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格菲四师兄,专注于公司估值研究、会尽量使用三种适配性较强的方法对公司进行估值分析。我们格菲一共七位师兄妹,他们各有所长, 欢迎大家关注 。
公司简况
浪潮信息是服务器领域龙头公司,多年来市场份额保持国内第一、全球第三的位置。公司市占率在51%,客户是腾讯、阿里、华为、金山等大企业。
股价走势
随着2018、2019年迎来的云计算基础设施建设热潮,公司营收和利润双增,随着市场对公司关注度和认知的增加,公司估值也被不断抬升。
估值分析
四师兄采用三种方法对其进行估值,系个人研究成果,对他人不构成投资建议。
重要假设:
公司经营状况不会发生较大变化;行业当前估值合理。
分析过程:
浪潮信息当前每股净资产约为665元,近5年市净率的30分位、50分位和70分位值分别为409、479和598倍。在中证指数网所属行业的平均市净率为532倍。
我们以浪潮信息当前每股净资产为基础,给予其不同的市净率计算股价,再根据总股本1289亿得出市值。
乐观: 给予公司65倍市净率,则对应股价为66565=43225元。
中性: 给予公司55倍市净率,则对应股价为66555=36575元。
悲观: 给予公司45倍市净率,则对应股价为66545=29925元。
结论:
重要假设:
公司未来持续经营,发展稳定;对标公司估值合理。
分析过程:
浪潮信息发布了2019年度的业绩预告,归属净利润约856~988亿元,同比增长30~50%。
浪潮信息近3年市盈率的30分位、50分位和70分位值分别为4643、6016和7875倍。
我们以业绩预告的中值922亿元为基础,分别给予不同的市盈率水平计算市值,再根据总股本1289亿得出股价。
乐观: 给予75倍市盈率,对应市值为92275=6915亿元。
中性: 给予60倍市盈率,对应市值为92260=5532亿元。
悲观: 给予45倍市盈率,对应市值为92245=4149亿元。
结论:
重要假设:
公司经营状况不会发生重大变化;折现率在8%~15%。
分析过程:
浪潮信息作为国内服务器领域龙头,我们预计未来营收复合增速预期接近25%,结合PEG和上述溢价因素,公司具有安全边际的估值在30PE附近,考虑到一季度的业绩井喷和市场热情,短期估值高点可能会给到2020预期业绩的60PE。
则2022年的净利润为922125^3=18亿元,取中值45倍PE得到2022年市值约为1845=810亿元。
假定8%~15%的折现率,逆推当前股价,再根据总股本1289亿得出股价。
乐观: 折现率为8%,逆推当前市值为810/(108^3)=643亿元。
中性: 折现率为12%,逆推当前市值为810/(112^3)=577亿元。
悲观: 折现率为15%,逆推当前市值为810/(115^3)=533亿元。
结论:
市净率估值结果偏低,四师兄认为主要参考短期市盈率和未来的折现结果;
浪潮信息的估值区间大约在40~50元之间,若市场情绪持续高涨,也可能到60元;
当前价格接近48元,已经接近高估。
今天四师兄对浪潮信息的估值就到这里啦,明天安排一下在线教育大热的新东方,不见不散~
7月10日,权威研究机构Gartner发布全球云计算市场数据,2018年阿里云全球市场份额增长近一倍,在全球市场“坐三望二”。分析师认为阿里云研发投入近乎激进,建立起全球最丰富技术产品矩阵,带来强劲增长。据Gartner统计,2018年全球云计算市场向头部进一步集中,3A(亚马逊AWS、微软Azure、阿里云)占据七成市场份额。亚马逊依旧领跑,但市场份额已经见顶回撤,增速268%跑输大盘,市场份额下跌4个百分点。微软和阿里云均有市场份额增长,其中阿里云保持3A军团中最快增长,市场份额增长近一倍。
在报告中,Gartner分析师用近乎激进(aggressive)来形容阿里云的战略级研发投入。这让阿里云建立了全球最丰富的产品和服务矩阵,带来市场份额的大幅跃升。此外,阿里云构建的生态系统也让人印象深刻,其平台上有大量云管理服务商MSP和独立软件开发商ISV。
公开资料显示,阿里巴巴在十年前提出“去IOE”,发展云计算技术支撑互联网业务发展。目前,阿里云已经在多个技术方向上取得突破,包括超大规模通用云计算 *** 作系统飞天、云原生数据库PolarDB、d性裸金属云服务器神龙、开创性人工智能平台城市大脑等。
据普华永道统计,阿里巴巴技术研发投入为中国上市公司之首。2017年,阿里巴巴宣布成立达摩院,3年投入1000亿进行核心基础技术研发,为云计算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在报告中,分析师还认为,以阿里巴巴的雄厚实力,阿里云将继续进行海外市场的扩张,不断提升自己的市场份额。在此前Gartner公布的亚太市场数据中,阿里云以196%的市场份额排名第一,超过亚马逊和微软的总和,建立起亚太市场的领导地位。
据统计,阿里云在全球19个地域开放了56个可用区,服务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数百万用户,其中包括超过一半A股上市公司、80% 科技 创新企业,正在将技术积累转化为数字经济前进的动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