive Write Per Day 每天硬盘写入次数)。
SLC(单层)的固态硬盘的寿命大概在5万到10万的写入次数;MLC(双层)大概在3千次写入次数;TLC(三层)大概在300到1千次写入次数。企业级别的固态硬盘通常更高些。比如拿三星的850 Pro(TLC)固态硬盘来看:250GB是150TBW,512GB和1TB的是300TBW,2TB的是450TBW,4TB是600TBW。而850 Pro 的DWPD是3000次。所以三星的850 Pro 的质保寿命就是300TBW或是3000DWPD为主。但过了这个期限,固态硬盘还是可以继续使用的,因为质保仅仅是数据读写不出错误的保证而已,并不是一到了这限制固态硬盘就停止工作了。这也是为什么企业级的固态硬盘都是SLC或是MLC的,因为时限更长,而TLC或是现在的QLC更便宜,叠层越高,容量越大,但寿命也越短,价位也越便宜的原因了。

理论上说是到服务器退休还能技术使用(SSD根据擦写的次数来判断使用的年限,一般能用到10以上),但是实际过程中由于发展太快,硬盘读写技术也不断更新,当在需要新硬盘时,老硬盘已经更不上时代就自动退役了。你可以去服务器厂商(正睿)的网上找找SSD的相关参数对比一下,很快就清楚了!

硬盘的理论寿命是3万小时以上
一般硬盘一直开机工作3年就完蛋。
如果正常使用10年没有问题。

扩展资料

1、 培养正确使用电脑的习惯

个人使用习惯对电脑的影响也很大。首选是要正确开关机,开机的顺序是先开外设(如打印机、扫描仪等)电源,如果显示器电源不与主机电源相连,要先打开显示器电源,然后再开主机电源,关机顺序则相反,应先关闭主机电源,再关闭外设电源。

2、 电脑故障的分类

在计算机 *** 作过程中,引起故障的原因有多种情况,而由于人为因素引起故障的情况占绝大多数,有时是多种因素交错影响,但总体上可分为两大类,即硬件故障和软件故障。

硬件故障是计算机硬件引起的故障,涉及到电脑的主机系统、存储器、键盘、显示器和其他部件,磁盘驱动器和控制部件,电源和供电部件等等。常见的硬件故障包括如下一些情况。

(1) 电源故障:系统和部件没有供电,或者只有部分供电。

(2) 元器件与芯片故障:器件与芯片失效、松动、接触不良、脱落,或者因温度过热而工作不正常。

(3) 连线与接插件故障:电脑外部和电脑内部的各个部件间的连接电缆或者接插头(座)松动,乃至脱落,或者错误连接。

(4) 跳线与开关故障:系统与各个部件上及印制板上的跳线连接脱落、错误连接、开关设置错误,构成不正常的系统配置。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212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4
下一篇 2023-07-1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