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客户端和服务端是什么?

网络客户端和服务端是什么?,第1张

一、客户端(Client)或称为用户端,是指与服务器相对应,为客户提供本地服务的程序。除了一些只在本地运行的应用程序之外,一般安装在普通的客户机上,需要与服务端互相配合运行。

因特网发展以后,较常用的用户端包括了如万维网使用的网页浏览器,收寄电子邮件时的电子邮件客户端,以及即时通讯的客户端软件等。

对于这一类应用程序,需要网络中有相应的服务器和服务程序来提供相应的服务,如数据库服务,电子邮件服务等等,这样在客户机和服务器端,需要建立特定的通信连接,来保证应用程序的正常运行。

二、服务器端,从广义上讲,服务器是指网络中能对其它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一个PC对服务器端外提供ftp服务,也可以叫服务器)。

由于服务器在网络中提供服务,那么这个服务的质量对承担多种应用的网络计算环境是非常重要的,承担这个服务的计算机硬件必须有能力保障服务质量。

这个服务首先要有一定的容量,能响应单位时间内合理数量的服务器请求,同时这个服务对单个服务请求的响应时间要尽量快,还有这个服务要在要求的时间范围内一直存在。

扩展资料:

作为服务器硬件必须具备如下的特点:性能,使服务器能够在单位时间内处理相当数量的服务器请求并保证每个服务的响应时间;可靠性,使得服务器能够不停机;可扩展性,使服务器能够随着用户数量的增加不断提升性能。

因此我们说不能把一台普通的PC作为服务器来使用,因为,PC远远达不到上面的要求。这样我们在服务器的概念上又加上一点就是服务器必须具有承担服务并保障服务质量的能力。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_服务器端

百度百科_客户端

由于阿里云线上有NAS存储,又不能公网访问,所以本地通过软件构建一个NAS以供测试。

NFS的挂载原理

NFS分为客户端与服务器端,一般设置为一个Server端,多个客户端,也可设置为多对多,当服务器端设置好共享目录/data后,客户端通过相应的访问权限,将共享目录挂载到本地系统的某个目录下,就可以透明的看到共享目录里的文件了,依据服务器制定的相应权限做 *** 作

NFS服务器与客户端的通信原理

客户端NFS和服务端NFS通讯过程

1)首先服务器端启动RPC服务,并开启111端口

2)启动NFS服务,并向RPC注册端口信息

3)客户端启动RPC(portmap服务),向服务端的RPC(portmap)服务请求服务端的NFS端口

4)服务端的RPC(portmap)服务反馈NFS端口信息给客户端。

5)客户端通过获取的NFS端口来建立和服务端的NFS连接并进行数据的传输。

NFS系统守护进程

nfsd:它是基本的NFS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客户端是否能够登录服务器;

mountd:它是RPC安装守护进程,主要功能是管理NFS的文件系统。

当客户端顺利通过nfsd登录NFS服务器后,在使用NFS服务所提供的文件前,还必须通过文件使用权限的验证。它会读取NFS的配置文件/etc/exports来对比客户端权限。

portmap:主要功能是进行端口映射工作。当客户端尝试连接并使用RPC服务器提供的服务(如NFS服务)时,portmap会将所管理的与服务对应的端口提供给客户端,从而使客户可以通过该端口向服务器请求服务。

环境:

新建一个虚拟机,系统安装使用最小化安装,可参照我前面的文章,有详细介绍。一般情况是系统盘是和数据盘分开。系统盘在线上我一般情况是分配20G,如果是容器等应用系盘我会分配50G,当然如果是有很多镜像的容器环境,那么我会系统将/var/lib/docker等用单独的数据盘来挂载。

安装配置NAS文件共享存储

1、服务端安装

2、关闭防火墙

3、配置nas

配置文件:/etc/exports

共享目录创建:

4 本地NAS存储目录 1921682300/24(授权访问客户端的地址段)

5 重新加载NFS配置

参数说明:

rw:可读写的权限

ro:只读的权限 anonuid:可以自行设定这个UID的值,这个UID必需要存在于你的/etc/passwd当中anongid:同anonuid,但是变成groupID就是了 sync:资料同步写入到内存与硬盘当中 async:资料会先暂存于内存当中,而非直接写入硬盘 insecure:允许从这台机器过来的非授权访问

no_root_squash:登入NFS主机,使用该共享目录时相当于该目录的拥有者,如果是root的话,那么对于这个共享的目录来说,他就具有root的权限,这个参数『极不安全』,不建议使用

root_squash:登入NFS主机,使用该共享目录时相当于该目录的拥有者。但是如果是以root身份使用这个共享目录的时候,那么这个使用者(root)的权限将被压缩成为匿名使用者,即通常他的UID与GID都会变成nobody那个身份

all_squash:不论登入NFS的使用者身份为何,他的身份都会被压缩成为匿名使用者,通常也就是nobody

6 启动服务

7 设置开机启动

8 查看端口占用,以便开着防火墙的时候设置,如果闲麻烦,可以通过限制访问IP

Linux nfs客户端安装

vi /ettc/hosts

在末尾加入

开机自动挂载

vi /etc/fstab

##尾行下面新增加一行写入

注:_netdev表示设备需要网络

可以通过排查5个项目来解决。
1、防火墙关闭。不关闭的话,时不时有可能出问题;2、管理员账户登录。这个得看装系统的人怎么装系统了,有些装完系统都是管理员账户被禁用了,而是建立了一个具有管理员权限的账户。一般我都是启用administrator账户,删除其他不用的账户;3、设置密码且和服务器设置一样的密码。一直都是这么设置的,统一方便;3、西门子文件夹可显示服务器运行状态。也就是我的电脑simatic shell文件夹打开后能刷新出服务器名称。4、能够局域网访问服务器名对应的共享文件夹。服务器工程运行之后会自动共享工程文件夹,需要第一次远程打开服务器的共享文件夹,并记住凭据;5、wincc版本一致,包括小版本

wincc70 和wincc60 可以组网同时运行,但是对于wincc74来说,小版本有一点不一致,都会连接错误。之前就出现过装完wincc忘记打补丁包,到了现场连接不上服务器的情况。

SQL Server 2005 服务:
第一个选项要启动;
1、开始->程序-->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配置工具->SQL Server Configuration Manager->SQL Server 2005 网络配置 ->“xxx(您的数据库)”的协议,
将“Named Pipes”和“TCP/IP”的状态调成“启用”,方法是在“Named Pipes”和“TCP/IP”上右键查看其属性,在其“协议选项卡”中将“已启用”调成“是”。
2 (TCP/IP 属性选项卡)
在“TCP/IP ”属性选项卡的“IP 地址”选项卡进行如下设置
将“IP1”模块下的“IP”地址填写为您本机的IP地址
将“TCP 动态端口”设为空(默认为0,改为空)
将“TCP 端口”填写为“1433”(如果您服务器上有共存数据库,请赋给他们不同的TCP端口,写连接字符串是为其带上各自的端口号)
将“活动”项和“已启用”项设为“是”
如果用ip连接,IPAL1 的TCP端口也要设置为同样的端口;
点击“确定”将以上设置保存就可以用IP来访问SQL Server 2005数据库了。
3、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配置工具——SQL server 2005 外围应用配置器
选择服务和连接的外围应用配置器
如图所示,选择同时使用TCP/IP和named pipes,应用,确定。然后再重启一次服务,一般就可以了。
4。如果还不行,可以先用计算机名登陆到数据库,单击右键,选择属性。
安全性选项中 选择SQL server和windows身份验证模式;
连接中选择允许远程连接到此服务器。
5、把本机的SQL数据库设置为服务器:
要把防火墙关闭,如果还不行就把来宾用户打开;
如果不想关闭防火墙,就在例外里面加上端口1433;

服务器端和客户端的区别:

1、定义不同:

客户端:客户端(Client)或称为用户端,是指向客户提供本地服务的程序,而不是服务器。

服务器端:服务器端,从广义上讲,服务器是向网络上的其他机器提供某些服务的计算机系统(如果一个PC对服务器端外提供ftp服务,也可以叫服务器)。

2、储存方式不同:

客户端:客户端不占用储存空间。

服务器端:包括SAS/SATA、PCIe闪存卡、NVMe闪存和双列直插式内存插槽的实现在内有多种方式部署服务器端闪存。

3、构成不同:

客户端:浏览器就是客户端。

服务器端:内存、芯片组、中央处理器、I/O总线、I/O设备、电源、机箱和相关软件。

4、使用方法不同:

客户端:客户端程序不需要我们编写,可以使用IE或火狐等浏览器。

服务器端:需要编写Server服务端程序。

5、使用对象不同:

客户端:向用户服务。

服务器端:为客户端服务。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服务器端

百度百科-客户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内存溢出

原文地址: http://outofmemory.cn/zz/133640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22
下一篇 2023-07-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